一种顶杆机构以及脱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06945发布日期:2020-03-17 16:3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杆机构以及脱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电子产品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杆机构以及脱开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显示器的体积需求日趋轻薄,现有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虽然有其优点,然而其体积大,并且耗电。因此,液晶显示器、电浆显示器及电致发光显示器等平面显示器已渐渐成为主流。平面显示器包括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以及其内部的电子组件等在组装成平面显示器之前需要安装到检测设备进行性能测试。

检测设备上设置有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插头,待测产品上设置有第二插头,第二插头插接在第一插头中方能实现检测设备与待测产品的电连接。待测产品测试完毕后需要将第二插头从第一插头中顶出,以与检测设备脱开以流转至下一工序。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顶杆机构将第二插头从第一插头中顶出,顶杆机构包括气缸,气缸的输出端直接连接有顶杆,气缸的输出端带动顶杆移动,以推动第二插头从第一插头中脱出。在使用顶杆机构将第二插头从第一插头顶出时,由加工、组装和调试误差,会造成顶杆的顶出行程偏大或偏小。如果顶杆的顶出行程过大时,顶杆容易对印刷电路板或待测产品造成损伤,使印刷电路板的基板或待测产品基板发生翘曲变形或冲击断裂,或使插头发生变形;如果顶杆的顶出行程过小时,顶杆无法实现将第二插头从第一插头中顶出,难以实现有效脱开连接的目的。

基于此,亟待发明一种顶杆机构以及脱开装置,用来解决如上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顶杆机构,可以弥补由加工、组装和调试误差造成的顶杆的行程偏大或偏小,能将第二插头从第一插头中顺利顶出,且能避免损伤待测产品及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脱开装置,可以弥补由加工、组装和调试误差造成的顶杆机构的行程偏大或偏小,能将第二插头从第一插头中顺利顶出,且能避免损伤待测产品及检测设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顶杆机构,包括驱动组件以及顶杆,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顶杆共轴线,所述顶杆机构还包括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

弹性件,其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杆和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弹性件能沿所述轴线发生弹性变形。

可选地,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外壳,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包括一平面,所述顶杆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一侧的背板,所述平面与所述背板的板面相抵接。

可选地,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沿所述轴线延伸的导向部,所述弹性件插接在所述导向部上。

可选地,所述外壳与所述弹性件之间设置有数量可调的垫片。

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底座和端盖,所述底座和所述端盖共同构成容纳所述弹性件和所述垫片的容纳腔。

可选地,所述顶杆机构还包括:

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缓冲组件上,且被配置为使所述顶杆沿所述轴线运动。

可选地,所述导向组件为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上开设有与所述顶杆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的导向孔,所述顶杆穿设在所述导向孔中。

可选地,所述顶杆机构还包括:

脱开片;以及

支撑板,被配置为承载印刷电路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相连通的容纳槽和第一通孔,所述脱开片容纳在所述容纳槽中,且所述脱开片的底端能伸出所述第一通孔以与所述顶杆相对,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槽相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脱开片的顶端能伸出所述第二通孔。

可选地,所述顶杆机构还包括:

复位组件,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与所述脱开片之间,且被配置为驱动所述脱开片复位,使所述脱开片的顶端不高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上表面。

一种脱开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顶杆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杆机构包括驱动组件以及顶杆,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顶杆共轴线,顶杆机构还包括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顶杆相连,弹性件的另一端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接,弹性件能沿轴线发生弹性变形。由加工、组装和调试误差造成顶杆的顶出行程偏大时,当脱开片顶到印刷电路板的基板使第二插头从第一插头中顶出后,若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还继续向上运动,弹性件沿竖直方向发生压缩变形,避免脱开片与印刷电路板的硬压接,可以防止印刷电路板的基板或待测产品的基板发生翘曲变形或冲击断裂,避免第一插头或者第二插头发生变形。由加工、组装和调试误差造成的顶杆的顶出行程偏小时,由于顶杆与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所以本实用新型中的顶杆与弹性件沿竖直方向的总长度大于现有技术中的顶杆的长度,所以即便驱动组件输出的行程偏小,弹性件的长度也能补偿一定量的驱动组件的输出行程,保证脱开片顺利将第二插头从第一插头中顶出。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杆机构可以弥补由加工、组装和调试误差造成的顶杆的行程偏大或偏小,能将第二插头从第一插头中顺利顶出。传统的顶杆机构会在驱动组件的内部或者外部设置结构复杂且成本高的缓冲器,本实用新型中的顶杆机构通过设置结构简单的弹性件,使顶杆机构的结构以及安装简单,且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开装置包括如上提到的顶杆机构,可以弥补由加工、组装和调试误差造成的顶杆的行程偏大或偏小,能将第二插头从第一插头中顺利顶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杆机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板承载印刷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处于分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处于插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杆机构的爆炸图。

图中标记如下:

10-顶杆机构;20-印刷电路板;30-柔性电路板;

201-第一插头;202-第二通孔;301-第二插头;

1-驱动组件;2-顶杆;3-缓冲组件;4-背板;5-导向座;6-脱开片;7-支撑板;8-复位组件;

31-弹性件;32-外壳;33-导向部;34-垫片;71-第一通孔;72-容纳槽;

321-底座;322-端盖;323-容纳腔;324-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脱开装置,该脱开装置能够将待测产品的插接端与检测设备插接端成功脱开。待测产品可为移动终端显示面板、电池或控制器件等,具体待测产品及部件不做限制。以下以显示面板为例。

检测设备包括印刷电路板20,印刷电路板20上设置有第一插头201,显示面板上连接并伸出有柔性电路板30,柔性电路板30上设置有第二插头301,该脱开装置能够将柔性电路板30上的第二插头301从印刷电路板20上的第一插头201中顶出。其中,脱开装置包括顶杆机构10,如图1所示,顶杆机构10包括背板4和设置在背板4上的支撑板7,支撑板7用于承载印刷电路板20。顶杆机构10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板7下方的顶杆2和驱动组件1,驱动组件1可以是直线驱动气缸,直线驱动气缸能够带动顶杆2沿竖直方向运动。如图2所示,支撑板7上开设有相连通的容纳槽72和第一通孔71,容纳槽72中设置有脱开片6,脱开片6的底端能伸出第一通孔71以与顶杆2相对,印刷电路板20上开设有与容纳槽72相连通的第二通孔202,脱开片6的顶端能伸出第二通孔202。当直线驱动气缸工作时,能够将顶杆2向上运动,顶杆2能够推动脱开片6向上运动,脱开片6的顶端伸出第二通孔202后抵接到柔性电路板30的基板,从而实现将第二插头301从第一插头201顶出的效果。

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检测设备以及待测产品的结构形状及插接位置设置顶出位置,可在印刷电路板20上开孔,也可不在印刷电路板20上开孔,避开印刷电路板20即可,具体不做限制。

操作者在将第二插头301安装到第一插头201时,为了使第一插头201与第二插头301的插接效果较好,需要保证脱开片6收回至支撑板7的上表面之下,或与支撑板7的上表面齐平。为了达到上述效果,本实施例中的顶杆机构10还包括设置在印刷电路板20与脱开片6之间的复位组件8,复位组件8能驱动脱开片6复位,使脱开片6的顶端不高于印刷电路板20的上表面。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复位组件8为弹簧,如图3所示,当顶杆2向上运动使脱开片6向上运动时,脱开片6与印刷电路板20将中间的弹簧压缩。如图4所示,当顶杆2向下运动与脱开片6的底端分离,脱开片6不再受到向上的推力,被压缩的弹簧为了恢复原状,推动脱开片6向下运动至脱开片6的顶端低于支撑板7的上表面,或至脱开片6的顶端与支撑板7的上表面齐平。

顶杆机构10还包括缓冲组件3,缓冲组件3包括弹性件31,驱动组件1的输出端与顶杆2共轴线,弹性件31的一端与顶杆2相连,弹性件31的另一端与驱动组件1的输出端相连接,弹性件31能沿轴线发生弹性变形。由加工、组装和调试误差造成顶杆2的顶出行程偏大时,当脱开片6顶到印刷电路板20的基板使第二插头301从第一插头201中顶出后,若驱动组件1的输出端还继续向上运动,弹性件31沿竖直方向发生压缩变形,避免脱开片6与印刷电路板20的硬压接,可以防止印刷电路板20的基板或柔性电路板30的基板发生翘曲变形或冲击断裂,避免第一插头201或者第二插头301发生变形。由加工、组装和调试误差造成的顶杆2的顶出行程偏小时,由于顶杆2与驱动组件1的输出端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件31,所以本实施例中的顶杆2与弹性件31沿竖直方向的总长度大于现有技术中的顶杆2的长度,所以即便驱动组件1输出的行程偏小,弹性件31的长度也能补偿一定量的驱动组件1的输出行程,保证脱开片6顺利将第二插头301从第一插头201中顶出。所以本实施例提供的顶杆机构10可以弥补由加工、组装和调试误差造成的顶杆2的行程偏大或偏小,能将第二插头301从第一插头201中顺利顶出。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31可以是弹簧或者是能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橡胶。

传统的顶杆机构10会在驱动组件1的内部或者外部设置结构复杂,且成本高的缓冲器,本实施例中的顶杆机构10通过设置结构简单的弹性件31,使顶杆机构10的结构以及安装简单,且成本低。

此外,如图1所示,为了防止弹性件31在运动或者压缩的过程中发生偏斜,缓冲组件3还包括外壳32,弹性件31设置在外壳32内,弹性件31通过外壳32与驱动组件1的输出端相连接。为了防止弹性件31在压缩的过程中发生偏斜,如图1所示,缓冲组件3还包括沿轴线方向延伸的导向部33,弹性件31插接在导向部33上。

此外,针对不同类型的插头组合,第一插头201和第二插头301之间的夹持力是不同的,所以一些插头组合需要较大的力才能使第一插头201与第二插头301相分离,一些插头组合仅需要较小的力就能使第一插头201与第二插头301相分离,所以不同类型的插头组合需要匹配不同的弹力。为此,本实施例的外壳32与弹性件31之间设置有数量可调的垫片34,通过调整垫片34的数量来调整整体垫片34的厚度,当顶杆2移动到相同位置时,不同数量的垫片34能够使弹性件31压缩产生不同大小的弹力,以对应不同类型的插头组合。

为了方便垫片34的更换,外壳3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底座321和端盖322,底座321和端盖322共同构成容纳弹性件31和垫片34的容纳腔323。为了实现底座321与端盖322较好的固定,两者通过如图5所示的螺钉324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销钉、螺栓或者磁性组件实现底座321与顶盖322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组件1为直线驱动气缸,外壳32固定在直线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上,直线驱动气缸的输出轴在进行伸缩运动时会伴随转动的发生,进而会带动外壳32以及顶杆2发生转动,导致顶杆2无法准确地抵接到脱开片6的底部,无法保证第二插头301顺利从第一插头201中脱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外壳32的外表面包括一平面,背板4设置在外壳32一侧,平面与背板4的板面相抵接,在发生顶出动作时,能够防止顶杆2发生旋转,保证第二插头301顺利地从第一插头201中脱出。此外,如图5所示,为了进一步防止顶杆2在顶出动作时发生偏斜,顶杆机构10还包括设置在缓冲组件3上的导向组件,导向组件能使顶杆2沿轴线方向运动,防止顶杆2在顶升的过程中发生偏斜。具体而言,导向组件为导向座5,导向座5上开设有与顶杆2的形状及尺寸相匹配的导向孔,顶杆2穿设在导向孔中,顶杆2能沿导向孔的延伸方向移动。

注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