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光纤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纤并纤装置及光纤排线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光纤通信设备、光纤通信系统中,经常需要将多根光纤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摆放,以便于进行后续加工,从而得到光纤连接头、光纤尾纤、光纤透镜等组件。
但是,传统的并线方式容易使光纤受损,导致并线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并纤装置及光纤排线设备,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对于光纤的并线效率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并纤装置,所述光纤并纤装置包括:底座、并纤夹具;
所述底座用于安装所述并纤夹具,还用于与气泵连接;
所述并纤夹具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
所述第一表面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光纤的置线槽,所述置线槽底部开设有通孔;
所述第二表面上开设有吸槽;
所述并纤夹具被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时,所述吸槽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空腔,在所述气泵抽气作用下,所述置线槽内产生负压,以使所述置线槽内的光纤能够被吸附于所述置线槽底部。
通过上述结构,吸槽与底座之间能够形成空腔,该空腔可以与置线槽上的通孔配合,在气泵的抽气作用下,置线槽内可以产生负压。若是将光纤置于置线槽内,光纤可以被负压吸附在置线槽底部,无需再用人工方式对每一根光纤进行固定,实现了对光纤的快速固定,且能够避免对光纤造成损坏。由于置线槽的形状是固定的,通过吸力并纤方式可以快速地将光纤吸附在置线槽内。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底座内设有气路通道,所述气路通道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气泵的导管,所述气路通道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空腔连通。
通过上述结构,气路通道可以在气泵与空腔之间提供气流传输路径。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孔为条形通孔,所述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置线槽的延伸方向相同。
通过上述结构,由于通孔为条形且通孔的延伸方向与置线槽的延伸方向相同,可以在置线槽内产生更大的负压。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孔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吸槽的宽度。
通过上述结构,由于通孔的长度与吸槽的宽度匹配,可以在通孔与吸槽之间确定出较为合适的连通区域,通过连通区域可以增大对置线槽内的光纤的吸附力。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光纤并纤装置还包括压力体,所述压力体的底面为平面;
所述压力体用于对所述置线槽内的光纤施加压力。
通过设置压力体,可以在置线槽的深度较浅的情况下对置线槽内的光纤均匀施加压力,加强对于光纤的并纤固定作用。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压力体枢接在所述第一表面上;
或,所述压力体架设于所述置线槽的上方。
通过上述结构,提供了压力体的可能设置方式。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所述置线槽。
通过设置多个并排的置线槽,能够一次性对多根光纤进行固定,提高了并纤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表面为台阶面,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平面、第二平面;
所述第一平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平面的高度。
通过将第一表面设为台阶面,且第一平面的高度高于第二平面的高度,有利于对需要进行后续加工的光纤进行处理。例如,若将光纤的剥纤点置于第二平面上,有利于对第二平面上的光纤位置进行点胶处理。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排线设备,包括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光纤并纤装置;
所述光纤并纤装置包括多个并纤夹具。
通过上述光纤排线设备,由于具有多个并纤夹具,有利于对多组相同或者多组不同的光纤进行并纤,实现多组光纤的排线。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多个所述并纤夹具中有至少两个所述并纤夹具是对称安装的。
通过上述结构,对称设置的结构不仅有利于对多组光纤进行排线,还便于对多组光纤进行后续加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并纤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并纤装置的并纤夹具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并纤夹具在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置线槽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并纤装置的第一表面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实例中对于光纤的并纤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并线设备中的两个并纤夹具的位置示意图。
图标:100-光纤并纤装置;110-底座;120-并纤夹具;121-置线槽;122-通孔;123-吸槽;p-第一平面;q-第二平面;20-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第一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并纤装置100。请参看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并纤装置100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光纤并纤装置100可以通过导管与一气泵20连接。该光纤并纤装置100可以包括底座110、并纤夹具120。
底座110用于安装并纤夹具120,还用于与气泵20连接。
并纤夹具120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可以是并纤夹具120的上表面,第二表面可以是并纤夹具120的下表面。
如图2所示,第一表面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光纤的置线槽121,置线槽121底部开设有通孔122。第二表面上开设有吸槽123。同一个置线槽121内可以放置一根或多根光纤。其中,图2中的“x”表示光纤。
当并纤夹具120被安装于底座110上时,吸槽123与底座110之间形成空腔(图未示)。在气泵20抽气作用下,置线槽121内产生负压,以使置线槽121内的光纤能够被吸附于置线槽121底部。
通过上述光纤并纤装置100,吸槽123与底座110之间可以配合形成空腔,该空腔可以与置线槽121上的通孔122配合形成连通区域,增大吸附力。在气泵20的抽气作用下,经过导管、连通区域,置线槽121内可以产生较大的负压。若是将光纤置于置线槽121内,置线槽121内的光纤可以被吸附在置线槽121底部,无需再用人工方式对每一根光纤进行固定,实现对光纤的快速固定,还能够避免在人工并纤过程中对光纤造成损坏。此外,由于置线槽121的形状是固定的,通孔122在置线槽121中的位置是固定的,则可以确定出放置于置线槽121内的光纤的相对位置,减少了在并纤过程中对光纤的位置调试次数,可以快速地将光纤吸附在置线槽121内,实现快速并纤。
可选地,置线槽121可以是矩形槽,也可以是“v”型槽,还可以是“u”型槽,只要置线槽121的底部留有能够开设通孔122的位置即可。
在一个实例中,置线槽121是“v”型槽,将光纤置于“v”型槽内有利于加强对于光纤的固定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置线槽121的尺寸、公差可以是按照需求设定。在具体使用时,基于置线槽121设定的尺寸、公差可控制放入置线槽121内的并纤根数、并纤公差,从而可以进行快速、准确的并纤,能够将多根光纤合并在一起,可提升后续加工工序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其中,后续加工工序可以是点胶工序。
可选地,底座110内设有气路通道(图未示),气路通道的一端用于连接气泵20的导管,气路通道的另一端用于与空腔连通。
其中,气路通道可以在气泵20与空腔之间提供气流传输路径,气路通道可以与空腔、通孔122配合,增强吸附力。
在一个实例中,当气泵20打开后,通过气路通道可以在v型槽内产生固定光纤所需的负压,固定一根光纤的负压可以为-0.2兆帕,固定两根光纤的负压可以为-0.4兆帕。其中,具体的负压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并纤的根数进行设置。
可选地,如图4所示,通孔122为条形通孔122,通孔122的延伸方向与置线槽121的延伸方向相同。
其中,由于通孔122为条形,且通孔122的延伸方向与置线槽121的延伸方向相同,相对于圆形通孔122或方形通孔122的结构,条形的通孔122与线性的光纤之间的匹配区域更大,可以在置线槽121内产生更大的负压,对置线槽121内的光纤有较大吸附力。且条形通孔122的工装操作方式简单,无需在同一条延长线上多次进行打孔操作。
另外,相对于在同一置线槽121内设置多个通孔122对同一根光纤进行吸附的方式,即使条形通孔122的数量较少,也可以对光纤极性较强的吸附,在一个实例中可以实现由一个条形通孔122对一根光纤进行吸附固定。
可选地,同一置线槽121内的条形通孔122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若是采用一个条形通孔122,可以实现对单根光纤的固定,从而得到单芯光纤。若是在同一置线槽121内设置多个条形通孔122,可以实现对同一置线槽121内的多根光纤的固定,利于后续加工形成多芯光纤。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吸槽123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置线槽121的延伸方向呈指定夹角,例如可以呈90°或0°。
若是将吸槽123的延伸方向设为与置线槽121的延伸方向垂直,将有利于根据同一个吸槽123对多个置线槽121内的多根光纤进行吸附。
可选地,通孔122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吸槽123的宽度。
在一个实例中,如图3所示,通孔122的长度等于吸槽123的宽度。
其中,若吸槽123与通孔122在延伸方向上呈指定夹角,通孔122的长度可以小于或等于吸槽123的宽度。由于通孔122的长度与吸槽123的宽度匹配,可以在通孔122与吸槽123之间确定出较为合适的连通区域,通过连通区域可以增大对置线槽121内的光纤的吸附力。
对于通孔122的长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并纤的光纤尺寸确定,只要使得放置在置线槽121内的每根光纤能够遮盖住通孔122即可,以此可以避免通孔122的宽度过大而发生漏气现象,从而导致吸附力降低。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置线槽121的深度可以大于光纤的直径,以此可以将光纤完全吸附于置线槽121中,将光纤按照置线槽121的形状进行吸附固定。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置线槽121的深度可以小于或等于光纤的直径。在此种实施方式下,光纤可能刚好被吸附在置线槽121内,也有可能有部分光纤的上表面会略微高于第一平面p。
可选地,为了避免在置线槽121的深度小于或等于光纤的直径的情况下,出现光纤微弯或者出现固定作用较弱的现象,光纤并纤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压力体(图未示)。
其中,压力体的底面为平面,压力体可用于朝向置线槽121运动,以对置线槽121内的光纤施加压力。
通过设置压力体可以在置线槽121的深度较浅的情况下对置线槽121内的光纤均匀施加压力,实现对光纤的辅助固定,提升并纤固定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压力体可以通过驱动组件控制运动路径、运动速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实际情况设置压力体的运动路径、运动速度,以避免置线槽121内的光纤因压力过大而损坏。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压力体可以枢接在第一表面上,在需要压力体对光纤施加压力时,压力体可以先转动至置线槽121的上方,再朝向置线槽121内的光纤运动,对置线槽121内的光纤均匀施加压力。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压力体可以架设于置线槽121的上方。例如,可以将压力体安装在支撑架上,支撑架可以设置在底座110上,也可以设置在与光纤并纤装置100的上方。通过支撑架上的弹性件可以带动压力体朝向置线槽121运动,以向置线槽121内的光纤施加压力。
其中,在其他实施例中,压力体可以省略。
可选地,第一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置线槽121。
通过多个并排设置的置线槽121,可以一次性对多根光纤进行并纤固定,提高了并纤效率。
可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表面可以为台阶面。第一表面可以包括第一平面p、第二平面q。第一平面p的高度高于第二平面q的高度。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第一平面p可以用于开设置线槽121,以放置光纤的未剥纤部分,第二平面q可用于悬置光纤的剥纤部分,还可用于悬置光纤的部分未剥纤部分,第二平面q可作为对光纤进行后续加工的加工平台。
例如,若将光纤的剥纤点置于第二平面q上,有利于对第二平面q上的光纤位置进行后续点胶处理。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平面p作为加工平台。
通过将第一表面设为台阶面,且第一平面p的高度高于第二平面q的高度,由于第一平面p和第二平面q之间存在高度差,可以使得光纤的一部分悬置,有利于对需要进行后续加工的光纤进行处理,提升后续加工的可操作性。
在一个实例中,置线槽121是v型槽,v型槽的深度为0.2mm,宽度为0.51mm,长度与并纤夹具120的第二平面q相匹配,该置线槽121内开设了两个条形通孔122,该置线槽121可用于放置直径为250μm的光纤。每个通孔122的宽度可以为0.2mm,通孔122的长度与吸槽123的宽度匹配,吸槽123的宽度可以是11.5mm。
在其他实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更改置线槽121、通孔122、吸槽123的尺寸。
在具体使用光纤并纤装置100时,可以先将气泵20、导管、底座110连接好,并将并纤夹具120安装在底座110上,根据需要并纤的根数和允许的公差设计置线槽121、通孔122的尺寸。然后可以将需要进行并纤的光纤置于置线槽121内,为便于后续加工,可以将光纤的剥离部分及部分未剥离部分置于在置线槽121以外的平面。通过气泵20进行抽气,在置线槽121内产生负压,从而对置线槽121内的光纤产生吸附力,使得光纤在吸附力的作用下贴附于置线槽121底部,实现对光纤的固定。通过前述的操作步骤,可以在多个置线槽121内对多根光纤进行固定,还可以实现多组光纤的并纤。图6所示的是一个置线槽121内放置了两根光纤(“x”表示光纤)的示意图,可用于加工得到双芯的光纤。
当光纤被置于置线槽121内后,可以控制压力体朝向置线槽121内的光纤运动,在压力体的作用下可以对光纤进行辅助固定。
上述应用场景仅作为举例而已,根据前述光纤并纤装置100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可以其他步骤实现光纤的并纤,既能将多根光纤合并在一起,还能通过多个置线槽121实现多根光纤的排线。
第二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排线设备,包括前述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纤并纤装置100。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光纤排线设备可以包括多组光纤并纤装置100,以此能够对多组光纤进行固定。每一组光纤可以包括多根光纤。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光纤并纤装置100可以包括多个并纤夹具120。多个并纤夹具120可以安装在同一底座110上。
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由于具有多个并纤夹具120,有利于对多组相同或者多组不同的光纤进行并纤,实现多组光纤的排线。
可选地,多个并纤夹具120中有至少两个并纤夹具120是对称安装的。
通过对称设置的结构不仅有利于对多组光纤进行排线,还便于对多组光纤进行后续加工。
作为一种应用场景,对于对称安装的两个并纤夹具120,可以固定相同的光纤。
如图7所示,对称安装的两个并纤夹具120为第一夹具、第二夹具。第一夹具可用于固定光纤的一侧,第二夹具可用于固定光纤的另一侧。在两个夹具之间的平台上可以进行切割操作,一次性得到两批相同的光纤,还可以在两个夹具之间的平台上进行点胶操作,一次性对两批光纤进行点胶。
若是存在多对对称安装的并纤夹具120,通过一次加工操作可以实现对多批光纤的加工,有利于提升加工效率。
关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排线设备中的光纤并纤装置100的其他细节,请进一步参考前述实施例提供的光纤并纤装置100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前述光纤排线设备,不仅能将多根光纤合并在一起,还能将多组光纤并排在一起,从两方面实现了光纤的并纤,且并纤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