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板开槽用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9621发布日期:2020-05-22 21:28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饰板开槽用刀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刀具。



背景技术:

装饰板被广泛地运用在集成吊顶和集成墙面领域。装饰板的侧壁上设有槽条,相邻装饰板通过与槽条配合的连接件固接在预设的工位上,使得装饰板能拼合形成具有统一装饰风格的装饰面。为了方便规模化生产,装饰板具有标准尺寸,在现场安装时,由于墙面尺寸无法满足整数块装饰板拼合安装,使得装配人员需要在施工现场对装饰板进行切割和重新开槽操作,具体地,使用者通过刀具进行重新开槽,现有的刀具呈盘状,由于切割面较小,降低了开槽效率,影响使用体验,还增加了原料用料,增加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饰板开槽用刀具,利用旋转的刀具对装饰板进行开槽操作,既有效提升开槽效率,还确保槽条精度,提升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装饰板开槽用刀具,包括驱动轴以及固接在驱动轴端部的本体,所述本体的重心与所述驱动轴的轴线重合设置,所述本体包括至少两个周向等距设置的切割部,所述本体以所述驱动轴轴线为中心转动,以使所述切割部旋转并形成环状切割区域。将刀具改进包括至少两个切割部,且本体的重心与驱动轴的轴线重合,使得转动的刀具能形成用于切割装饰板的环状切割区域,既确保刀具能平稳高速的转动,提升刀具转动时的稳定性,还有效增加切割部的切割面,提升切割效率,又有效减少原料用量,降低加工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所述切割部,所述切割部具有相同的周向投影轮廓,以使环状切割区域各径向截面轮廓匹配。刀具转动后能形成轮廓恒定的环形切割区域,确保切割的槽条具有相同的截面轮廓,进而确保槽条能与连接件匹配插接。

作为优选,所述切割部的周向壁上设有刀体,所述刀体的周向投影完整覆盖所述切割部外延端的周向投影,本体转动时,本体通过刀体接触待加工装饰板。切割部通过刀体对装饰板进行切割,刀体具有较好的硬度,切割部对刀体起到驱动和支撑作用,刀体与本体使用不同的材料,刀体具有较大的硬度,有效减小切割时的磨损,延长刀具使用寿命,利用切割部来驱动刀体转动,有效减小刀体的用料量,降低加工成本。此外,刀体可更换,使得本体可重复使用,降低维护使用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切割部为两个,且以驱动轴的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既确保本体重心与驱动轴的轴线重合,提升转动稳定性,还提升切割效率,又减少原料用量。

作为优选,所述本体的轴向投影呈z状,包括互为平行设置的切割部以及跨接在两切割部间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的两端分别与切割部固接,中部与所述驱动轴的端面固接。本体呈中心对称设置,确保本体中心与重心重合,切割部偏离径线设置,确保切割部外延端既具有较大的厚度,提升对刀体的支撑稳定性,还确保切割部外延端不会外露于环形切割区域,防止切割部发生磨损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切割部上设有相向且互为平行设置的安装面,所述刀体固接在所述安装面上,安装到位后,刀具的外缘、上缘和下缘分别外凸于安装面的外缘、上缘和下缘,刀体的内缘抵触驱动部设置。刀体和切割部间为面接触,且安装面与刀体受力方向互为垂直设置,确保刀体在切割时不会发生偏离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切割部的外延端端面呈圆角设置,以使所述切割部完整地落入所述环状切割区域内。通过设置原料来避让装饰板,防止切割部外延端发生磨损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刀体的周向投影呈l状,包括与驱动轴轴线平行的竖刀以及径向向外延伸的横刀。刀体能开设变径槽,槽条的底部由横刀开设,具有较小的宽度,槽条的槽口部由竖刀开设,具有较大的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刀体的周向投影呈匚形,包括互为平行的上置刀片和下置刀片,所述上置刀片和下置刀片具有差异化的厚度和长度。刀体能分别通过上置刀片和下置刀片开设多个槽条,且各槽条具有差异化的宽度和深度。

作为优选,所述刀体的周向投影呈y形,包括倾斜设置的长刀片以及由长刀片中段向外延伸的短刀片。刀体能开设壁面倾斜的多个槽条,倾斜设置的长刀片能开设口大腔小的槽条,短刀片能开设独立的槽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刀具改进包括至少两个切割部,且本体的重心与驱动轴的轴线重合,使得转动的刀具能形成用于切割装饰板的环状切割区域,既确保刀具能平稳高速的转动,提升刀具转动时的稳定性,还有效增加切割部的切割面,提升切割效率,又有效减少原料用量,降低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刀具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所述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所述刀具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三所述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三所述刀具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驱动轴,2、切割部,3、刀体,4、驱动部,5、圆角,6、竖刀,7、横刀,8、上置刀片,9、下置刀片,10、长刀片,11、短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饰板开槽用刀具。

如图1所示的一种刀具,由驱动轴1以及固接在驱动轴1端部的本体组成,所述本体的重心与所述驱动轴1的轴线重合设置,所述本体包括至少两个周向等距设置的切割部2,所述本体以所述驱动轴1轴线为中心转动,以使所述切割部2旋转并形成环状切割区域。

在实际操作中,使用者通过手持电动工具进行开槽作业,具体地,手持电动工具驱使刀具以驱动轴1的轴线为中心进行转动,使得刀具能通过环形切割区域对装饰板的侧壁进行开槽操作,既确保刀具能平稳高速的转动,提升刀具转动时的稳定性,还有效增加切割部2的切割面,提升切割效率,又有效减少原料用量,降低加工成本。在使用时,刀具以其轴线与装饰板侧壁平行的姿态靠近装饰板,刀具利用转动形成的环形切割区域与装饰板侧壁接触,转动的刀具通过刀体3切割装饰板侧壁,对装饰板起到切割开凿操作,由此形成截面轮廓与刀具外缘轮廓匹配的槽条。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刀具的重心与中心重合设置,所述刀具的中心为与驱动轴1的轴线上,当手持电动工具通过驱动轴1驱使刀具转动时,确保刀具不会因重心偏移而发生晃动,既确保刀具转动稳定性,还确保槽条轮廓平整,进而提升槽条与连接件间的装配精度。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刀体3的周向投影呈匚形(如图2所示),包括互为平行的上置刀片8和下置刀片9,所述上置刀片8和下置刀片9具有差异化的厚度和长度。在使用时,所述上置刀片8和下置刀片9既可以分别切割形成互为独立的槽条,还可以通过提升伸入装饰板侧壁的深度来利用刀体3跨接在上置刀片8和下置刀片9间的部分切割形成槽条的槽口,以此利用上置刀片8和下置刀片9直接在槽条的底壁上进行切割开凿。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本体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所述切割部2,所述切割部2具有相同的周向投影轮廓,以使环状切割区域各径向截面轮廓匹配。通过统一切割部2的周向投影轮廓来确保槽条的截面轮廓一致性。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切割部2的周向壁上设有刀体3,所述刀体3的周向投影完整覆盖所述切割部2外延端的周向投影,本体转动时,本体通过刀体3接触待加工装饰板。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切割部2为两个,且以驱动轴1的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既利用两个切割部2对装饰板进行切割,提升切割效率,还确保刀具重心与中心重合,提升转动稳定性,又节省原料,降低加工成本。所述切割部2的数量还可以为三个、四个等,只要确保刀具重心与中心重合,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本体的轴向投影呈z状,包括互为平行设置的切割部2以及跨接在两切割部2间的驱动部4,所述驱动部4的两端分别与切割部2固接,中部与所述驱动轴1的端面固接。所述切割部2上设有相向且互为平行设置的安装面,所述刀体3固接在所述安装面上,刀体3的内缘抵触驱动部4设置。所述刀体3贴合固接在安装面上,通过增加刀体3与安装面间接触面积来提升支撑稳定性,确保由刀体3旋转形成的环形切割区域外轮廓恒定。刀体3的内缘抵触驱动部4设置,对刀体3起到限转作用。

安装到位后,刀具的外缘、上缘和下缘分别外凸于安装面的外缘、上缘和下缘,有效防止切割部2与装饰板发生接触,既确保刀具重心恒定,还确保开槽精度。所述切割部2的外延端端面呈圆角5设置,以使所述切割部2完整地落入所述环状切割区域内,确保切割部2外延端避让槽条壁面。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刀具结构。

如图3和4所示,所述刀体3的周向投影呈l状,包括与驱动轴1轴线平行的竖刀6以及径向向外延伸的横刀7。

在使用时,使用者根据预开设槽条的截面轮廓来选用具有不同结构的刀具,确保槽条与对应连接件和匹配插接。具体地,所述刀体3的周向投影呈l状,通过控制伸入装饰板侧壁的深度来开设具有不同截面轮廓的槽条。当刀具插置较浅时,刀具通过横刀7开设宽度较窄且具有垂直壁面的槽条;当刀具插置较深时,刀具通过横刀7开设槽条的槽腔,通过竖刀6开设槽条的槽口,以此形成口大腔小状的槽条。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刀具结构。

如图5和6所示,所述刀体3的周向投影呈y形,包括倾斜设置的长刀片10以及由长刀片10中段向外延伸的短刀片11。

在使用时,使用者根据预开设槽条的截面轮廓来选用具有不同结构的刀具,确保槽条与对应连接件和匹配插接。具体地,所述长刀片10倾斜设置,所述短刀片11垂直与装饰板侧壁设置,随着刀具插入深度增加,长刀片10切割形成具有倾斜侧壁且呈口大腔小状的斜向槽条,短刀片11开设等宽槽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