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生产用压紧机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外燃机和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发动机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发动机进行固定,此时就需要使用到压紧机构,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压紧机构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一些缺点,如适用机型单一,当需要固定的发动机型号发生变更时,就需要更换对应的连接板与压紧板,实际使用时较为复杂,对发动机的生产效率具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因此,发明一种发动机生产用压紧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生产用压紧机构,通过设有上弹性机构与下弹性机构,以便于取代现有技术中的压紧方式,实际使用时可以适用于不同机型的发动机,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同时使用过程较为简单,有效提高了发动机的生产效率,实际使用效果较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生产用压紧机构,包括上压紧机构和下压紧机构,所述上压紧机构包括上压紧板,所述上压紧板底部设有上安装槽,所述下压紧机构包括下压紧板,所述下压紧板顶部设有下安装槽,所述上安装槽内部设有多个上弹性机构,所述下安装槽内部设有多个下弹性机构,所述上弹性机构与下弹性机构均包括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外侧套接设有弹簧以及底端固定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固定设有橡胶块,所述升降杆外侧套接设有包覆机构,所述包覆机构包括下环形安装板与上环形安装板,所述上环形安装板设于下环形安装板底部,所述下环形安装板与上环形安装板之间固定设有波纹管。
优选的,所述上压紧板与下压紧板上均贯穿设有滑动通道,所述升降杆设于滑动通道内侧。
优选的,所述下环形安装板固定设于上压紧板顶部与下压紧板底部。
优选的,所述上压紧机构两侧均固定设有上侧板,所述下压紧机构两侧均固定设有下侧板。
优选的,所述上侧板与下侧板上贯穿设有螺杆,所述螺杆外侧套接设有下紧固螺母、限位螺母和上紧固螺母。
优选的,所述下紧固螺母设于限位螺母底部,所述限位螺母设于上紧固螺母底部。
优选的,所述上紧固螺母设于上侧板顶部,所述下紧固螺母设于下侧板底部,所述限位螺母设于下侧板顶部。
优选的,所述下压紧机构两侧均固定设有l形安装杆,所述l形安装杆底端固定设有底板,所述底板底部固定设有橡胶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上弹性机构与下弹性机构,以便于取代现有技术中的压紧方式,实际使用时可以适用于不同机型的发动机,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同时使用过程较为简单,有效提高了发动机的生产效率,实际使用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覆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压紧机构;2、下压紧机构;3、上压紧板;4、上安装槽;5、下压紧板;6、下安装槽;7、上弹性机构;8、下弹性机构;9、升降杆;10、弹簧;11、连接板;12、橡胶块;13、滑动通道;14、包覆机构;15、下环形安装板;16、上环形安装板;17、波纹管;18、上侧板;19、下侧板;20、螺杆;21、下紧固螺母;22、限位螺母;23、上紧固螺母;24、l形安装杆;25、底板;26、橡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用于压紧发动机顶部的上压紧机构1包括上压紧板3,上压紧板3底部设有上安装槽4,用于承载发动机的下压紧机构2包括下压紧板5,下压紧板5顶部设有下安装槽6,上安装槽4内部设有多个上弹性机构7,下安装槽6内部设有多个下弹性机构8,通过设有上弹性机构7与下弹性机构8,以便于取代现有技术中的压紧方式,实际使用时可以适用于不同机型的发动机,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同时使用过程较为简单,有效提高了发动机的生产效率,实际使用效果较好。
同时,上压紧机构1两侧均固定设有上侧板18,下压紧机构2两侧均固定设有下侧板19,上侧板18与下侧板19上贯穿设有用于连接上侧板18与下侧板19的螺杆20,螺杆20外侧套接设有用于对螺杆20进行固定的下紧固螺母21、用于对螺杆20进行固定的限位螺母22和用于对螺杆20进行固定的上紧固螺母23,下紧固螺母21设于限位螺母22底部,限位螺母22设于上紧固螺母23底部,上紧固螺母23设于上侧板18顶部,下紧固螺母21设于下侧板19底部,限位螺母22设于下侧板19顶部,下压紧机构2两侧均固定设有用于安装的l形安装杆24,l形安装杆24底端固定设有用于安装的底板25,底板25底部固定设有用于缓冲的橡胶板26。
如图2所示,上弹性机构7与下弹性机构8均包括可以上下滑动的升降杆9,升降杆9外侧套接设有弹簧10以及底端固定设有用于安装橡胶块12的连接板11,连接板11底部固定设有用于与发动机接触的橡胶块12,升降杆9外侧套接设有用于防尘的包覆机构14,上压紧板3与下压紧板5上均贯穿设有滑动通道13,升降杆9设于滑动通道13内侧,下环形安装板15固定设于上压紧板3顶部与下压紧板5底部。
如图3所示,包覆机构14包括下环形安装板15与上环形安装板16,上环形安装板16设于下环形安装板15底部,下环形安装板15与上环形安装板16之间固定设有具有伸缩功能的波纹管17,以便于可以适应可以升降的升降杆9。
本实用工作原理: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将上压紧机构1抬起,然后将发动机放置到下弹性机构8顶部,再将上压紧机构1复位,此时上侧板18在螺杆20外侧向下滑动,上侧板18滑动时带动上压紧机构1下压到发动机顶部,此时发动机的顶面分别与多个上弹性机构7中的橡胶块12接触,发动机的底面则分别与多个下弹性机构8中的橡胶块12接触,此时使用者可以对上紧固螺母23进行转动,进而利用上紧固螺母23带动上侧板18下降,上侧板18下降时带动上压紧机构1下降,由于压力的原因,发动机分别对上弹性机构7中的橡胶块12以及下弹性机构8中的橡胶块12产生压力,压力由下弹性机构8传递至连接板11,连接板11发生位移,位移后的连接板11对弹簧10产生压力,从而使弹簧10缩短,弹簧10随着上紧固螺母23的下降持续缩短,当弹簧10无法缩短时,固定完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