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4340发布日期:2020-07-04 01:18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装配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



背景技术:

在飞机装配制造过程中,涉及到数十万个螺钉、螺栓需要进行装配和拆卸,由于所有的螺钉和螺栓都是使用风扳机进行装配和拆卸的,有时由于螺钉上的过紧,再加上飞机进行长时间的飞行过后,部分螺钉或螺栓的拧紧力加大,因此,当需要拆下某处螺钉时,使用普通风板机有时很难将螺钉、螺栓拆下,又因部分螺钉属于埋头螺钉,除了通过钉帽所带的一字或十字刀口能将其拆下,想要夹持住螺钉的某一部分进行拆下,几乎是不可能。目前常规的方法是,先使用普通的风扳机,调至大冲击,大扭矩的低速档位进行拆卸,如果还是不能将其拆下,就得使用锤子进行敲打不能拆下的螺钉,然后再次使用风板机进行拆卸,倘若还是不行。此时就得使用压力板手,先在周边寻找一个杠杆点,然后再强行压住不能拆下的螺钉,然后进行拆卸。但有时受蒙皮表面的形状和拆卸空间的限制不能找到合适的杠杆点,因此就得采用钻头将钉帽钻掉,然后再将托板螺母钻下来,重新铆接一个新的托板螺母,已达到装配要求,但实际钻掉钉帽时,由于需要手转的钻头要与螺钉同轴,这样无形当中就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操作起来极其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强冲击大扭矩万能拆卸工具,以保证拆卸螺钉的刀口质量,减轻了工作强度、难度,大幅度解决了异形蒙皮表面以及狭小空间内无法进行拆卸锁紧螺钉的难点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其包括万能转换接头1、内径旋合器2、外径旋合器3、外径旋合器套管4、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圆形挡头6和复位弹簧7;其中,

所述的万能转换接头1外形为圆柱形,万能转换接头1的后端设置有四方孔,用于连接内径旋合器2;万能转换接头1的前端为内六方孔,用于连接不同型号的加长杆和刀头;

所述的外径旋合器套管4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其后端端部的内径小于其余部分管体的内径,形成内孔,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中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后端端部的内孔设置有内螺纹;

所述的圆形挡头6包括杆部和圆形头部,圆形挡头6的杆部设置有外螺纹,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内孔的内螺纹相匹配,以使圆形挡头6可拆卸连接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外部;圆形挡头6用于将外界作用在其上的冲击力传递给外径旋合器套管4;

所述的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设置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内部后端,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具有三部分,前端为外螺纹杆,中部为光杆结构,后端为圆柱形底座,圆柱形底座的外径大于光杆结构的外径,光杆结构的外径大于外螺纹杆的外径;圆柱形底座的外径小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管体内径,二者构成间隙配合,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用于将内径旋合器2、外径旋合器3、复位弹簧7连接;

所述的外径旋合器3为中空管状结构,后端端部的内径小于其余部分管体的内径,外径旋合器3设置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内部,位于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前端,外径旋合器3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中部内壁的内螺纹相配合,以使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冲击力传递给外径旋合器3,外径旋合器3的管体前端内壁设置有斜面导向槽;外径旋合器3的后端端部内径大于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的光杆结构的外径,外径旋合器3的后端端部内壁与光杆结构外壁间隙配合,用于与复位弹簧7组成快速复位结构;

所述的内径旋合器2具有前部轴、中部轴和后部轴,其中,前部轴的外径大于中部轴的外径,中部轴的外径大于后部轴的外径;前部轴位于外径旋合器3的外部,前部轴的前端设置有四方形的快速连接结构,与万能转换接头1的四方孔相配合,以将万能转换接头1与内径旋合器2连接;内径旋合器2的中部轴和后部轴位于外径旋合器3的内部,外径旋合器3的管体内径大于内径旋合器2的中部轴的外径,二者为间隙配合,中部轴的外表面带有斜面导向键的结构,与外径旋合器3前端内壁设置的斜面导向槽相配合,用于将外径旋合器3的冲击力分解为内径旋合器2的冲击力和旋转力,进而传递给通过万能转换接头1连接的各种型号刀头;内径旋合器2的后部轴设置有内螺纹,后部轴的内螺纹与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前端的外螺纹杆的外螺纹相匹配,主要用于将外径旋合器3和复位弹簧7连接;

所述的复位弹簧7为压缩弹簧,复位弹簧7的外径小于外径旋合器3的管体内径,复位弹簧7的外径大于外径旋合器3的后端端部的内径,复位弹簧7的外壁与外径旋合器3管体内壁间隙配合,且复位弹簧7的后端端面与外径旋合器3的后端端部的内侧端面接触;

所述的复位弹簧7的内径大于内径旋合器2的后部轴的外径,复位弹簧7的内壁与内径旋合器2的后部轴的外壁间隙配合,复位弹簧7的外径小于内径旋合器2的中部轴的外径,以使复位弹簧7的前端端面与内径旋合器2的中部轴的后端端面接触,从而将复位弹簧7卡在内径旋合器2的中部轴与外径旋合器3后端端部之间,用于复位。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还包括中号加长杆8、大号加长杆9、一字旋转刀头10和十字旋转刀头11,中号加长杆8、大号加长杆9、一字旋转刀头10和十字旋转刀头11的一端与万能转换接头1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使用上述的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进行拆卸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对于飞机上的蒙皮螺钉或螺栓,先采用风扳机进行拆卸,如果风扳机无法拆卸,则先确认螺钉或螺栓的刀口形式,然后选择规定尺寸的一字旋转刀头10、十字旋转刀头11或内六方套筒;

2)根据螺钉或螺栓所在的位置和深度,确定使用万向转接接头1、合适长度的中号加长杆8或大号加长杆9;

3)将步骤1)中选择的一字转刀头10、十字旋转刀头11或内六方套筒与步骤2)中确定的万能转接接头1、中号加长杆8或大号加长杆9连接,之后与内径旋转器2的快卸头连接;

4)如果待拆卸的锁紧螺钉或螺栓刀口不佳,需要用铜锤轻微修正,然后将旋转刀头或内六方套筒接触在需要拆卸的螺钉或螺栓刀口处并对准;

5)用合适大小的铜锤垂直敲打圆形挡头6,圆形挡头6将来自铜锤的冲击力传递给外径旋合器套管4,进而通过内径旋转器2和外径旋转器3共同作用使得刀头上产生冲击力和扭转力,最终使螺钉或螺栓按照松懈的方向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和益处是:

(1)本实用新型的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结构新颖,配合紧密,因其整体尺寸设计偏小的特点,因此可以完成对孔内的螺钉或螺栓的拆卸工作。又因其无需额外的杠杆力支撑点,所以它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的飞机蒙皮表面,从不同角度拓宽了它的工作的范围。

(2)本实用新型的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的圆形挡头6与外径旋合器套管4采用的是螺接的方式,而目前存在的相关工具都是一体式的,只要圆形挡头6一经破损,整个工具就将报废,相反,本实用新型的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只需将圆形挡头6换上新的配件即可,不仅延长了该工具的使用寿命,而且还节约了成本。

(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的内径旋转器2的快卸接头,通过万能转换接头1可以与任何型号的一字、十字、套铜接头等工作方式的刀头进行连接,因此可以解决任何形式连接零件的难以拆卸问题。

(4)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是将作用在圆形挡头6的强冲击力,转化为强冲击力和大扭矩力进行输出,该力是瞬间的力,与风扳机的持续冲击力和扭力相比,不仅力的大小有所增加,而且瞬间的冲击力和扭力可以避免螺钉或螺栓的刀口损坏。

(5)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结构的通用性,不仅可以广泛应用到飞机制造装配领域,也可以推广到民用、船舶、高铁、航天等其它机械装配制造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中号加长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大号加长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字旋转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十字旋转刀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万能转换接头;2内径旋转器;3外径旋转器;4外径旋合器套管;5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6圆形挡头;7复位弹簧;8中号加长杆;9大号加长杆;10一字旋转刀头;11十字旋转刀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非按比例地绘制,而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适当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在所附多个附图中,同样的或等同的部件(元素)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标引。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包括万能转换接头1、内径旋合器2、外径旋合器3、外径旋合器套管4、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圆形挡头6和复位弹簧7。

在本实施例中,万能转换接头1外形为圆柱形,万能转换接头1的后端设置有四方孔,用于连接内径旋合器2;万能转换接头1的前端为内六方孔,用于连接不同型号的加长杆和刀头。

在本实施例中,外径旋合器套管4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其后端端部的内径小于其余部分管体的内径,形成内孔,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中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后端端部的内孔设置有内螺纹。

在本实施例中,圆形挡头6包括杆部和圆形头部,圆形挡头6的杆部设置有外螺纹,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内孔的内螺纹相匹配,以使圆形挡头6可拆卸连接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外部。圆形挡头6用于将外界作用在该装置的冲击力传递给外径旋合器套管4,由于其是高强度、可拆卸的圆形挡头6,因此,当其磨损后还可以进行多次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设置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内部后端,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具有三部分,前端为外螺纹杆,中部为光杆结构,后端为圆柱形底座,圆柱形底座的外径大于光杆结构的外径,光杆结构的外径大于外螺纹杆的外径。圆柱形底座的外径小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管体内径,二者构成间隙配合,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用于将内径旋合器2、外径旋合器3、复位弹簧7连接起来。

在本实施例中,外径旋合器3为中空管状结构,后端端部的内径小于其余部分管体的内径,外径旋合器3设置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内部,位于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前端,外径旋合器3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与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中部内壁的内螺纹相配合(如图2所示),用于将外径旋合器套管4的冲击力传递给外径旋合器3,外径旋合器3的管体前端内壁设置有斜面导向槽;外径旋合器3的后端端部内径大于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的光杆结构的外径,外径旋合器3的后端端部内壁与光杆结构外壁间隙配合,用于与复位弹簧7组成快速复位结构。

内径旋合器2为类似阶梯轴式的外形结构,具有前部轴、中部轴和后部轴,其中,前部轴的外径大于中部轴的外径,中部轴的外径大于后部轴的外径。其中,前部轴位于外径旋合器3的外部,前部轴的前端设置有四方形的快速连接结构,与万能转换接头1的四方孔相配合,以将万能转换接头1与内径旋合器2连接,以便根据具体操作环境,选择不同型号中号加长杆8、大号加长杆9、一字旋转刀头10、十字旋转刀头11等。内径旋合器2的中部轴和后部轴位于外径旋合器3的内部,其中,外径旋合器3的管体内径大于内径旋合器2的中部轴的外径,二者为间隙配合,该中部轴的外表面带有斜面导向键的结构,与外径旋合器3前端内壁设置的斜面导向槽相配合,用于将外径旋合器3的冲击力分解为内径旋合器2的冲击力和旋转力,进而传递给通过万能转换接头1连接的各种型号刀头。内径旋合器2的后部轴设置有内螺纹,后部轴的外径小于中部轴的外径,后部轴的内螺纹与内外径旋合器连接装置5前端的外螺纹杆的外螺纹相匹配,主要用于将外径旋合器3和复位弹簧7连接在一起。

复位弹簧7为压缩弹簧,复位弹簧7的外径小于外径旋合器3的管体内径,复位弹簧7的外径大于外径旋合器3的后端端部的内径,复位弹簧7的外壁与外径旋合器3管体内壁间隙配合,且复位弹簧7后端端面与外径旋合器3的后端端部内孔的内侧端面接触。

复位弹簧7的内径大于内径旋合器2的后部轴的外径,复位弹簧7的内壁与内径旋合器2的后部轴的外壁间隙配合,复位弹簧7的外径小于内径旋合器2的中部轴的外径,以使复位弹簧7的前端端面与内径旋合器2的中部轴的后端端面接触,从而将复位弹簧7卡接在内径旋合器2的中部轴与外径旋合器3后端端部之间,主要用于复位功能。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内径旋合器2和外径旋合器3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制成。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还包括中号加长杆8、大号加长杆9、一字旋转刀头10和十字旋转刀头11。通过万能转换接头1连接各种型号的一字旋转刀头10、十字旋转刀头11以及内六方套筒接头。中号加长杆8、大号加长杆9主要是用来将该工具的处理锁紧螺钉对象扩展到狭小的空间内或孔内进行拆卸。一字旋转刀头10和十字旋转刀头11主要是用来拆卸一字或十字刀口的螺栓或螺钉。

使用上述的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进行拆卸的方法:

(1)对于飞机上的蒙皮螺钉或螺栓,先采用风扳机进行拆卸,如果风扳机拆卸不下来,则先确认螺钉或螺栓的刀口形式,然后选择规定尺寸的一字旋转刀头10、十字旋转刀头11或内六方套筒;

(2)根据螺钉或螺栓所在的位置和深度,确定需要选用万向转接接头还是合适长度的加长杆,如中号加长杆8或大号加长杆9;

(3)将所选的一字转刀头10、十字旋转刀头11或内六方套筒与万能转接接头1或中号加长杆8或大号加长杆9连接起来,然后与内径旋转器2的快卸头连接;

(4)如果将要拆卸的锁紧螺钉或螺栓刀口不佳,需要用铜锤轻微修正一下,然后将该工具的旋转刀头或内六方套筒接触在需要拆卸的螺钉或螺栓刀口处并对准;

(5)用合适大小的铜锤垂直敲打圆形挡头6,此时圆形挡头6就会将来自铜锤的冲击力传递给外径旋合器套管4,进而通过内径旋转器2和外径旋转器3共同作用使得刀头上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和扭转力,最终使螺钉或螺栓按照松懈的方向旋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用于拆卸飞机上蒙皮的螺钉,当发生螺钉拧得过紧,而使用风动工具无法拆下时,而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型冲击扭力万能拆卸工具可以轻松拆下,它的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宽,可以拆卸各种紧固的、埋头的、狭小空间内的螺钉、螺栓。该工具扭矩大,冲击力强,能适应各种外形飞机蒙皮表面的螺钉,无需外力杠杆点,其结构小巧灵活,可以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拆卸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保证了产品质量。

以上示例性实施方式所呈现的描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想要成为毫无遗漏的,也不想要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为所描述的精确形式。显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教导做出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式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便于理解、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及其各种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