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卡槽一站式落料加工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8698发布日期:2020-04-28 21:28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Sim卡槽一站式落料加工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sim卡槽一站式落料加工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手机产品sim卡槽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手动冲压落料方案对于料带的定位精度要求十分高,手动冲压落料的局限性导致产品落料边毛刺过大或者落料不到位、落料点尺寸不稳定,打磨后产品宽度(11.5mm)尺寸ng,从而加大了返工率和不良率;另外每套夹具存在的累计公差和操作员的作业手法问题对冲压落料都有一定的影响。落料边的毛刺偏大和两边落料不均的产品,即加大了打磨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也加大了现场调机和qc尺寸管控的难度,增加打磨工序还隐含了产品碰划伤等外观问题。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加工工艺的流程图,目前同类技术基本上是两站式分开落料,在落料时只是简单去掉连料点,装夹过程中容易产生铁屑压伤sim卡槽,sim卡槽二次装夹定位,落料点尺寸难以保证。如图3所示,图3为sim卡槽毛坯的结构示意图,1为sim卡槽毛坯,11为第一定位孔,两第一定位孔11设于sim卡槽毛坯1的中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定位准确且操作方便的sim卡槽一站式落料加工夹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sim卡槽一站式落料加工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流动冶具、底座、两盖板和辅助落料工装夹具,

所述流动冶具顶面后部的左右侧分别开设有一第一卡槽,两所述第一卡槽均包括三第二卡槽,每一所述第一卡槽的两相邻所述第二卡槽间设有第三定位柱,两所述第一卡槽内均设有四第一螺纹孔,两所述第一卡槽前侧均设有三第二螺纹孔和一第二定位孔,所述流动冶具前端面上设有两第三定位孔,所述流动冶具顶面的中间处设有两第三螺纹孔。所述底座顶面的左右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定位柱。两所述盖板上均设有四第四螺纹孔和三第五螺纹孔。所述辅助落料工装夹具顶面的前部设有两第二定位柱和两第八螺纹孔,所述辅助落料工装夹具顶面的中部设有八第七螺纹孔,所述辅助落料工装夹具后部设有三肘夹,三所述肘夹包括两第一肘夹和一第二肘夹。

所述底座的两第一定位柱与所述流动冶具的两第三定位孔配合,所述流动冶具可以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两所述盖板安装于所述流动冶具的顶面,所述流动冶具可以安装于所述辅助落料工装夹具的顶面,所述辅助落料工装夹具的两第二定位柱分别插入所述流动冶具的两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卡槽的八第一螺纹孔分别正对于所述盖板的八第四螺纹孔和所述辅助落料工装夹具的八第七螺纹孔并通过八螺栓配合,所述流动冶具的六第二螺纹孔分别正对于所述盖板的六第五螺纹孔并通过六螺栓配合,所述流动冶具的两第三螺纹孔分别正对于所述辅助落料工装夹具的两第八螺纹孔通过两螺栓配合,所述第一肘夹压紧于所述流动冶具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肘夹压紧于所述流动冶具中心处。

优选地,两所述第一定位柱左右的一侧均设有一旋转气缸,两所述旋转气缸可以驱动所述底座。

优选地,所述第一肘夹包括三凸件,所述第二肘夹为方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肘夹的三凸件分别放置于三所述第二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盖板包括四凸件和一方形件,四所述第四螺纹孔分别设于所述盖板的四凸件上,三所述第五螺纹孔设于所述盖板的方形件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sim卡槽一站式落料加工夹紧装置的优点包括但不限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sim卡槽一站式落料加工夹紧装置可以使sim卡槽三伤(压伤/划伤/碰伤)得到有效控制,外观稳定性好;sim卡槽尺寸稳定;cnc加工时间缩短,机台配比减少;sim卡槽减少一次装夹,防止装夹过程中造成sim卡槽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加工工艺的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工工艺的流程图;

图3为sim卡槽毛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sim卡槽毛坯、流动冶具和盖板的组合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sim卡槽毛坯、流动冶具、盖板与辅助落料工装夹具的组合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sim卡槽毛坯、流动冶具、盖板与辅助落料工装夹具的俯视图;

图8为图7的a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落料工装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流动冶具与盖板的组合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流动冶具与盖板的俯视图。

如图所示,图中:

1.sim卡槽毛坯11.第一定位孔

2.流动冶具21.第一卡槽211.第二卡槽22.第三定位柱23.第一螺纹孔24.第二螺纹孔25.第二定位孔26.第三定位孔27.第三螺纹孔

3.底座31.第一定位柱32.旋转气缸

4.盖板41.第四螺纹孔42.第五螺纹孔

5.辅助落料工装夹具51.第二定位柱53.第八螺纹孔54.第七螺纹孔56.第一肘夹57.第二肘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3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sim卡槽一站式落料加工夹紧装置,包括流动冶具2、底座3、两盖板4和辅助落料工装夹具5。流动冶具2顶面后部的左右侧分别开设有一第一卡槽21,两第一卡槽21均包括三第二卡槽211,每一第一卡槽21的两相邻第二卡槽211间设有第三定位柱22,两第三定位柱22与sim卡槽毛坯1的两第一定位孔11匹配,sim卡槽毛坯1可以通过两第一定位孔11安装于流动冶具2的第一卡槽21内,两第一卡槽21内均设有四第一螺纹孔23,两第一卡槽21前侧均设有三第二螺纹孔24和一第二定位孔25,流动冶具2前端面上设有两第三定位孔26,流动冶具2顶面的中间处设有两第三螺纹孔27。底座3顶面的左右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定位柱31,底座3的两第一定位柱31与流动冶具2的两第三定位孔26配合,流动冶具2可以安装于底座3上。两第一定位柱31左右的一侧均设有一旋转气缸32,两旋转气缸32可以驱动底座3。

两盖板4上均设有四第四螺纹孔41和三第五螺纹孔42,盖板4包括四凸件和一方形件,四第四螺纹孔41分别设于盖板4的四凸件上,三第五螺纹孔42设于盖板4的方形件上。辅助落料工装夹具5顶面的前部设有两第二定位柱51和两第八螺纹孔53,辅助落料工装夹具5顶面的中部设有八第七螺纹孔54,辅助落料工装夹具5后部设有三肘夹。

两盖板4安装于流动冶具2的顶面,流动冶具2可以安装于辅助落料工装夹具5的顶面,辅助落料工装夹具5的两第二定位柱51分别插入流动冶具2的两第二定位孔25,第一卡槽21的八第一螺纹孔23分别正对于盖板4的八第四螺纹孔41和辅助落料工装夹具5的八第七螺纹孔54并通过八螺栓配合,流动冶具2的六第二螺纹孔24分别正对于盖板4的六第五螺纹孔42并通过六螺栓配合,流动冶具2的两第三螺纹孔27分别正对于辅助落料工装夹具5的两第八螺纹孔53通过两螺栓配合。三肘夹包括两第一肘夹56和一第二肘夹57,第一肘夹56包括三凸件,第一肘夹56的三凸件分别放置于三第二卡槽211内,第一肘夹56压紧于流动冶具2的第一卡槽21。第二肘夹57为方形结构,第二肘夹57压紧于流动冶具2中心处。

本实用新型的加工步骤如下:

1.原材料来料,加工出sim卡槽毛坯1;

2.将sim卡槽毛坯1安装至流动冶具2上;

3.将装有sim卡槽毛坯1的流动冶具2安装至底座3上,旋转气缸32驱动底座3转动,正90度加工sim卡槽毛坯1的正面;

4.旋转气缸32驱动底座3转动,负90度加工sim卡槽毛坯1的反面;

5.将流动冶具2安装至辅助落料工装夹具5上;

6.落料加工。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加工工艺将c1和c2两道工序合并为一道工序,并取得了以下的实验数据:

a.原fai4:1.28/fai10:3.22分别由c1与c2两个工序产生,尺寸偏移风险高,优化后c1/c2合并,两个尺寸同时在c1工序加工完成,避免重复定位误差,避免尺寸偏移风险;

b.原c2落料工序,装拆夹及压料过程易产生三伤(压伤/划伤/碰伤)等不良影响,比例约15%,优化后c1/c2合并,不良率降低到5%;

c.cnc由两站合并为一站式落料,两站式探针探测每片sim卡槽的时间为2s*6pcs=12s;合并为一站式取消探测sim卡槽,改为探一次夹具防呆,时间为2s.共节约10s;

d.两站合并为一站式后sim卡槽外观得到改善,落料点台阶由之前0.05mm改善到0.02mm。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sim卡槽三伤(压伤/划伤/碰伤)得到了有效控制,外观稳定性好;sim卡槽尺寸稳定;cnc加工时间缩短,机台配比减少;sim卡槽减少一次装夹,防止装夹过程中造成sim卡槽变形;给后续sim卡槽此类结构产品奠定工艺基础,节省开发成本及周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