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换向传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46164发布日期:2020-09-08 13:52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可换向传动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五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换向传动器。



背景技术:

在建筑门窗领域,传动器被广泛引用。一般的传动器是单一的单向传动或者单一的双向传动,其直接安装在门窗的槽口中或者型材平面上,然后可外挂多点传动杆,再与型材框上的配件配合实现锁闭。当遇到安装的客户临时要求在门窗上增加上下联动插销等功能时,往往需要将单向传动器更换为双向传送器,更换传动器需要耗费时间,并且可能发现安装不匹配的问题,影响正常使用,从而延长了工程工期。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换向传动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在单向传动和双向传动之间切换,提高适用性及便捷性。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换向传动器,包括: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一传动杆间隔设置的第二传动杆、夹设于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二传动杆之间的换向轮、连接所述换向轮的锁定件、及安装于所述第二传动杆背向所述换向轮的一侧的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杆啮合;所述换向轮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啮合;所述锁定件用于锁定所述换向轮;及

外壳,所述外壳容纳安装所述传动组件;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及匹配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设有防转滑槽;所述第二壳体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壳体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防转滑槽的一端相对设置;所述锁定件的一端用于对应所述防转滑槽,所述锁定件的另一端用于穿设所述定位孔;

当所述锁定件的一端插设于所述防转滑槽内时,所述锁定件的另一端脱离所述定位孔,此时所述锁定件受到所述防转滑槽限制不能转动,从而限制所述换向轮不可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二传动杆位置相对固定;所述锁定件只能沿着所述防转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带动所述换向轮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主动轮可驱动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二传动杆同向运动;

当所述锁定件的一端脱离所述防转滑槽时,所述锁定件的另一端穿设所述定位孔,此时,所述换向轮通过所述锁定件枢接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主动轮可驱动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二传动杆反向运动。

上述可换向传动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锁定件与外壳的配合,控制换向轮的转动,进而控制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的同向运动或反向运动,实现在单向传动和双向传动之间切换,提高适用性及便捷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向轮的一端面设有容纳槽;所述锁定件包括连接部及连接所述连接部一端的限位部;所述连接部用于穿设连接所述换向轮后穿设所述定位孔;所述限位部用于对应所述容纳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容纳槽的深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向轮朝向所述限位部的一面到所述防转滑槽的底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限位部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背向所述限位部的一端设有操作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杆包括杆体、及连接于所述杆体一端的延伸部;所述杆体与所述第一传动杆高度平齐且相对设置,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传动杆平行间隔设置,所述换向轮夹设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传动杆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朝向所述换向轮的一面上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对应所述换向轮;所述延伸部朝向所述换向轮的一面上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对应所述换向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杆朝向所述主动轮的一面设有啮合部,所述啮合部与所述主动轮相互啮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还连接有限位框;所述主动轮安装于所述限位框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上对应所述限位框内还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主动轮的相对两侧还分别凸设有枢轴部,所述主动轮一侧的所述枢轴部穿设所述第一通孔,所述主动轮另一侧的枢轴部穿设所述第二通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可换向传动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可换向传动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可换向传动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可换向传动器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可换向传动器中锁定件与换向轮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可换向传动器中的锁定件与换向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3所示的可换向传动器中传动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10-传动组件,11-第一传动杆,110-第一配合部,12-第二传动杆,13-换向轮,131-螺纹孔,132-容纳槽,14-锁定件,141-连接部,142-限位部,143-操作孔,15-主动轮,16-杆体,17-延伸部,170-第二配合部,171-啮合部,18-枢轴部,19-控制孔;

20-外壳,21-第一壳体,210—第一豁口,22-第二壳体,220-第二豁口,23-防转滑槽,24-定位孔,25-限位框,26-第一通孔,27-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可换向传动器,包括传动组件10及容纳安装传动组件10的外壳20。传动组件10包括第一传动杆11、与第一传动杆11间隔设置的第二传动杆12、夹设于第一传动杆11与第二传动杆12之间的换向轮13、连接换向轮13的锁定件14、及安装于第二传动杆12背向换向轮13的一侧的主动轮15;主动轮15与第二传动杆12啮合;换向轮13分别与第一传动杆11、第二传动杆12啮合;锁定件14用于锁定换向轮13。外壳20包括第一壳体21及匹配第一壳体21的第二壳体22。第一壳体21的内表面设有防转滑槽23,第二壳体22设有贯穿第二壳体的定位孔24,定位孔24与防转滑槽23的一端相对设置。锁定件14的一端用于对应防转滑槽23,锁定件14的另一端用于穿设定位孔24。具体地,当锁定件14的一端插设于防转滑槽23内时,锁定件14的另一端脱离定位孔24,此时锁定件14受到防转滑槽23限制不能转动,从而限制换向轮13不可转动,以使得第一传动杆11与第二传动杆12位置相对固定;锁定件14只能沿着防转滑槽23的长度方向滑动,带动换向轮13滑动连接于第一壳体21上,主动轮15可驱动第一传动杆11与第二传动杆12同向运动。当锁定件14的一端脱离防转滑槽23时,锁定件14的另一端穿设定位孔24,此时,换向轮13通过锁定件14枢接于第二壳体22上,主动轮15可驱动第一传动杆11与第二传动杆12反向运动。上述可换向传动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锁定件14与外壳20的配合,控制换向轮13的转动,进而控制第一传动杆11与第二传动杆12的同向运动或反向运动,实现在单向传动和双向传动之间切换,提高适用性及便捷性。

换向轮13的中部设有贯穿换向轮13相对两面的螺纹孔131,换向轮13上对应螺纹孔131的一端面开设有容纳槽132。锁定件14包括连接部141及连接于连接部141一端的限位部142;连接部141的外表面设有螺纹,连接部141用于螺接于螺纹孔131内,限位部142用于对应容纳槽132及防转滑槽23;限位部142的厚度小于或等于容纳槽132的深度。在本实施例中,防转滑槽23为方形槽设置,限位部142为方形块设置。连接部141与限位部142为铆接连接,或者焊接等形式连接在一起。可以理解地,在其它的实施例中,限位部142还可以是三角形、五边形或其它多边形设置,能实现限位部142插设于防转滑槽23内不能发生旋转即可。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换向轮13朝向限位部142的一面到防转滑槽23的底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限位部142的厚度,可使得限位部142的一端容纳于防转滑槽23内,另一端容纳于容纳槽132内。当限位部142的一端容纳于防转滑槽23内,另一端容纳于容纳槽132内时,换向轮13通过锁定件14滑动连接于防转滑槽23内,换向轮13无法旋转,只能沿着防转滑槽23的长度方向进行平移。当限位部142完全容纳于容纳槽132内,即限位部142完全脱离防转滑槽23时,连接部141凸伸超出换向轮13背向限位部142的一面后穿设定位孔24,此时换向轮13通过锁定件14枢接于第二壳体22上,换向轮13可旋转。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41背向限位部142的一端设有操作孔143,通过操作器件插设操作孔143可驱动连接部141与换向轮13之间的螺接进量,进而控制限位部142的位置。

第一传动杆11的一端朝向换向轮13的一面上设有第一配合部110,第一配合部110对应换向轮13。第二传动杆12包括杆体16、及连接于杆体16一端的延伸部17,杆体16与第一传动杆11高度平齐且相对设置,延伸部17与第一传动杆11平行间隔设置,换向轮13夹设于延伸部17与第一传动杆11之间。进一步地,延伸部17朝向换向轮13的一面上设有第二配合部170,第二配合部170对应换向轮13。在本实施例中,换向轮13为齿轮,第一配合部110与第二配合部120均为齿槽,第一配合部110与第二配合部170均与换向轮13相互啮合。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主动轮15为带棘齿的凸轮,主动轮15对应延伸部17。具体地,延伸部17朝向主动轮15的一面设有啮合部171,啮合部171与主动轮15相互啮合。主动轮15的相对两侧分别凸设有枢轴部18,组装时,主动轮15通过枢轴部18枢接于外壳20上。主动轮15的中部开设有控制孔19,控制孔19贯穿两个枢轴部18,利用控制杆插入控制孔19中能驱动主动轮15旋转。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孔19呈方形孔设置;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控制孔19还可以是三角形孔、五边形孔或者其它形状的孔,插入控制杆能控制主动轮15旋转即可。

所述第一壳体21的内表面还连接有限位框25,限位框25位于防转滑槽23的一侧。第一壳体21上对应限位框25内还开设有第一通孔26,第二壳体2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7,第二通孔27对应第一通孔26。主动轮15安装于限位框25内,主动轮15一侧的枢轴部18穿设第一通孔26,主动轮15另一侧的枢轴部18穿设第二通孔27,以实现主动轮15与外壳20的枢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1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豁口210,第二壳体22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豁口220,第二豁口220匹配第一豁口210后用于容纳第一传动杆11与第二传动杆12穿设。

上述可换向传动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锁定件14与外壳20的配合,控制换向轮13的转动,控制第一传动杆11与第二传动杆12的同向运动或反向运动,实现在单向传动和双向传动之间切换,提高适用性及便捷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