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70670发布日期:2020-08-25 19:00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密码锁。



背景技术:

钢丝锁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息息相关,市场上有多种产品,冰箱门的钢丝锁可有效防止小孩子随意打开冰箱门玩耍,从而消除安全隐患,窗户的钢丝锁同样可有效防止小孩子随意打开窗户,从而消除安全隐患。现有的钢丝锁的钢丝锁条在固定端不能扇形转动,直接影响钢丝锁的应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密码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码锁,包括:钢丝固定件,一端固定于所述钢丝固定件内的钢丝锁条,可以锁定所述钢丝锁条另一端的密码锁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钢丝固定件包括:

下盖和上盖;

所述上盖设有一凸包,在所述凸包内顶壁朝下设有一圆柱形限位体,所述上盖在侧壁上设有钢丝接入口一,所述圆柱形限位体在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钢丝接入口一位置和形貌相适配的钢丝接入口二;

所述凸包的部分顶壁、部分所述下盖的盖体和所述圆柱形限位体形成一容置腔体;

旋转体,与所述容置腔体大小适配,且可水平转动地设置于该容置腔体内,所述旋转体的侧壁设有钢丝卡孔,所述钢丝卡孔用于钢丝贯穿深入到所述旋转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设有用于容置所述下盖的缺口,所述缺口在其壁上设有台阶,所述台阶的台阶面用于承载所述下盖。

进一步地,所述下盖上设有与所述凸包内的锁柱形状相适合的第一锁孔,所述第一锁孔与所述锁柱相配合将所述下盖固定在所述缺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钢丝接入口一在所述上盖的侧壁上为水平设置,对应所述钢丝接入口一的形状和位置,所述钢丝接入口二在所述限位体的侧壁上同样水平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体通过连接体与所述凸包的侧壁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体将所述钢丝接入口一和所述钢丝接入口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体为底壁设有开口的空心圆柱体。

进一步地,所述卡孔与底壁上的开口连通。

进一步地,对应所述钢丝接入口二,所述下盖设有限位楞,所述限位楞用于防止所述旋转体由所述钢丝接入口二脱离。

进一步地,对应所述钢丝卡孔的两侧,所述旋转体的内壁上设有卡楞,所述卡楞用于防止所述钢丝由所述钢丝卡孔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密码锁机构包括:由锁上盖和锁下盖组成的锁壳、部分暴露于壳体外的开锁按键,所述开锁按键与密码锁芯的龙骨相连接,所述龙骨的端头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用于推动开锁块的一端迫使所述开锁块沿着固定轴旋转,所述开锁块的另一端与锁舌上的凸起相抵靠,所述锁舌朝向第二锁孔的端头设有与所述钢丝锁条端部的凹槽形貌相适配的形状,所述锁舌在背向第二锁孔的一侧与所述锁壳之间设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用于推动所述锁舌沿径向方向以上弦月形状覆盖于第二锁孔上,从而卡住所述钢丝锁条端部的凹槽进而将所述钢丝锁条锁定在第二锁孔内。

进一步地,对应所述第二锁孔,所述锁上盖设有容置弹性体机构的限位体,所述限位体对应所述第二锁孔的轴向方向设有滑道和开口,所述弹性体机构包括:一端与所述限位体内壁相抵的弹性体和与所述弹性体另一端相连接并由所述开口伸出另一端的接触头,所述接触头用于沿轴向弹性支撑所述钢丝的端头,所述接触头设有挡片,所述挡片用于防止所述接触头由所述开口处脱离所述限位体,所述挡片设有与所述滑道相配合的滑槽;对应所述弹性体机构,所述锁下盖设有将所述接触头抵卡在所述限位体内的第二凸起。

进一步地,对应所述锁舌,所述锁壳上设有限制所述锁舌在所述第二锁孔轴向方向上活动行程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位于所述锁上盖内壁的限位楞一和位于所述锁下盖内壁的限位楞二。

进一步地,所述钢丝锁条一端设有卡块,所述卡块用于将所述钢丝锁条一端卡在所述钢丝卡孔内,所述钢丝锁条的另一端设有所述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密码锁包括钢丝固定件,一端固定于所述钢丝固定件内的钢丝锁条,可以锁定所述钢丝锁条另一端的密码锁机构组成。其中,所述钢丝固定件内部设有固定所述钢丝锁条的旋转体,侧壁设有开口供所述钢丝锁条以所述旋转体为端点扇形活动,密码锁机构设有密码锁等机构,可锁定所述钢丝锁条的一端。该钢丝固定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固定的钢丝可在钢丝接入口内滑动,改进了钢丝锁的应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实施例中上密码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部分钢丝固定件和钢丝锁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密码锁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密码锁机构锁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对着锁孔方向上密码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接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上盖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上盖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下盖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旋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下盖;11—第一锁孔;12—限位楞;2—旋转体;21—钢丝卡孔;211—卡楞:3—上盖;31—凸包;32—容置腔体;33—缺口;34—锁柱;312—圆柱形限位体;331—台阶;5—龙骨;51—第一凸起;6—锁壳;61—锁上盖;62—锁下盖;63—开锁按键;65—接触头;66—弹出弹性体;67—固定轴;611—限位体;612—限位楞一;621—第二凸起;622—限位楞二;623—限位楞三;651—挡片;652—滑槽;6111—滑道;6112—开口;7—开锁块;8—锁舌;9—第二锁孔;96—锁舌弹性体;10—钢丝锁条;101—凹槽;102—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图1至10所示,密码锁包括:钢丝固定件,一端固定于所述钢丝固定件内的钢丝锁条10,可以锁定所述钢丝锁条10另一端的密码锁机构。

如图2、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所示,所述钢丝固定件包括:包括下盖1和上盖3,所述固定端用于将所述钢丝锁条10固定在被锁物体上;所述上盖3设有一凸包31,在所述凸包31内顶壁朝下设有一圆柱形限位体312,所述上盖3在侧壁上设有钢丝接入口一,所述圆柱形限位体在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钢丝接入口一位置和形貌相适配的钢丝接入口二;所述凸包31的部分顶壁、部分所述下盖1的盖体和所述圆柱形限位体312形成一容置腔体32;旋转体2,与所述容置腔体32大小适配,且可水平转动地设置于该容置腔体32内,所述旋转体2的侧壁设有钢丝接入口二,钢丝穿过钢丝接入口二固定在所述旋转体2内。该钢丝固定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将钢丝固定在旋转体2上,钢丝不仅被固定,还可以在所述钢丝接入口一内滑动,有效增加了钢丝的活动范围,本实施例中,下盖1的底面和上盖3的水平盖体的底面由双面胶粘贴于被锁的物体表面。

具体的,如图7所示,所述上盖3设有用于容置所述下盖1的缺口33,所述下盖1设有第一锁孔11,所述缺口33设有台阶331,所述台阶331用于承载所述下盖1,在所述凸包31内,所述上盖3设有对应所述第一锁孔11的锁柱34,所述下盖1通过所述第一锁孔11与所述锁柱34的配合固定在所述缺口33内。

具体的,所述钢丝接入口一在所述上盖3的侧壁上为水平设置,对应所述钢丝接入口一的形状和位置,所述钢丝接入口二在所述圆柱形限位体312的侧壁上同样水平设置。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上盖3和所述圆柱形限位体312的侧壁上,水平设置的述钢丝接入口一、二的开口长度占侧壁长度的一半以上,因此,被固定在所述旋转体2上的钢丝可以以所述钢丝固定件为转轴,进行水平转动,从而具有扇形的活动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形限位体312与所述凸包31三面连接,侧面通过连接体313与所述凸包31的侧壁相连接,顶面与所述凸包31的内顶壁相连接,所述连接体313可有效固定所述圆柱形限位体312。

所述圆柱形限位体312的底面与所述台阶331处于同于水平面内,所述圆柱形限位体312的底面用于进一步支撑所述下盖。

再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体313在所述凸包31的侧壁和所述圆柱形限位体312之间的位置为对应的所述钢丝接入口一和所述钢丝接入口二的开口处之间,所述圆柱形限位体312将所述钢丝接入口一的开口处和所述钢丝接入口二的开口处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圆柱形限位体312外观形貌为圆柱形,所述圆柱形限位体312为圆柱形与所述下盖组成所述圆柱形限位体312对应所述钢丝接入口一设置有钢丝接入口二。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体2为底壁设有开口的空心圆柱体,底部开口为锁定钢丝提供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钢丝卡孔21与底壁上的开口连通。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对应所述钢丝接入口二,所述下盖1设有限位楞12,所述限位楞12用于进一步防止所述旋转体2由所述钢丝接入口二脱离。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对应所述钢丝卡孔21的两侧,所述旋转体2的内壁上设有卡楞211,所述卡楞211用于防止钢丝由钢丝卡孔21脱离。

进一步地,如图1、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密码锁机构包括:由锁上盖61和锁下盖62组成的锁壳6、部分暴露于壳体外的开锁按键63,所述开锁按键63与密码锁芯开锁一端的龙骨5相连接,所述龙骨5在其与所述开锁按键63连接设有第一凸起51,所述第一凸起51用于推动开锁块7的一端迫使所述开锁块7沿着固定轴67旋转,所述开锁块7的另一端与锁舌8上的凸起相抵靠,所述锁舌8在背向第二锁孔9的一侧与所述锁壳6之间设有锁舌弹性体96,所述锁舌弹性体96用于推动所述锁舌8沿径向方向以上弦月形状覆盖于第二锁孔9上,从而卡住所述钢丝锁条端部的凹槽101进而将所述钢丝锁条锁定在第二锁孔9内。所述锁舌弹性体96推动所述锁舌8沿径向方向以上弦月形状覆盖于第二锁孔9上。密码锁在使用时,将所述钢丝锁条10相应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锁孔9内,由于所述锁舌弹性体96的弹性支撑,所述锁舌8的端部将卡在所述凹槽101内,从而锁住所述钢丝锁条10,当密码锁的密码不正确时,所述开锁按键63无法向锁内按动,进而不能推动开锁块7从而实现开锁,当密码锁的密码正确时,所述开锁按键63可以向锁内按动,进而推动开锁块7从而实现开锁。

进一步地,如图4至图6所示,对应所述第二锁孔9,所述锁上盖61设有容置弹性体机构的限位体611,所述限位体611对应所述第二锁孔9的轴向方向设有滑道6111和开口6112,所述弹性体机构包括:一端与所述限位体611内壁相抵的弹出弹性体66和与所述弹出弹性体66另一端相连接并由所述开口6112伸出另一端的接触头65,所述接触头65用于沿轴向弹性支撑所述钢丝的端头,所述接触头设有挡片651,所述挡片651用于防止所述接触头65由所述开口6112处脱离所述限位体611,所述挡片651设有与所述滑道6111相配合的滑槽652;对应所述弹性体机构,所述锁下盖62设有将所述弹性体机构抵卡在所述限位体611内的第二凸起621。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对应所述锁舌8,所述锁壳6上设有限制所述锁舌8在所述第二锁孔9轴向方向上活动行程的限位机构,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位于所述锁上盖61内壁的限位楞一612和位于所述锁下盖62内壁的限位楞二622,所述限位楞一612和所述限位楞二622限制所述锁舌8在所述钢丝锁条10插入时向锁的内部移动行程,在所述钢丝锁条10插入时,所述锁舌8沿着所述限位楞一612和所述限位楞二622的楞向向远离所述第二锁孔9的径向移动。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对应所述第二锁孔9的位置,所述第二凸起621和所述限位楞二622设有缺失部分,所述缺失部分用于容置所述凹槽101的端头部分,进而限制所述凹槽101的端头部分沿所述第二锁孔9径向的活动行程,防止所述凹槽101脱离所述锁舌8。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钢丝锁条10的一端设有卡块102,所述卡块102用于将所述钢丝锁条10一端卡在所述钢丝卡孔21内,另一端设有所述凹槽101。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