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05161发布日期:2020-09-23 01:27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夹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结构,详而言之是一种得使用常规圆形管体,做为替换两夹钳间的连动管件,以提升夹具的应用方式。



背景技术:

一般板状材料,如木板、金属板或塑胶板等,当其需要多片夹合粘固或同时加工时,由于固定式的夹具(如虎钳等)无法配合板状材料的位置移动,因此一般会以大型的手持夹具来做为夹持的工具,而一般木工夹具其结构在一横向的定位杆上设置夹具主体与夹头,凭借相对间的调整动作后达到夹持工件的目的。

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第m284485号「夹钳改良结构」,其是一款枪型夹钳,其夹钳主要由具相对颚块的移动钳体与固定钳体所组成,其中移动钳体固设于一导杆的端部,而导杆滑设于该固定钳体上,又固定钳体底缘两端分别凸伸有一具释放片的握柄及枢设有一压柄,而作动片与压柄可分别作动固定钳体内的夹掣制动组与限位制动组,反复按压压柄得渐进式拉动导杆,使移动钳体与固定钳体呈现夹合。

由前述内容可知,传统枪型夹具是通过导杆的拉移来使移动钳体与固定钳体得相对夹合;然而,习式枪型夹具一般均是应用于木工领域,因其不易固定于圆形管体的特性,难以应用于水电工程领域。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乃凭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开发经验,针对现有枪型夹具所面临的问题深入探讨,并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经过长期努力的研究与发展,终于成功的实用新型出一种夹具结构,其不仅为一种以枪型为主体的夹结构,更得使用常规圆形管体,做为替换两夹钳间的连动管件,诸如塑胶或不锈钢水管,以提升夹具的应用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具结构,其是一种得使用常规圆形管体,做为替换两夹钳间的连动管件,以提升夹具的应用方式。

为达到前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第一钳体、一第二钳体、一驱动管件、一握柄及一驱动柄,其中:

该第一钳体下方具有一供驱动管件插设的结合孔,且该第一钳体的下方设有能够迫紧驱动管件的快拆结构,该第一钳体上方形成有一第一夹臂,该第二钳体具有一基座,该第二钳体上在基座方具有一对应第一夹臂的第二夹臂,该基座内部具有一第一组装空间及一第二组装空间,该驱动管件通过第一组装空间及第二组装空间与基座穿设,该第一组装空间内具有复数个供驱动管件穿设的驱动片,及一弹抵于驱动片与第一组装空间内壁的第一弹簧,该第二组装空间内具有复数个供驱动管件穿设的限制片,及一弹抵于限制片与第二组装空间内壁的第二弹簧;

该驱动片及限制片上下侧各形成有一组装部,该第二钳体包含有复数个分别设置于第一组装空间及第二组装空间的弧形定位板,该复数个弧形定位板分别设置于驱动片及限制片内缘上下方,并各与驱动管件呈现曲面夹置型态,该弧形定位板前后端各延伸有与该组装部设置的结合部,该第一组装空间一侧具有一供驱动片抵触,以呈现为常态导正的平整抵面,该驱动片导正时能够拉移内缘上下方弧形定位板,使该上下方弧形定位板与驱动管件保留有间隙,该第二组装空间一侧上方具有一供限制片常态偏斜的抵顶凸肋,该限制片偏斜时能够压缩内缘上下侧弧形定位板,使该上下侧弧形定位板与驱动管件为迫紧定位状态;

该握柄形成于基座底部,该握柄枢设有一释放压柄,该释放压柄与其中一限制片连动设置,能够在按压后主动导正复数限制片并压缩第二弹簧,使限制片内缘的上下方弧形定位板与驱动管件保留有间隙;

该驱动柄一端枢设于基座上方处,另一端向下延伸并与握柄形成单手握拿的对应,该驱动柄设置有一位于第一组装空间一侧上方处并与驱动片抵触的推杆,能够在按压驱动柄后推移复数驱动片使其偏斜并压缩第一弹簧,该驱动片内缘的上下方弧形定位板与驱动管件呈现迫紧定位状态。

所述的夹具结构,该组装部为一凹入口,该结合部为一凸肋。

所述的夹具结构,该组装部为一穿孔,该结合部为一螺栓。

如此,当按压驱动柄时,推杆得推移复数驱动片使其偏斜并压缩第一弹簧,驱动片内缘上下方弧形定位板与驱动管件呈现迫紧定位,且持续加压驱动柄,该驱动片得夹定弧形定位板以拉移驱动管件位移,使第一钳体相对第二钳体夹合,此外,驱动管件受拉移方向也为得压缩第二弹簧方向,因此得同步略为压缩第二弹簧使限制片略为导正,以释放内缘上下方弧形定位板与驱动管件的定位;当使用者欲替换驱动管件时,仅需先通过快拆结构卸下第一钳体,并将其固定在欲置换的管件一端上,续按压释放压柄导正限制片以解除驱动管件与第二钳体的定位,即可将欲置换的管件另一端与第二钳体插置。

由前述实用新型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夹具结构」其不仅为一种以枪型为主体的夹结构,更得替换驱动管件,以使用常规圆形管体,做为替换两夹钳间的连动管件,诸如塑胶或不锈钢水管,以提升夹具的应用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夹具结构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钳体部位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钳体部位于正常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的b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钳体部位于按压驱动柄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钳体部位于按压释放压柄状态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图6的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7的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驱动片及弧形定位板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钳体;11结合孔;12快拆结构;13第一夹臂;2第二钳体;21基座;211第一组装空间;212第二组装空间;213平整抵面;214抵顶凸肋;22第二夹臂;23驱动片;23a驱动片;231组装部;231a组装部;24第一弹簧;25限制片;251组装部;26第二弹簧;27弧形定位板;27a弧形定位板;271结合部;271a结合部;28弧形定位板;281结合部;3驱动管件;4握柄;41释放压柄;5驱动柄;51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夹具结构,其是一种得使用常规圆形管体,做为替换两夹钳间的连动管件,以提升夹具的应用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夹具结构」包括有一第一钳体1、一第二钳体2及一驱动管件3、一握柄4及一驱动柄5;

该第一钳体1下方具有一供驱动管件3插设的结合孔11,且该第一钳体1于下方设有得迫紧驱动管件3的快拆结构12,该第一钳体上1方形成有一第一夹臂13,该第二钳体2具有一基座21,该第二钳体2上于基座21方具有一对应第一夹臂13的第二夹臂22,该基座21内部具有一第一组装空间211及一第二组装空间212,该驱动管件3通过第一组装空间211及第二组装空间212型态与基座21穿设,该第一组装空211间内具有复数个供驱动管件3穿设的驱动片23,及一弹抵于驱动片23与第一组装空间211内壁的第一弹簧24,该第二组装空间212内具有复数个供驱动管件3穿设的限制片25,及一弹抵于限制片25与第二组装空间212内壁的第二弹簧26;

该驱动片23及限制片25上下侧各形成有一组装部231、251,该第二钳体2包含有复数个分别设置于第一组装空间211及第二组装空间212的弧形定位板27、28,该复数个弧形定位板27、28分别设置于驱动片23及限制片25内缘上下方,并各得与驱动管件3呈现曲面夹置型态,该弧形定位板27、28前后端各延伸有与该组装部231、251设置的结合部271、281,该第一组装空间211一侧具有一供驱动片23抵触,以呈现为常态导正的平整抵面213,该驱动片23导正时拉移内缘上下方弧形定位板27使其与驱动管件3保留有间隙(如图3及图4所示),该第二组装空间212一侧上方具有一供限制片25常态偏斜的抵顶凸肋214,该限制片25偏斜时压缩内缘上下侧弧形定位板28使其与驱动管件3为迫紧定位状态(如图3及图5所示);

该握柄4形成于基座21底部,该握柄4枢设有一释放压柄41,该释放压柄41与其中一限制片25连动设置,得于按压后主动导正复数限制片25并压缩第二弹簧26,使限制片25内缘上下方弧形定位板28与驱动管件3保留有间隙;

该驱动柄5一端枢设于基座21上方处,另一端向下延伸并与握柄4得为单手握拿的对应,该驱动柄5设置有一位于第一组装空间211一侧上方处并与驱动片23抵触的推杆51,得于按压驱动柄5后推移复数驱动片23使其偏斜并压缩第一弹簧24,该驱动片23内缘上下方弧形定位板27与驱动管件3呈现迫紧定位状态;

如此,当按压驱动柄5时,推杆51得推移复数驱动片23使其偏斜并压缩第一弹簧24,驱动片23内缘上下方弧形定位板27与驱动管件3呈现迫紧定位(如图6及图8所示),且持续加压驱动柄5,该驱动片23得夹定弧形定位板27以拉移驱动管件3位移,使第一钳体1相对第二钳体2夹合,此外,驱动管件3受拉移方向也为得压缩第二弹簧26方向,因此得同步略为压缩第二弹簧26使限制片25略为导正,以释放内缘上下方弧形定位板28与驱动管件3的定位;另当使用者欲替换驱动管件3时,仅需先通过快拆结构12卸下第一钳体1,并将其固定在欲置换的管件一端上,续按压释放压柄41导正限制片25以解除驱动管件3与第二钳体2的定位(如图7及图9所示),即可将欲置换的管件另一端与第二钳体2插置。

进一步而言,该组装部231、251为一凹入口,该结合部271、281为一凸肋。

请参阅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驱动片23a及弧形定位板27a第二实施例(驱动片23a及限制片为相似结构,仅以驱动片23a做为图式说明,合先叙明),其组装部231a为一穿孔,其结合部271a为一螺栓。

由前述实用新型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夹具结构」其不仅为一种以枪型为主体的夹结构,更得替换驱动管件3,以使用常规圆形管体,做为替换两夹钳间的连动管件,诸如塑胶或不锈钢水管,以提升夹具的应用方式,且通过弧形定位板27、28做为驱动片23及限制片25与驱动管件3的定位媒介,能避免驱动片23或限制片25于偏斜啮合时,造成驱动管件3表面产生咬合后的齿痕。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