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丝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4009发布日期:2020-07-04 01:17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丝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丝批。



背景技术:

螺丝批是用以拧紧或旋松螺丝的工具,依据螺丝批的型式及构造,可以区分为一体式的普通螺丝批和组合型螺丝批,其中普通螺丝批的手柄和螺丝批头结合在一起且不可分离;组合型螺丝批的手柄可以和螺丝批头组合在一起或是分离。

无论是普通螺丝批还是组合型螺丝批,他们均是直杆式的结构,使用费力且不方便,对于难以拧紧或旋松的螺丝需要借助其他工具,例如电动工具等。此外,当操作空间较小时,特别是螺丝上方的空间较小时,现有的直杆式螺丝批容易遇到障碍物而难以操作或者无法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丝批,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直杆式螺丝批所存在的使用费力、不方便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丝批,包括:

工作部;

批杆,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工作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和

手柄,在所述第二端处与所述批杆可转动地连接,并与所述批杆成90°-180°角。

优选地,所述第二端处具有手柄连接部,所述手柄连接部与所述手柄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手柄设有与所述手柄连接部相配合的凹槽,当所述手柄与所述批杆成180°角时,所述手柄连接部嵌入所述凹槽。

优选地,所述手柄连接部具有第一凹陷,所述第一凹陷中安装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容纳于第一凹陷;所述凹槽的内壁设有第二凹陷,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凹陷可脱离地配合,当所述手柄与所述批杆成180°角时,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凹陷配合,此时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所述手柄时,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凹陷脱离配合。

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件为弹性滚珠。

优选地,所述手柄的外壁上设有若干突起的部分或凹入的部分。

优选地,所述手柄具有握持部,所述突起的部分或凹入的部分布满整个所述握持部。

优选地,所述手柄的末端设有可自由旋转的手柄转盘。

优选地,所述手柄转盘的外周面上设有若干突出部。优选地,所述突出部为一圈沿着所述手柄转盘的外周面设置的长形突出部。

优选地,所述工作部为一字批头、十字批头、梅花批头、内六角批头或者套筒。

优选地,所述工作部与所述批杆可拆卸地连接,或者所述工作部与所述批杆设计成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工作部设有磁石或者磁性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丝批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批杆和手柄可旋转式的设计,手柄可以绕着批杆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0-90°中的任意角度,方便了批杆与手柄成90-180°中任一角度的使用,既省力又方便,例如当操作空间狭小时,能够实现螺丝批的l形使用或t形使用。

2、用于防滑的突起的部分或凹入的部分布满手柄的整个握持部,可以轻松省力的拧紧或旋松螺丝,弯折90度后在小间距地方使用在节省空间又方便施加力。

3、工作部与批杆可拆卸地连接,既方便携带,又可更换不同的批头实现不同的用途。

4、工作部设有磁石,可以很好的吸住螺丝,并且当螺丝等其他小部件掉落在狭小的空间时,可以方便捡起。

5、手柄末端设有可自由旋转的手柄转盘,旋转螺丝时不伤手。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螺丝批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批杆与手柄成180°角。

图2是图1中的螺丝批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的螺丝批中的批杆与工作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螺丝批中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螺丝批在一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批杆与手柄成90°角。

其中,10-工作部,20-批杆,21-弹性部件,22-第一转轴孔,23-手柄连接部,24-第一端,25-第二端,26-第一凹陷,30-手柄,31-突起的部分或凹入的部分,32-第二凹陷,33-第二转轴孔,34-凹槽,35-靠近批杆的一端,36-末端,40-手柄转盘,41-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为了阐释的目的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可通过附图中没有具体示出的其他方式来实现。

参考图1-5,其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螺丝批的一种实现方式,该螺丝批包括工作部10、批杆20和具有握持部的手柄30,批杆20和手柄30可转动地连接,更具体地,手柄30可绕批杆20逆时针或者顺时针旋转0-90°,即批杆20与手柄30可成90°-180°角。批杆20和手柄30更详细的结构可参考图3和图4。

如图1和图3-4所示,批杆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24和第二端25,工作部10设置于第一端24,批杆20在与手柄30的连接位置处设有第一转轴孔22,手柄30则在相应的位置处设有第二转轴孔33,轴销穿过第一转轴孔22和第二转轴孔33实现了手柄30与批杆20的可转动连接。应当理解,手柄30与批杆20的可转动连接方式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比如铰链这样的连接部件等,当然轴销也可以直接固定设置于批杆20或者手柄30相应的地方。

批杆20在第二端25处具有手柄连接部23,手柄连接部23的截面积小于手柄连接部23处批杆20的截面积,手柄30在靠近批杆的一端35处设有与手柄连接部23相配合的凹槽34,当手柄30与批杆20成180°角时(即如图1所示),手柄连接部23嵌入凹槽34,当手柄30与批杆20成其他角度(除了180°)时,手柄连接部23部分嵌入凹槽34。应当理解,凹槽34也可设于批杆20,那么与凹槽34配合并嵌入其中的部分则设于手柄30。

手柄连接部23具有第一凹陷26,凹槽34的内壁在相应位置处设有第二凹陷32,第一凹陷26中安装有弹性部件21,弹性部件21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容纳于第一凹陷26中,第二部分与第二凹陷32可脱离地配合,当手柄30与批杆20成180°角时,第二部分与第二凹陷26配合,此时(即当手柄30与批杆20成180°角时)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手柄30时,第二部分与第二凹陷32脱离配合。应当理解,弹性部件也可安装于第二凹陷32中。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件21为弹性滚珠,当然,弹性滚珠也可以替换成其他弹性部件。图1示出了当手柄30与批杆20成直线(即180°)的状态,批杆20上的弹性滚珠顺滑的滑在手柄30的第二凹陷32里,这样使螺丝批有到位的卡顿感,并使手柄30与批杆20在使用时不容易松弛。当手柄30与批杆20成180°之外的其它角度时,例如图5示出的手柄30与批杆20成90°角,批杆20上的弹性滚珠被压缩后与手柄30的凹槽34的内壁产生摩擦,手柄转动螺丝时有适当的阻力,使手柄30与批杆20不容易松弛,用户体验更加顺畅。由此可见,当手柄30与批杆20成180°之外的其它角度时,螺丝批在拧紧或旋松螺丝时,比直杆式的螺丝批更加省力,此外,当操作空间狭小,特别是螺丝上方空间的高度有限时,直杆式的螺丝批常常操作困难,本申请的螺丝批的批杆20和手柄30由于可以旋转,能够满足狭小空间操作的需求。

手柄30的外壁上设有若干突起的部分或凹入的部分31,以实现防滑的目的,进而起到省力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突起的部分或凹入的部分31布满手柄30的整个外壁,当然也可以选择布满手柄30的整个握持部,当遇到难以旋松或拧紧的螺丝时,利用手心的大面积握持带摩擦的手柄可以轻松省力的旋松或拧紧螺丝。在本实施例中,突起的部分或凹入的部分31为圆形,当然其也可以替换成其他形状的防滑结构,例如防滑条纹等;此外,手柄30也可以包括包覆着部分或者全部握持部的包覆层,该包覆层由人造革材料制成并以片材的形式固定在握持部上,包覆层的外周面上设有防滑纹,用以增强防滑性能。

手柄30的末端36设有可自由旋转的手柄转盘40,手柄转盘40的外周面上设有若干突出部41,在本实施例中,该突出部41为一圈沿着手柄转盘40的外周面设置的长形突出部。手柄转盘40的设计,使得旋转螺丝时不摩擦到手,达到不伤手的目的。应该理解,手柄转盘40的外周面上也可以不设突出部41,或者设置其他形状的突出部,例如,圆形或者不规则图形等。

工作部10设于批杆20的第一端24,以输出扭矩。工作部10具体可以是安装在批杆20的第一端24上的各种型号的批头,如一字批头、十字批头、梅花批头、内六角批头等;工作部10还可以是各种型号的套筒。工作部10与批杆20可设计成一体成型,或者工作部10与批杆20可拆卸地连接,例如通过内外螺纹的方式连接,或者通过一连接件连接。工作部10与批杆20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即方便携带,又可更换不同的批头实现不同的用途。

工作部10与螺丝接触处还设有磁性装置(图中未示出),例如磁石或者磁性层,当拧紧或旋松螺丝时可以很好的吸住螺丝,并且当螺丝等其他小部件掉落在狭小的空间,例如角落时,可以利用磁性装置的磁性方便捡起。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