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锁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0471发布日期:2020-07-14 16:5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门锁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锁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锁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由于智能锁与普通锁的结构不同,安装智能锁时需要先将门上已安装的普通门锁拆下,然后安装现有的智能门锁。然而,在将门上已安装的普通门锁升级成智能门锁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门上已有的门锁安装孔进行钻孔、扩孔、绞孔等改造操作,以将门上已有的门锁安装孔改造成与现有的智能门锁相适配的门锁安装孔,工作量大。

在现有的一种门锁控制装置中,门锁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单元、驱动单元、传动机构和推杆。其中,控制单元与驱动单元连接,用于控制驱动单元的动作;传动机构连接驱动单元和推杆,用于将驱动单元的动作传递给推杆。推杆用于推动受门锁控制装置控制的门锁的把手。然而,由于上述门锁控制装置设置在门把手的内侧,在用户需要手动转动门把手时,上述门锁控制装置会对用户的手部产生阻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锁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门锁控制装置安装卡扣容易脱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锁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盒、传动蜗杆、传动蜗杆轴、传动蜗杆轴限位板、涡轮式门把手套以及门锁控制装置安装板;

所述控制盒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和驱动马达,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马达连接,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有所述传动蜗杆轴,所述传动蜗杆轴限位板位于所述控制盒的下方,所述传动蜗杆轴的底部与所述传动蜗杆轴限位板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蜗杆套设于所述传动蜗杆轴上,所述传动蜗杆在所述传动蜗杆轴的轴线方向与所述传动蜗杆轴滑动连接,所述传动蜗杆在所述传动蜗杆轴的周向方向上与所述传动蜗杆轴同步转动;

所述涡轮式门把手套包括壳体部、上挡板、下挡板以及涡轮齿,所述壳体部呈c字形筒状,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部的上下两端,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平行,所述涡轮齿沿圆周分布于所述壳体部的外周面,所述传动蜗杆与所述涡轮齿啮合;所述门锁控制装置安装板上设置有槽体,所述槽体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槽体的一侧内壁之间设置有压簧,所述控制盒和所述传动蜗杆轴限位板分别固定于一个门锁控制装置安装板的滑块上。

可选的,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之间连接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穿过所述上挡板和所述下挡板上远离所述壳体部的一端的一角区域。

可选的,所述上挡板的底面以及所述下挡板的顶面与所述壳体部的内周面相切。

可选的,所述涡轮式门把手套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垫。

可选的,所述壳体部、所述上挡板以及所述下挡板的宽度相等,所述涡轮齿的宽度小于所述壳体部的宽度,所述涡轮齿的宽度大于所述传动蜗杆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门锁控制装置,在控制盒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和驱动马达,驱动马达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有传动蜗杆轴,传动蜗杆轴的底部与传动蜗杆轴限位板转动连接,传动蜗杆套设于传动蜗杆轴上,传动蜗杆在传动蜗杆轴的轴线方向与传动蜗杆轴滑动连接,传动蜗杆在传动蜗杆轴的周向方向上与传动蜗杆轴同步转动;涡轮式门把手套可套设在门把手上,传动蜗杆与涡轮式门把手套上的涡轮齿啮合,门锁控制装置安装板上设置有槽体,槽体内设置有滑块,滑块与槽体的一侧内壁之间设置有压簧,控制盒和传动蜗杆轴限位板分别固定于一个门锁控制装置安装板的滑块上,驱动马达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转动,以带动传动蜗杆轴和传动蜗杆转动,传动蜗杆带动传动蜗杆套转动,从而通过传动蜗杆套带动门把手转动,实现开锁,在不需要使用该装置时,可以将传动蜗杆向涡轮齿的反方向移动,使得传动蜗杆与涡轮齿分离,之后向下滑动传动蜗杆,便可以切换到手动开门方式,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门锁控制装置分布在门把手的上下方,因此在用户手握门把手时,用户手部不会受到门锁控制装置的阻碍,使用较为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门锁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门锁控制装置的壳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门锁控制装置的控制盒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门锁控制装置的传动蜗杆轴限位板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门锁控制装置的门锁控制装置安装板的示意图。

图示说明:1-控制盒;2-传动蜗杆;21-传动蜗杆轴;3-传动蜗杆轴限位板;4-涡轮式门把手套;6-门锁控制装置安装板;11-控制器;12-驱动马达;21-传动蜗杆轴;41-壳体部;42-上挡板;43-下挡板;44-涡轮齿;61-槽体;62-滑块;63-压簧;5-紧固螺栓;100-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门锁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盒1、传动蜗杆2、传动蜗杆轴21、传动蜗杆轴限位板3、涡轮式门把手套4以及门锁控制装置安装板6。

其中,控制盒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11和驱动马达12,控制器11与驱动马达12连接,控制器11用于在接收到用户的开门信号后控制驱动马达12转动。控制器11具体可以通过蓝牙等远程方式接收用户发出的信号,控制器11具体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

驱动马达12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有传动蜗杆轴21,传动蜗杆轴限位板3位于控制盒1的下方,控制盒1和传动蜗杆轴限位板3分别设置于门把手100的上方和下方,可以避免对门把手100的使用产生影响。

传动蜗杆轴21的底部与传动蜗杆轴限位板3转动连接。传动蜗杆2套设于传动蜗杆轴21上,传动蜗杆2在传动蜗杆轴21的轴线方向与传动蜗杆轴21滑动连接,传动蜗杆2在传动蜗杆轴21的周向方向上与传动蜗杆轴21同步转动。

具体地,涡轮式门把手套4包括壳体部41、上挡板42、下挡板43以及涡轮齿44,壳体部41呈c字形筒状,上挡板42和下挡板43分别连接于壳体部41的上下两端,上挡板42和下挡板43平行,涡轮齿44沿圆周分布于壳体部41的外周面,传动蜗杆2与涡轮齿44啮合。上挡板42的底面以及下挡板43的顶面与壳体部41的内周面相切。涡轮式门把手套4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垫,可以提升与门把手100的接触的紧密性。

涡轮式门把手套4可以套设在门把手100上,上挡板42和下挡板43之间连接有紧固螺栓5,紧固螺栓5穿过上挡板42和下挡板43上远离壳体部41的一端的一角区域,以实现对门把手100的夹紧。上挡板42和下挡板43的端面可以设置为向内凹陷的平滑曲面,以适应手部形状,避免对手部造成不舒适。

具体地,门锁控制装置安装板6上设置有槽体61,槽体61内设置有滑块62,滑块62与槽体61的一侧内壁之间设置有压簧63,控制盒1和传动蜗杆轴限位板3分别固定于一个门锁控制装置安装板6的滑块62上,控制盒1和传动蜗杆轴限位板3均可以向压簧63的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部41、上挡板42以及下挡板43的宽度相等,涡轮齿44的宽度小于壳体部41的宽度,涡轮齿44的宽度大于传动蜗杆2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门锁控制装置在使用时,驱动马达12可在控制器11的控制下转动,以带动传动蜗杆轴21和传动蜗杆2转动,传动蜗杆2带动涡轮式门把手套4转动,从而通过涡轮式门把手套4带动门把手100转动,实现开锁,在不需要使用该装置时,可以将传动蜗杆2向涡轮齿44的反方向移动,使得传动蜗杆2与涡轮齿44分离,之后向下滑动传动蜗杆2,便可以切换到手动开门方式,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门锁控制装置分布在门把手的上下方,因此在用户手握门把手时,用户手部不会受到门锁控制装置的阻碍,使用较为便利。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