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固定的机器人安装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2975发布日期:2020-07-07 14:25阅读:7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固定的机器人安装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固定的机器人安装底座,具体为一种便于定位和固定的机器人安装底座,属于工业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9304574u公开的一种机器人底座,包括支撑底板、支撑顶板、四根支撑竖方通管、下横方通管及上横方通管;支撑竖方通管的一端分别垂直焊接在支撑底板的中部,且支撑竖方通管的另一端分别焊接在支撑顶板的四个角;相邻两根支撑竖方通管之间的下端通过一根下横方通管焊接连接,相邻两根支撑竖方通管之间的上端通过一根上横方通管焊接连接;四个支撑底板均设置有底部安装孔;支撑顶板设置有顶部安装孔;支撑顶板还设置有穿线孔,该实用新型由钢板和方通焊接而成,支撑底板与地面用膨胀螺丝相连,支撑顶板与机器人用螺丝相连,具有制造成本低、重量轻、好穿线、走线、占用空间小等优点。

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当安装机器人和底座时,若是首先将支撑顶板与机器人相连接,在固定底座的支撑底板时底部安装孔与安装位置的预留孔难以对齐,因此固定较为困难,而若是首先将支撑底板与安装位置的预留孔进行固定,则机器人的底部与支撑顶板顶部的安装孔难以对齐,增加了安装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固定的机器人安装底座,在安装过程中便于定位,降低了机器人、底座与底座安装位置的固定难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便于固定的机器人安装底座,包括底板和支撑板,所述底板的四角对称设置有四个支撑套筒,且所述支撑套筒的底部焊接有固定盘,且所述固定盘的顶壁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顶壁上焊接有定位套筒,所述支撑板的底壁上对称焊接有四个支撑轴,所述支撑板的底壁焊接有定位轴,且所述支撑轴和定位轴分别与支撑套筒和定位套筒相卡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盘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二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焊接有提手。

优选的,所述定位套筒的内部开设有与定位轴外壁相贴合的第一卡槽,且所述第一卡槽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定位轴的底部开设有滑动凸起。

优选的,所述支撑套筒的内部开设有与支撑轴外壁相贴合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底部开设有支撑平台,且所述支撑套筒对称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支撑轴开设有左右贯通且与连接孔相连通的螺纹槽。

优选的,所述底板、支撑板、定位套筒和定位轴的中轴线相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第一固定孔将固定盘与地面固定,通过设置的第二固定孔将支撑板与机器人的底部固定,底板与支撑板的重量较小,因此便于将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与地面和机器人的预留孔相对齐,便于定位和固定,且通过设置的定位套筒和定位轴,定位轴滑入定位套筒中,从而支撑轴与支撑套筒相卡接,将支撑轴与支撑套筒固定后,达到了安装机器人底座的效果,便于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与外界预留孔的对齐与安装,进而使得机器人与底座与地面定位更加方便简单,从而更加便于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撑套筒和支撑轴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定位套筒和定位轴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底板,101、支撑套筒,102、固定盘,103、第一固定孔,104、定位套筒,105、第二卡槽,106、连接孔,107、支撑平台,108、第一卡槽,109、滑槽,2、支撑板,201、支撑轴,202、定位轴,203、第二固定孔,204、提手,205、螺纹槽,206、滑动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便于固定的机器人安装底座,包括底板1和支撑板2,底板1的四角对称设置有四个支撑套筒101,且支撑套筒101的底部焊接有固定盘102,且固定盘102的顶壁与底板1固定连接,底板1的顶壁上焊接有定位套筒104,支撑板2的底壁上对称焊接有四个支撑轴201,支撑板2的底壁焊接有定位轴202,且支撑轴201和定位轴202分别与支撑套筒101和定位套筒104相卡接,通过设置的定位套筒104和定位轴202,定位轴202滑入定位套筒104中,从而支撑轴201与支撑套筒101相卡接,将支撑轴201与支撑套筒101固定后,达到了安装机器人底座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固定盘102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一固定孔103,通过设置的第一固定孔103将固定盘102与地面固定,底板1和固定盘102的重量较小,因此便于将第一固定孔103与地面预留孔相对齐后进行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支撑板2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二固定孔203,通过设置的第二固定孔203将支撑板2与机器人的底部固定,支撑板2的重量较小,因此便于将第二固定孔203与机器人底部的预留孔相对齐后进行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支撑板2的两侧均焊接有提手204,通过设置的提手204,便于提起机器人与支撑板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定位套筒104的内部开设有与定位轴202外壁相贴合的第一卡槽108,且第一卡槽108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09,定位轴202的底部开设有滑动凸起206,通过设置的滑槽109和滑动凸起206从而使得定位轴202的底部便于滑入第一卡槽108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支撑套筒101的内部开设有与支撑轴201外壁相贴合的第二卡槽105,第二卡槽105的底部开设有支撑平台107,且支撑套筒101对称的侧壁上均开设有连接孔106,支撑轴201开设有左右贯通且与连接孔106相连通的螺纹槽205,支撑轴201在第二卡槽105中向下滑动,直至支撑轴201的底部与支撑平台107相抵,此时连接孔106与螺纹槽205连通,使用螺栓进行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底板1、支撑板2、定位套筒104和定位轴202的中轴线相重合,使得定位轴202滑入定位套筒104中后,底板1和支撑板2的中轴线相重合,使得底座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设置的第一固定孔103将固定盘102与地面固定,同时通过设置的第二固定孔203将支撑板2与机器人的底部固定,且底板1与支撑板2的重量较小,因此便于将第一固定孔103和第二固定孔203与地面和机器人的预留孔相对齐,便于定位和固定;

固定结束后,提起提手204从而将支撑板2和机器人抬起,然后将定位轴202底部的滑动凸起206放置在滑槽109的内部,然后向下滑动,直至定位轴202的外表面与第一卡槽108的内壁相贴合,此时四个支撑轴201的底部进入到第二卡槽105中并向下滑动,直至支撑轴201的底部与支撑平台107的底壁相抵,此时连接孔106与螺纹槽205连通,使用螺栓进行连接,从而达到了固定支撑轴201和支撑套筒101的作用,进而使得机器人与底座与地面定位更加方便简单,从而更加便于固定。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通过设置的第一固定孔103将固定盘102与地面固定,通过设置的第二固定孔203将支撑板2与机器人的底部固定,底板1与支撑板2的重量较小,因此便于将第一固定孔103和第二固定孔203与地面和机器人的预留孔相对齐,便于定位和固定,且通过设置的定位套筒104和定位轴202,定位轴202滑入定位套筒104中,从而支撑轴201与支撑套筒101相卡接,将支撑轴201与支撑套筒101固定后,达到了安装机器人底座的效果,便于第一固定孔103和第二固定孔203与外界预留孔的对齐与安装,进而使得机器人与底座与地面定位更加方便简单,从而更加便于固定。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