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提门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7461发布日期:2020-08-14 18:45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提门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提门挡。



背景技术:

门挡是房屋内用于阻止门开启后,风吹把门合上,同时也是阻止小孩子被锁在房子内出现危险的物件,主要用于进户门、房门上。

国内大多数所用门挡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铸铁制造的门挡,基本上就是单独一个铁块或者铁柱,在使用时,将门挡放置在门的一侧,从而将门夹在墙体与门档之间,实现挡门的功能。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对门挡的功能性需求也是越来越多,传统的门挡只能用来挡门,而且也比较笨重,对室内家具存在隐患危机,比如擦坏底板、磨损门体等等,因此传统的门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提门挡,其具有质量轻、挪动方便、即使掉落也不会砸坏地板,而且装饰性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手提门挡,包括挂接在把手上的布袋,所述布袋呈中空圆柱体,所述布袋内包裹有硅胶柱,所述布袋外壁上缝合有第一手提带和第二手提带,所述第一手提带与第二手提带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第一手提带与第二手提带通过连接件挂接在门体靠近室内一侧的把手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开门的时候,即使是用力过大,门转动并且靠近墙面时,装有硅胶柱的布袋会夹杂墙体与门之间,门也不会碰到墙体上,刮伤墙面,硅胶柱由于其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以及柔软度,在碰撞过程中,对门本身也不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当需要使用门挡来挡住门的时候,只需通过连接件,使得第一手提带与第二手提带分开,从而便轻松将挂在门把手上的布袋拿下来,将包裹有硅胶柱的布袋挡在门前,使得门不易转动,轻松起到门挡的作用,由于是布袋包裹的硅胶柱,不像铁块或者石头一样,其质地较软,即使是在拿的过程中出现掉落,也不会砸坏瓷砖,不仅可以用来挡门,还可以保护墙体不被门刮花,功能多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在第一手提带上的上暗扣和固定在第二手提带上的下暗扣,所述上暗扣卡接在下暗扣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挂在门把手上的布袋取下来时,将第一手提带与第二手提带拉开,此时上暗扣与下暗扣分开,当需要将第一手提带与第二手提带连接在一起时,将上暗扣与下暗扣压合便可连接起来,使用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布袋上表面上开设有用于更换硅胶柱的通孔,所述通孔呈半圆曲线,所述通孔内缝合有拉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胶柱被反复挤压,时间久了需要查看硅胶柱是否可以继续使用,当不能使用时需要更换硅胶柱,此时拉开拉链,取出包裹在布袋内的硅胶柱,然后更换新的硅胶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硅胶柱的上端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若干包干燥剂。

对于天气较为多雨的地方,室内相对来说会比较潮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干燥剂可以消除室内的湿气,从而使得物体不易发霉,保障了室内的生活环境,而当干燥剂使用一段时间,也可以拉开拉链将干燥剂从布袋内拿出来,进行烘干,继续二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布袋靠近凹槽的一端开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透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布料本身的孔隙较小,布料阻挡了干燥剂与室内空气的接触,通过开设透气孔,使得干燥剂可以较大程度与室内的潮湿空气接触,室内的空气可以快速被干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布袋远离第一手提带的一端固定有圆板,所述圆板远离布袋的一侧固定有吸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包裹有硅胶柱的布袋放置在地面上来挡住门的时候,将吸盘吸附在瓷砖上,此时整个包裹有硅胶柱的布袋被固定在地面上,使得包裹有硅胶柱的布袋不易翻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手提带靠近把手的一侧缝合有第一魔术贴,第二手提带靠近把手的一侧缝合有第二魔术贴,第一魔术贴的子扣粘接在第二魔术贴的母扣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接通过连接第一手提带与第二手提带,将布袋挂在门把手上,关门或者开门时,由于把手金属面较为光滑,布袋易滑落,通过使用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紧贴在把手外壁上,第一魔术贴的子扣和第二魔术贴的母扣粘合,使得布袋牢牢的套在把手上,不易滑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魔术贴贴合把手一侧和第二魔术贴贴合把手一侧均固定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布袋挂在把手上时,第一魔术贴上的橡胶垫与第二魔术贴的橡胶垫牢牢的抵紧在把手的外壁上,增大了魔术贴与把手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布袋不易滑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在布袋内包裹硅胶柱,硅胶柱与布袋的质量均较轻,便于拿放,即使掉落时也不会对地板瓷砖造成很大的损坏;由于传统房门把手呈l形,通过在布袋上设置第一手提带与第二手提带,便于将包裹有硅胶柱的布袋从门把手上取下来;通过在硅胶柱上开设凹槽,在凹槽内放置干燥剂,可以除去室内湿气,功能多样。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布袋;2、硅胶柱;3、第一手提带;4、第二手提带;5、连接件;6、上暗扣;7、下暗扣;8、通孔;9、拉链;10、凹槽;11、干燥剂;12、透气孔;13、圆板;14、吸盘;15、第一魔术贴;16、第二魔术贴;17、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手提门挡,包括布袋1,布袋1的下端面固定有一块圆板13,圆板13的半径与布袋1的半径相等,圆板13远离布袋1的一侧固定有若干个吸盘14,吸盘14吸附在房间的瓷砖上。

如图2所示,布袋1呈中空圆柱体,布袋1内包裹有一个硅胶柱2,硅胶柱2远离圆板13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凹槽10,凹槽10内放置有若干包干燥剂11,干燥剂11可以吸附室内的湿气,使得室内保持干燥状态。

如图2所示,布袋1的上端面开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通孔8,通孔8的俯视形状呈半圆形,通孔8内固定有拉链9,拉动拉链9可以将硅胶柱2从通孔8插入布袋1内,便于更换布袋1内的硅胶柱2。

如图2所示,布袋1缝合有拉链9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12,透气孔12增大了干燥剂11与室内空气的直接接触面积,使得室内的湿气不受布袋1的阻挡,可以加速除湿速度。

如图1和图2所示,布袋1缝合拉链9的一侧缝合有第一手提带3和第二手提带4,第一手提带3与第二手提带4之间设置有用于快速连接第一手提带3与第二手提带4的连接件5,连接件5包括缝合在第一手提带3上的上暗扣6和缝合在第二手提带4上的下暗扣7,上暗扣6与下暗扣7通过按压压合在一起。

如图1所示,第一手提带3靠近把手的一侧还缝合有第一魔术贴15,第一魔术贴15贴合把外壁的一侧固定有橡胶垫17,第二手提带4靠近把手的一侧缝合有第二魔术贴16,第二魔术贴16贴合把手外壁的一侧也固定有橡胶垫17,橡胶垫17可以增大第一魔术贴15和第二魔术贴16与把手之间的摩擦力,第一魔术贴15远离第一手提带3的一端与第二魔术贴16远离第二手提带4的一端粘合。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开房门时,此时第一手提带3与第二手提带4通过上暗扣6与下暗扣7压合,实现第一手提带3与第二手提带4连接在一起,并套设在门把手上,开门后,门远离转动点的一侧朝向靠近墙体的位置转动,此时包裹有硅胶柱2的布袋1夹在墙体与门之间,避免门碰撞到墙体,不仅保护了墙体,还避免了门被撞坏。

当开好门之后需要将门固定在一个位置,此时通过将第一魔术贴15的子扣第二魔术贴16的母扣分离,然后将缝合在第一手提带3上的上暗扣6与缝合在第二手提带4上的下暗扣7分开,此时便可以将包裹有硅胶柱2的布袋1拿下来放置在地面上,使得吸盘14吸附在地板瓷砖上,包裹有硅胶柱2的布袋1挡在门靠近外界的侧壁上,进而实现门挡的作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