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平推窗滑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09848发布日期:2020-11-13 12:5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型平推窗滑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型平推窗滑撑。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平推窗户都是通过滑撑将窗户推开到指定一个位置,现有的结构采用单个x型连杆推拉,这样的结构比较单薄,在长时间使用受到大的推力后容易导致整个滑撑变形导致窗户掉落,这样容易造成生命危险,降低窗户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型平推窗滑撑,解决了窗户的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重型平推窗滑撑,包括从下到上平行设置的第一滑槽板和第二滑槽板,所述第一滑槽板和所述第二滑槽板之间通过左右设置的第一x型连杆和第二x型连杆连接,所述第一滑槽板上设有左右设置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板上设有左右设置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左端设有第一加强片,所述第一滑槽右端设有第二加强片,所述第一滑槽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一端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二滑块一端设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滑槽左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块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滑槽右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块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滑槽左端设有第三加强片,所述第二滑槽右端设有第四加强片,所述第二滑槽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所述第二滑槽左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三滑块相配合的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二滑槽右中部设有与所述第四滑块相配合的第四定位孔,所述第一x型连杆左下端通过第一偏心铆钉与所述第一加强片连接,所述第一x型连杆右下端通过第一铆钉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二x型连杆左下端通过第二铆钉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第二x型连杆右下端通过第二偏心铆钉与所述第二加强片连接,所述第一x型连杆左上端通过第三偏心铆钉与所述第三加强片连接,所述第一x型连杆右上端通过第三铆钉与所述第三滑块连接,所述第二x型连杆左上端通过第四铆钉与所述第四滑块连接,所述第二x型连杆右上端通过第四偏心铆钉与所述第四加强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槽为第一t型槽,所述第二滑槽为t型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槽左端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加强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配合卡接的第一凸板,所述第一凸起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凸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x型连杆左下端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偏心铆钉贯穿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一滑槽右端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加强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凸起相配合卡接的第二凸板,所述第二凸起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加强片上设有与所述第四通孔相配合的第五通孔,所述第二x型连杆右下端设有第六通孔,所述第二偏心铆钉贯穿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五通孔和所述第六通孔;所述第二滑槽左端设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加强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凸起相配合卡接的第三凸板,所述第三凸起上设有第七通孔,所述第三加强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七通孔相配合的第八通孔,所述第二x型连杆左上端设有第九通孔,所述第三偏心铆钉贯穿所述第七通孔、所述第八通孔和所述第九通孔;所述第二滑槽右端设有第四凸起,所述第四加强片上设有与所述第四凸起相配合卡接的第四凸板,所述第四凸起上设有第十通孔,所述第四加强片上设有与所述第十通孔相配合的第十一通孔,所述第二x型连杆右上端设有第十二通孔,所述第四偏心铆钉贯穿所述第十通孔、所述第十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片前端面的上下两端都设有与所述第一t型槽相配合卡紧的第五凸起,所述第二加强片前端面的上下两端都设有与所述第一t型槽相配合卡紧的第六凸起,所述第三加强片前端面的上下两端都设有与所述第二t型槽相配合卡紧的第七凸起,所述第四加强片前端面的上下两端都设有与所述第二t型槽相配合卡紧的第八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板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加强片上都设有第一卡孔,所述第一滑槽左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孔相配合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二凸板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二加强片上都设有第二卡孔,所述第一滑槽右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卡孔相配合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三凸板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三加强片上都设有第三卡孔,所述第二滑槽左端设有与所述第三卡孔相配合的第三卡块,所述第四凸板左右两侧的所述第四加强片上都设有第四卡孔,所述第二滑槽右端设有与所述第四卡孔相配合的第四卡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片、所述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凸板和所述第五凸起一体加工成型,所述第二加强片、所述第二卡孔、所述第二凸板和所述第六凸起一体加工成型,所述第三加强片、所述第三卡孔、所述第三凸板和所述第七凸起一体加工成型,所述第四加强片、所述第四卡孔、所述第四凸板和所述第八凸起一体加工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块和所述第二卡块都为在所述第一滑槽板上冲压成型,所述第三卡块和所述第四卡块都为在所述第二滑槽板上冲压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x型连杆包括两条中间铰接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二x型连杆包括两条中间铰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x型连杆中间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一中间孔,所述第一中间孔上插接有第一中间铆钉,所述第一x型连杆中间的下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中间铆钉相配合的第一铜套,所述第二x型连杆中间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二中间孔,所述第二中间孔上插接有第二中间铆钉,所述第二x型连杆中间的下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二中间铆钉相配合的第二铜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铜套内侧设有套接在所述第一中间铆钉上的第一介子,所述第二铜套内侧设有套接在所述第二中间铆钉上的第二介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第一滑槽板和第二滑槽板之间通过左右设置的第一x型连杆和第二x型连杆,在第一滑槽板和第二滑槽板上设有第一加强片、第二加强片、第三加强片和第四加强片,通过第一偏心铆钉、第二偏心铆钉、第三偏心铆钉和第四偏心铆钉可以调整窗户的密封性,这样结构简单,安装和维护都方便,可以增加整体窗户的受力强度,避免窗户在使用过程中掉落影响生命安全,从而提高窗户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平推窗滑撑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型平推窗滑撑一个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序号及其说明:

1、第一定位孔;2、第一滑槽板;3、第一滑槽;4、第二定位孔;5、第一加强片;6、第一偏心铆钉;7、第一x型连杆;8、第三偏心铆钉;9、第三加强片;10、第一中间孔;11、第一介子;12、第三滑块;13、第一定位块;14、第一滑块;15、第一中间铆钉;16、第一铜套;17、第一铆钉;18、第二铆钉;19、第二滑块;20、第二定位块;21、第二x型连杆;22、第二铜套;23、第二中间铆钉;24、第三铆钉;25、第四铆钉;26、第四滑块;27、第二中间孔;28、第二介子;29、第二加强片;30、第二偏心铆钉;31、第四偏心铆钉;32、第四加强片;33、第三定位孔;34、第二滑槽板;35、第四定位孔;36、第一卡块;37、第一通孔;38、第一凸起;39、第五凸起;40、第一卡孔;41、第一凸板;42、第二通孔;43、端盖;44、第一柱体;45、第二柱体;46、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重型平推窗滑撑,包括从下到上平行设置的第一滑槽板2和第二滑槽板34,所述第一滑槽板2和所述第二滑槽板34之间通过左右设置的第一x型连杆7和第二x型连杆21连接,所述第一滑槽板2上设有左右设置的第一滑槽3,所述第二滑槽板34上设有左右设置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3左端设有第一加强片5,所述第一滑槽3右端设有第二加强片29,所述第一滑槽3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滑块14和第二滑块19,所述第一滑块14一端设有第一定位块13,所述第二滑块19一端设有第二定位块20,所述第一滑槽3左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块13相配合的第一定位孔1,所述第一滑槽3右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块20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孔4,所述第二滑槽左端设有第三加强片9,所述第二滑槽右端设有第四加强片32,所述第二滑槽内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三滑块12和第四滑块26,所述第二滑槽左中部设有与所述第三滑块12相配合的第三定位孔33,所述第二滑槽右中部设有与所述第四滑块26相配合的第四定位孔35,所述第一x型连杆7左下端通过第一偏心铆钉6与所述第一加强片5连接,所述第一x型连杆7右下端通过第一铆钉17与所述第一滑块14连接,所述第二x型连杆21左下端通过第二铆钉18与所述第二滑块19连接,所述第二x型连杆21右下端通过第二偏心铆钉30与所述第二加强片29连接,所述第一x型连杆7左上端通过第三偏心铆钉8与所述第三加强片9连接,所述第一x型连杆7右上端通过第三铆钉24与所述第三滑块12连接,所述第二x型连杆21左上端通过第四铆钉25与所述第四滑块26连接,所述第二x型连杆21右上端通过第四偏心铆钉31与所述第四加强片32连接。

本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滑槽板2和第二滑槽板34之间通过左右设置的第一x型连杆7和第二x型连杆21,在第一滑槽板2和第二滑槽板34上设有第一加强片5、第二加强片29、第三加强片9和第四加强片32,通过第一偏心铆钉6、第二偏心铆钉30、第三偏心铆钉8和第四偏心铆钉31可以调整窗户的密封性,这样结构简单,安装和维护都方便,可以增加整体窗户的受力强度,避免窗户在使用过程中掉落影响生命安全,从而提高窗户的使用性能。

第一偏心铆钉6包括依次连接的端盖43、第一柱体44和第二柱体45,第二柱体45设于第一柱体44端面的一侧构成偏心设计,第一柱体44与第三通孔46配合,第二柱体45与第一通孔37、第二通孔42配合,即第二柱体45穿过第一通孔37、第二通孔42铆接,第二偏心铆钉30、第三偏心铆钉8和第四偏心铆钉31为相同或相似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在使用中通过调整对应偏心铆钉的偏心位置来实现窗户的紧密度。

所述第一滑槽3为第一t型槽,所述第二滑槽为t型槽。这样结构简单,取材方便,成本低廉,方便与其他配件配合。

所述第一滑槽3左端设有第一凸起38,所述第一加强片5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38相配合卡接的第一凸板41,所述第一凸起38上设有第一通孔37,所述第一凸板4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37相配合的第二通孔42,所述第一x型连杆7左下端设有第三通孔46,所述第一偏心铆钉6贯穿所述第一通孔37、所述第二通孔42和所述第三通孔46;所述第一滑槽3右端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加强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凸起相配合卡接的第二凸板,所述第二凸起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加强片29上设有与所述第四通孔相配合的第五通孔,所述第二x型连杆21右下端设有第六通孔,所述第二偏心铆钉30贯穿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五通孔和所述第六通孔;所述第二滑槽左端设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加强片9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凸起相配合卡接的第三凸板,所述第三凸起上设有第七通孔,所述第三加强片9上设有与所述第七通孔相配合的第八通孔,所述第二x型连杆21左上端设有第九通孔,所述第三偏心铆钉8贯穿所述第七通孔、所述第八通孔和所述第九通孔;所述第二滑槽右端设有第四凸起,所述第四加强片32上设有与所述第四凸起相配合卡接的第四凸板,所述第四凸起上设有第十通孔,所述第四加强片32上设有与所述第十通孔相配合的第十一通孔,所述第二x型连杆21右上端设有第十二通孔,所述第四偏心铆钉31贯穿所述第十通孔、所述第十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这样可以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也方便安装和维护。

所述第一加强片5前端面的上下两端都设有与所述第一t型槽相配合卡紧的第五凸起39,所述第二加强片29前端面的上下两端都设有与所述第一t型槽相配合卡紧的第六凸起,所述第三加强片9前端面的上下两端都设有与所述第二t型槽相配合卡紧的第七凸起,所述第四加强片32前端面的上下两端都设有与所述第二t型槽相配合卡紧的第八凸起。这样可以使各加强片安装的更加稳固,提高滑撑的整体使用性能。

所述第一凸板41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加强片5上都设有第一卡孔40,所述第一滑槽3左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孔40相配合的第一卡块36,所述第二凸板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二加强片29上都设有第二卡孔,所述第一滑槽3右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卡孔相配合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三凸板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三加强片9上都设有第三卡孔,所述第二滑槽左端设有与所述第三卡孔相配合的第三卡块,所述第四凸板左右两侧的所述第四加强片32上都设有第四卡孔,所述第二滑槽右端设有与所述第四卡孔相配合的第四卡块。这样结构简单,方便安装,降低成本,保证整体连接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加强片5、所述第一卡孔40、所述第一凸板41和所述第五凸起39一体加工成型,所述第二加强片29、所述第二卡孔、所述第二凸板和所述第六凸起一体加工成型,所述第三加强片9、所述第三卡孔、所述第三凸板和所述第七凸起一体加工成型,所述第四加强片32、所述第四卡孔、所述第四凸板和所述第八凸起一体加工成型。所述第一卡块36和所述第二卡块都为在所述第一滑槽板2上冲压成型,所述第三卡块和所述第四卡块都为在所述第二滑槽板34上冲压成型。这样结构简单,方便安装,降低成本,保证整体连接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x型连杆7包括两条中间铰接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二x型连杆21包括两条中间铰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x型连杆中间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一中间孔10,所述第一中间孔10上插接有第一中间铆钉15,所述第一x型连杆7中间的下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中间铆钉15相配合的第一铜套16,所述第二x型连杆21中间的上端面上设有第二中间孔27,所述第二中间孔27上插接有第二中间铆钉23,所述第二x型连杆21中间的下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二中间铆钉23相配合的第二铜套22。所述第一铜套16内侧设有套接在所述第一中间铆钉15上的第一介子11,所述第二铜套22内侧设有套接在所述第二中间铆钉23上的第二介子28。这样可以使第一x型连杆7和第二x型连杆21结构更加稳固,使用性能更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滑槽板和第二滑槽板之间通过左右设置的第一x型连杆和第二x型连杆,在第一滑槽板和第二滑槽板上设有第一加强片、第二加强片、第三加强片和第四加强片,通过第一偏心铆钉、第二偏心铆钉、第三偏心铆钉和第四偏心铆钉可以调整窗户的密封性,这样结构简单,安装和维护都方便,可以增加整体窗户的受力强度,避免窗户在使用过程中掉落影响生命安全,从而提高窗户的使用性能。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