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连杆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34565发布日期:2020-10-30 22:12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连杆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夹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连杆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在机械作业中,待加工的工件会受到重力和外力的作用,使之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会发生偏移与振动,所以需要对待加工的工件进行夹紧定位,才能保证待加工的工件正确地到达指定的位置。在有限的空间中进行定位时,由于工件外形的不规则,以及在之后的加工中需要避让焊枪、其他设备等因素,使得工件在同一工位中进行多位置的精度定位、保证工件正确位置的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连杆翻转机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在有限空间内工件在同一工位中进行多位置的精度定位时,工件位置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连杆翻转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连杆翻转机构,它包括气缸、立板、手夹、第一摇臂和第二摇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活动部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块活动连接,气缸固定部与立板活动连接,第一连接块一端与立板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块另一端与第一导杆一端活动连接,第一导杆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块一端活动连接,第二连接块另一端与第二导杆一端活动连接,第二导杆另一端与第二摇臂活动连接,第二摇臂与第一摇臂一端活动连接,第一摇臂另一端与立板活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手夹一端活动连接,手夹另一端与立板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摇臂上设有托块,第二摇臂上设有第一压块,托块和第一压块相匹配;

所述第一摇臂上还设有第二压块和限位块,限位块对应立板。

进一步,所述活动连接为支点销连接。

进一步,所述气缸活动部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块活动连接位置靠近第一导杆一端与第一连接块另一端活动连接的位置,同时远离第一连接块一端与立板活动连接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块呈三角形,三个顶点分别与第二导杆一端、第一导杆另一端、手夹一端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托块设于第一摇臂上且靠近第二摇臂的位置,第二压块设于第一摇臂上且靠近立板的位置。

鉴于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多连杆翻转机构,能够解决待加工的工件在同一工位中进行多位置的精度定位时,工件位置不准确的问题,同时还能够保证工件的位置的正确,本实用新型的多连杆翻转机构有多个支点,多个旋转位置,提供了更多的稳定性,可以对工件的位置进行准确的定位,同时,对工件提供更多的支撑力,以确保工件的稳定,同时降低工作中的危险。即多连杆翻转机构帮助待加工工件在有限的空间中进行更多的定位,切换更多的动作,都会使产品(即待加工工件)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多连杆翻转机构采用多支点,多旋转位置,通过单个气缸作为动力,多个压块与托块配合实现多个可供夹紧工件的夹紧位置(比如第一压块10和托块11之间、第二压块12与托块11之间,都可以夹紧固定工件,实现在有限空间内工件在同一工位中进行多位置的精度定位的目的),达到多位置的夹紧效果。对于机械作业运输来说,更多的支点提供更多的稳定性,有效的降低了机械作业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一种多连杆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一种多连杆翻转机构的打开状态图。

图中:1为气缸;1-1为气缸杆;2为第一连接块;3为第一导杆;4为立板;5为限位块;6为手夹;7为第二导杆;8为第一摇臂;9为第二摇臂;10为第一压块;11为托快;12为第二压块;13为支点销;14为第二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2,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连杆翻转机构,它包括气缸1、立板4、手夹6、第一摇臂8和第二摇臂9,其特征在于:气缸1活动部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块2活动连接,气缸1固定部与立板4活动连接,第一连接块2一端与立板4活动连接;立板4用于固定多连杆翻转机构各个部件,同时还能通过在立板4上设置若干安装孔(比如3个),用于将多连杆翻转机构固定在指定位置。

第一连接块2另一端与第一导杆3一端活动连接,第一导杆3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块14一端活动连接,第二连接块14另一端与第二导杆7一端活动连接,第二导杆7另一端与第二摇臂9活动连接,第二摇臂9与第一摇臂8一端活动连接,第一摇臂8另一端与立板4活动连接;

第二连接块14与手夹6一端活动连接,手夹6另一端与立板4活动连接;手夹6的作用是固定第二连接块14(或称抓臂)的位置。

第一摇臂8上设有托块11,第二摇臂9上设有第一压块10,托块11和第一压块10相匹配,即托块11和第一压块10位置对应且能够共同作用于待加工工件,实现多连杆翻转机构对待加工工件的夹紧功能;

第一摇臂8上还设有第二压块12和限位块5,限位块5对应立板4。第一摇臂8的作用是压紧第二摇臂9,进而使得第二摇臂9缩紧实现压紧工件,第二摇臂9的作用是通过第二摇臂9缩紧实现压紧工件。

优选地,第二摇臂9采用l型,第二摇臂9长边顶部靠外一侧活动连接第二导杆7另一端,第二摇臂9长边顶部靠内一侧活动连接第一摇臂8一端,第二摇臂9短边上侧面设有第一压块10,该设计能够帮助工件完成翻转,实现调整工件角度的目的,便于工件角度精确和固定。

气缸1为多连杆翻转机构提供动力,立板4、第一摇臂8和第二摇臂9、第一导杆3和第二导杆7、第一连接块2和第二连接块14、相匹配的托块11和第一压块10共同构成运动机构(即实现夹紧机构),限位块5用于保障机构精度(即该机构通过多个位置对工件进行定位,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单个位置定位机构准确度要高;精度指的是准确度),优选misumi(品牌:米思米)限位块。第二压块12的作用是同托块11配合对工件进行夹紧和定位功能。

上述的活动连接优选为支点销13连接,优点在于有利于对应部件或对应机构的旋转。多支点销13的设计能够使得机构使用一个气缸1进行多次旋转,最终达到精度固定的作用(即工件的位置精准度且位置固定的作用)。

优选地气缸活动部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块2活动连接位置靠近第一导杆3一端与第一连接块2另一端活动连接的位置,同时远离第一连接块2一端与立板4活动连接的位置。这样设计能够帮助多连杆翻转机构实现最大程度的打开状态,即气缸通过第一连接块2带动第一导杆3移动距离最大。第一连接块2的作用是联接第一导杆3和气缸1并且传递力矩,实际是联接第一导杆3和气缸1的气杆部。第一导杆3的作用是联接第一连接块2和支点销13,并且传递两者之间的力矩。

优选地,第二连接块14呈三角形,三个顶点分别与第二导杆7一端、第一导杆3另一端、手夹6一端活动连接,三角形的形状满足了与三个对应部件连接需求,且设计合理、受力均匀,而且能够在多连杆翻转机构夹紧过程中,配合第一导杆3、第二导杆7、第一摇臂8、第二摇臂9、手夹6一起共同实现工件翻转,实现调整工件角度的目的,便于工件角度精确和固定。第二连接块14的作用是联接第二导杆7与第一导杆3,并传递动力。第二导杆7的作用是联接第二连接块14与第二摇臂9,并传递动力。

托块11设于第一摇臂8上且靠近第二摇臂9的位置,第二压块12设于第一摇臂8上且靠近立板4的位置。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首先,打开气缸1,气缸1活动部的一端(一般是气缸杆1-1)往气缸内部回收,气缸杆1-1拉动第一连接块2,第一连接块2以其一端与立板4的连接点为支点转动,同时第一连接块2带动其另一端连接(利用支点销来活动连接)的第一导杆3向气缸方向移动,第一导杆3带动第二连接块14和手夹6同时向气缸方向移动,然后第二导杆7在第二连接块14带动下拉动第二摇臂9,同时第二摇臂9带动第一摇臂8发生位置移动,直至多连杆翻转机构呈完全打开状态,此时多连杆翻转机构基本呈直线状态,第一压块10和托块11分离,两者之间空间用于放置需要被夹紧的工件(即待加工的工件),限位块5与立板4分离;

其次,将待加工的工件放置在分离后的第一压块10和托块11之间,通过控制气缸1,使得气缸杆1-1向外伸,气缸杆1-1推动第一连接块2,第一连接块2以其一端与立板4的连接点为支点转动,同时第一连接块2带动其另一端连接(利用支点销来活动连接)的第一导杆3向气缸的反方向移动,第一导杆3带动第二连接块14和手夹6同时向气缸反方向移动,然后第二导杆7在第二连接块14带动下推动第二摇臂9,同时第二摇臂9带动第一摇臂8发生位置移动,第一压块10和托块11之间慢慢靠近直至将待加工的工件夹紧(或者将工件放置于第二压块12与托块11之间,由第二压块12与托块11之间慢慢靠近直至将待加工的工件夹紧,也可以实现本机构多个位置进行夹紧定位功能),此时实现多连杆翻转机构对工件进行多个位置的夹紧和定位功能。

另外,可以通过增加托块和压块,来增加可供夹紧工件且位于不同位置的多个夹紧部,来实现本机构具有多个位置对于同一个工件进行夹紧和定位的功能。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