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四连杆铰链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14786发布日期:2020-08-28 15:48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性四连杆铰链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铰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弹性四连杆铰链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四连杆铰链机构属于平面连杆机构的一种。各构件是用销轴、滑道等方式连接起来的,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均在同一平面内或互相平行的平面内。最简单的平面连杆机构是由四个杆件组成的,简称平面四杆机构。由四个构件通过转动铰链联结而成的机构,称为四连杆铰链机构。

该铰链机构广泛应用于闸机的内部,利用平面四杆机构的运动原理来实现闸机盖与箱体的关闭与开启。采用四连杆铰链的闸机盖在打开以后,会转动到与箱体垂直的位置,使用这种结构,舱门开启度大,舱体接近性好,取放行李方便。

但是在打开闸机盖后,现有的铰链机构并不具有自锁的功能,通常需要人力将闸机盖锁定,固定在某一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对闸机内部进行检修,整个过程费事费力,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四连杆铰链机构,其具有打开铰链机构实现自锁功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弹性四连杆铰链机构,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伸缩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侧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伸缩组件铰接连接;

所述伸缩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座的两端,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弹性模块和限位模块,所述限位组件的两侧壁分别与所述伸缩组件和所述第二基座铰接连接,所述弹性模块设置在所述限位模块中;

所述限位模块与所述弹性模块之间设置有拉簧,所述限位模块的一端与所述弹性模块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弹性模块卡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基座、第二基座上以及分别铰接于两者的伸缩组件以及限位组件可以使第一基座、第二基座的位置发生相对的变化,在此第一基座固定在闸机盖上用于控制闸机盖打开或关闭,第二基座将铰链机构固定在箱体上。当转动开启闸机盖时,伸缩组件展开带动限位模块相对于弹性模块滑动,此时拉簧变长积蓄弹力,当滑动到闸机盖完全打开时,拉簧自然恢复驱动限位模块与弹性模块卡接,实现了铰链机构自锁的效果。当关闭闸机盖时,拨动限位模块使得其与弹性模块分离,再转动伸缩组件实现闸机盖的关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一联动板、第二联动板和滑动页板,所述第二基座包括底板以及垂直于所述底板且与所述底板两侧固定连接的立板;

所述第二联动板的一端的与所述立板的一端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联动板铰接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板远离所述第二联动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基座的两侧壁铰接连接;

所述滑动页板的两侧壁中心分别与所述弹性模块铰接连接,所述滑动页板的两侧壁远离中心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基座的两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立板滑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联动板与第二联动板分别与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进行铰接连接,第一联动板与第二联动板使得整个伸缩组件更好地进行收缩与伸展,滑动页板有效地增加了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的之间的联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模块包括转动页板、支撑杆、弹性件、滑动板以及连接片,所述限位模块包括卡持脚和卡持板;

所述转动页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动页板和所述第二联动板铰接连接,所述滑动板与所述转动页板相互平行的面共轴开设有供所述支撑杆穿设的通孔,所述弹性件套设所述支撑杆且一端穿出所述转动页板,另一端与所述滑动板的内壁抵接;

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转动页板的一端穿出滑动板与所述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卡持脚与所述卡持板一体成型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卡持板穿设的槽口,所述卡持板穿出所述槽口后与所述转动页板可拆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打开闸机盖时,固定连接在箱体上的四连杆铰链机构被展开,滑动板随着第一联动板远离第二基座,支撑杆通过连接片将卡持板和转动页板连接在一起。一方面弹性件始终处于被压缩的状态支撑着闸机盖;另一方面弹性件被拉伸积蓄弹力将卡持脚卡接在需要固定处,当关闭闸机盖时,打开卡持脚,弹性件自然收缩提供动力驱动滑动板靠近第二基座,与滑动板铰接连接的第一联动板收缩使得第一基座靠近第二基座,从而实现了自然关闭闸机盖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持板靠近所述卡持脚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扭簧设置在所述卡持板与所述转动页板之间,所述卡持板远离所述卡持脚的一端与所述转动页板上共轴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定位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开启闸机盖时,第二联动板转动带动滑动板沿着卡持板相对滑移,滑移到一定的位置时,拉簧驱动卡持板转动,使得卡接槽卡接在槽口的侧壁上时,这时实现了闸机盖的完全开启,实现了自锁的效果。当关闭闸机盖时,拨动卡持板使得卡接槽脱离槽口侧壁,转动闸机盖实现闸机盖与箱体的关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基座包括固定板与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分别垂直且一体成型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的两侧,所述连接板上分别均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滑动页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与滑动页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使得第一基座与滑动页板之间可进行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板倾斜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动页板靠近所述立板内壁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穿出所述滑槽与所述立板的外侧壁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与滑动页板固定连接的滑动轴在立板上的滑槽内滑移,使得与滑动页板铰接连接的转动页板可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持脚包括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所述第一卡接板与所述卡持板一体成型固定连接且垂直于所述卡持板;

所述第二卡接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卡接板的两端,第一卡接板与第二卡接板相互平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卡接板与第二卡接板平行设置且垂直于卡持板,使得卡持脚可以卡接多种不同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基座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第一基座上开设有多个翻盖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孔便于将第二基座固定在闸机箱体的某个位置,第一基座上的翻盖孔可将铰链机构的另一端固定在闸机盖上,实现了闸机盖与箱体的四连杆铰链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转动开启闸机盖,伸缩组件展开带动限位模块相对于弹性模块滑动,此时拉簧变长积蓄弹力,当滑动到闸机盖完全打开时,拉簧自然恢复驱动限位模块与弹性模块卡接,实现了铰链机构自锁的效果。当关闭闸机盖时,拨动限位模块使得其与弹性模块分离,再转动伸缩组件实现闸机盖的关闭。

2.通过第二联动板转动带动滑动板沿着卡持板相对滑移,滑移到一定的位置时,拉簧驱动卡持板转动,使得卡接槽卡接在槽口的侧壁上时,这时实现了闸机盖的完全开启,实现了自锁的效果。当关闭闸机盖时,拨动卡持板使得卡接槽脱离槽口侧壁,转动闸机盖实现闸机盖与箱体的关闭;

3.通过将第一卡接板与第二卡接板平行设置且垂直于卡持板,使得卡持脚可以卡接多种不同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沿中轴线的剖面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第一基座;11、固定板;12、连接板;121、转轴;13、翻盖孔;2、第二基座;21、底板;22、立板;221、滑槽;23、安装孔;3、伸缩组件;31、第一联动板;32、第二联动板;33、滑动页板;331、滑动轴;4、限位组件;41、弹性模块;411、转动页板;412、支撑杆;413、弹性件;414、滑动板;415、连接片;42、限位模块;421、卡持脚;4211、第一卡接板;4212、第二卡接板;422、卡持板;4221、卡接槽;423、定位销;5、通孔;6、槽口;7、卡接缝隙;8、连接孔;9、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弹性四连杆铰链机构,包括第一基座1、第二基座2、伸缩组件3和限位组件4,第一基座1与第二基座2侧壁的两端分别与伸缩组件3铰接连接。伸缩组件3滑动设置在第二基座2的两端,限位组件4包括弹性模块41和限位模块42,限位组件4的两侧壁分别与伸缩组件3和第二基座2铰接连接,弹性模块41设置在限位模块42中。限位模块42与弹性模块41之间设置有拉簧9,限位模块42的一端与弹性模块4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弹性模块41卡接。

通过第一基座1、第二基座2上以及分别铰接于两者的伸缩组件3以及限位组件4可以使第一基座1、第二基座2的位置发生相对的变化,参照图2,在此第二基座2开设有四个圆形安装孔23,第一基座1上开设有五个腰形翻盖孔13。安装孔23便于将第二基座2固定在闸机箱体的某个位置,第一基座1上的翻盖孔13可将铰链机构的另一端固定在闸机盖上,实现了闸机盖与箱体的四连杆铰链连接。

参照图3,伸缩组件3包括第一联动板31、第二联动板32和滑动页板33,第一联动板31与第二联动板32呈椭圆盘状。第一联动板31与第二联动板32分别与第一基座1与第二基座2进行铰接连接,第一联动板31与第二联动板32使得整个伸缩组件3更好地进行收缩与伸展。第一基座1包括固定板11与连接板12,连接板12分别垂直且一体成型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1的两侧,连接板12上分别均穿设有转轴121,转轴121转动连接滑动页板33与连接板12。连接板12与滑动页板33通过转轴121转动连接,使得第一基座1与滑动页板33之间可进行相对转动。第二基座2包括底板21以及垂直于底板21且与底板21两侧固定连接的立板22,第二联动板32的一端的与立板22的一端铰接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联动板31铰接连接,第一联动板31远离第二联动板32的一端与第一基座1的两侧壁铰接连接。

立板22倾斜设置有滑槽221,滑动页板33靠近立板22内壁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滑动轴331,滑动轴331穿出滑槽221与立板22的外侧壁抵接。与滑动页板33固定连接的滑动轴331在立板22上的滑槽221内滑移,使得与滑动页板33铰接连接的转动页板411可转动。滑动页板33的两侧壁远离中心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基座1的两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立板22滑动连接。滑动页板33有效地增加了第一基座1与第二基座2的之间的联系。

参照图1,限位模块42包括卡持脚421和卡持板422,弹性模块41包括转动页板411、支撑杆412、弹性件413、滑动板414以及连接片415。转动页板411的两端分别与滑动页板33和第二联动板32铰接连接,滑动板414与转动页板411相互平行的面共轴开设有供支撑杆412穿设的通孔5,弹性件413套设支撑杆412且一端穿出转动页板411,另一端与滑动板414的内壁抵接。卡持脚421包括第一卡接板4211和第二卡接板4212,第一卡接板4211与卡持板422一体成型固定连接且垂直于卡持板422。

第二卡接板4212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卡接板4211的两端,第一卡接板4211与第二卡接板4212相互平行。第一卡接板4211与第二卡接板4212平行设置且垂直于卡持板422,使得卡持脚421可以卡接多种不同的结构。第二卡接板4212和第一卡接板4211分别与卡持板422之间形成卡接缝隙7,卡接缝隙7增加了卡持板422在卡接时的稳定性。

支撑杆412远离转动页板411的一端穿出滑动板414与连接片415固定连接,卡持脚421与卡持板422一体成型固定连接,滑动板414上开设有供卡持板422穿设的槽口6,卡持板422穿出槽口6后与转动页板411可拆卸连接。参照图2,卡持板422靠近卡持脚421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接槽4221,扭簧设置在卡持板422与转动页板411之间,卡持板422远离卡持脚421的一端与转动页板411上共轴开设有连接孔8,连接孔8内设置有定位销423。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转动开启闸机盖时,第二联动板32转动带动滑动板414沿着卡持板422相对滑移,滑移到一定的位置时,拉簧9驱动卡持板422转动,使得卡接槽4221卡接在槽口6的侧壁上时,这时实现了闸机盖的完全开启,实现了自锁的效果。当关闭闸机盖时,拨动卡持板422使得卡接槽4221脱离槽口6侧壁,转动闸机盖实现闸机盖与箱体的关闭。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