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的定位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27319发布日期:2020-08-28 17:0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的定位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模具的定位组件。



背景技术: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to-39是一种传感器组件,包括底板、玻璃珠、银圈和引线,其中,to-39型号的底板周侧有凸起。

现有的组装该型号的传感器组件时,通常将底板直接置于安装模具中,由于后期需要在特定位置安装其他零件,需要挨个调整其位置,保证其余零件安装位置无误。因此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的定位组件,通过在定位模表面开设与安装模具上加工位置和形状相对应的第一孔组,达到定位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的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模,所述定位模上表面设有与安装模具相对应的第一孔组,所述第一孔组包括若干等距排列的定位孔,各所述定位孔一侧开设有供底板上凸起卡设的定位槽,各所述定位槽开设方向一致,所述底板与定位槽呈间隙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大量底板置于定位模表面,手动抖动或置于震荡设备内,促使每个定位孔内都嵌设有底板,且所有底板的凸起都嵌设在定位槽内。再将定位模扣合在安装模具表面,定位孔与安装模具上孔的位置相对应,抖动或敲击定位模远离安装模具一端,底板掉入安装模具的孔内,且完全贴合。设置为安装模具定位底板的定位模,代替人工一一嵌设,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模下端开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内嵌设有吸铁盘,所述吸铁盘包括嵌设于置物槽内的第一板和固定连接于第一板远离定位模一侧的第二板,所述第二板上端抵接于定位模下表面,所述第一板上端面固定设有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有定位孔内都嵌设有底板且完全贴合时,将吸铁盘置于定位模下端。第一板嵌设于置物槽内,由于第一板上端固定设有磁板,且其余板为树脂板或胶木板,因此吸铁盘将定位孔内的底板牢牢吸住。将定位模连带吸铁盘倒置扣合在安装模具上,将其对齐后,取出吸铁盘,底板由于磁性落入安装模具上的孔内。吸铁盘的设置,保证了定位模和安装模具对准的过程中,底板不会掉落下来,而导致掉落位置不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板侧壁沿其中心对称开设有两个分离槽,所述分离槽连通第二板的上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板侧壁开设连通其上端面的分离槽,将吸铁盘和定位模分离时,将手指嵌入两侧的分离槽内,即可施力使其分离。由于吸铁盘和底板之间相互吸引,因此分离较为困难,分离槽的设置,方便了使用者施力。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模上端面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大小不一致,所述安装模具两侧分别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大小不一致,且限位槽和限位块两两配合,所述限位块嵌设于限位槽内且滑动连接于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保证定位模和安装模具位置对应,设置了相嵌合的限位块和限位槽。为了保证安装定位模时正反无误,两侧的限位块大小不一,如果安装位置错误,限位块无法卡入限位槽内。安装时,将定位模与安装模具相对应,并保证两侧的限位块完全嵌入限位槽内,取下吸铁盘,底盘即可掉入完全安装模具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模上配套设有辅助模,所述辅助模上设有第二孔组,所述第二孔组连通上下端面,所述第二孔组包括若干与定位孔位置相对应的辅助孔,所述辅助孔截面呈倒梯形,所述辅助孔下端与定位孔大小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入底板前,将辅助模安装在定位模上,并保证辅助模和定位模位置相对应。安装完毕后,辅助孔与定位孔位置相对应,由于辅助孔上端呈扩口设置,将大量底板置于辅助模上端时,底板通过辅助孔进入定位孔内。由于辅助孔上端面的面积大于底板的面积,因此,底板落入定位孔的概率相对变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模两侧的下端分别开设有嵌槽,两个所述嵌槽大小不一致,所述嵌槽与限位块两两配合,所述限位块嵌设于嵌槽内,且限位块滑动连接于嵌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块嵌入嵌槽内时,辅助模与定位模上孔的位置相对应。在辅助模下端开设嵌槽,对辅助模起定位作用,保证其位置不错开。嵌槽大小不一致,可以防止辅助模反向安装而导致定位错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模下端的两侧开设有两个辅助槽,两个所述辅助槽分别连通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辅助模从定位模表面拆卸下来时,手指嵌入两侧辅助孔,然后,微微向上施力,辅助模即脱离定位模。辅助模的开设,方便了使用者对辅助模施力,提高其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上表面与定位模上表面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位模内的底板倒扣进入安装模具时,定位模上表面与安装模具相合底板与定位模表面平齐,更方便进入安装模具。如若底板表面突出定位模表面,倒扣时,底板表面在安装模具表面摩擦,影响产品的质量。如若底板表面低于定位模表面,底板由定位模进入安装模具时,路径变长,一侧浪费时间,二则底板在掉落过程中与安装模具上孔的位置很有可能不贴合,降低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在定位模表面开设与安装模具上加工位置和形状相对应的第一孔组,达到定位的目的。

2、在定位模下设置用以辅助定位的吸铁盘,达到稳定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局部剖视图;

图3为定位模和吸铁盘的关系图。

附图标记:10、定位模;11、第一孔组;12、定位孔;13、定位槽;14、置物槽;20、吸铁盘;21、第一板;22、第二板;23、分离槽;30、限位块;40、辅助模;41、第二孔组;42、辅助孔;43、嵌槽;44、辅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模具的定位组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定位模10,定位模10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孔组11,第一孔组11包括若干等距排列的定位孔12。各定位孔12开设位置与安装模具上孔的位置相合且大小一致,定位孔12一侧开设有供底板上的凸起嵌设的定位槽13,各定位槽13开设方向一致,底板与定位槽13呈间隙配合。安装模具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安装模具上端面的两侧。定位模10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0,限位块30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定位模10的两侧,两个限位块30大小不一致,两个限位槽与两个限位块30两两配合。限位块30嵌设于限位槽内且限位块30滑动连接于限位槽。定位模10下端嵌设有用以固定底板位置的吸铁盘20,定位模10上设有用以辅助底板进料的辅助模40。

将辅助模40安装在定位模10上,大量底板置于辅助模40上,手动摇晃或者设备震荡,底板由辅助模40进入定位模10,直至底板完全嵌入定位孔12内,凸起嵌入定位槽13内。将吸铁盘20置于定位模10下端,底板位置被固定,取下辅助模40具。将定位模10扣合在安装模具表面,两侧的限位块30对准限位槽,并嵌入。当定位模10表面完全贴合安装模具表面时,取下吸铁盘20,底板失去吸力,掉入定位孔12内。轻轻敲打定位模10表面,保证所有底板都落入安装模具内,取下定位模10后微调底板位置即可进入后续加工。

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辅助模40上开设有第二孔组41,第二孔组41连通上下端面,第二孔组41包括若干与定位孔12位置相对应的辅助孔42,辅助孔42截面呈倒梯形,辅助孔42下端与定位孔12位置重合且大小一致。辅助模40下端开设有嵌槽43,嵌槽43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侧,两个嵌槽43大小不一致且与限位块30两两配合。限位块30嵌设于嵌槽43内且限位块30滑动连接于嵌槽43。辅助模40上侧壁开设有辅助槽44,辅助槽44设有两个分别对称开设在辅助模40的两侧,各辅助槽44连通辅助模40上端面。

定位模10下端开设有置物槽14,吸铁盘20包括嵌设于置物槽14内的第一板21和固定连接于第一板21远离定位模10一侧的第二板22,第二板22上端外侧抵接于定位模10下端。第一板21上端固定设有磁板。第二板22侧壁开设有分离槽23,分离槽23沿其轴心对称设有两个,分离槽23连通第二板22上端面。

安装辅助模40时,对准两侧嵌槽43和限位块30并嵌入,限位块30在嵌槽43内滑动,直至辅助模40下端抵接于定位模10,辅助孔42下端与定位孔12完全重合。将大量底板置于辅助模40上,手动摇晃或者设备震荡,底板在辅助模40上表面翻转,直至底板由辅助孔42进入定位孔12内。由于辅助孔42上端面尺寸大于底板的尺寸,因此,各定位孔12内很快完全铺满底板,将多余的底板扫除。

将吸铁盘20置于定位模10下,对准后第一板21嵌入置物槽14内,磁板将底板吸住,底板位置被固定。手指嵌入辅助模40两侧的辅助槽44内,对其施以向上的力,辅助模40被取下。将定位模10扣合在安装模具上,确定位置无误后,手指嵌入吸铁盘20两侧的分离槽23内,对其施以向上的力,吸铁盘20脱离定位模10。底板失去吸力,掉入定位孔12内。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安装辅助模40时,对准两侧嵌槽43和限位块30并嵌入,限位块30在嵌槽43内滑动,直至辅助模40下端抵接于定位模10,辅助孔42下端与定位孔12完全重合。将大量底板置于辅助模40上,手动摇晃或者设备震荡,底板在辅助模40上表面翻转,直至底板由辅助孔42进入定位孔12内。由于辅助孔42上端面尺寸大于底板的尺寸,因此,各定位孔12内很快完全铺满底板,将多余的底板扫除。

将吸铁盘20置于定位模10下,对准后第一板21嵌入置物槽14内,磁板将底板吸住,底板位置被固定。手指嵌入辅助模40两侧的辅助槽44内,对其施以向上的力,辅助模40被取下。将定位模10扣合在安装模具上,确定位置无误后,手指嵌入吸铁盘20两侧的分离槽23内,对其施以向上的力,吸铁盘20脱离定位模10。底板失去吸力,掉入定位孔12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