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0781发布日期:2020-10-28 12:2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窗把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零件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门窗把手。



背景技术:

门窗把手是一种在门窗上使用较为广泛的部件,把手和门窗的配合安装使得门窗便于开关。传统的门窗把手都是通过把手内的方轴或者拨叉带动门窗内的锁体打开或者关闭,拨叉和方轴属于两种结构,目前门窗把手都是一体式设计,带有方轴的把手无法带动与拨叉配合的锁体,缺少一种既可以安装方轴又可以安装拨叉的门窗把手。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窗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门窗把手,包括把手座,所述把手座内活动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座朝向把手的一侧设有供把手移动的开口,所述把手连接把手座的一端设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包括上连接面和下连接面,所述上连接面与把手座活动连接,所述下连接面外周形成有连接拨叉的齿槽,所述拨叉形成有与所述齿槽相配合的齿块,所述下连接面内形成有连接方轴的方槽,所述把手座底端设有底封盖。

进一步的,所述下连接面内的齿槽设有5个,均匀分布在下连接面的上半部分,所述拨叉内的齿块设有3个。

进一步的,所述齿块设在拨叉的底端,所述把手座形成有供所述拨叉滑动的滑轨。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座一侧形成有腔体,腔体内设有锁芯,所述锁芯的一端设有钥匙孔,所述锁芯的另一端设有偏心柱,所述偏心柱上套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朝向齿槽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齿槽相配合的齿块。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内方槽位置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直径小于方槽的宽度,所述把手座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孔配合使用的连接槽。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座内形成有与把手配合连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有滚珠和弹簧,弹簧使得滚珠具有向外移动的趋势,所述上连接面形成有与滚珠相配合的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设有4个,均匀分布在上连接面上,所述连接孔设有4个,设在与所述滑槽相对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底封盖内形成有供方轴伸出的通孔,以及供拨叉伸出的通槽。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座外周设有外壳。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门窗把手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更换连接门锁的拨叉和方轴。

2.本实用新型把手连接拨叉通过多个齿槽和齿块连接,使连接更加稳定。

3.本实用新型把手座内形成有滑轨,防止拨叉脱离把手。

4.本实用新型把手座设有锁芯,锁芯底部连接连接块,通过连接块上的齿块抵在把手内的齿槽,使把手具有自锁功能。

5.本实用新型把手通过紧固件穿过连接孔,将把手固定在把手座上,且连接孔与方轴设置在同一位置,充分利用连接端的空间。

6.本实用新型把手上连接面与把手座之间设有弹簧和滚珠,方便把手转动。

7.本实用新型下连接面与把手座之间设有4个弹簧和滚珠,使把手在把手座内转动更加稳定。

8.本实用新型底封盖内设有通孔和通槽,方便方轴和拨叉伸出,且制造方便。

9.本实用新型外壳主要是保护把手座不受破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爆炸图

图3是把手反面示意图

图4是把手正面示意图

图5把手座内部示意图

图6把手座内部爆炸图

图7底封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把手座,20-把手,30-拨叉,40-方轴,50-底封盖,60-外壳,101-开口,102-滑轨,103-腔体,104-锁芯,105-偏心柱,106-钥匙孔,107-连接块,108-连接槽,109-凹槽,110-圆孔,111-滚珠,112-弹簧,201-连接端,202-上连接面,203-下连接面,204-齿槽,205-方槽,206-连接孔,207-滑槽,301-齿块,501-通孔,502-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2,3,4所示,一种门窗把手,包括把手座10,所述把手座10内活动连接有把手20,所述把手座10朝向把手20的一侧设有供把手20移动的开口101,所述把手20连接把手座10的一端设为连接端201,所述连接端201包括上连接面203和下连接面202,所述上连接面203与把手座10活动连接,所述下连接面202外周形成有连接拨叉30的齿槽204,所述拨叉30形成有与所述齿槽204相配合的齿块301,所述下连接面202内形成有连接方轴40的方槽205,所述把手座10底端设有底封盖50。具体的,把手20活动设置在把手座10上,把手20在把手座10的开口101内左右移动,把手20的下连接面202分别形成有连接拨叉30的齿槽204,以及连接方轴40的方槽205,当把手20连接拨叉300时,把手20上的齿槽204与拨叉30的齿块301相连接,把手20带动齿槽204转动,齿槽204带动齿块301左右移动,当把手10连接方轴40时,方轴40插接在方槽205内,转动把手20使连接在方槽205上的方轴40发生转动,底封盖50防止把手座10内的部件掉出。

进一步的,所述下连接面202内的齿槽204设有5个,均匀分布在下连接面202的上半部分,所述拨叉30内的齿块301设有3个。具体的,把手20带动拨叉30左右移动采用齿轮带动齿条移动原理,因此下连接面202的齿槽204数量不易过少,过少导致连接面不足,传动不稳定,齿槽204数量过多,容易导致浪费,一部分齿槽204拨叉30根本连接不到。

进一步的,所述齿块301设在拨叉30的底端,所述把手座10形成有供所述拨叉30滑动的滑轨102。具体的,拨叉30连接在把手20上,把手20带动拨叉30左右移动,把手座10上设置滑轨102,使拨叉30在滑轨102内移动,防止拨叉30在转动时与把手20断开连接。

如图5所示,所述把手座10一侧形成有腔体103,腔体103内设有锁芯104,所述锁芯104的一端设有钥匙孔106,所述锁芯104的另一端设有偏心柱105,所述偏心柱105上套有连接块107,所述连接块107形成有与所述偏心柱105相配合的连接槽108,所述连接块107朝向齿槽204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齿槽204相配合的齿块301。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把手20设有自锁结构,通过钥匙转动锁芯104,锁芯104末端的偏心柱105带动连接块107移动,当连接块107上的齿块301移动至把手20内的齿槽204时,实现把手20的自锁,当钥匙带动锁芯104转动,使连接块107上的齿块301脱离齿槽204,则把手20的自锁结构解除。

如图3所示,所述把手20内方槽205位置设有连接孔206,所述连接孔206的直径小于方槽205的宽度,所述把手座10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孔206配合使用的凹槽109。具体的,把手20通过螺栓连接在把手座10,螺栓穿过连接孔206和凹槽109,并在凹槽108内套入螺母,防止螺栓脱出。

如图6所示,所述把手座10内形成有圆孔110,所述圆孔110内设有滚珠111和弹簧112,弹簧112使得滚珠111具有向外移动的趋势,所述上连接面203形成有与滚珠111相配合的滑槽207。具体的,把手20的上连接面203与把手座10之间设置滚珠111和弹簧112,将滑动连接转化为滚动连接,圆孔110主要用于放置滚珠111和弹簧112,当滚珠111经过滑槽207时,滚珠会卡在滑槽207内,将把手20卡住形成键位。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207设有4个,均匀分布在上连接面203上,所述圆孔110设有4个,分别设在与所述滑槽207相对位置。具体的,上连接面203内均匀分布有4个滑槽207,与相对应的圆孔110向配合使用时,滑动更加稳定。

如图7所示,所述底封盖50内形成有供方轴40伸出的通孔501,以及供拨叉30伸出的通槽502。具体的,底封盖50设置在把手座10的底部,当把手20连接拨叉30时,拨叉30的伸出端设在通槽502内,当把手20连接方轴40时,方轴40的伸出端设在通孔501内,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通槽502的长度大于等于滑轨102的长度,所述通孔501的直径大于等于方轴40的对角线。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座10外周设有外壳60。具体的,外壳60将把手座10包裹在内,防止把手座10,以及连接在把手座10上的部件受到外部的破坏。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