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启角度可达180度的木板门牢固型侧装角链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99462发布日期:2020-08-18 18:43阅读:10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启角度可达180度的木板门牢固型侧装角链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柜门连接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启角度可达180度的木板门牢固型侧装角链组件,包括侧装角链、链接轴及木板门型材。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应用于衣柜开启角度可达180度的角链,这种开启角度可达180度的角链,用于连接木板柜门和柜体的上下铰链且均采用外置式铰链,其上下铰链都露在外面,上下铰链的柜体固定板一般固定在柜体的顶部或底部正面,其固定板设有的通孔常采用螺丝直接固定在柜体角框顶板或底板的正面上,如图1所示,由于顶板或底板多为层板结构,螺丝固定在层板结构之间其受力较差,当柜门较重或使用过程中常因层板结构之间的结合力不足以承受柜门重量而造成顶板或底板之中的层板结构脱离粘合状态,以致出现顶板或底板产生变形或损坏,从而使得柜门出现松动甚至脱落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防止木板柜门出现松动甚至脱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启角度可达180度的木板门牢固型侧装角链组件,包括侧装角链、链接轴及木板门型材,所述侧装角链包括支撑板、折板及固定板,所述折板分别连接所述支撑板、固定板且形成90度直角,所述支撑板呈三角板形,其外侧角端设有支撑耳,所述支撑耳上、下端面开设有定位通孔,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通孔,通过所述固定通孔穿过固定螺丝固定在柜框立板内侧面上,实现柜门板与所述柜框立板的牢固连接;所述链接轴分别插入所述定位通孔及所述木板门型材侧边设有的旋转支承耳上,实现所述木板门型材绕所述链接轴完成180度的开合。

所述木板门型材,包括旋转轴竖料和拉手料,所述旋转轴竖料、拉手料分别固定在木板门两侧边,所述旋转轴竖料包括角形料主体、旋转支承耳,所述角形料主体一侧为所述旋转支承耳,所述旋转支承耳开设有旋转支承耳通孔,所述旋转支承耳与所述角形料主体之间形成旋转轴竖料凹槽以夹装木板门,所述角形料主体侧面上设有固定通孔以便于螺纹穿过固定木板门;所述拉手料包括拉手料主体、边耳,所述拉手料主体一侧为所述边耳,所述拉手料主体面向木板门侧设有间隔设置的榫形体,通过所述旋转轴竖料凹槽及所述榫形体实现对木板门的固定,通过所述旋转支承耳实现木板门的180度开合。

进一步,为了使所述榫形体与木板门的结合更牢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榫形体外表面为齿形设置。

又进一步,为了使所述榫形体与木板门的结合更加牢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齿形设置至少一个。

为了适应木板门4厚度误差安装的需要以及涂积胶水层的需要,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旋转轴竖料凹槽内侧边顶部设有凸起。

为保证固定螺丝穿过所述固定通孔时,螺丝头不外露,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固定通孔为沉头通孔以保证螺丝头不外露而外形美观。

为保证所述固定板的受力均匀,更好地支承柜门重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固定板上开设的所述固定通孔数量为个且分为上下二排各2个。

为加强支撑板、折板的受力情况,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护角挡板,护角挡板设在支撑板、折板顶上部之间连接支撑板、折板以达到增强支撑板、折板刚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安装位置,对安装在左下角、右上角及右下角处的侧装角链参照上述结构进行灵活的镜象,并设置支撑板、折板及固定板之间的位置与连接关系。

所述链接轴分为外链接轴套及内链接轴,所述外链接轴套为具有平顶及下柱体的中空t形圆柱体,所述中空t形圆柱体下端带有倒角;所述内链接轴为中部带圆台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两端带有倒角,其圆柱体可插入所述外链接轴套的中空t形圆柱体配合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柜体框角内侧立板侧面上进行安装固定,使得对柜体的安装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开启角度可达180度的角链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开启角度可达180度的角链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使用状态剖面俯视示意图;

图4为侧装角链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为侧装角链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6为侧装角链安装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木板门型材结构俯视图;

图8为拉手料结构俯视图;

图9为旋转轴竖料结构俯视图;

图10为外链接轴套结构主视图;

图11为外链接轴套结构俯视图;

图12为内链接轴结构主祯图;

图13为内链接轴结构俯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俯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开启角度可达180度的角链使用状态示意,角链固定板10设有的通孔103常采用螺丝直接固定在柜体角框顶板30的正面上。

图1、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开启角度可达180度的角链,包括固定板10,其外侧角端设有支撑耳101,支撑耳101上、下端面开设有定位通孔102,固定板10上开设有固定通孔103,通过固定通孔103穿过固定螺丝固定在柜体角顶板30正面上,实现柜门板与柜体框的牢固连接。

图3至图6示出了一种开启角度可达180度的木板门牢固型侧装角链组件,包括侧装角链1、链接轴2及木板门型材3,侧装角链1包括支撑板11、折板12及固定板13,折板12分别连接支撑板11、固定板13且形成90度直角,支撑板11呈三角板形,其外侧角端设有支撑耳111,支撑耳111上、下端面开设有定位通孔112,固定板13上开设有固定通孔131,通过固定通孔131穿过固定螺丝固定在柜框立板20内侧面上,实现柜门板与柜框立板20的牢固连接。链接轴2分别插入定位通孔112及木板门型材3侧边设有的旋转支承耳上,实现木板门型材3绕链接轴2完成180度的开合。

如图7、如图8所示,木板门型材3,包括旋转轴竖料31和拉手料32,旋转轴竖料31、拉手料32分别固定在木板门4两侧边,旋转轴竖料31包括角形料主体311、旋转支承耳312,角形料主体311一侧为旋转支承耳312,旋转支承耳312开设有旋转支承耳通孔3121,旋转支承耳312与角形料主体311之间形成旋转轴竖料凹槽313以夹装木板门4,角形料主体311侧面上设有固定通孔3111以便于螺纹穿过固定木板门4;拉手料32包括拉手料主体321、边耳322,拉手料主体321一侧为边耳322,拉手料主体321面向木板门4侧设有间隔设置的榫形体323,通过旋转轴竖料凹槽313及榫形体323实现对木板门4的固定,通过旋转支承耳312实现木板门4的180度开合。

进一步,为了使榫形体323与木板门4的结合更牢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榫形体323外表面为齿形设置。

进一步,为了使榫形体323与木板门4的结合更加牢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齿形设置至少一个。

如图9所示,为了适应木板门4厚度误差安装的需要以及涂积胶水层的需要,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旋转轴竖料凹槽313内侧边顶部设有凸起131。

为保证固定螺丝穿过固定通孔131时,螺丝头不外露,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固定通孔131为沉头通孔以保证螺丝头不外露而外形美观。

为保证固定板13的受力均匀,更好地支承柜门重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固定板13上开设的固定通孔131数量为4个且分为上下二排各2个。

如图5、图6所示,为加强支撑板11、折板12的受力情况,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护角挡板14,护角挡板14设在支撑板11、折板12顶上部之间连接支撑板11、折板12以达到增强支撑板11、折板12刚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安装位置,对安装在左下角、右上角及右下角处的侧装角链参照上述结构进行灵活的镜象,并设置支撑板11、折板12及固定板13之间的位置与连接关系。

如图10至图13所示,链接轴2分为外链接轴套21及内链接轴22,外链接轴套21为具有平顶211及下柱体212的中空t形圆柱体,中空t形圆柱体下端带有倒角;内链接轴22为中部带圆台221的圆柱体,圆柱体两端带有倒角,其圆柱体可插入外链接轴套21的中空t形圆柱体配合使用。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如图6所示,先在固定板13上的开设的通孔用螺丝穿过,将侧装角链1固定在柜框立板20的侧面,由于螺丝穿过立板20的若干层结构,其受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并牢固地固定在立板20的侧面,有效防止了柜门的松动甚至脱落;然后如图13、14所示,将木板门型材3通过链接轴2安装在上、下侧装角链1上,如图15所示,将木板门型材3绕链接轴2转动,即可实现180度开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柜体框角内侧立板侧面上进行安装固定,使得对柜门的安装更加牢固。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出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