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35969发布日期:2021-09-07 18:57阅读:54来源:国知局
门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防火门的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2.一般现有逃生门的门锁,其采用推压方式解锁,以利于推开门板而进入逃生通道。
3.然而,现有逃生门的门锁中,其锁具配置于门外,以连动其锁头伸缩于门闸处,致使该锁具容易遭窃,且于长期使用下,该锁具容易损坏。
4.因此,如何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种种问题,实已成目前亟欲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锁装置,避免遭受破坏或偷窃的问题
6.本技术的门锁装置包括:锁组件,其包含带动件、连接该带动件的作用件、配合该作用件作动的主动件及连动该主动件的主锁件,以令该带动件带动该作用件摆动,使该作用件于摆动时触动该主动件,以位移该主动件,且同步位移该主锁件;以及操作组件,其连动该锁组件的带动件。
7.前述的门锁装置中,该锁组件还包含一壳结构,其配置该主锁件及该主动件,以令该主锁件相对该壳结构位移而伸出或缩入该壳结构,且令该主动件以可位移的方式设于该壳结构上并固接该主锁件。例如,该锁组件还包含一固定于该壳结构上且供该主锁件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的承载结构。
8.前述的门锁装置中,该带动件为轴体,该带动件的其中一端部形成有一滑动部,其以可位移的方式连接该操作组件,而另一端部固接该作用件,以令该带动件带动该作用件摆动。
9.前述的门锁装置中,该作用件呈勺状,其具有相连的勺体及柄部,该勺体卡固于该带动件上,以令该柄部以该带动件为轴心进行摆动。
10.前述的门锁装置中,该主动件具有一可朝特定方向位移的位移部、设于该位移部上的受力部、及设于该位移部上以固接该主锁件的固接部,以令该作用件于摆动时钩引该受力部位移,使该位移部直线位移而带动该固接部位移,致使该主锁件配合该固接部一并位移。
11.前述的门锁装置中,该操作组件包含至少一作动机构以及一连动该作动机构与该带动件的连动机构。例如,该作动机构具有一转动件、一作动件及一固定件,且该转动件具有一轴部以及连接于该轴部不同侧的第一臂部与第二臂部,以令该轴部连接该固定件,且该第一臂部连接该作动件,而该第二臂部连接该连动机构。或者,该连动机构具有一连接该作动机构的连动件及一连接该连动件的被动件,且该被动件的其中一侧连接该连动件,而另一侧以可位移的方式连接该带动件。
12.前述的门锁装置中,还包括一包覆该操作组件的推把组件。
13.由上可知,本技术的门锁装置,主要借由该带动件、作用件及主动件的相互配合,使该锁组件能埋设于门架中,故能避免该锁组件遭受破坏或偷窃的问题。
1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15.图1a为本技术的门锁装置于使用状态的前视立体示意图;
16.图1b为图1a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17.图2a为本技术的门锁装置的局部前视立体示意图;
18.图2b为图2a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19.图2c为本技术的门锁装置的局部后视立体示意图;
20.图2d为图2c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21.图3a至图3b为本技术的门锁装置于作动时的局部前视示意图;
22.图3a’至图3b’为本技术的门锁装置于作动时的局部后视示意图。
23.其中,附图标记
[0024]1ꢀꢀꢀꢀꢀꢀ
门锁装置
ꢀꢀꢀꢀꢀꢀꢀꢀꢀꢀꢀꢀ1’ꢀꢀꢀꢀꢀ
推把组件
[0025]
1a
ꢀꢀꢀꢀꢀ
推把结构
ꢀꢀꢀꢀꢀꢀꢀꢀꢀꢀꢀꢀ
10
ꢀꢀꢀꢀꢀ
固定结构
[0026]
10a
ꢀꢀꢀꢀ
定位部
ꢀꢀꢀꢀꢀꢀꢀꢀꢀꢀꢀꢀꢀꢀ
10b
ꢀꢀꢀꢀ
基座
[0027]
100
ꢀꢀꢀꢀ
凸块
ꢀꢀꢀꢀꢀꢀꢀꢀꢀꢀꢀꢀꢀꢀꢀꢀ
11
ꢀꢀꢀꢀꢀ
推把部
[0028]
12
ꢀꢀꢀꢀꢀ
遮罩部
ꢀꢀꢀꢀꢀꢀꢀꢀꢀꢀꢀꢀꢀꢀ2ꢀꢀꢀꢀꢀꢀ
锁组件
[0029]
2a
ꢀꢀꢀꢀꢀ
锁本体
ꢀꢀꢀꢀꢀꢀꢀꢀꢀꢀꢀꢀꢀꢀ
2b
ꢀꢀꢀꢀꢀ
组装结构
[0030]
20
ꢀꢀꢀꢀꢀ
壳结构
ꢀꢀꢀꢀꢀꢀꢀꢀꢀꢀꢀꢀꢀꢀ
20a
ꢀꢀꢀꢀ
主壳体
[0031]
20b
ꢀꢀꢀꢀ
第一板体
ꢀꢀꢀꢀꢀꢀꢀꢀꢀꢀꢀꢀ
20c
ꢀꢀꢀꢀ
第二板体
[0032]
200
ꢀꢀꢀꢀ
滑槽
ꢀꢀꢀꢀꢀꢀꢀꢀꢀꢀꢀꢀꢀꢀꢀꢀ
201
ꢀꢀꢀꢀ
卡槽
[0033]
21
ꢀꢀꢀꢀꢀ
带动件
ꢀꢀꢀꢀꢀꢀꢀꢀꢀꢀꢀꢀꢀꢀ
210
ꢀꢀꢀꢀ
滑动部
[0034]
22
ꢀꢀꢀꢀꢀ
作用件
ꢀꢀꢀꢀꢀꢀꢀꢀꢀꢀꢀꢀꢀꢀ
220
ꢀꢀꢀꢀ
勺体
[0035]
221
ꢀꢀꢀꢀ
柄部
ꢀꢀꢀꢀꢀꢀꢀꢀꢀꢀꢀꢀꢀꢀꢀꢀ
23
ꢀꢀꢀꢀꢀ
主动件
[0036]
230
ꢀꢀꢀꢀ
位移部
ꢀꢀꢀꢀꢀꢀꢀꢀꢀꢀꢀꢀꢀꢀ
231
ꢀꢀꢀꢀ
受力部
[0037]
232
ꢀꢀꢀꢀ
固接部
ꢀꢀꢀꢀꢀꢀꢀꢀꢀꢀꢀꢀꢀꢀ
233
ꢀꢀꢀꢀ
带动部
[0038]
24
ꢀꢀꢀꢀꢀ
主锁件
ꢀꢀꢀꢀꢀꢀꢀꢀꢀꢀꢀꢀꢀꢀ
240
ꢀꢀꢀꢀ
弹性元件
[0039]
25
ꢀꢀꢀꢀꢀ
辅助锁件
ꢀꢀꢀꢀꢀꢀꢀꢀꢀꢀꢀꢀ
250
ꢀꢀꢀꢀ
弹性元件
[0040]
26
ꢀꢀꢀꢀꢀ
承载结构
ꢀꢀꢀꢀꢀꢀꢀꢀꢀꢀꢀꢀ
260
ꢀꢀꢀꢀ
卡条
[0041]3ꢀꢀꢀꢀꢀꢀ
操作组件
ꢀꢀꢀꢀꢀꢀꢀꢀꢀꢀꢀꢀ
3a,3b
ꢀꢀ
作动机构
[0042]
3c
ꢀꢀꢀꢀꢀ
连动机构
ꢀꢀꢀꢀꢀꢀꢀꢀꢀꢀꢀꢀ
30
ꢀꢀꢀꢀꢀ
转动件
[0043]
300
ꢀꢀꢀꢀ
轴部
ꢀꢀꢀꢀꢀꢀꢀꢀꢀꢀꢀꢀꢀꢀꢀꢀ
301
ꢀꢀꢀꢀ
第一臂部
[0044]
302
ꢀꢀꢀꢀ
第二臂部
ꢀꢀꢀꢀꢀꢀꢀꢀꢀꢀꢀꢀ
303
ꢀꢀꢀꢀ
轴件
[0045]
31
ꢀꢀꢀꢀꢀ
作动件
ꢀꢀꢀꢀꢀꢀꢀꢀꢀꢀꢀꢀꢀꢀ
310
ꢀꢀꢀꢀ
固定孔
[0046]
32
ꢀꢀꢀꢀꢀ
固定件
ꢀꢀꢀꢀꢀꢀꢀꢀꢀꢀꢀꢀꢀꢀ
320
ꢀꢀꢀꢀ
固定孔
[0047]
33
ꢀꢀꢀꢀꢀ
连动件
ꢀꢀꢀꢀꢀꢀꢀꢀꢀꢀꢀꢀꢀꢀ
34
ꢀꢀꢀꢀꢀ
连接件
[0048]
35
ꢀꢀꢀꢀꢀ
被动件
ꢀꢀꢀꢀꢀꢀꢀꢀꢀꢀꢀꢀꢀꢀ
350
ꢀꢀꢀꢀ
第一凹槽
[0049]
351
ꢀꢀꢀꢀ
第二凹槽
ꢀꢀꢀꢀꢀꢀꢀꢀꢀꢀꢀꢀ9ꢀꢀꢀꢀꢀꢀ
门结构
[0050]
90
ꢀꢀꢀꢀꢀ
门架
ꢀꢀꢀꢀꢀꢀꢀꢀꢀꢀꢀꢀꢀꢀꢀꢀ
90a
ꢀꢀꢀꢀ
杆体
[0051]
91
ꢀꢀꢀꢀꢀ
门板
ꢀꢀꢀꢀꢀꢀꢀꢀꢀꢀꢀꢀꢀꢀꢀꢀ
f1,f2,r,l 作用方向
[0052]
p
ꢀꢀꢀꢀꢀꢀ
推力
ꢀꢀꢀꢀꢀꢀꢀꢀꢀꢀꢀꢀꢀꢀꢀꢀ
x,y,z
ꢀꢀ
箭头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以下借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优点及功效。
[0054]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的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左」、「右」及「一」等的用语,也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也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55]
图1a及图1b为将本技术的门锁装置1应用于门结构9上的示意图。如图1a及图1b所示,该门结构9包含一组对应门口尺寸的门架90及接置该门架90的门板91,且该门锁装置1例如为无头锁匣式的防火型门锁,其包括一埋设于该门架90中的锁组件2、一设于该门架90及该门板91外且连动该锁组件2的操作组件3、以及一包覆该操作组件3的推把组件1’。
[0056]
于本实施例中,是将该门口的进出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如箭头方向x),且将沿该门板91的短边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如箭头方向y),而将沿该门板91的高度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如箭头方向z)。应可理解地,该箭头方向x,y,z的方位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配置,并无特别限制。
[0057]
此外,该门板91为长方形板体,且该门架90包含分别配置于该门板91左、右两侧的直立中空杆体90a,以令该锁组件2埋设于其中一杆体90a中,且该操作组件3架设于该两杆体90a上以横跨该门板91(大致位于该门板91的中间处)。
[0058]
另外,该推把组件1’设于该门板91前侧,其包含一推把结构1a以及多个分别配置于该两杆体90a外表面上以接合该推把结构1a的固定结构10。例如,该推把结构1a包含相互配合的推把部11与遮罩部12,且该固定结构10具有相连接的定位部10a及基座10b,其中,该定位部10a固定于该门架90上,因而该固定结构10得以安装于该门架90上,且该遮罩部12固接该定位部10a,而该推把部11以可位移方式接合该基座10b,以令该推把部11能相对该基座10b沿前、后方向(如箭头方向x)位移。具体地,该推把部11与该遮罩部12配合成一对应该操作组件3的长形中空管体,且该定位部10a与该基座10b组合成一槽体,其槽口对应容置该长形中空管体的端部。应可理解地,有关推把组件1’的具体零部件繁多,其为业界所熟知,故不再赘述。
[0059]
所述的操作组件3包含至少一作动机构3a,3b以及一连动该作动机构3a,3b的连动机构3c。
[0060]
于本实施例中,该操作组件3大致沿该门板91的宽度(如箭头方向y)配置而设有两组作动机构3a,3b(如图1b所示)。如图2a及图2b所示,其中一组作动机构3a具有一转动件
30、一连接(如通过固定孔310)该推把部11的作动件31、及一连接(如通过固定孔320)该遮罩部12的固定件32,且该转动件30具有一轴部300(如轴件303),以及连接于该轴部300不同侧的第一臂部301与第二臂部302,以令该轴部300连接该固定件32,且该第一臂部301连接该作动件31,而该第二臂部302连接该连动机构3c。例如,该转动件30大致呈回力镖状,且该固定件32呈夹口状,以令该连动机构3c穿过该固定件32的夹口。同理地,另一组作动机构3b的配置大致相同。
[0061]
此外,该连动机构3c具有一连接该作动机构3a(其第二臂部302)的连动件33、一连接该连动件33其中一端的被动件35、及一连接另一作动机构3b(其第二臂部302)与该连动件33另一端的连接件34,故两组作动机构3a,3b的第二臂部302分别连接该连动件33与该连接件34,使该些作动机构3a,3b得以连动。例如,该连动件33与该连接件34均为杆体,且该被动件35的右侧连接该连动件33,而左侧以可位移方式设于该定位部10a上。具体地,该被动件35左侧形成有一第一凹槽350,且该定位部10a上配置有一对应该凹槽350的凸块100,以令该被动件35相对该定位部10a位移。
[0062]
如图2b及图2c所示,所述的锁组件2包含一设于该门架90内的锁本体2a、及至少一将该锁本体2a固定于该门架90内的组装结构2b,其中,该锁本体2a具有一壳结构20、一连接该被动件35的带动件21、一连接该带动件21的作用件22、一配置于该壳结构20上的主动件23、一配置于该壳结构20上的主锁件24、一配置于该壳结构20上的辅助锁件25及一固定于该壳结构20上且供该主锁件24与辅助锁件25以可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的承载结构26。
[0063]
于本实施例中,该壳结构20具有一位于左侧且配置该主锁件24与辅助锁件25的主壳体20a、及分别设于该主壳体20a前、后侧且配置该主动件23的第一板体20b与第二板体20c,且该带动件21为轴体,其穿过该第一板体20b以伸入该定位部10a中,使其相对两端分别连接该被动件35与该作用件22。例如,该带动件21的其中一端部延伸有一滑动部210(如图2b所示),其以可位移方式连接该被动件35(其第二凹槽351),而另一端部固接该作用件22,以令该带动件35带动该作用件22摆动。具体地,该作用件22呈勺状,其勺体220卡固于该带动件21的端部上,以令其柄部221以该带动件21端部为轴心进行摆动。
[0064]
此外,该主动件23以可位移方式设于该第一板体20b与第二板体20c上并固接该主锁件24。如图2d所示,该主动件23具有一以可位移方式(如通过图2b所示的滑槽200)设于该第一板体20b与第二板体20c上的位移部230、一设于该位移部230上的受力部231、一设于该位移部230上以固接该主锁件24的固接部232、及连动该辅助锁件25的带动部233,以令该作用件22的柄部221于摆动时钩引该受力部231位移,使该位移部230沿该滑槽200直线位移而带动该固接部232位移,致使该主锁件24配合该固接部232一并位移,同时该带动部233也带动该辅助锁件25位移。
[0065]
另外,该承载结构26为片体,其借由多个卡条260卡接该第一板体20b与第二板体20c的卡槽201以固定于该壳结构20上,并借由多个如弹簧的弹性元件240,250分别连接该主锁件24与辅助锁件25,以令该主锁件24与辅助锁件25能伸缩进出该主壳体20a。
[0066]
另外,该组装结构2b固定于该壳结构20的主壳体20a上以连接该门架90,且有关该组装结构2b的种类繁多,并无特别限制,故不再赘述。
[0067]
图3a至图3b为本技术的门锁装置1的作动示意图。如图3a所示,使用者朝该推把部11施以一推力p(如图1a所示),使该推把部11推动该作动机构3a,3b的作动件31(如图2a、图
2b所示),以带动该些转动件30转动,以令该些第二臂部302带动该连动件33与该连接件34朝远离该锁组件2的方向直线移动(如图3a所示的作用方向f1),使该被动件35朝远离该主壳体20a的方向移动(如图3a至图3b所示)。
[0068]
此时,该带动件21的滑动部210受推挤而沿该第二凹槽351向上移动,以带动该作用件22的勺体220摆动,以令该作用件22的柄部221朝远离该主壳体20a的方向(如图3a’所示的作用方向r)摆动而钩引该主动件23的受力部231位移(如图3b’所示),使该位移部230沿该第一与第二板体20b,20c的滑槽200(如图2b所示)朝远离该主壳体20a的方向直线位移(如图3a’所示的作用方向l)而带动该固接部232位移,以令该主锁件24与该辅助锁件25朝该壳结构20内部的方向(如图3a及图3a’所示的作用方向f2)压缩该些弹性元件240,250而缩入该壳结构20中。
[0069]
当该使用者松开该推把部11后,该操作组件3回复至原位(如图3a所示),以带动该锁组件2回复原状(如图3a所示)。
[0070]
综上所述,本技术的门锁装置1主要借由该带动件21、作用件22及主动件23的相互配合,使该锁组件2能埋设于该门架90中,故能避免该锁组件2遭受破坏或偷窃的问题。
[0071]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