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箍挂锁和组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159899发布日期:2021-03-05 15:11阅读:853来源:国知局
环箍挂锁和组装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箍挂锁,包括:环箍,可绕旋转轴线旋转;锁 芯,具有锁芯壳体和可旋转的锁芯;夹带器,联接至锁芯,用于驱动 环箍;壳体,具有前壳体部分和后壳体部分;以及插入部分,锁芯保 持在该插入部分中。
[0002]
另外,本发明涉及组装这种环箍挂锁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3]
环箍挂锁代表一种类型的挂锁,这种挂锁特别安全地防止破开, 并且其中,环状箍不可释放地保持在锁的壳体中。通过解锁锁芯,其 中锁芯可包括例如具有销栓或盘栓的锁定机构,使用合适的钥匙,并 且通过相对于锁芯壳体旋转地致动锁芯,环箍可通过联接至锁芯的夹 带器而绕其旋转轴线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通常,在这一 方面,壳体可包括在打开位置由环箍释放的凹陷部,使得可引导环箍 穿过要固定的物体,例如,搭扣的孔眼或链条的两个构件。在关闭位 置,环箍穿过并阻挡凹陷部,并且可将位于其中的物体固定至锁。例 如,ep 0872615b1中示出了环箍挂锁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
[0004]
环箍挂锁可包括插入到壳体中的插入部分,其特别地可用于接纳 和支承锁芯。在这一方面,这种插入部分可例如具有前板和后板,前 板和后板可例如经由多个铆接销而彼此连接。另外,可将由前板和后 板形成的这种插入部分固定地连接至壳体,为此目的,特别地,插入 部分可焊接至环箍挂锁的壳体。然而,这种环箍挂锁的组装复杂和/ 或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环箍挂锁,该环箍挂锁能够 简化制造和组装。
[0006]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环箍挂锁来实现,特别地, 插入部分整体地形成一体。
[0007]
整体单件插入部分应理解为最初形成为单个整体结合部件并例如 可通过铸造或注塑成型制造的部件。因而,特别地,整体单件不同于 最初从两个或多个部件连接在一起的插入部分,并且其单独的部件连 接为形成可释放的连接或永久的连接,诸如通过焊接或螺纹连接。
[0008]
这种整体单件式插入部分使得能够通过最小化所需的组装步骤的 数量而能够简化和快速地组装环箍挂锁,并且还能够提供对壳体中的 环箍的限定的引导,这将在下面进行解释。
[0009]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关于本发明指定的方向的指示通常是指环箍 的旋转轴线。
[0010]
在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可发现可能的实施方式。
[001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环箍可包括周边切口,其中插入部分适于通 过环箍的周边切口横向引入环箍的内部空间。因此,可沿着环箍的延 伸平面,或从垂直于环箍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将插入部分引入环箍的 内部空间中,从而可在挂锁的组装期间实现两个部分的简
单连接。
[0012]
插入部分可包括具有接纳开口的保持部,锁芯可旋转地固定地保 持在该接纳开口中,其中保持部具有最小宽度,该最小宽度小于环箍 的周边切口的间隙。在这一方面,特别地,保持部的所述宽度涉及保 持部在环箍的延伸平面内或在与环箍的旋转轴线垂直的平面内的延 伸。
[0013]
由于将锁芯可旋转地固定地保持在保持部的接纳开口中,因而锁 芯可进行固定,以防止旋转,并且固定地布置在插入部分中。在这一 方面,接纳开口可定位成使得插入的锁芯的旋转轴线与环箍的旋转轴 线重合,同时也可相对于环箍偏心地布置锁芯。
[0014]
另外,保持部的这种尺寸使得插入部分能够通过环箍的周边切口 横向插入到其内部空间中,这尤其可简化环箍挂锁的组装。在这方面, 具有用于锁芯的接纳开口的、插入部分的中心保持部的横截面可为圆 柱形的或圆形的,其中保持部同样可配置成使得其宽度或长度在相对 于环箍或锁芯的旋转轴线的特定角度位置上比在其它角度位置上小。 通常,如果插入部分的保持部在至少一个角位置处具有小于环箍的周 边切口的间隙的宽度或长度,则足够了。例如,插入部分的中心保持 部的椭圆形横截面也是可能的。
[001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入部分可由塑料构成。因此,插入部分可 具有弹性,特别是具有最小或轻微的弹性,从而可实现锁芯和壳体之 间的公差补偿。另外,由于壳体的圆形设计,特别是环箍的圆形设计, 在未经授权的打开尝试中,无论如何只能将相对较小的力或扭矩施加 至插入部分上,因此仍然可实现环箍挂锁的足够高的安全性,而不会 被打开。
[0016]
前壳体部分和后壳体部分可由半壳形成。
[0017]
另外,前壳体部分和后壳体部分可周向地相互连接,特别是焊接。 因而,可形成壳体部件的牢固和固定的连接,并由此形成稳定壳体, 从而可证明壳体抵抗未授权的打开尝试或断开尝试。
[0018]
前壳体部分和后壳体部分可沿着共同的分离平面彼此连接。
[001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前壳体部分和后壳体部分可形成径向向内指 向的凹陷部,该凹陷部在环箍的闭合位置中由环箍穿过,其中捕获在 壳体内的插入部分由壳体的凹陷部支承,以防止旋转运动。这使得插 入部分能够旋转地固定地支承在壳体中。由于锁芯还可由插入部分的 保持部旋转地固定地围绕,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旋转地固定地保持在 其中,因而,特别地,可保护环箍挂锁,以免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而 通过锁芯的锁芯壳体或环的剧烈旋转而打开环箍挂锁。
[00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入部分可形成用于环箍的旋转运动的引导 件。由此可实现环箍的限定定位和/或运动,从而例如使得环箍的平滑 旋转运动成为可能,并且可避免在锁定过程中形成噪音。另外,例如, 通过引导件,可避免锁中环箍的磨损现象和可能的楔入,特别是在其 壳体处或在引入开口处的磨损现象和可能的楔入,其中环箍在穿过开 口时在闭合位置处穿入该引入开口。
[002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引导件还可实现间隙补偿。
[0022]
插入部分可形成用于环箍的内周和/或前侧和/或后侧的引导件。
[0023]
插入部分可具有至少一个、优选两个、三个或四个引导部,在沿 环箍的旋转轴线观察时,该一个或多个引导部布置在环箍的内周区域 和前壳体部分之间,和/或布置在环箍的内周区域和后壳体部分之间。 特别地,插入部分的相应引导部可设置在环箍的前侧和
前壳体部分之 间和/或可设置在环箍的后侧和后壳体部分之间。然而,相应的引导部 不必完全覆盖环箍的前侧或后侧,而是可只在环箍的径向内部区域与 环箍重叠。特别地,该一个或多个引导部可为翼形或波瓣形且薄,从 而可在小的空间要求下实现对环箍的限定和平滑引导。另外,如果需 要的话,可补偿壳体的可能的生产和组装公差,并且通过在环箍处布 置引导部,可避免环箍在壳体处的可能的楔入。
[0024]
该一个或多个引导部可由弹性材料形成。特别地,这还可实现补 偿生产公差并便于组装,因为该一个或多个引导部可例如弹性地变形, 并且特别是在插入部分与其它部件连接在一起的过程中弹性地变形。
[002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应的引导部可至少基本上沿着与环箍的旋 转轴线的法线平面延伸。这使得能够实现环形箍挂锁的轴向平坦设计。
[0026]
如上所述,插入部分可包括具有接纳开口的保持部,锁芯可旋转 地固定地保持在接纳开口中,其中,相应的引导部从保持部横向地突 出,或相对于环箍的旋转轴线沿径向突出。在这一方面,特别地,保 持部可布置在插入部分的中心,使得相应的径向突出的引导部可保持 环箍与保持部径向地间隔开,或可在旋转运动期间引导环箍。
[0027]
可设置成至少一个引导部可相对于其延伸方向横向偏转和/或可 在平行于环箍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偏转,并且其中,特别地,该至少 一个引导部可弹性偏转。特别地,该至少一个引导部可在弹性偏转之 后形成为弹性的。例如,该至少一个引导部的这种可偏转配置可便于 将插入部分插入环箍的内部空间中,特别是当从横向方向或从垂直于 环箍的旋转轴线的方向穿过环箍的周边切口进行插入时。因而,即使 引导部在圆周方向上具有比环箍的圆周切口的间隙更大的范围,在插 入部分横向插入环箍的内部空间时也可发生该至少一个引导部的这种 偏转。另外,通过以力传递方式接触环箍的至少一个引导部,可实现 锁中环箍的可靠引导。
[0028]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常在下面提到的实施方式中,对于至少一个 引导部与环箍的力传递接触,例如,当相应引导部的边缘或边缘区域 接触环箍时,可设置相应引导部与环箍之间的面接触或仅线性接触。 不需要全表面接触或重叠。
[002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入部分可具有多个引导部,其中多个引导 部中的至少一个与环箍的前侧周边部分相关联,以及多个引导部中的 至少另一个与环箍的后侧周边部分相关联。在这一方面,环箍可在两 侧由引导部围绕接合,使得可实现环箍在轴向方向上的稳定支承和引 导,并且特别地,在环箍从打开位置移动至关闭位置或从关闭位置移 动至打开位置期间可避免形成噪音。
[0030]
可设置的是,多个引导部中的一个接触环箍的前侧周边部分,以 及该多个引导部中的另一个接触环箍的后侧周边部分。特别地,该多 个引导部中的一个和另一个可以以力传递的方式接触环箍的前侧周边 部分或后侧周边部分,使得在一个和另一个引导部之间相对于旋转轴 线沿轴向方向引导环箍。
[003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着环箍的旋转轴线观察,环箍的横截面直 径可相对于多个引导部中的一个和另一个之间的间隔来选择,使得该 多个引导部中的一个以力传递的方式接触环箍的前侧周边部分,以及 该多个引导部中的另一个以力传递的方式接触环箍的后侧周边部分。 特别地,环箍的横截面直径可具有相对于间隔的过大尺寸,由此可实 现环箍沿着引导部的期望的力传递引导。
[003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触环箍的前侧周边部分的多个引导部中的 一个和接触环箍的后侧周边部分的多个引导部中的另一个可在周边方 向上彼此偏移地布置。例如,三个引导部可设置成两个前侧引导部和 一个后侧引导部的布置,或设置成相反的布置,其中,这些引导部在 周边方向上彼此偏移,接触环箍的相关周边部分。因而,可以以接触 至少一个引导部的方式在大的周边区域中引导环箍,使得可实现环箍 的受控引导。
[0033]
另外,插入部分可包括至少一对引导部,引导部相对于环箍的旋 转轴线轴向地偏移地布置,但是彼此对齐,其中,该对引导部中的一 个引导部与环箍的前侧周边部分相关联,以及该对引导部中的另一个 引导部与环箍的后侧周边部分相关联。在这一方面,一对引导部在轴 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彼此重叠地布置,使得环箍可特别地基本上在两 侧通过引导部在其中布置有一对引导部的区域中围绕两侧接合。
[0034]
在这一方面,可特别设置的是,一对引导部中的一个引导部接触 环箍的前侧周边部分和/或该对引导部中的另一个引导部接触环箍的 后侧周边部分,其中各个引导部可以以力传递方式接触。在这一方面, 环箍可在两侧通过至少一对引导部接合,从而能够在轴向方向上稳定 地支承和定位环箍。因而,也可避免在锁定过程中由于环箍的不准确 引导而形成可能的噪音。
[0035]
插入部分可包括两对这样的引导部,它们相对于环箍的旋转轴线 在周向方向上彼此偏移地布置。在这一方面,特别地,两对引导部可 在基本上径向相对设置的周边部分处引导环箍,从而可在宽的周边区 域中实现对环箍的可靠引导。另外,在壳体内,成对的引导部可布置 在凹陷部的不同侧,在关闭位置由环箍穿过,使得可在从打开位置转 移到关闭位置期间,例如以由第一对接合的方式将环箍引导到凹陷部 中,并且在凹陷部穿过并引入到外壳的引入开口中之后,可由第二对 以围绕接合的方式接收。
[003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芯可具有驱动部,并且夹带器可具有连接 开口,其中锁芯的驱动部以形状配合的方式接合至夹带器的连接开口 中。通过将锁芯的驱动部形状配合接合至夹带器的连接开口中,可实 现将锁芯的旋转均匀且直接地传递至环箍。另外,夹带器可通过与保 持在插入部分中的锁芯的驱动部联接而进行固定,以防止相对于环箍 的旋转轴线在径向方向上从锁芯释放。
[0037]
插入部分可包括横向开口,夹带器插入该横向开口中,其中夹带 器相对于旋转轴线从横向开口径向突出,并且可相对于环箍的旋转轴 线在周向方向上沿横向开口枢转。由于夹带器从横向开口或插入部分 径向突出,因而所述夹带器可和与插入部分径向间隔开的环箍接合, 使得所述环箍可通过从锁芯传递至夹带器的旋转或通过夹带器的枢转 来驱动。
[0038]
可设置的是,环箍具有驱动凹部,夹带器基本上无间隙地接合至 该驱动凹部中,特别地,相对于其枢转方向以形状配合的方式接合至 该驱动凹部中。由于夹带器接合至驱动凹部内,因而环箍可通过利用 钥匙的旋转致动和由此产生的夹带器的枢转而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 之间移动。在这一方面,特别地,夹带器在枢轴方向上基本上无间隙 地或形状配合地接合至驱动凹部中使得能够直接且无延迟地将锁芯的 旋转传递至环箍。由此也可实现关于驱动环箍所需的力的均匀锁定过 程,并且由此也可避免由夹带器在驱动凹部的边界处的邻接可能形成 的噪音。相反,如果需要,夹带器可在径向方向上可移动地支承在驱 动凹部中,以便能够在夹带器的枢转和环箍的运动期间,补偿锁芯或 夹带器的旋转
轴线相对于环箍的旋转轴线的可能偏心。
[0039]
插入部分可在相对于旋转轴线的周边方向上形成横向开口的边 界,其中夹带器的枢转运动在周边方向上受边界限制。在这一方面, 特别地,由插入部分形成的边界可在夹带器在环箍的闭合位置或打开 位置接触的相应邻接的意义上起作用。夹带器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环箍 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的位置可通过这些邻接清楚地预先确定和固 定。另外,特别地,在环箍的闭合位置,夹带器可由周边方向上的相 关边界支承,使得,可阻止在无授权的情况下试图通过将夹带器移动 至环箍的闭合位置中的预定位置之外来打开环箍挂锁。
[004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入部分可具有中空圆柱体部分的内套表面, 在该处,在枢转运动期间,夹带器的未从横向开口突出的部分以接触 方式进行引导,其中,特别地,内套表面延伸过至少180
°
(180
°
角度) 的角度范围。由于夹带器在插入部分内的这种接触引导,因而夹带器 的运动可以以协调和均匀的方式进行。另外,内套表面可至少部分地 吸收从径向方向施加至夹带器的从开口突出的部分的力,并且例如通 过打击施加至壳体的力,并且内套表面可将力传递至插入部分。由于 夹带器在径向方向上的这种支承,这种力至少不会完全传递至与夹带 器连接的锁芯,从而可抵消在这种断开尝试时对锁芯的可能损坏。
[004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入部分的横向开口可形成用于夹带器的横 向支承开口,其中插入部分形成横向支承开口的周边封闭边界,并且 其中夹带器径向地突出穿过横向支承开口的周边封闭边界和/或夹带 器由横向支承开口的所述周边封闭边界在轴向方向上相对于环箍的旋 转轴线固定,以防从而锁芯的锁芯部释放。在这一方面,特别地,横 向支承开口可为槽状,以便能够接收和引导夹带器,特别是扁平夹带 器,并且尽可能精确地配合。
[0042]
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与锁芯的连接,特别是通过与锁芯的 驱动部的形状配合连接,在相对于环箍的旋转轴线的径向方向上,可 固定夹带器,以防止从横向支承开口释放,并且夹带器可通过插入部 分的边界(横向支承开口的周边闭合边界)在轴向方向上进行固定。 因而,夹带器可靠地保持在横向支承开口中,并连接至锁芯,从而可 防止从锁芯去除夹带器的尝试。另外,环箍挂锁的组装可简化,因为 插入部分、夹带器和锁芯可制造成预制部件,该预制部件可在它们接 合在一起之后形成本身稳定的组件,这将在下面进行解释。
[0043]
作为将横向开口配置为横向支承开口(具有周边封闭的边界)的 替代方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入部分可在后侧具有或形成组装开 口,夹带器可相对于环箍的旋转轴线沿着轴向方向插入到该组装开口 中。因而,横向间隙可朝向插入部分的后侧敞开。在环箍挂锁的组装 状态中,插入部分的后侧在这方面面向后壳体部分的内侧的方向。
[0044]
由于夹带器可相对于旋转轴线轴向地插入到该组装开口中,因而 夹带器可例如在组装期间以简单的方式连接至轴向地插入到插入部分 的保持部中的锁芯部,其中,特别地,可通过锁芯部的驱动部与夹带 器的连接开口的最终接合来提供形状配合连接。另外,在环箍挂锁的 组装过程中,用于组装插入部分、锁芯部和夹带器的所有步骤都可因 而从轴向方向进行,其中,如果需要,也可至少部分地以自动方式进 行沿着为此目的所需的轴线的单独线性运动。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 夹带器也可在环箍挂锁的组装状态下沿轴向方向可靠地连接至锁芯, 因为夹带器可例如设置在后壳体部分的内侧上,并且可通过后壳体
部 分的内侧固定,以防从锁芯释放。
[004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夹带器可在远离锁芯部的侧部具有至少一个 滑动元件,夹带器利用该滑动元件设置在后壳体部分的内侧上和/或夹 带器利用该滑动元件设置在插入部分的内侧上。由于这种滑动元件, 在用于将环箍从关闭位置驱动到打开位置或从打开位置驱动到关闭位 置的枢转运动期间,可实现夹带器的平滑运动,因为夹带器不是以其 整个表面设置,而是仅通过后壳体部分的内侧上或在插入部分的内侧 上的至少一个滑动元件,从而可减小夹带器运动期间要克服的摩擦。
[0046]
至少一个滑动元件可配置成升高部分,特别地,该升高部分能够 形成为销形、圆柱形、圆锥形、球形、半球形或截头圆锥。特别地, 这种滑动元件可作为升高部分延伸,从在夹带器不从插入部分的横向 开口径向突出的区域中的夹带器的表面开始,在后壳体部分的内侧的 方向上轴向支承夹带器,以防止从锁芯释放,或者在插入部分的内侧 的方向上延伸。因而,特别地,这种升高部分可从夹带器的后侧延伸, 或者从夹带器的远离锁芯部的侧部在后壳体部分的方向上延伸。
[0047]
这可通过在夹带器面向后壳体部分的表面处形成这种升高部分来 实现,夹带器仅设置有这些升高部分,而不设置有其整个表面,在后 壳体部分的内侧或者在插入部分的内侧,并且在运动期间被引导,从 而在夹带器的枢转运动期间可减小要克服的摩擦力。为此目的,特别 地,可在夹带器的设置在后壳体部分或插入部分的区域形成多个升高 部分,例如三个或五个升高部分,并且特别地,该多个升高部分可沿 着环或沿着相对于环箍或锁芯部的旋转轴线的多个同心环布置。
[004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环箍挂锁可仅包括环箍;插入部分;锁芯; 夹带器;前壳体部分;后壳体部分;以及可选地,与前壳体部分相关 联的钥匙孔盖。由于提供了这样少量的部件,因而,特别地,可方便 和加速环箍挂锁的组装。
[0049]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组装环箍挂锁的方法,特别地,环箍挂锁如上 所述进行配置,并且包括:环箍,可绕旋转轴线旋转;锁芯,具有可 旋转的锁芯部;夹带器,用于驱动环箍;插入部分;以及壳体,具有 前壳体部分和后壳体部分。在这方面,沿着径向方向相对于旋转轴线 将夹带器插入到插入部分的横向开口中;将锁芯沿轴向插入至插入部 分的接纳开口内;以及将插入部分连同锁芯和夹带器一起沿横向方向 通过环箍的周边切口插入环箍的内部空间中。通过前壳体部分和后壳 体部分,围绕由此形成的包括插入部分、锁芯、夹带器和环箍的装置, 以及将前壳体部分和后壳体部分彼此周向地永久连接
[0050]
这种组装环箍挂锁的方法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和少量的时间来执 行,因为只设置了少量的易于执行的组装步骤。因而,特别地,制造 环箍挂锁的成本也可降低。另外,如果需要的话,至少一些组装步骤 可由于其简单性而以自动方式进行。特别地,在这方面,如果要组装 的环箍挂锁的插入部分整体地形成为一体,则还可省去用于组装插入 部分的先前的或附加的步骤,插入部分例如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单独的 部分。
[0051]
在最终步骤中,特别地,前壳体部分和后壳体部分可彼此焊接, 以实现这些部分的牢固和稳定连接,从而形成壳体。在这一方面,两 个壳体部分的连接可沿着分离平面进行,其中,特别地,壳体部分可 形成为半壳。
[0052]
如所解释的是,插入部分的横向开口可形成用于夹带器的横向支 承开口,其中,插入部分形成横向支承开口的周边封闭边界,并且其 中,夹带器由横向支承开口的周边封
闭边界相对于环箍的旋转轴线在 轴向方向上固定,以防从锁芯的锁芯部释放。在这一方面,夹带器可 通过与锁芯的连接来固定,以防止在径向方向上从横向支承开口去除, 并且还可通过横向支承开口的周边边界来固定,以防止在轴向方向上 从锁芯部释放。通过仅两个简单的组装步骤,即将夹带器横向引入到 横向支承开口中以及将锁芯轴向引入到插入部分的接纳开口中,可实 现插入部分中夹带器的这种可靠和稳定的支承,使得形成的包括插入 部分、夹带器和锁芯的装置可形成本身稳定并且可灵活地供应到进一 步的组装步骤中的组件。
[0053]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组装环箍挂锁的方法,特别地,环箍挂锁 如上所述进行配置,并且包括:环箍,可绕旋转轴线旋转;锁芯,具 有可旋转的锁芯部;夹带器,用于驱动环箍;插入部分;以及壳体, 具有前壳体部分和后壳体部分。在这方面,相对于旋转轴线在轴向方 向上将夹带器、锁芯和插入部分彼此连接,在该连接的步骤之前或之 后,将插入件沿横向方向通过环箍的周边切口引入环箍的内部空间。 然后,通过前壳体部分和后壳体部分围绕由此形成的包括插入部分、 锁芯、夹带器和环箍的装置,以及将前壳体部分和后壳体部分彼此周 向地永久连接。
[0054]
在这种组装方法中,夹带器、锁芯和插入部分的连接只能从轴向 方向进行,从而可以以简化的方式进行。在这方面,插入部分可例如 首先通过所述环箍的周边切口引入环箍的内部空间,其中插入部分可 例如具有在引入插入部分之后环箍以力传递方式接触的引导部。由于 这种力传递连接,可根据进一步的组装步骤的要求,在插入部分和环 箍之间建立足够稳定的连接,于是使得可将插入夹带器和芯锁部插入 到插入部分中,特别地,容易地以手动或自动的方式插入到插入部分 中,同时例如插入部分与环箍保持在一起。
[0055]
可替代地,还可设置成首先将插入部分从轴向方向连接至夹带器 和锁芯部,然后将由此形成的装置通过环箍的周边切口横向插入到环 箍的内部空间中。
[0056]
为了能够将夹带器从轴向方向插入到插入部分中以及将所述夹带 器连接至锁芯部,插入部分可在面向后壳体部分件的侧部处具有组装 开口。在这方面,例如,可进行插入部分、锁芯和夹带器的连接,使 得锁芯首先从轴向方向通过组装开口插入到设置为用于容纳锁芯的插 入部分的接纳开口中,于是夹带器从相同方向通过组装开口插入到插 入部分的横向开口中,并连接至锁芯。可替代,可设置的是,锁芯从 与组装开口相对设置的侧部连接至插入部分,并且仅夹带器通过组装 开口插入,其中,特别地,锁芯和夹带器可同时或以任何所需的顺序 一个接一个地连接至插入部分。
[0057]
反过来,特别地,在最后的步骤中,前壳体部分和后壳体部分可 彼此焊接,以实现两个壳体部分的永久和稳定的连接。
[0058]
夹带器可设置在后壳体部分的内侧上和/或可由后壳体部分固定, 以防止沿轴向方向从锁芯部释放。从而可实现夹带器在轴向方向上的 牢固支承,并且即使夹带器不是由插入部分本身保持在轴向方向上, 而是插入部分例如在面向后壳体部分件的后侧具有组装开口,以能够 从轴向方向上插入夹带器,也可防止从锁芯部释放夹带器。
[005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所解释的是,夹带器可具有至少一个滑动 元件,夹带器通过该滑动元件设置在后壳体部分的内侧上。
[0060]
在所述的不同组装方法的实施方式中,锁芯部可具有驱动部,夹 带器可具有连接开口,作为锁芯和夹带器的连接的结果,锁芯部的驱 动部能够以形状配合的方式接合至夹
带器的连接开口中,使得夹带器 被固定,以防止从锁芯部横向或径向释放。
[006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所解释的是,插入部分可整体地形成为一 体。
[006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入部分可形成用于环箍的旋转运动的引导 件。特别地,插入部分可具有多个引导部,其中该多个引导部中的至 少一个引导部与环箍的前侧周边部分相关联,并且特别地,与环箍的 前侧周边部分接触,以及该多个引导部中的至少另一个引导部与环箍 的后侧周边部分相关联,并且特别地,与环箍的后侧周边部分接触。 特别地,各个引导部可以以力传递的方式接触环箍的周边部分,从而 可在锁定过程中实现环箍的限定的和清楚的引导。另外,可通过插入 部分在环箍的内部空间中的这种力传递保持来建立在组装过程中相对 于要求稳定的插入部分和环箍之间的连接,使得由插入部分和环箍形 成的装置可以以简单的方式提供给进一步的组装步骤,并且例如可在 这些步骤中移动,而不会无意中释放插入部分与环箍之间的连接。
附图说明
[0063]
本发明将参照附图和下面的两个实施方式通过示例的方式进行更 详细的解释。
[0064]
在附图中:
[0065]
图1示出环箍挂锁的前视图,其中前壳体部分移除;
[0066]
图2a至图2c示出环箍挂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入部分的前视图、 后视图和侧视图,插入部分整体地形成为一体;
[0067]
图3示出环箍挂锁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前视图,其中移除了前壳体 部分和环箍;
[0068]
图4a和图4b示出插入部分的立体前视图或侧视图,插入部分与 插入的夹带器整体地形成为一体;
[0069]
图5a至图5c示出具有插入的夹带器和插入的锁芯的插入部分的 立体前视图、仰视图和侧视图;
[0070]
图6a至图6c示出锁芯、夹带器及其连接的立体图;
[0071]
图7a和图7b示出插入部分的侧视图和后视图,插入部分通过插 入的夹带器和插入的锁芯连接至环箍;
[0072]
图8示出完全组装好的环箍挂锁的前视图;
[0073]
图9a至图9d示出环箍挂锁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整体地形成一体的 插入部分的前视图、后视图、侧视图和立体后视图;
[0074]
图10示出环箍挂锁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前视图,其中移除了前壳体 部分和环箍;
[0075]
图11a至图11e示出插入部分的立体前视图、仰视图、立体后视 图、后视图和侧视图,插入部分与插入的锁芯和插入的夹带器整体地 形成为一体;
[0076]
图12a至图12c示出锁芯、夹带器及其连接的后视图;以及
[0077]
图13a和图13b示出插入部分的侧视图和后视图,插入部分通过 插入的夹带器和插入的锁芯连接至环箍,但没有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78]
图中所示的环箍挂锁11的实施方式具有围绕环箍挂锁11的其它 部件的相应壳体35。该壳体35由前壳体部分37和后壳体部分39组 装而成,前壳体部分37和后壳体部分39在
完全组装状态下沿着分离 平面彼此固定连接,并且例如可彼此焊接在一起(参见图8)。前壳体 部分37能够可选地具有可旋转的钥匙孔盖,该钥匙孔盖具有钥匙插入 槽(未示出)。
[0079]
在壳体35内,环箍13围绕旋转轴线a可旋转地进行支承,并且 如图1所示,在闭合位置穿过在壳体35处形成的凹陷部41,使得所 述凹陷部41在其开口区域中被阻挡。因而,链的两个构件(未示出) 可例如牢固地彼此连接,或可通过引导环箍13穿过搭扣的孔来闭合搭 扣。
[0080]
另外,在环箍挂锁11的壳体35内设置有整体地形成为一体的相 应插入部分43(同样参见图2a至图2c和图9a至图9d)。在这一方面, 插入部分43具有保持部45,该保持部45大致设置在环箍13与凹陷 部41之间的中心,并且具有接纳开口47,锁芯25旋转地固定地插入 该接纳开口47中。该锁芯25例如可具有配置有销栓或板栓的锁定机 构,该锁定机构包括芯壳27和可旋转地支承在芯壳27中的芯体29。 由于引入了匹配的钥匙55(参见图8),因而这种锁定机构的栓可沿锁 芯部29与芯壳27之间的分离平面的方向分类,以释放锁芯部29,用 于随后的旋转运动。
[0081]
在所示的环箍挂锁11的两个实施方式中,插入部分43具有两对 引导部53,引导部51相对于环箍13的旋转轴线a基本上径向相对地 布置(参见图1和图2a至图2c或图9a至图9d)。在这一方面,引导 部51是翼形的,并且在这一点上至少在环箍13的区域中配置成薄的 波瓣形结构,其中一对53中的相应引导部51在环箍13的旋转轴线a 的方向上轴向偏移,但是布置成彼此对齐,并且在轴向方向上至少基 本彼此重叠。由于引导部51的翼形或波瓣形设计,因而,在从打开位 置移动至关闭位置期间或从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期间,可实现与 环箍13的用于其引导的协作以及环箍挂锁11的轴向平坦设计(参见 图1、图7a和图7b或图13a和图13b)。
[0082]
属于一对53的引导部51的间隔在相对于旋转轴线a的轴向方向 上进行选择,使得各对53中的一个引导部51接触环箍13的前侧15, 以及各对53中的另一个引导部51接触环箍13的后侧17(在各种情 况下在环箍13的径向内部区域中)。因而,环箍13的位于的一对53 引导部51的区域中的相应周边部分可在两侧通过引导部51围绕接合, 并且特别地可在围绕旋转轴线a的运动期间以力传递方式引导接触它 们(参见图1、图7a和图7b、或图13a和图13b)。在这一方面,沿 着相应的周边区域,在引导部51与环箍13之间发生基本上为圆线形 状的接触。
[0083]
由于环箍13在轴向方向上通过成对53的引导部51在两侧围绕接 合,因而可在该方向上实现环箍13的稳定支承和定位。另外,在锁定 过程中和在环箍挂锁11的运输过程中,可通过这样的引导和通过环箍 13与引导部51的接触来抵消可能形成的噪音。通过环箍13的明确引 导,可在环箍13的运动过程中,避免基于环箍13在壳体35处的邻接 的磨损现象,特别是基于环箍13在在凹陷部41处的邻接。
[0084]
在这一方面,环箍13沿多个周边部分由引导部51的对53的引导 特别地导致环箍13在其旋转轴线a的法线平面中的限定移动路径, 以便防止环箍13在锁定过程中可能的楔入。可通过这种引导来特别可 靠地防止环箍13在形成于壳体35处的引入开口57的边界处的邻接, 其中环箍13在穿过凹陷部41之后插入到所述引入开口57中,以便阻 挡凹陷部41。由于环箍13的精确引导,因而引入开口57还可形成为 具有有利的小直径,并且相对于环箍13的横截面直径没有较大公差。
[0085]
通常,引导部51的其它布置也是可能的,而不是这里所示的布置, 例如,可在环箍13的前侧15和后侧17处交替地设置仅一对53(特 别是相对较大的)引导部51或三个、四个、五个或更多引导部51的 布置。
[0086]
特别地,插入部分43可由具有一定固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例如由 塑料制成。因而,可补偿生产公差和组装公差,特别是关于环箍1、 锁芯25和壳体35相对于彼此的布置。由于引导部51可为弹性的,并 且可相对于环箍13的旋转轴线a沿轴向方向弹性偏转,因而环箍13 可由引导部51以力传递方式进行保持和引导。在这方面,如图7a或 图13a所示,环箍13的横截面直径可大于以重叠方式布置的一对53 的两个引导部51在轴向方向上的间隔,以便实现力传递连接和可靠引 导。
[0087]
如图2a至图2c所示,环箍挂锁11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入部分 43还具有沿着插入部分43的周边的部分延伸的横向开口59。夹带器 31插入该横向开口59,以驱动环箍13,并相对于环箍13的旋转轴线 a可枢转地支承在开口59中。在这一方面,夹带器31的部分从开口 59横向地或在径向方向突出,以便能够接合至环箍13中,并驱动环 箍13,环箍13与横向开口59径向地间隔开(参见图3、图4a、图4b 和图7b)。
[0088]
为此,夹带器31的自由端接合至形成在环箍13的后侧17处的驱 动凹部23中(参见图7b以及图13b)。夹带器31本身联接至在后侧 端部处具有驱动部30的锁芯部29,该驱动部30以形状配合的方式接 合至夹带器31的连接开口33中(参见图6a至图6c)。由于这种形状 配合接合,因而夹带器31固定地连接,以与锁芯部29一起旋转,并 且如果锁芯25保持在插入部分43中,则夹带器31也被固定,以防止 从插入部分43的横向开口59径向释放。另外,由于锁芯部29的驱动 部30与夹带器31的连接开口33的这种形状配合接合,锁芯部29的 旋转可直接且没有时间延迟地传递至夹带器31,从而传递至环箍13。
[0089]
环箍13经由驱动凹部23和夹带器31旋转地固定联接至锁芯25 或可旋转的锁芯部29,使得环箍13可通过锁芯部29借助相关钥匙55 的的旋转而选择性地移动至关闭位置或打开位置。特别地,夹带器31 可接合至环箍13的驱动凹部23中,而相对于其枢转方向基本上没有 间隙,从而使得锁芯部29的旋转直接影响环箍13的运动。因而,锁 定过程可在没有时间延迟和锁定时形成噪音的情况下进行,并且可避 免由于夹带器31在驱动凹部23的边界处的邻接而引起的任何磨损现 象。另外,夹带器31可在驱动凹部23中沿径向方向可移动地进行引 导,以补偿锁芯部29或夹带器31的旋转轴线相对于环箍13的旋转轴 线a的偏心。
[0090]
在环箍挂锁11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a至图7b),插入部 分43形成横向开口59的周边边界61、62和67,使得横向开口59配 置为槽状支承开口49,扁平的夹带器通过该槽状支承开口49突出(参 见图2c、图3、图4a、图4b、图5a至5c和图7b、以及图6a至图6c)。 在这方面,边界61和62用作限制夹带器31的枢转运动的邻接部,使 得可特别地为夹带器31预定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清楚限定的位置, 并且相应地也为由夹带器31驱动的环箍13预定,因为夹带器31可在 这些位置接触相应的边界62和61。另外,夹带器31通过边界67沿 轴向方向保持在横向支承开口49中,从而在面对后壳体部分39的侧 部沿相对于旋转轴线a的周边方向延伸,并且在该方向上固定,以防 止从锁芯部29释放。另外,夹带器31还通过将锁芯部29的驱动部30形状配合接合至夹带器31的连接开口33中而在径向方向上牢固地 连接至锁芯部29的驱动部30。
[0091]
再次关于(两个实施方式的)插入部分43,插入部分43插入到 壳体35中,从而通过
与凹陷部41的接触,特别是通过相应的支承件 42(参见图3和图10),固定插入部分,以防止在凹陷部41的区域中 旋转,凹陷部41由前壳体部分37和后壳体部分39在径向方向上形成。 通过与凹陷部41在旋转方向上有效的这种接触,或通过支承件42, 可实现插入部分43不会由于在未授权的打开尝试时施加至环箍13上 的力而在旋转方向上移动,并且凹陷部41保持由环箍13可靠地阻挡。
[0092]
可实现环箍挂锁11的简单组装,因为这里的环箍挂锁11仅包括 环箍13;插入部分43;锁芯25;夹带器31;前壳体部分37;以及后 壳体部分39。可选地,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未形成的钥匙孔盖也可设 置在前壳体部分37处,不会因而导致在圆形箍挂锁11组装中进行基 本改变。
[0093]
关于环箍挂锁11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组装,设置成在第一步骤中从 横向方向将夹带器31插入插入部分43的横向支承开口49中,使得夹 带器31通过边界67在相对于环箍13的旋转轴线a的轴向方向上保 持在插入部分43中或保持在横向支承开口49中(参见图2a至图2c、 图4a和图4b)。
[0094]
然后,可从相对于环箍13的旋转轴线a的轴向方向,在面向前 壳体部分37的插入部分43的前侧处,将锁芯25插入到设置在插入部 分43的保持部45处的接纳开口47中(参见图2a和图5a至图5c)。 插入到接纳开口37中的锁芯25可通过摩擦锁定连接至接纳开口,以 便在插入部分43的保持部45的中心处提供对锁芯25的稳定和可靠的 支承。另外,由于插入接纳开口47,因而锁芯壳体27可以以形状配 合和旋转固定的方式固定在插入部分43中,使得只有锁芯25的锁芯 部29保持可旋转,以通过致动锁定机构而能够打开或关闭环箍挂锁 11。相反,任何未经授权的打开尝试都会被阻止,这种尝试通过旋转 锁芯壳体27而将处于关闭位置的环箍13移出该位置。
[0095]
如图6a至图6c所示,夹带器31具有已提及的连接开口33,锁 芯部29的驱动部30以形状配合的方式接合至该连接开口33中,以便 将由钥匙55传递至锁芯部29的旋转传递至夹带器31,并且通过所述 夹带器31接合至驱动凹部23中,传递至环箍13,使得其可选择性地 移动至闭合位置或打开位置(也参见图7b)。在这一方面,特别地, 驱动部30和连接开口33之间的形状配合连接可在锁芯25轴向插入保 持部45的接纳开口47的过程中在组装过程中建立。
[0096]
在该组装步骤之后,夹带器31因此通过边界67而固定在横向支 承开口49中,以防止在相对于环箍13的旋转轴线a在轴向方向上从 锁芯部29释放,并且夹带器31通过锁芯30的驱动部30固定,以防 止在径向方向上从横向支承开口49移除。除了将夹带器31牢固地支 承在壳体35内之外,还可将所形成的装置作为本身稳定的组件提供给 用于组装环箍挂锁11的其它步骤。
[0097]
在将锁芯25插入接纳开口47之后,设置成将包括插入部分43、 夹带器31和锁芯25的装置插入环箍13的内部空间21中,并将其定 位在那里。在这一方面,插入部分43可从径向通过环箍13的周边切 口19进行引导,其中插入部分43的中心保持部45具有比环箍13的 周边切口19的间隙小的外径,该中心保持部45在这里是圆形截面的 (参见图7a和图7b)。除了横截面为圆柱形或圆形的保持部45设计之 外,保持部45的其它实施方式通常也是可能的,其中保持部45的宽 度或其在与旋转轴线a垂直的平面中的范围在相对于旋转轴线a的某 些角度位置上可比在其它角度位置上小。为了使插入部分43能够以所 述方式通过其周
边切口19横向插入内部空间21,在这方面,如果保 持部45的最小宽度或其在至少一个角位置的宽度小于周边切口19的 间隙,则通常就足够了。
[0098]
插入部分43,特别是布置成两对53的引导部51可弹性地偏转, 特别是可沿轴向方向弹性地偏转,以便于插入部分43通过环箍13的 周边切口19引入环箍13的内部空间21。在插入部分43引入期间, 各对53的引导部51可特别地暂时地弯曲分开,以增加它们在轴向方 向上彼此之间的间隔。因此,在将插入部分43引入到环箍13的内部 空间21中的过程中,可在一对53的两个引导部51之间引导环箍13 或其与周边切口19邻接的端部,所述引导部51具有比环箍13的周边 切口19更大的周边范围,并且能够在没有这种轴向偏转的情况下阻挡 插入部分43的引入。
[0099]
一旦插入部分43已完全引入环箍13的内部空间21,则引导部51 可沿轴向方向回弹,使得环箍13的前侧15和后侧17可在引导部51 的对53的区域中以力传递方式接触相应的引导部51。由于引导部51 对环箍13的这种力传递保持,因而在插入部分43和设置在其中的锁 芯25以及夹带器31和环箍13之间可产生相对于环箍锁11的组装要 求的稳定连接,使得可向这种设置提供进一步的组装步骤,而不会有 从其中直接彼此释放部件的风险。另外,在随后的锁定过程中,可在 围绕旋转轴线a的旋转过程中,由引导部51牢固地引导和限定环箍 13,并且可由所述引导部51沿轴向方向稳定地保持环箍13。
[0100]
最后,在最后的组装步骤中,壳体35的前壳体部分37和后壳体 部分39在这里形成为相应的半壳,并沿着分离平面彼此固定地连接, 该连接例如可通过焊接进行。图8示出了完全组装的环箍挂锁11处于 环箍13的闭合位置的前视图。在这方面,环箍13在径向方向上穿过 由壳体35形成的凹陷部41,使得环箍挂锁11例如可连接至未示出的 物体。
[0101]
环箍挂锁11的其它部件被壳体35覆盖或包围,从而可防止未授 权地接近它们。在前壳体部分37的大致中心开口中,只有锁芯25的 锁芯部29保持可接近,以便能够通过钥匙55解锁环箍挂锁11,然后 能够旋转地致动锁芯部29,使得环箍13能够通过夹带器31从关闭位 置移动至打开位置,或从打开位置移动至关闭位置。
[0102]
由于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环箍挂锁11的设计仅具有最少数量的部 件,并且插入部分43整体地形成为一体,因而与传统环箍挂锁相比, 特别地,可实现简化的组装,因为为此目的只需要简单执行的几个步 骤。另外,所有的步骤均从相对于环箍13的旋转轴线a的轴向或径 向方向进行,使得它们可通过清楚地预定的运动进行,并且,如果需 要,组装步骤中的至少一些也可以以自动方式进行。
[0103]
图9a至图9d示出了环箍挂锁11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插入部分43, 该插入部分43同样整体地形成为一体,并且具有彼此对齐的两对53 的相应波瓣形引导部51。环箍13又可由引导部51的这些对53以力 传递方式保持,引导部51相对于环箍13的周边方向彼此相对地设置, 并且可在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的运动期间或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 的运动期间,由引导部51引导,使得可实现均匀和牢固的引导(也参 见图1、图13a和图13b)。在这方面,参考根据图2至图8的第一实 施方式,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种类。
[0104]
另外,该插入部分43还形成有大致居中设置的保持部45和用于 锁芯25的接纳开口47,锁芯25可从相对于环箍13的旋转轴线a的 轴向方向插入到该接纳开口47中,使得锁芯壳体27以摩擦锁定和旋 转固定的方式保持在接纳开口47中(也参见图10和图11a)。
[0105]
插入部分43还具有横向开口59,夹带器31插入或可插入该横向 开口59中,并且插
入的夹带器31从该横向开口59沿相对于环箍13 的旋转轴线a的径向方向突出,以能够驱动环箍13,该环箍13与插 入部分43的保持部45径向间隔开(参见图10、图11a至图11e、图 12a至图12c、图13a和图13b)。为此目的,夹带器31可枢转地支承 在插入部分43的横向开口59中,并接合至环箍13的驱动凹部23中, 驱动凹部23设置用于该目的,并形成在环箍13的后侧(参见图13b)。
[0106]
夹带器31在周边方向上的运动在这方面也受到由插入部分43形 成的两个边界61和62的限制。在各个邻接部意义上起作用的这些边 界61和62可用于将夹带器31以及相应的环箍13以目标和预定方式 定位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其中夹带器31在关闭位置与边界62接 触,以及在打开位置与边界61接触(参见图9b、图9d、图11a至图 11e和图13b)。例如,将环箍13推到关闭位置之外从而打开环箍挂锁 11的任何尝试也均会被边界62抵消。
[0107]
用作夹带器31的枢转运动的邻接件的边界61和62通过中空圆柱 形部65彼此连接,在中空圆柱形部65的内套表面63处,夹带器31 的未从横向开口59突出的部分可在枢转运动期间以接触的方式进行 引导(参见图9b、图9d、图11c、图11d和图13b)。该内套表面63 在大约180
°
的角度范围内延伸,并且除了在枢转运动期间引导夹带器31之外,特别地,还可用于从相对于旋转轴线a的径向方向,将作用 在环箍13或夹带器31上的任何力至少部分地引导至插入部分43。因 而,可防止对环箍挂锁11或与夹带器31连接的锁芯25的可能损坏以 及从环箍13移除夹带器31。
[0108]
在图2a至图7b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插入部分43通常也可在 与横向支承开口49径向相对设置的侧部处形成中空圆柱形部65的内 套表面63,并且在枢转运动(至多180
°
的角度范围)期间,夹带器 31在该侧以接触方式进行引导。
[0109]
与图2a至7b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反,图9a至图9d示出的环 箍挂锁11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插入部分42不形成横向开口59的周边边 界,并且特别地,在插入部分42的面向后壳体部分件39的后侧处不 具有边界67(参见这方面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2c、图4a、图4b和图 5a至图5c)。相反,由中空圆柱形部65的内套表面63限制的横向开 口59可从相对于环箍13的旋转轴线a的轴向通过组装开口69接近, 使得夹带器31可从轴向方向通过该组装开口69插入横向开口59(参 见图9b至图9d、图11a至图11e和图13b)。如下所述,这能够实现 组装环箍挂锁11的另一方式。
[0110]
如图12a至图12c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锁芯25的锁芯部29又具 有驱动部30,该驱动部30以形状配合的方式接合至夹带器31的连接 开口33中。由于锁芯部29的驱动部30与夹带器31的连接开口33 的这种形状配合接合,因而通过钥匙55传递至锁芯部29的旋转运动 可直接地且不延迟地传递至夹带器31,以驱动环箍13。由于夹带器 31也可相对于所述环箍13的周边方向以形状配合的方式接合至环箍 13的驱动凹部23中,因而可实现均匀和平滑的锁定过程(也参见图 13b)。另外,由于与驱动部30的这种连接,当锁芯25插入到插入部 分45的接纳开口47中并连接至夹带器31时,夹带器31被固定,以 防止横向释放或相对于旋转轴线a在径向方向上从锁芯部29和从横 向开口59释放。
[0111]
为了还确保不会在相对于环箍13的旋转轴线a的轴向方向上从 锁芯部29释放夹带器31,夹带器31远离锁芯部29的侧部可接触后 壳体部分39的内侧(参见图10)。为此目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带 器31相比,夹带器31在夹带器31插入到组装开口69中的区域中相 对于旋转轴线a在轴向方向上较不平坦,并形成为具有大致对应于中 空圆柱形部65的
内套表面63的高度的轴向长度(具体参见关于各夹 带器31的设计的图6b和图12b)。因而,这种较不平坦的夹带器31 既可连接至锁芯部29的驱动部30上,也可接触后壳体部分39的内侧 (参见图11a至图11e以及图13b),而平坦的夹带器31设置成以精确 的配合容纳在横向支承开口49中(参见图4a、图4b和图5a至图5c)。
[0112]
为了能够在沿着后壳体部分39的内侧移动的过程中尽可能平滑 地引导夹带器31以用于驱动环箍13,夹带器31在面向后壳体部分39 的侧部,在没有从横向开口59突出的区域中具有五个滑动元件71, 所述滑动元件71配置为在该区域中从夹带器31的表面延伸的升高部 分(参见图11c、图11d、图12b、图12c和图13b)。由于这些滑动元 件71例如可为销形、圆锥形、截头圆锥形、球形或半球形,因而在夹 带器31的运动过程中,夹带器31和后壳体部分39的内侧之间的摩擦 可减小,以实现环箍13的平滑引导。在这一方面,滑动元件71沿围 绕夹带器31在运动期间绕其枢转的轴线的环布置,从而可均匀地支承 夹带器31。
[0113]
具有滑动元件71的夹带器31的设计通常不限于该环箍挂锁11的 第二实施方式,特别地,所述滑动元件71也可以以不同的类型、以不 同的数量或以不同的布置来设置。相反,图2a至图7b所示的环箍挂 锁11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夹带器31还可设计成具有这样的滑动元件71, 以减小夹带器31和插入部分43的内侧之间的摩擦,夹带器31在运动 期间接触该插入部分,并能够实现平滑的枢转运动。
[0114]
由于具有轴向组装开口69的插入部分43的设计,还导致了改进 的组装过程的可能性,该轴向组装开口69与环形箍挂锁11的第一实 施方式的插入部分43不同。
[0115]
在这方面,插入部分43、锁芯25和夹带器31可在第一步骤中从 轴向方向彼此连接。例如,锁芯25可首先通过组装开口69插入至插 入部分43的保持部45的接纳开口47中,于是夹带器31也可通过组 装开口69连接至锁芯部29。特别地,在连接至锁芯25和夹带器31 的过程中,插入部分43可保持在固定位置,从而在插入过程中引导锁 芯25和夹带器31穿过组装开口69仅需要从单个轴向方向移动。从一 个方向的这些清楚限定的简单运动通常也可使以自动方式执行该组装 步骤成为可能。
[0116]
同样可设置成从不同的轴向方向将锁芯25和夹带器31插入至插 入部分43中,并且例如同时或相继地插入,使得例如仅夹带器31可 通过组装开口69插入,而锁芯25从插入部分43的轴向相对设置的前 侧插入到接纳开口47中。
[0117]
不管插入部分43、锁芯25和夹带器31彼此连接的顺序如何,作 为所述部件的这种轴向连接的结果,锁芯部29的驱动部30可以以形 状配合的方式接合至夹带器31的连接开口33中,使得夹带器31进行 固定,以防止从锁芯部29横向释放(参见图12a至图12c)。另外, 锁芯25或锁芯壳体27可例如通过摩擦锁定而保持在插入部分43的保 持部45的接纳开口47中,从而实现插入部分43和锁芯25的稳定连 接,并且包括插入部分43、锁芯25和夹带器31的装置可灵活地供应 到用于组装环箍挂锁11的另外步骤,特别地,在避免夹带器31由于 重力而从锁芯部29释放的定向上。
[0118]
例如,在随后的步骤中,包括插入部分43、夹带器31和锁芯25 的装置可从横向通过环箍13的周边切口19而引导到其内部空间21 中,为此目的,横截面为圆形的保持部45又具有比周边切口19的间 隙更小的外径。弹性和弹性引导部53可在引入环箍13的内部空间21 期间弯曲分开,以便于将插入部分43连接至环箍13。
[0119]
同样,还可设置成以相反的顺序引导插入部分43通过环箍13的 周边切口19进入
其内部空间21中,并且在组装的第一步骤中将其布 置在其中。然后,锁芯25和夹带器31可从轴向方向连接至设置在环 箍13的内部空间21中的插入部分43,如上所述。在这一方面,在引 导部51和环箍13的对53之间的力传递连接可特别地用于形成包括插 入部分43和环箍13的稳定布置,这使得随后能够简单地将锁芯25 和夹带器31插入到插入部分43中,而在这一方面不需要特别小心以 防止在该过程中从插入部分43释放环箍13。
[0120]
在组装过程结束时,包括插入部分43、锁芯25、夹带器31和环 箍13的、已连接在一起的部件可插入壳体35中,并且前壳体部分37 可固定地连接至后壳体部分39。特别地,这种组装还可从轴向方向进 行,并且如果需要的话,可自动方式进行,其中,具有滑动元件71 的夹带器31在组装状态下接触的后壳体部分39可从上方进行引导, 以防止在反向布置中由于重力而从锁芯部29释放夹带器31。依次地, 组装好的壳体35围绕设置在其内部的部件,并且只有锁芯部29保持 从外部可接近,以便能够通过钥匙55旋转致动(参见图8)。
[0121]
由于部件数量较少,这种组装过程也可相对于传统方法以加速和 简化的方式进行,特别地,除了将插入部分43横向引入环箍13的内 部空间21之外,所有步骤仅需要相对于环箍13的旋转轴线a的轴向 运动。这些将以线性方式执行的简单、清楚限定的组装步骤通常也可 实现环箍挂锁11的自动或至少部分自动组装。
[0122]
附图标记的说明
[0123]
11
ꢀꢀꢀꢀꢀꢀꢀꢀꢀꢀꢀ
环箍挂锁
[0124]
13
ꢀꢀꢀꢀꢀꢀꢀꢀꢀꢀꢀ
环箍
[0125]
15
ꢀꢀꢀꢀꢀꢀꢀꢀꢀꢀꢀ
环箍前侧
[0126]
17
ꢀꢀꢀꢀꢀꢀꢀꢀꢀꢀꢀ
环箍后侧
[0127]
19
ꢀꢀꢀꢀꢀꢀꢀꢀꢀꢀꢀ
环箍周切口
[0128]
21
ꢀꢀꢀꢀꢀꢀꢀꢀꢀꢀꢀ
环箍内部空间
[0129]
23
ꢀꢀꢀꢀꢀꢀꢀꢀꢀꢀꢀ
驱动凹部
[0130]
25
ꢀꢀꢀꢀꢀꢀꢀꢀꢀꢀꢀ
锁芯
[0131]
27
ꢀꢀꢀꢀꢀꢀꢀꢀꢀꢀꢀ
锁芯壳体
[0132]
29
ꢀꢀꢀꢀꢀꢀꢀꢀꢀꢀꢀ
锁芯部
[0133]
30
ꢀꢀꢀꢀꢀꢀꢀꢀꢀꢀꢀ
传动部分
[0134]
31
ꢀꢀꢀꢀꢀꢀꢀꢀꢀꢀꢀ
夹带器
[0135]
33
ꢀꢀꢀꢀꢀꢀꢀꢀꢀꢀ
(夹带器的)连接开口
[0136]
35
ꢀꢀꢀꢀꢀꢀꢀꢀꢀꢀꢀ
壳体
[0137]
37
ꢀꢀꢀꢀꢀꢀꢀꢀꢀꢀꢀ
前壳体部分
[0138]
39
ꢀꢀꢀꢀꢀꢀꢀꢀꢀꢀꢀ
后壳体部分
[0139]
40
ꢀꢀꢀꢀꢀꢀꢀꢀꢀꢀꢀ
后壳体部分内侧
[0140]
41
ꢀꢀꢀꢀꢀꢀꢀꢀꢀꢀꢀ
凹陷部
[0141]
42
ꢀꢀꢀꢀꢀꢀꢀꢀꢀꢀꢀ
支承件
[0142]
43
ꢀꢀꢀꢀꢀꢀꢀꢀꢀꢀꢀ
插入部分
[0143]
45
ꢀꢀꢀꢀꢀꢀꢀꢀꢀꢀꢀ
插入部分的保持部
[0144]
47
ꢀꢀꢀꢀꢀꢀꢀꢀꢀꢀꢀ
接纳开口
[0145]
49
ꢀꢀꢀꢀꢀꢀꢀꢀꢀꢀꢀ
支承开口
[0146]
51
ꢀꢀꢀꢀꢀꢀꢀꢀꢀꢀꢀ
引导部
[0147]
53
ꢀꢀꢀꢀꢀꢀꢀꢀꢀꢀꢀ
引导部的对
[0148]
55
ꢀꢀꢀꢀꢀꢀꢀꢀꢀꢀꢀ
钥匙
[0149]
57
ꢀꢀꢀꢀꢀꢀꢀꢀꢀꢀꢀ
引入开口
[0150]
59
ꢀꢀꢀꢀꢀꢀꢀꢀꢀꢀꢀ
横向开口
[0151]
61
ꢀꢀꢀꢀꢀꢀꢀꢀꢀꢀꢀ
第一边界
[0152]
62
ꢀꢀꢀꢀꢀꢀꢀꢀꢀꢀ
第二边界
[0153]
63
ꢀꢀꢀꢀꢀꢀꢀꢀꢀꢀꢀ
内套表面
[0154]
65
ꢀꢀꢀꢀꢀꢀꢀꢀꢀꢀꢀ
中空圆柱形部
[0155]
67
ꢀꢀꢀꢀꢀꢀꢀꢀꢀꢀ
轴向边界
[0156]
69
ꢀꢀꢀꢀꢀꢀꢀꢀꢀꢀ
组装开口
[0157]
71
ꢀꢀꢀꢀꢀꢀꢀꢀꢀꢀ
滑动元件
[0158]
a
ꢀꢀꢀꢀꢀꢀꢀꢀꢀꢀꢀ
环箍的旋转轴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