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防门闭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8138发布日期:2021-01-30 03:45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防门闭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申请涉及人防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防门闭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人防又称为民防,民防是国际通用词,是政府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空袭,抗灾救灾措施,实施救援行动,防范和减轻灾害危害的活动,人防门属于民防防护设备,要满足防护和密闭功能要求。
[0003]
现有的,公告号为cn10326683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出入口无门槛人防门,包括有门扇、门框、闭锁和铰页,门扇的下部设有密封梁和密封梁升降机构,密封梁为翻转式密封梁,包括固定连接在门扇背面的铰座、铰接连接在铰座上的摇杆、固定连接在摇杆上的翻转梁、固定在翻转梁上的与地面配合的地面密封件、以及固定在翻转梁上的与门扇配合的门扇密封件,密封梁升降机构包括倒l形竖向连杆、曲柄、轴座、轴承、密封梁升降机构传动轴、换向变速器和密封梁升降把手。
[0004]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通过闭锁手轮来控制上、下锁头上下移动,以完成人防门的锁定和解锁,而门槛的密封还需要通过转动升降把手控制翻转梁的翻转对人防门进行密封,对于锁门和门槛的密封需要通过两次操作进行,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便于对锁头和密封梁进行同步控制,提高人防门的锁闭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人防门闭锁装置。
[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人防门闭锁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人防门闭锁装置,包括设置于门扇上的锁闭机构,所述锁闭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门扇内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水平设置,传动轴上且靠近两端的位置均固定有传动齿轮;所述门扇内且位于传动齿轮的两侧均设置有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齿条;与所述传动齿轮两侧啮合的两个所述传动齿条相背离的一端均设置有与门框插接配合的锁头;所述传动轴的中部设置有蜗轮;所述门扇上转动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与蜗轮啮合的蜗杆;所述门扇上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门扇外侧的转轴和设置于转轴上的密封梁;所述驱动轴和转轴通过同步组件连接;所述同步组件包括设置于驱动轴上的第一带轮、转动设置于门扇上的连接轴、设置于连接轴上的第二带轮和套设于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上的同步带;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关闭门扇,使得门扇位于门框内。转动传动轴,使得传动轴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与传动齿轮两侧啮合的传动齿条分别向远离传动齿轮的方向进行竖直移动,传动齿条端部的锁头伸出门扇并与门框卡接配合,从而能够将门扇锁闭,起到防护作用。将锁闭机构设置于门扇内部,有利于提高人防门使用时的安全性。齿轮齿条的配合能够带动锁头快速伸出门扇与门框插接配合。在通过锁闭机构锁紧门扇时,能够通过同步组
件带动转轴转动,在传动轴转动时能够带动位于传动轴上的第一带轮,通过同步带带动第二带轮转动,由于第二带轮位于连接轴上,使得连接轴转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相啮合,能够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从而能够带动转轴转动,使得在锁闭门扇的同时能够将密封梁放下,提高了人防门的锁闭效率。
[0008]
优选的,所述锁头远离传动齿轮的一端固定有卡条;所述门框为空心结构;所述门框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卡条插接配合的插槽;所述门扇上开设有与卡条插接配合的通槽;所述插槽的长度方向、通槽的长度方向均与门扇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传动齿条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锁头转动设置于连接块上;所述门扇的内侧壁固定有套筒;所述锁头滑动设置于套筒内;所述套筒的内侧壁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包括与套筒高度方向一致且靠近套筒下端面的第一槽、沿着套筒周向弯曲设置的第二槽和与套筒高度方向一致且靠近套筒上端面的第三槽;所述第一槽和第三槽相互错开设置;所述第二槽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槽和第三槽相连通;所述锁头上设置有沿导向槽滑动设置的凸起。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套筒并利用套筒内侧壁的导向槽,能够在传动齿条带动锁头向门扇外侧伸出到门框内时,继续转动传动齿轮,使得锁头上的凸起能够沿着第二槽转动,锁头能够转动改变方向,锁头端部固定的卡条的长度方向由与门框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变换成与门框长度方向一致,能够提高锁头与门框的连接强度,不易脱离与门框的连接,提高了人防门锁闭时的安全性能。
[0010]
优选的,所述门扇的端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门框内设置有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门框内的第一杆、水平设置于第一杆一端的第二杆和水平设置于第一杆另一端的第三杆;所述第二杆与门扇端面的距离大于第三杆与门扇端面的距离;所述第三杆与门框远离门扇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卡条伸进门框内时与第二杆靠近门扇的一侧抵接,且第三杆插接于固定槽内。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加强组件,能够加强门扇的锁闭效果,加强人防门的安全性能。在转动传动轴,使得锁头伸入到门框内时,卡条对第二杆进行抵紧,使得第三杆克服复位弹簧的压力向下转动并卡接于固定槽内,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门扇与门框的安装连接,加强对人防门的锁闭效果。并且,由于锁头的端部设置有卡条,卡条在伸入门框内后通过导向槽转动了一定角度,使得卡条的长度方向与门扇的长度方向一致,从而能增大与第二杆的接触面积,更加方便对第二杆进行抵压,使得第三杆插接于门扇端面的固定槽内。
[0012]
优选的,所述驱动轴的一端穿过门扇并设置有锁闭手轮;所述门扇上设置有用于限制锁闭手轮转动的第一定位机构。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锁闭手轮,能够便于对传动轴进行调节,使得锁头能够伸出或缩回至门扇内部,实现门扇的锁闭和打开。第一定位机构能够减少锁闭手轮在调节好锁头伸出后继续转动的可能性,提高对门扇锁闭的可靠性。
[0014]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驱动轴穿过门扇的周向上的第一固定条;所述第一固定条关于驱动轴的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锁闭手轮的一侧设置有套设于驱动轴上并沿驱动轴长度方向滑移的第一固定筒;所述第一固定筒的内侧壁开设有与第一固定条插接配合的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固定筒的周向且位于第一固定筒远离锁闭手轮的位置固定有第一定位齿轮;所述门扇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定位齿轮插接配合的第一齿轮槽。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转动锁闭手轮转动传动轴对锁头进行调节时,将锁闭手轮向远离门扇的方向进行拉伸,使得第一定位齿轮脱离第一齿轮槽,转动锁闭手轮能够带动传动轴转动。在调节好锁头后,通过将锁闭手轮向靠近门扇的一侧进行抵压,使得第一固定筒能够沿着驱动轴滑移,从而使得第一定位齿轮能够插接于第一齿轮槽内,使得锁闭手轮不能轻易发生转动,提高对门扇锁闭的安全可靠性。
[0016]
优选的,所述门扇外侧壁设置有安装箱;所述第二锥齿轮位于安装箱内;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穿过安装箱的两侧并与门扇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安装箱内转动设置有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远离门扇的一侧固定有调节轴;所述调节轴远离第三锥齿轮的一端穿过安装箱并设置有调节手轮;所述安装箱上设置有用于限制调节手轮转动的第二定位机构。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安装箱,能够便于将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安装于安装箱内,提高了锁闭装置的安全性。在锁闭装置调节时,如果同步带发生打滑,无法对密封梁进行调节时,可以通过转动调节手轮,使得调节手轮对转轴进行调节转动,确保密封梁能够被抬起或放下。在关闭门扇后,调节手轮为可转动状态,在门扇被锁定,且密封梁被放下后,通过第二定位机构能够将调节手轮固定,加强对调节手轮的锁定,提高锁闭装置的可靠性能。
[0018]
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调节轴穿过门扇的周向上的第二固定条;所述第二固定条关于调节轴的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调节手轮的一侧设置有套设于调节轴上并沿调节轴长度方向滑移的第二固定筒;所述第二固定筒的内侧壁开设有与第二固定条插接配合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固定筒的的周向且位于第二固定筒远离调节手轮的位置固定有第二定位齿轮;所述门扇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定位齿轮插接配合的第二齿轮槽。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关闭门扇后,需要被门扇进行锁闭,将密封梁放下的情况,或者在需要通过转动调节手轮转动调节轴对转轴进行调节时,将调节手轮向远离安装箱的方向进行拉伸,使得第二定位齿轮脱离第二齿轮槽,转动调节手轮能够带动调节轴转动。在调节好锁头后,通过将调节手轮向靠近安装箱的一侧进行抵压,第二固定筒能够沿着调节轴滑移,从而使得第二定位齿轮能够插接于第二齿轮槽内,使得调节手轮不能轻易发生转动,提高对门扇锁闭的安全可靠性。
[0020]
优选的,所述传动齿条远离传动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燕尾条;所述燕尾条沿传动齿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门扇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燕尾条滑动配合的燕尾槽。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燕尾条,与门扇内侧壁上的燕尾槽配合使用,能够提高传动齿条沿竖直移动时的安全性,使得锁头能够准确插接于门框内部,提高了传动齿条移动时的稳定性。
[0022]
优选的,所述第三杆的长度小于固定槽的长度。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三杆的长度设置成下与固定槽的长度,能够使得第三杆能够精确插接于固定槽内。
[0024]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锁闭机构和密封机构在同步组件的联动下,能够在锁闭门扇的同时将密封梁放下,提高了人防门的锁闭效率;
在传动齿条带动锁头向门扇外侧伸出到门框内时,继续转动传动齿轮,使得锁头上的凸起能够沿着第二槽转动,锁头能够转动改变方向,锁头端部固定的卡条的长度方向由与门框长度方向相互垂直变换成与门框长度方向一致,能够提高锁头与门框的连接强度,不易脱离与门框的连接,提高了人防门锁闭时的安全性能;设置加强组件,能够加强门扇的锁闭效果,加强人防门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门扇锁闭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门扇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门扇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9]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6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31]
附图标记说明:1、门扇;11、燕尾槽;12、通槽;13、第一齿轮槽;14、套筒;141、第一槽;142、第二槽;143、第三槽;15、固定槽;2、门框;21、插槽;3、锁闭机构;31、传动轴;32、传动齿轮;321、燕尾条;322、连接块;33、传动齿条;34、驱动轴;35、蜗轮;36、蜗杆;37、锁头;371、凸起;38、卡条;39、锁闭手轮;4、密封机构;41、转轴;42、第一连接杆;43、第二连接杆;44、密封梁;5、同步组件;51、连接轴;52、第一带轮;53、第二带轮;54、同步带;55、第一锥齿轮;56、第二锥齿轮;6、安装箱;61、第三锥齿轮;62、调节轴;63、调节手轮;64、第二齿轮槽;7、第一定位机构;71、第一固定条;72、第一固定筒;721、第一定位槽;73、第一定位齿轮;8、加强组件;81、第一杆;82、第二杆;83、第三杆;84、复位弹簧;9、第二定位机构;91、第二固定条;92、第二固定筒;921、第二定位槽;93、第二定位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人防门闭锁装置。参照图1、图2,一种人防门闭锁装置,包括安装于门扇1内部的锁闭机构3和安装于门扇1上的密封机构4。门扇1的一侧与门框2的一侧转动连接。门扇1和门框2均为空心结构,将锁闭机构3设置于门扇1内部,有利于提高门扇1使用时的安全性。锁闭机构3与密封机构4通过同步组件5连接,能够同时锁闭门扇1以及对人防门进行密封。
[0034]
参照图2、图3,锁闭机构3包括传动轴31、传动齿轮32、传动齿条33、驱动轴34以及蜗轮35和蜗杆36。传动轴31转动设置于门扇1内且位于门扇1的中部位置。传动轴31的长度方向与门扇1的长度方向一致。传动齿轮3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传动齿轮32分别固定于传动轴31靠近其两端的位置。传动齿条33设置有四个,两个传动齿条33分别与一个传动齿轮32的两侧相啮合。传动齿条33远离传动齿轮32的一侧固定有燕尾条321,燕尾条321的长度方向与传动齿条33的长度方向一致。在门扇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燕尾槽11,燕尾条321与燕尾槽11滑动配合,有利于提高传动齿条33竖直移动时的稳定性。与一个传动齿轮32啮合的一个传动齿条33的上端安装有锁头37,与该传动齿轮32啮合的另一个传动齿条33的下端安装有锁头37。传动齿条33远离传动齿轮32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块322,锁头37转动连接于连接块
322上,且锁头37远离连接块322的一端固定有长条状的卡条38。门扇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开设有通槽12,门框2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上均开设有插槽21。插槽21的长度方向、通槽12的长度方向均与门扇1的长度方向相垂直。通过传动齿条33的竖直移动带动卡条38穿过通槽12并与插槽21插接配合。驱动轴34转动设置于门扇1内且位于传动轴31的下方。驱动轴34的长度方向与传动轴31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蜗轮35固定于传动轴31上且位于传动轴31的中部。蜗杆36固定于驱动轴34上,且蜗杆36与蜗轮35相啮合。
[0035]
参照图4,驱动轴34的一端穿过门扇1并安装有锁闭手轮39。为了在锁闭手轮39使用后,对锁闭手轮39进行固定,使得驱动轴34不易转动,提高对锁闭手轮39的安全性,在门扇1上安装有第一定位机构7。第一定位机构7包括第一固定条71、第一固定筒72和第一定位齿轮73。第一固定条71关于驱动轴34的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条71固定于驱动轴34的周向且位于驱动轴34穿过门扇1的位置,第一固定条71沿驱动轴34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固定筒72固定于锁闭手轮39靠近门扇1的一侧,且第一固定筒72可沿驱动轴34长度方向滑移。第一固定筒72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定位槽721,第一固定条71与第一定位槽721插接配合,使得锁闭手轮39与驱动轴34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转动。第一定位齿轮73固定于第一固定筒72的周向且位于第一固定筒72远离锁闭手轮39的位置。门扇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齿轮槽13,第一定位齿轮73与第一齿轮槽13插接配合。在不需要转动锁闭手轮39时,将锁闭手轮39向靠近门扇1的方向推动,使得第一固定筒72沿着驱动轴34的长度方向滑移,从而使得第一定位齿轮73能够插接于第一齿轮槽13内,由于第一固定筒72和第一固定条71配合使用,使得第一固定筒72与驱动轴34不易发生相对转动,从而能够将驱动轴34锁住。
[0036]
参照图2、图5,门扇1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套筒14,锁头37滑动设置于套筒14内。在套筒14的内侧壁开设有导向槽,用于驱动锁头37转动90度,使得卡条38的长度方向与插槽21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从而使得卡条38与门框2不易发生脱离,加强门扇1与门框2的连接。导向槽包括第一槽141、第二槽142和第三槽143。第一槽141的高度方向与套筒14的高度方向一致,且第一槽141的下槽壁贯穿于套筒14的下端面。第二槽142沿着套筒14周向弯曲设置。第三槽143的高度方向与套筒14的高度方向一致,且第三槽143的上槽壁贯穿于套筒14的上端面。第一槽141和第三槽143相互错开设置,第一槽141与套筒14中心的连接线和第三槽143与套筒14中心的连接线相互垂直。第二槽14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槽141和第三槽143相连通,且两两连接处设置有圆滑过渡。锁头37上且靠近连接块322的位置固定有凸起371,在锁头37被传动齿条33带动竖直移动的过程中,凸起371沿着导向槽滑动设置。
[0037]
参照图2,为了进一步提高门扇1与门框2的连接强度,在门框2内安装有加强组件8。加强组件8包括第一杆81、第二杆82和第三杆83。第一杆81转动设置于门框2内,且第一杆81倾斜设置。第二杆82的一端与第一杆81较高的端部固定。第三杆83的一端与第一杆81较低的端部固定。第二杆82和第三杆83均水平设置。第三杆83与门框2远离门扇1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84。门扇1的端面开设有固定槽15,第三杆83与固定槽15插接配合,且第三杆83的长度小于固定槽15的长度,有利于第三杆83与固定槽15插接配合。在驱动锁头37与门框2锁紧后,卡条38伸进门框2内,并且与第二杆82靠近门扇1的一侧抵接,使得复位弹簧84被拉伸,第三杆83插接于门扇1端面开设的固定槽15内。
[0038]
参照图2,密封机构4包括转轴41、第一连接杆42、第二连接杆43和密封梁44。转轴41转动设置于门扇1的外侧,且转轴41靠近门扇1下方的位置,转轴41的长度方向与门扇1的
长度方向一致。第一连接杆42的截面呈三角形,且第一连接杆42的一端与门扇1靠近下方的位置铰接,第一连接杆42的一侧边与密封梁44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43的一端与转轴41铰接,第二连接杆43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42远离密封梁44的一侧铰接。通过转轴41的转动,带动第二连接杆43转动,与第二连接杆43铰接的第一连接杆42以与门扇1铰接的销轴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从而能够拉动密封梁44抬起或者放下。
[0039]
参照图2、图6,同步组件5包括连接轴51、第一带轮52、第二带轮53和同步带54。连接轴51转动设置于门扇1上且靠近门扇1下端面的位置,连接轴51的长度方向与门扇1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第一带轮52固定于驱动轴34上,第二带轮53固定于连接轴51上,第一带轮52和第二带轮53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同步带54套设于第一带轮52和第二带轮53上。连接轴51远离第二带轮53的一端穿过门扇1并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55,转轴41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锥齿轮56,且第二锥齿轮56与第一锥齿轮55相啮合。
[0040]
参照图2、图6,门扇1的外侧壁固定有安装箱6,安装箱6呈长方体箱体状。第二锥齿轮56位于安装箱6内。转轴41的两端分别穿过安装箱6的两侧并与门扇1的外侧壁转动连接。安装箱6内转动连接有第三锥齿轮61,第三锥齿轮61与第二锥齿轮56啮合,且第三锥齿轮61的轴线与第一锥齿轮55的轴线重合。第三锥齿轮61远离门扇1的一侧固定有调节轴62,调节轴62水平设置。调节轴62远离第三锥齿轮61的一端穿过安装箱6并固定安装有调节手轮63,方便在同步带54打滑无法带动密封梁44抬起或放下时对密封梁44进行调节。
[0041]
参照图2、图6,为了在调节好密封梁44后使得密封梁44保持其当前状态,在安装箱6上安装第二定位机构9,用于限制调节手轮63转动。第二定位机构9包括第二固定条91、第二固定筒92和第二定位齿轮93。第一固定条71关于调节轴62的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条91固定于驱动轴34的周向且位于调节轴62穿过门扇1的位置处,且第二固定条91沿调节轴62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固定筒92固定于调节手轮63靠近门扇1的一侧,且第二固定筒92可沿着调节轴62的长度方向进行滑移。第二固定筒92内开设有第二定位槽921,第二固定条91与第二定位槽921插接配合,使得调节手轮63不易与调节轴62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第二定位齿轮93固定于第二固定筒92的周向且位于第二固定筒92远离调节手轮63的位置。安装箱6远离门扇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齿轮槽64,第二定位齿轮93与第二齿轮槽64插接配合。在不需要转动调节手轮63时,需要将调节手轮63向靠近安装箱6的一侧推动,使得第二定位齿轮93能够插接于第二齿轮槽64内,从而能够对调节手轮63进行锁定,使得调节手轮63不易转动。
[0042]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人防门闭锁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关闭门扇1后,通过转动锁闭手轮39,使得驱动轴34上的蜗杆36带动与其相啮合的蜗轮35转动,传动轴31转动,位于传动轴31上的传动齿轮32驱动传动齿条33向远离传动齿轮32的方向竖直移动,使得传动齿条33端部的锁头37伸出门扇1,并且由于门扇1内且靠近门扇1端面的位置固定有套筒14,在套筒14内导向槽的作用下,使得锁头37转动90度,锁头37带动其端部卡条38转动,使得卡条38的长度方向与门扇1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从而能够加强锁头37与门框2的连接强度。由于门框2内安装有加强组件8,锁头37向门框2内伸进时,卡条38与第二杆82抵接,使得第一杆81以与门框2的转动连接点为转动中心转动,第三杆83克服复位弹簧84的拉力插接于门扇1端面开设的固定槽15内,进一步提高了门扇1与门框2的连接强度,使得人防门的锁闭安全性更高。在锁闭手轮39转动的同时,位于连接轴51上的第二带轮53在同步带54的作用下转动,
使得连接轴51转动,由于连接轴51上固定有第一锥齿轮55,与转轴41上的第二锥齿轮56相啮合,使得第二锥齿轮56能够带动转轴41转动,转轴41转动时能够带动密封梁44向下翻转,对门扇1与门框2的连接处进行密封。最后再将锁闭手轮39和调节手轮63均向靠近门扇1的方向进行推动,使得第一定位齿轮73插接于第一齿轮槽13内,第二定位齿轮93插接于第二齿轮槽64内,使得锁闭手轮39和调节手轮63不易发生转动。在需要解锁时,只需要将锁闭手轮39和调节手轮63向远离门扇1的方向进行拉动,使得第一定位齿轮73脱离第一齿轮槽13,第二定位齿轮93脱离第二齿轮槽64,再反向转动锁闭手轮39,使得锁闭手轮39驱动锁头37缩回至门扇1内,卡条38脱离与门框2的连接,在复位弹簧84的作用下,第三杆83脱离与固定槽15的连接并恢复水平的状态,由此可以将门扇1打开。
[0043]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