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讯维护用工具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0794发布日期:2020-10-09 18:09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讯维护用工具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维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讯维护用工具箱。



背景技术:

通讯系统由各类通讯设备构成。当设备运行发生故障时,需要电力工人进行维护,维护时,需要利用工具箱携带各种维修工具。通常维修工作需要将线缆盘放置在工具箱中,在携带过程中线缆容易散开或自相缠绕,而且工具箱内的工具也容易与线缆发生缠绕或夹在线缆中,维修人需要整理线缆后才能使用,非常不便。因此人们设计了一种工具箱,便于携带线缆。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939464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通讯设备维护工具箱,包括一个带有可开合箱盖的矩形箱体,箱体内的四个箱角处各安装有一个由内杆和外杆组成的竖直的伸缩杆,内杆固定在箱体的底部,外杆的内部中空且下端开口,外杆套在内杆上且可上下滑动,内杆的顶部与外杆的空腔的顶部之间安装有一个压簧;每个伸缩杆与其对应的箱角处均留有间隔,每个外杆上个均安装有两个水平的挡杆,两个挡杆上下间隔布置且外端均朝向箱体的箱角。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工具箱内的线缆较多时,其自重也较大;因此压簧很难恢复形变将线缆盘伸出箱体外,导致维修人员取出线缆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讯维护用工具箱,其具有便于取出线缆盘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通讯维护用工具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底板及固定在底板上的围板,所述箱体上铰接有的箱盖,所述箱体内滑移连接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立杆,所述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挡板,所述立杆的顶部滑移连接有上挡板,所述固定框内固定连接有多根加强筋,多根所述加强筋的端部共同固定连接有移动套,所述箱体内转动连接有与移动套螺纹连接的丝杆,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空腔一,所述空腔一内设有便于驱动丝杆转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使用工具箱放置线缆时,首先利用驱动组件驱动丝杆转动,由于丝杆与移动套螺纹连接,以此移动套可沿丝杆滑移,从而可将固定框移动至箱体外,然后可将线缆缠绕在上挡板与下挡板之间的立杆上;然后可利用驱动组件使丝杆转动而带动移动套下移,以此将缠绕有线缆的固定框缩回至箱体内;同理需要取出线缆时,利用驱动组件使固定框伸出箱体外,从而可方便地取出线缆。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空腔一内的转动杆、固定在转动杆端部的锥齿轮一及固定在丝杆端部且与锥齿轮一啮合的锥齿轮二,所述转动杆远离锥齿轮一的端部穿设底板且固定连接有转动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转动盘可使转动杆转动,以此使与转动杆固定连接的锥齿轮一转动;由于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啮合,从而使锥齿轮二转动,以此使丝杆转动,保证了固定框位置的正常调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上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移动套上固定连接有与燕尾槽相适配的燕尾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杆转动时,在燕尾槽和燕尾条的限制下,使移动套仅能够沿着导向条上下滑移,而不能随着丝杆转动,以此保证了固定框高度位置的正常调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围板上设有可限制转动杆转动的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组件可限制转动杆的转动,以此可限制丝杆的转动,从而保证固定框的稳定性,保证了线缆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转动盘上的锯齿盘、固定在围板上的安装板及固定在安装板上的限位夹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固定框的位置时,按压限位夹子,使限位夹子与锯齿盘分离,此时转动杆可正常转动,从而使丝杆可正常转动;固定框的位置调节完成后,松开限位夹子,此时限位夹子与锯齿盘的齿槽卡合,此时转动杆无法转动,从而限制了丝杆的转动,以此保证了固定框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立杆内开设有空腔二,所述立杆上开设有与空腔二连通的条孔,所述空腔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条孔内且与上挡板固定连接的连接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需要缠绕的线缆长度的不同需要调整上挡板的位置时,通过转动螺纹杆,在条孔及连接块的作用下,滑块可沿着螺纹杆上下滑移,进而使上挡板随之上下滑移,以此适应线缆长度的改变。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便于转动螺杆的旋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旋钮可方便地转动螺纹杆,使工具箱的使用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挡板及所述下挡板相对的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垫可起到保护线缆的作用,减少上挡板及下挡板与线缆之间摩擦而造成线缆磨损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利用驱动组件可使移动套沿着丝杆上下滑移,从而带动固定框上下滑移,以此方便了线缆的缠绕及取出,使工具箱的使用更加方便;

限位组件可限制转动杆的转动,以此可限制丝杆的转动,从而保证固定框的稳定性,保证了线缆的稳定性;

根据需要缠绕的线缆长度的不同需要调整上挡板的位置时,通过转动螺纹杆,在条孔及连接块的作用下,滑块可沿着螺纹杆上下滑移,进而使上挡板随之上下滑移,以此适应线缆长度的改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凸显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体;11、底板;111、空腔一;112、丝杆;12、围板;13、导向条;131、燕尾槽;2、箱盖;3、固定框;31、加强筋;32、移动套;321、燕尾条;4、驱动组件;41、转动杆;42、转动盘;43、锥齿轮一;44、锥齿轮二;5、限位组件;51、锯齿盘;52、安装板;53、限位夹子;6、立杆;61、下挡板;62、上挡板;621、防护垫;63、空腔二;64、条孔;7、螺纹杆;71、旋钮;72、滑块;73、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通讯维护用工具箱,包括箱体1及箱盖2。箱体1包括底板11及围板12。底板11为方形板状结构,围板12为方形框体结构,围板12固定在底板11的上表面上。箱盖2与围板12铰接,箱盖2可将围板12的顶部开口遮盖。箱体1内滑移连接有固定框3,固定框3为方形框体结构。固定框3的四个内边角上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筋31。四个加强筋31的端部上共同固定连接有移动套32,移动套32为圆管状结构,移动套32的长度方向与箱体1的高度方向一致。

参照图2,底板11上开设有空腔一111,空腔一111内转动连接有丝杆112,丝杆112竖直设置,丝杆112的顶部转动穿设底板11的顶部且延伸至箱体1内,且丝杆112与移动套32螺纹连接。底板11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条13,导向条13为长方体形结构,导向条13的长度与丝杆112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导向条13的顶部与丝杆112的顶部等高。导向条13上开设有燕尾槽131,燕尾槽131的长度方向与导向条13的长度方向一致,且燕尾槽131的两端部封闭。移动套32上固定连接有燕尾条321,燕尾条321与燕尾槽131相适配。丝杆112转动时,在燕尾槽131和燕尾条321的限制下,使移动套32仅能够沿着导向条13上下滑移,而不能随着丝杆112转动。

参照图2,空腔一111内设有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用于驱动丝杆112的转动,驱动组件4包括转动杆41、转动盘42、锥齿轮一43及锥齿轮二44。转动杆41为圆柱形结构,转动杆41转动连接在空腔一111内,且转动杆41的长度方向与丝杆112的长度方向垂直,转动杆41的其中一端部位于空腔一111内,转动杆41的另一端部转动穿设空腔一111的侧壁,延伸至底板11外。转动盘42与转动杆41共轴心线,转动盘42固定在转动杆41位于空腔一111外的端部上。锥齿轮一43与转动杆41共轴心线,且锥齿轮一43固定在转动杆41远离转动盘42的端部上。锥齿轮二44与丝杆112共轴心线,锥齿轮二44与丝杆112的底端固定连接,且锥齿轮一43与锥齿轮二44啮合。

参照图2、图3,围板12上设有限位组件5,限位组件5用于限制转动杆41的转动,限位组件5包括锯齿盘51、安装板52及限位夹子53。锯齿盘51与转动杆41共轴心线,且锯齿盘51固定在转动杆41位于空腔一111外的端部上。安装板52固定在围板12的侧面上,限位夹子53固定在安装板52上,限位夹子53处于初始状态时,限位夹子53与锯齿盘51卡合,以此限制了锯齿盘51的转动,从而限制了转动杆41的转动;按压限位夹子53,可使限位夹子53与锯齿盘51分离,从而使锯齿盘51可正常转动,以此使转动杆41可正常转动。

参照图2、图4,固定框3上固定连接有立杆6,立杆6为圆柱形结构,立杆6竖直设置,立杆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立杆6呈矩形均匀分布在固定框3的上表面四个边角上。立杆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挡板61,立杆6上还滑移连接有上挡板62,下挡板61及上挡板62均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使用工具箱收纳线缆时,将线缆缠绕在下挡板61与上挡板62之间的立杆6上。下挡板61及上挡板62相对的侧面上均粘接有防护垫621,防护垫621可起到保护线缆的作用,减少上挡板62及下挡板61与线缆之间摩擦而造成线缆磨损的问题。立杆6内开设有空腔二63,空腔二63呈圆柱形,空腔二63的长度方向与立杆6的长度方向一致,立杆6靠近上挡板62的周侧上开设有条孔64,条孔64的长度方向与立杆6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条孔64与空腔二63连通。

参照图2、图4,空腔二63内转动连接有螺纹杆7,螺纹杆7的长度方向与立杆6的长度方向一致,螺纹杆7的顶部转动穿设立杆6的顶部并延伸至空腔二63外。螺纹杆7的顶部上固定连接有旋钮71,通过转动旋钮71可使螺纹杆7转动。螺纹杆7上螺纹连接有滑块72,滑块72位于空腔二63内,滑块72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3,连接块73位于条孔64内,且连接块73远离滑块72的侧面与上挡板62固定连接。根据需要缠绕的线缆长度的不同需要调整上挡板62的位置时,通过转动旋钮71使螺纹杆7转动,在条孔64及连接块73的作用下,滑块72可沿着螺纹杆7上下滑移,进而使上挡板62随之上下滑移,从而可改变了上挡板62与下挡板61之间的距离,以此适应线缆长度的改变。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需要使用工具箱放置线缆时,按压限位夹子53,使限位夹子53与锯齿盘51分离;然后通过转动转动盘42使转动杆41转动,以此使与转动杆41固定连接的锥齿轮一43转动;由于锥齿轮一43与锥齿轮二44啮合,从而使锥齿轮二44转动,以此使丝杆112转动;在燕尾槽131和燕尾条321的限制下,使移动套32仅能够沿着导向条13上下滑移,而不能随着丝杆112转动,从而可将固定框3移动至箱体1外;此时松开限位夹子53,固定框3较为稳定地维持在调节后的高度上,然后可将线缆缠绕在上挡板62与下挡板61之间的立杆6上;然后按压限位夹子53,再转动转动盘42使丝杆112转动而带动移动套32下移,以此将缠绕有线缆的固定框3缩回至箱体1内;同理需要取出线缆时,按压限位夹子53,然转动转动盘42使丝杆112转动而带动移动套32上移,直至固定框3伸出箱体1外,从而可方便地取出线缆。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