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板边框高精度测量组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51281发布日期:2020-12-01 15:38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板边框高精度测量组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视机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板边框高精度测量组装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组装一体化电视背板边框的方式主要采用人工分步组装完成,整体过程配合使用大卡尺测量长度和宽度尺寸,但是整个组装测量速度比较慢和效率也低,因为多道人工分步组装精度低。若出现组装不良品时,流到电视机整机组装时才发现,则需要把前工序所有组装件全部拆除,更换背板重新组装,如此过程,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生产线且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利用,及节省劳动力和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测量和组装精度的背板边框高精度测量组装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板边框高精度测量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流水生产线的支架,在支架下方依次设有的背板吸盘进料装置、精准定位装置、55寸测量组装装置和65寸测量组装装置、在支架的末端设有的组合出料区,及在55寸测量组装装置和65寸测量组装装置之间位置的支架一侧设有的边框送料机械手。背板吸盘进料装置下方的支架内设置有送料小车。组合出料区下方设置有的出料小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背板吸盘进料装置包括在位于背板进料装置一端的支架上设有的第一转轴、在支架的另一端上设有的第二转轴、在第二转轴上设有的第一电机、在支架内侧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两侧上均分别设有的输送皮带、在支架两侧上分别设有的第一导轨、在两侧的第一导轨上分别设有的第一滑块、在两侧的输送皮带上设有的第一连接块、在支架上方设有与第一滑块和第一连接块连接的第一支撑板、在第一支撑板的两侧上分别设有的第二导轨、在两侧的第二导轨上分别设有的第二滑块、在第二导轨外侧的第一支撑板设有的条形槽、在两侧的第二导轨之间设有的伺杆、在伺杆的端部上设有的伺服电机、在伺杆的端部上设有与第一支撑板连接的固定块、在伺杆上设有的第二连接块、在第一支撑板上设有与第二滑块和固定块连接的第二支撑板、在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的第三支撑板、在第三支撑板上设有的齿轮箱、在齿轮箱上设有驱动齿轮箱转动的第二电机、在齿轮箱两侧分别设有与齿轮箱连接的转轮、在转轮上设有一端与转轮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后与第一支撑板连接的铰链、在第三支撑板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的引导套、在四个角上的引导套上设有穿过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上的条形槽且向下延伸的导柱、在导柱上设有的托架、在托架上设有多个向下吸取下方送料车上背板的吸盘,及在第三支撑板上设有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伺服电机连接的第一控制箱。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送料小车包括第一车架、在第一车架上设有多个限制堆叠背板的第一限位块,及在车架上设有的第一扶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精准定位装置包括在送料小车一侧的支架下方设有的第一支撑架、在第一支撑架上设有的第四支撑板、在第四支撑板上设有的第一垫块、在第一垫块一侧的第四支撑板上设有的横向导轨、在横向导轨上设有与第一垫块配合托住背板的l形定位调整推块、在l形定位调整推块上设有驱动l形定位调整推块调整背板宽度的第三电机、在l形定位调整推块一侧设有多个与第四支撑板固定连接的65寸背板限位块、在每个65寸背板限位块一侧均平行设有的条形通孔、在条形通孔上设有穿过条形通孔且向处延伸的55寸背板限位块、在第四支撑板的背面上设有与55寸背板限位块连接的限位块升降气缸、在对应背板转角位置的第四支撑板上设有触碰感应到55寸背板且与限位块升降气连接的第一位置感应器,及在第一位置感应器一侧的第四支撑板上设有触碰感应到65寸背板且与限位块升降气连接的第二位置感应器。背板放置于转角位置后感应到第一位置感应器,则限位块升降气缸升起切换为55寸背板限位块。第二位置感应器感应到65寸背板,则限位块升降气缸降下切换为65寸背板限位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55寸测量组装装置和65寸测量组装装置均包括第二支撑架、在第二支撑架上依次设有的大理石台和垫板、在第二支撑架上设有面积小于垫板与边框大小相应的边框垫块、在对应边框外侧的垫板位置上环形分布有多块高于边框垫块水平面的推块、在推块与垫板之间处的垫板上设有的第三导轨、在第三导轨上设有与推块连接的第三滑块、在推块与垫板之间的垫板上设有驱动推块同时内侧推压放于边框垫块上的边框的顶推气缸、在推块的侧边上设有至少两个的安装块、在安装块上设有穿过安装块的第三转轴、在第三转轴的端部上设有的旋转气缸、在两个固定块之间设有的u形旋转压力块,及在位于两块推块交接的转角处设有的边框测量机构。边框垫块分为适用55寸背的边框垫块和适用65寸背的边框垫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边框测量机构包括在两块推块与之间转角位置的垫板上设有带滑轨的滑轨气缸、在滑轨气缸上设有的l形托板,及在l形托板上设有通过滑轨气缸带动向前滑行触碰到边框垫块上的边框之后测量的触碰感应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边框送料机械手包括在支架一侧设有的固定台、在固定台上设有两条平行的第四导轨、在第四导轨上设有的第四滑块、在第四导轨一侧设有的第二丝杆、在第二丝杆的一端上设有的定位块、在第二丝杆的另一端上设有的第四电机、在第二丝杆上设有与第四滑块连接的第三连接块、在第三连接块上设有的机械手、在机械手端部上设有抓取边框的边框架,及在对应边框位置的边框架上设有多个吸住边框的真空吸附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在对应边框架下方设置有的边框送料小车。

另一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背板边框高精度测量组装系统的应用,其中,具体如下:(1)将装有背板料的送料小车送到背板吸盘进料装置下方的支架内;及将装有边框料的边框送料小车输送到边框架下方;

(2)背板吸盘进料装置上的托架在导柱引导下,带动吸盘向下运动将背板吸取;根据不同背板的尺寸,导柱在条形槽的范围内调整;

(3)从送料小车上吸取背板后,平移到精准定位装置上方;

(4)利用第一位置感应器和第二位置感应器感应放置的背板是55寸背板限位块,还是65寸背板限位块;之后控制限位块升降气缸切换55寸背板限位块;

(5)确定好背板的尺寸后,l形定位调整推块在第三电机的驱动下,将背板的位置调整精准定位;

(6)机械手抓取与55寸背板或者65寸背板匹配的边框放置到55寸测量组装装置或65寸测量组装装置上的边框垫块;

(7)呈u分布的推块在顶推气缸的作用下,将边框固定于边框垫块上;之后,u形旋转压力块翻转压边框;

(8)上述动作完成之后,边框测量机构上的触碰感应器测量边框是否顶推到位,;

(9)u形旋转压力块在旋转气缸作用下退出,经过调整精准定位在背板吸盘进料装置的吸取作用下平移至相对应的55寸测量组装装置或者65寸测量组装装置上;其中背极的背面预先安装有双面胶;

(10)放在边框上的背板在上面吸盘的压力作用下和自重的条件下,背板与边框两者压紧粘合,之后触碰感应器二次测量是否组装到位;

(12)最后,背板吸盘进料装置将组装好的边框和背板吸取,平移放置于出料小车上运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一体化生产线且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利用,及节省劳动力和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测量和组装精度的效果。由于整体过程包括背板吸盘进料装置、精准定位装置、55寸测量组装装置和65寸测量组装装置、在支架的末端设有的组合出料区,另外还有伺服边框送料机械手配合,整体自动化强度高。入料时,进行初步定位,上方采用吸盘铰链升降式背板吸盘进料装置抓取背板移动到下一工位,在精准定位工序采用相邻两直边限位块定位,另外相邻两直边使用调整推块自动调整背板位置进行精准定位。边框送料机械手会提前把边框车载过来的,之后转移到测量工位,再由测量工位通过侧推气缸和旋转气缸把转移过来的边框固定,四个边角位八组测量传感器自动对边框进行长度和宽度测量,自动形成测量报表,判定ok会自动松开上方压紧的旋转气缸。上方背板吸盘进料装置把经过精准定位的背板转移到测量工位,通过背板和背板吸盘进料装置的自重把背板压合粘合在边框上,四个边角位八组测量传感器再次自动对边框进行长度和宽度测量,自动形成测量报表,判定ok上方背板吸盘进料装置把经过组装组合的背板移动到智能自动送料车上面,上方背板吸盘进料装置返回开始位置,循环上述操作。整个过程智能自动化,组装测量效率高,组装测量精度高,并且能够在55寸背板边框和65寸背板边框之间快速切换组装,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利用,减少了操作人员,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背板吸盘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背板吸盘进料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精准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精准定位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55寸测量组装装置或者65寸测量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边框送料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11所示,一种背板边框高精度测量组装系统,包括流水生产线的支架01,在支架01下方依次设有的背板吸盘进料装置02、精准定位装置03、55寸测量组装装置04和65寸测量组装装置05、在支架01的末端设有的组合出料区06,及在55寸测量组装装置04和65寸测量组装装置05之间位置的支架01一侧设有的边框送料机械手07。背板吸盘进料装置02下方的支架01内设置有送料小车08。组合出料区06下方设置有的出料小车09。背板吸盘进料装置02包括在位于背板100进料装置一端的支架01上设有的第一转轴21、在支架01的另一端上设有的第二转轴22、在第二转轴22上设有的第一电机23、在支架01内侧的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两侧上均分别设有的输送皮带24、在支架01两侧上分别设有的第一导轨25、在两侧的第一导轨25上分别设有的第一滑块26、在两侧的输送皮带24上设有的第一连接块27、在支架01上方设有与第一滑块26和第一连接块27连接的第一支撑板28、在第一支撑板28的两侧上分别设有的第二导轨29、在两侧的第二导轨29上分别设有的第二滑块210、在第二导轨29外侧的第一支撑板28设有的条形槽211、在两侧的第二导轨29之间设有的第一丝杆212、在第一丝杆212的端部上设有的伺服电机213、在第一丝杆212的端部上设有与第一支撑板28连接的固定块214、在第一丝杆212上设有的第二连接块215、在第一支撑板28上设有与第二滑块210和固定块214连接的第二支撑板216、在第二支撑板216上设有的第三支撑板217、在第三支撑板217上设有的齿轮箱218、在齿轮箱218上设有驱动齿轮箱218转动的第二电机219、在齿轮箱218两侧分别设有与齿轮箱218连接的转轮220、在转轮220上设有一端与转轮220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支撑板216和第三支撑板217后与第一支撑板28连接的铰链221、在第三支撑板217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的引导套222、在四个角上的引导套222上设有穿过第二支撑板216和第一支撑板28上的条形槽211且向下延伸的导柱223、在导柱223上设有的托架224、在托架224上设有多个向下吸取下方送料车上背板100的吸盘225,及在第三支撑板217上设有与第一电机23、第二电机219和伺服电机213连接的第一控制箱226。送料小车08包括第一车架81、在第一车架81上设有多个限制堆叠背板100的第一限位块82,及在车架上设有的第一扶手83。

精准定位装置03包括在送料小车08一侧的支架01下方设有的第一支撑架31、在第一支撑架31上设有的第四支撑板32、在第四支撑板32上设有的第一垫块33、在第一垫块33一侧的第四支撑板32上设有的横向导轨34、在横向导轨34上设有与第一垫块33配合托住背板100的l形定位调整推块35、在l形定位调整推块35上设有驱动l形定位调整推块35调整背板100宽度的第三电机36、在l形定位调整推块35一侧设有多个与第四支撑板32固定连接的65寸背板限位块37、在每个65寸背板限位块37一侧均平行设有的条形通孔38、在条形通孔38上设有穿过条形通孔38且向处延伸的55寸背板限位块39、在第四支撑板32的背面上设有与55寸背板限位块39连接的限位块升降气缸310、在对应背板100转角位置的第四支撑板32上设有触碰感应到55寸背板且与限位块升降气连接的第一位置感应器311,及在第一位置感应器311一侧的第四支撑板32上设有触碰感应到65寸背板且与限位块升降气连接的第二位置感应器312。背板100放置于转角位置后感应到第一位置感应器311,则限位块升降气缸310升起切换为55寸背板限位块39。第二位置感应器312感应到65寸背板,则限位块升降气缸310降下切换为65寸背板限位块37。

55寸测量组装装置04和65寸测量组装装置05均包括第二支撑架451、在第二支撑架451上依次设有的大理石台452和垫板453、在第二支撑架451上设有面积小于垫板453与边框200大小相应的边框垫块454、在对应边框200外侧的垫板453位置上环形分布有多块高于边框垫块454水平面的推块455、在推块455与垫板453之间处的垫板453上设有的第三导轨456、在第三导轨456上设有与推块455连接的第三滑块457、在推块455与垫板453之间的垫板453上设有驱动推块455同时内侧推压放于边框垫块454上的边框200的顶推气缸458、在推块455的侧边上设有至少两个的安装块459、在安装块459上设有穿过安装块459的第三转轴460、在第三转轴460的端部上设有的旋转气缸461、在两个固定块214之间设有的u形旋转压力块462,及在位于两块推块455交接的转角处设有的边框测量机构463。边框垫块454分为适用55寸背的边框垫块454和适用65寸背的边框垫块454。

边框测量机构463包括在两块推块455与之间转角位置的垫板453上设有带滑轨的滑轨气缸464、在滑轨气缸464上设有的l形托板465,及在l形托板465上设有通过滑轨气缸464带动向前滑行触碰到边框垫块454上的边框200之后测量的触碰感应器466。

边框送料机械手07包括在支架01一侧设有的固定台71、在固定台71上设有两条平行的第四导轨72、在第四导轨72上设有的第四滑块73、在第四导轨72一侧设有的第二丝杆74、在第二丝杆74的一端上设有的定位块75、在第二丝杆74的另一端上设有的第四电机76、在第二丝杆74上设有与第四滑块73连接的第三连接块77、在第三连接块77上设有的机械手78、在机械手78端部上设有抓取边框200的边框架79,及在对应边框200位置的边框架79上设有多个吸住边框200的真空吸附管710。还包括在对应边框架79下方设置有的边框送料小车10。

另一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背板边框高精度测量组装系统的应用,其中,具体如下:(1)将装有背板100料的送料小车08送到背板吸盘进料装置02下方的支架01内;及将装有边框料的边框送料小车08输送到边框架79下方;

(2)背板吸盘进料装置02上的托架224在导柱223引导下,带动吸盘225向下运动将背板100吸取;根据不同背板100的尺寸,导柱223在条形槽211的范围内调整;

(3)从送料小车08上吸取背板100后,平移到精准定位装置03上方;

(4)利用第一位置感应器311和第二位置感应器312感应放置的背板100是55寸背板限位块39,还是65寸背板限位块37;之后控制限位块升降气缸310切换55寸背板限位块39;

(5)确定好背板100的尺寸后,l形定位调整推块35在第三电机36的驱动下,将背板100的位置调整精准定位;

(6)机械手78抓取与55寸背板或者65寸背板匹配的边框放置到55寸测量组装装置04或65寸测量组装装置05上的边框垫块454;

(7)呈u分布的推块455在顶推气缸458的作用下,将边框固定于边框垫块454上;之后,u形旋转压力块462翻转压边框;

(8)上述动作完成之后,边框测量机构463上的触碰感应器466测量边框是否顶推到位;

(9)u形旋转压力块462在旋转气缸461作用下退出,经过调整精准定位在背板吸盘进料装置02的吸取作用下平移至相对应的55寸测量组装装置04或者65寸测量组装装置05上;其中背极的背面预先安装有双面胶;

(10)放在边框上的背板100在上面吸盘225的压力作用下和自重的条件下,背板100与边框两者压紧粘合,之后触碰感应器466二次测量是否组装到位;

(12)最后,背板吸盘进料装置02将组装好的边框和背板100吸取,平移放置于出料小车09上运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一体化生产线且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利用,及节省劳动力和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测量和组装精度的效果。由于整体过程包括背板吸盘进料装置02、精准定位装置03、55寸测量组装装置04和65寸测量组装装置05、在支架01的末端设有的组合出料区06,另外还有伺服边框送料机械手07配合,整体自动化强度高。入料时,进行初步定位,上方采用吸盘225铰链221升降式背板吸盘进料装置02抓取背板100移动到下一工位,在精准定位工序采用相邻两直边限位块定位,另外相邻两直边使用调整推块455自动调整背板100位置进行精准定位。边框送料机械手07会提前把边框车载过来的,之后转移到测量工位,再由测量工位通过侧推气缸和旋转气缸461把转移过来的边框固定,四个边角位八组测量传感器自动对边框进行长度和宽度测量,自动形成测量报表,判定ok会自动松开上方压紧的旋转气缸461。上方背板吸盘进料装置02把经过精准定位的背板100转移到测量工位,通过背板100和背板吸盘进料装置02的自重把背板100压合粘合在边框上,四个边角位八组测量传感器再次自动对边框进行长度和宽度测量,自动形成测量报表,判定ok上方背板吸盘进料装置把经过组装组合的背板100移动到智能自动送料车上面,上方背板吸盘进料装置返回开始位置,循环上述操作。整个过程智能自动化,组装测量效率高,组装测量精度高,并且能够在55寸背板边框和65寸背板边框之间快速切换组装,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利用,减少了操作人员,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