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窗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54081发布日期:2020-11-19 19:45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纱窗铰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纱窗铰链。



背景技术:

门窗系统(又称为系统门窗或系统窗),是指组成一樘完整的门窗各个子系统的所有材料的有机组合,需要考虑水密性、气密性、抗风压、力学强度、隔热、隔音、防盗、遮阳、耐候性、操作手感等一系列重要的功能,还要考虑设备、型材、五金配件、玻璃、粘胶、密封件各环节性能的综合结果,最终形成高性能的门窗系统。现有的门窗系统主要分为平开窗和推拉窗,平开窗以其开启面积大、通风好、密封性好、隔音、保温、抗渗性能优良的优点,目前在建筑装饰中应用广泛。平开窗按打开方式分为内开式和外开式:内开式的优点是擦窗方便,缺点是开启时要占去室内空间,使用纱窗也不方便,开窗时使用纱窗、窗帘等也不方便;外开式的优点是开启时不占空间,缺点是窗幅小,视野不开阔。为了不占用室内空间,常采用外开式结构,即玻璃窗扇在外,而为了兼顾防蚊子和方便清洁纱窗,匹配的纱窗扇常采用内开式结构。

纱窗扇又分为隐形纱窗和非隐形纱窗,而隐形纱窗因为其关闭状态下,连接纱窗扇与窗框的纱窗铰链隐藏在纱窗扇与窗框连接处,在外面看来比较美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纱窗铰链一般安装在窗框转角处,因此,广泛应用铝开型材窗框在相应有部分预留有安装卡槽,作为纱窗铰链固定部。纱窗铰链是专门用于纱窗扇与窗框开合控制,一般打开状态下,纱窗扇与窗框的之间形成一个开合角度,现有的纱窗铰链主要包括安装底座、安装悬臂、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组成的连杆机构,第一连杆与安装底座采用滑动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在安装底座上设有的滑槽中滑动,因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都是承重件,如果第一连杆与安装底座采用滑动连接会增加轴与滑槽之间的磨损,造成门窗开启卡顿,且长时间使用后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开闭使用手感好、能提高使用寿命的纱窗铰链。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底座、安装悬臂、长连杆、第一短连杆、第二短连杆以及连动杆,所述第一短连杆、所述第二短连杆的一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上,所述第一短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悬臂上,所述第二短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长连杆的一端,所述长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悬臂上,所述连动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短连杆和所述第二短连杆的同侧端部。

优化的,所述第一短连杆、所述第二短连杆的一端均通过销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的中部,所述第一短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悬臂的一端,所述第二短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长连杆的一端,所述长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悬臂上,所述连动杆的两端通过销轴分别与所述第一短连杆和所述第二短连杆转动连接。

优化的,所述安装底座上设有连杆限位部,所述连杆限位部与所述安装底座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第一短连杆和所述第二短连杆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安装于容纳空间内,所述销轴依次穿过所述连杆限位部、所述第一短连杆或所述第二短连杆、所述安装底座,将所述第一短连杆或所述第二短连杆铰链连接在所述安装底座上。

优化的,所述第一短连杆和所述第二短连杆与所述安装底座通过所述销轴铰链连接的位置错开形成倾斜,所述连动杆通过所述销轴连接所述第一短连杆的端部外侧、通过所述销轴连接第二短连杆端部的内侧。

优化的,所述第一短连杆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二短连杆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的折弯系数高于所述第二折弯部,当纱窗闭合时,所述安装悬臂与所述长连杆收纳于所述连杆限位部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底座、安装悬臂、长连杆、第一短连杆、第二短连杆以及连动杆组成的五连杆机构,所述第一短连杆、所述第二短连杆的一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上,所述第一短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悬臂上,所述第二短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长连杆的一端,所述长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悬臂上,所述连动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短连杆和所述第二短连杆的同侧端部,主要的部件全部是采用铰链连接传动,连接方式稳定可靠,避免了以往的部件与滑槽配合时可能因磨损导致的松动或过紧卡顿导致打开手感差的缺陷,所以本实用新型开闭使用手感好、能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闭合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对本申请文件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申请文件所要求保护的是纱窗铰链,是专门用于纱窗扇与窗框开合控制,一般打开状态下,纱窗扇与窗框的之间形成一个开合角度,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纱窗铰链包括安装底座1、安装悬臂2、长连杆3、第一短连杆4、第二短连杆5以及连动杆6组成的五连杆机构,该五连杆机构通过销轴7相互铰链连接,所述第一短连杆4、所述第二短连杆5的一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安装底座1上,所述第一短连杆4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悬臂2上,所述第二短连杆5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长连杆3的一端,所述长连杆3的另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悬臂2上,所述连动杆6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短连杆4和所述第二短连杆5的同侧端部,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后,由五连杆机构组成实现所述安装悬臂2的开闭,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连杆和滑槽配合,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的卡顿和磨损问题,无论打开还是关闭门窗时,使用手感比较好。

在具体的连接关系中,所述第一短连杆4、所述第二短连杆5的一端均通过销轴7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1的中部,所述第一短连杆4的另一端通过销轴7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悬臂2的一端,所述第二短连杆5的另一端通过销轴7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长连杆3的一端,所述长连杆3的另一端通过销轴7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悬臂2上,所述连动杆6的两端通过销轴7分别与所述第一短连杆4和所述第二短连杆5转动连接,零部件之间均采用所述销轴7起到连接以及转动的铰链活动连接关系。

所述安装底座1上设有连杆限位部11,所述连杆限位部11与所述所述安装底座1的主体部分一体折弯成型,所述连杆限位部11与所述安装底座1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第一短连杆4和所述第二短连杆5的一端通过销轴7转动安装于容纳空间内,所述销轴7依次穿过所述连杆限位部11、所述第一短连杆4或所述第二短连杆5、所述安装底座1,将所述第一短连杆4或所述第二短连杆5铰链连接在所述安装底座1上,使用时,所述第一短连杆4和所述第二短连杆5主要承接窗扇的重量,因此连接处长期承压容易损坏,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能大幅提高所述第一短连杆4和所述第二短连杆5与所述安装底座1的连接强度,增加铰链的使用寿命。

所述第一短连杆4和所述第二短连杆5与所述安装底座1通过所述销轴7铰链连接的位置错开形成倾斜,需要倾斜的原因是为了确保所述第一短连杆4和所述第二短连杆5的开闭角度较大,避免受到限制;所述连动杆6通过所述销轴7连接所述第一短连杆4的端部外侧、通过所述销轴7连接第二短连杆5端部的内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所述第一短连杆4和所述第二短连杆5的运动轨迹受到影响。

所述第一短连杆4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一折弯部40,所述第二短连杆5的中间部位设置有第二折弯部50,所述第一折弯部40的折弯系数高于所述第二折弯部50,即所述第一折弯部40的高度高于第二折弯部50,这样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短连杆4被所述第一折弯部40分割开的上半部能与所述安装悬臂2铰链连接,下半部能与所述安装底座1铰链连接,而所述第二短连杆5被所述第二折弯部50分割的上半部与所述长连杆3铰链连接,下半部能与所述安装底座1铰链连接,当纱窗闭合时,所述安装悬臂2与所述长连杆3收纳于所述连杆限位部11的上方隐藏起来,体积才会做到比较小,打开也不受影响。

使用时,用螺钉将所述安装底座1安装到窗框上,纱窗用螺钉安装到所述安装悬臂2,当纱窗需要关闭时,所述安装悬臂2顺时针旋转,所述第一短连杆4、所述长连杆3逆时针旋转,所述第二短连杆5顺时针旋转,当所述安装悬臂2旋转到与所述安装底座1平行时,所述长连杆3、所述第一短连杆4、所述第二短连杆5均旋转至与所述安装底座1平行的位置,所述第一短连杆4和所述第二短连杆5被折弯部分割开的下半部以及所述连动杆6位于所述安装底座1的容纳空间内,而所述长连杆3和所述安装悬臂2则位于所述连杆限位部11的上方,此时,纱窗处于关闭状态;同样的原理,当开启纱窗时,按照关闭纱窗相反的方向运动,当纱窗完全打开时,所述安装悬臂2基本处于与所述安装底座1垂直的位置,此时纱窗处于开启状态。

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内容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门窗系统领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