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自动化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34617发布日期:2020-11-19 19:06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气自动化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气自动化机械手。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机械设备以及机械理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厂正在逐渐使用自动化设备完成所需要的加工生产需求,其中使用最多的还是机械手,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运动。

在现在使用的机械手中,多是采用一些电气设备和零件,以保证机械手的正常使用,其中在机械手的装配过程中,经常会在机械手的表面布置气管和电线,现在在机械手的走线过程中,经常使用扎带将气管和电线捆扎在机械手的表面,以保证机械手的正常使用和气管及电线的正确布置,但是,现在使用的气管和电线的固定方式,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具有以下缺点:

将气管和电线的捆扎在机械手上,各个线路交混太多,不便于使用者对后期的线路维护,同时在对机械手进行后期维护时需要将扎带剪断,对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自动化机械手,通过将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分别由捆带固定在机械手主体的表面,其中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顶面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并且在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的顶部卡接有卡盖,能够固定气管和电线的目的,并且还能实现将气管和电线固定在机械手表面的目的,将各个气管和电线分布清晰,便于使用者后期对损坏的气管或电线进行维护,并且在维护时不需要将捆带剪断,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同时在捆带外表面的一端开设有若干通孔,在捆带外表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使用时将固定杆贯穿通孔,并使用锁紧螺母对捆带进行固定,其中存在的若干通孔,能够达到适配不同直径或者宽度机械手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整个装置的实用性,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气自动化机械手,包括机械手主体,所述机械手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捆带,所述捆带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卡座,所述捆带远离第一卡座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卡座,所述第一卡座外表面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座远离第一卡槽外表面底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卡座的顶面卡接有卡盖,所述卡盖外表面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柱,所述第二卡座外表面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座远离第二卡槽外表面底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捆带外表面的一端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捆带远离通孔外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锁紧螺母。

可选的,所述捆带分别贯穿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位置与两个第一卡槽的中线相平行,所述第二通槽的位置与两个第二卡槽的中线相垂直。

可选的,所述第二卡座的顶面卡接有卡盖,所述第一卡座内壁的直径和第二卡座内壁的直径相等,所述卡盖内壁的直径与第一卡座内壁的直径相等。

可选的,所述卡柱的形状与第一卡槽的形状相适配,两个所述卡柱的位置分别与两个第一卡槽的位置相对应。

可选的,若干所述通孔的直径均相等,若干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捆带外表面的一端,若干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固定杆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固定杆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捆带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捆带的材料为不锈钢,所述捆带的宽度不大于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的宽度。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自动化机械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电气自动化机械手,通过将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分别由捆带固定在机械手主体的表面,其中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顶面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并且在第一卡座和第二卡座的顶部卡接有卡盖,能够固定气管和电线的目的,并且还能实现将气管和电线固定在机械手表面的目的,将各个气管和电线分布清晰,便于使用者后期对损坏的气管或电线进行维护,并且在维护时不需要将捆带剪断,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从而解决了线路交混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

2、该电气自动化机械手,通过在捆带外表面的一端开设有若干通孔,在捆带外表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在使用时,将固定杆贯穿通孔,并使用锁紧螺母对捆带进行固定,其中存在的若干通孔,能够达到适配不同直径或者宽度机械手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整个装置的实用性,其中捆带的材质较软,便于使用者对捆带的弯曲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械手主体、2-卡盖、3-捆带、4-第二卡座、5-通孔、6-第一卡座、7-第一卡槽、8-第一通槽、9-第二卡槽、10-第二通槽、11-卡柱、12-固定杆、13-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气自动化机械手,包括机械手主体1,机械手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捆带3,捆带3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卡座6,捆带3远离第一卡座6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卡座4,第一卡座6外表面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槽7,第一卡座6远离第一卡槽7外表面底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槽8,第一卡座6的顶面卡接有卡盖2,卡盖2外表面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柱11,第二卡座4外表面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卡槽9,第二卡座4远离第二卡槽9外表面底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槽10,捆带3外表面的一端开设有若干通孔5,捆带3远离通孔5外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2,固定杆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锁紧螺母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捆带3分别贯穿第一通槽8和第二通槽10,第一通槽8的位置与两个第一卡槽7的中线相平行,第二通槽10的位置与两个第二卡槽9的中线相垂直,第一卡座6和第二卡座4的布置方式能够形成两种结构,便于使用者对气管和电线的固定,以保证所布置的气管或者电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各部件的使用产生运动干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第二卡座4的顶面卡接有卡盖2,第一卡座6内壁的直径和第二卡座4内壁的直径相等,卡盖2内壁的直径与第一卡座6内壁的直径相等,通过使用卡盖2分别与第一卡座6和第二卡座4的配合使用能够达到卡住气管和电线的目的,保证气管和电线的固定安装,同时为了保证气管和电线在使用时不会发生晃动,两个卡座和卡盖的尺寸可以设置多个尺寸,以保证气管和电线的固定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卡柱11的形状与第一卡槽7的形状相适配,两个卡柱11的位置分别与两个第一卡槽7的位置相对应,相适配的卡柱和第一卡槽7能够达到二者相卡接的目的,其中第一卡槽7和第二卡槽9的形状和位置分别相同,以达到卡盖2能够实现通用的目的,便于卡盖2的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若干通孔5的直径均相等,若干通孔5均匀分布在捆带3外表面的一端,若干通孔5的直径大于固定杆12的直径,其中存在的若干通孔5,能够达到适配不同直径或者宽度机械手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整个装置的实用性,在使用时,可以根据不同直径或宽度的机械手主体1,调整固定杆12的固定位置,以保证能够固定安装捆带3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固定杆12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固定杆12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捆带3固定连接,使锁紧螺母13能够与固定杆12实现螺纹连接,在需要将捆带3拆卸时,将锁紧螺母13松动便能达到拆卸捆带3的目的,不会对捆带3造成损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成本的支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捆带3的材料为不锈钢,捆带3的宽度不大于第一通槽8和第二通槽10的宽度,宽度适配的捆带3能够达到第一卡座6和第二卡座4在固定安装之后不会发生随意移动,同时捆带3的质地较软,便于使用者对捆带3的弯曲使用,但是在使用时保证捆带3有足够的强度,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该电气自动化机械手,使用时,通过将第一卡座6和第二卡座4分别由捆带固定在机械手主体1的表面,其中第一卡座6和第二卡座4顶面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槽7和第二卡槽9,并且在第一卡座6和第二卡座4的顶部卡接有卡盖2,能够固定气管和电线的目的,并且还能实现将气管和电线固定在机械手表面的目的,将各个气管和电线分布清晰,便于使用者后期对损坏的气管或电线进行维护,并且在维护时不需要将捆带3剪断,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从而解决了线路交混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通过在捆带3外表面的一端开设有若干通孔5,在捆带3外表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2,在使用时,将固定杆12贯穿通孔5,并使用锁紧螺母13对捆带3进行固定,其中存在的若干通孔5,能够达到适配不同直径或者宽度机械手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整个装置的实用性,其中捆带5的材质较软,便于使用者对捆带3的弯曲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