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门把手,特别涉及一种隐藏式带滑块的车门把手。
背景技术:
隐藏式把手,其外表与门板齐平,门板表面平整,美观,不仅能够防止把手由于凸出门板表面而受到碰撞,确保其使用寿命长,当其运用在车辆领域时还能减少车辆行驶时的风阻,现有的隐藏式把手的传动结构零件多,装配要求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隐藏式把手的传动零件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隐藏式带滑块的车门把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隐藏式带滑块的车门把手,包括用于安装车门把手的加强板,所述的加强板内侧转动连接有沿平行于车门板方向摆动的摆臂,所述的加强板上还转动设置有把手,摆臂连接有弹性复位结构,所述的把手隐藏状态为第一位置,把手转出状态为第二位置,加强板上设有执行器,执行器包括伸出或缩回的螺杆,螺杆头部转动连接有滑块,把手根部位于滑块与摆臂之间,所述的加强板上设有第一微动开关、第二微动开关和用于摆臂触碰实现开锁的位置开关;
按压第一位置状态的把手头部时,把手触碰到第一微动开关,第一微动开关给出信号,执行器通过滑块推动把手转动至第二位置;
按压第二位置状态的把手头部时,把手根部驱动滑块转动使得滑块触碰第二微动开关,第二微动开关给出信号,执行器将螺杆收回,弹性复位结构通过摆臂驱动把手回复到第一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滑块的转动中心线与螺杆的轴向垂直,所述的把手根部与滑块之间具有配合结构,把手根部运动时通过配合结构驱动滑块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把手根部上的顶钩,所述的滑块上具有与顶钩配合的作用面,所述的顶钩对作用面的推力方向不经过滑块的转动中心线。
进一步的,所述的作用面为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滑块在作用面边缘设有圆倒角,所述的把手根部的顶钩上设有与圆角配合的弧形槽。所述的滑块在作用面边缘设有圆倒角,所述的把手根部顶钩上设有与圆角配合的弧形槽,这样,在滑块反推把手的时候,过渡圆滑,不卡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把手根部的第一锲块,所述的滑块上具有第二锲块,所述的第一锲块与第二锲块锲合,第一锲块运动时将第二锲块顶起从而滑块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锲块上设有条形槽,条形槽沿滑块运动方向,所述的第二锲块上设有与条形槽匹配的凸筋,所述的条形槽插入到凸筋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强板上还设有用于对滑块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所述的限位结构为设置在加强板上的滑道,所述的滑块置于滑道中。通过滑道的限位,能够实现滑块在一定范围内的摆动,同时能够反推把手根部,所述的加强板在第二微动开关附近还设有用于对滑块进行限位的限位块。限位块能够对滑块转动极限位置进行限制,防止把手在被强制按压时,滑块对第二微动开关施加的压力太大,导致第二微动开关过压甚至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的把手转动中心位置设有平衡块,所述的加强板上还转动设有惯性锁,所述的惯性锁和加强板之间设有扭簧。把手上的平衡块能够防止汽车碰撞时把手产生转动,汽车受到碰撞时,惯性锁和摆臂同时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因惯性锁的加速度大于摆臂产生的加速度,惯性锁先转出来,挡住旋转的摆臂,使得摆臂停止运动,有效防止汽车受到撞击后车门解锁,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位置开关为三态开关,位置开关上具有触点和弹片,当把手处于第一位置时,弹片不按压触点,当把手处于第二位置时,摆臂驱动弹片按压触点至第一压缩状态,第一压缩状态的位置开关不发送信号,当把手处于开锁位置时,摆臂驱动弹片按压触点至第二压缩状态,第二压缩状态的位置开关发出开锁信号。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滑块转动设置在螺杆的头部,滑块可以正推把手根部,把手根部也可以通过配合结构反推滑块,结构紧凑,零件少,节省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车门把手无需给按钮预留空间,外观造型美观;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车门把手实现手动闭锁功能,只需按压把手的头部即可,操作方便快速;
(3)把手根部上具有顶钩,滑块上具有与顶钩配合的作用面,所述的顶钩对作用面的推力方向不经过滑块的转动中心线,这样,把手转动时,顶钩顶着滑块,实现滑块的转动;
(4)本实用新型加强板上的限位块能够对滑块转动极限位置进行限制,防止把手在被强制按压时,滑块对第二微动开关施加的压力太大,导致第二微动开关过压甚至损坏,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中的平衡块和惯性锁在车门安全碰撞过程中,可以保证把手不打开,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位于第一位置的把手正面图;
图2为位于第一位置的把手反面图;
图3为位于第二位置的把手正面图;
图4为位于第二位置的把手反面图;
图5为位于开锁位置的把手正面图;
图6为位于开锁位置的把手反面图;
图7为把手与滑块的配合关系图;
图8为实施例1的把手根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的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1的把手与滑块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把手根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把手与滑块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4为限位块结构图;
图15为平衡块结构图。
其中,1、加强板,11、限位块,2、把手,21、把手根部,211、顶钩,212、弧形槽,213、第一锲块,214、条形槽,22.把手头部,23、平衡块,3、摆臂,4、执行器,41、螺杆,5、滑块,51、作用面,511、圆倒角,52、第二锲块,53、凸筋,6、第一微动开关,7、第二微动开关,8、位置开关,9、惯性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一种隐藏式带滑块的车门把手,包括用于安装车门把手2的加强板1,加强板1内侧转动连接有沿平行于车门板方向摆动的摆臂3,所述的加强板1上还转动设置有把手2,摆臂3连接有弹性复位结构,复位结构可以是扭簧等结构,把手2隐藏状态为第一位置,把手2转出状态为第二位置,加强板1上设有执行器4,执行器4包括伸出或缩回的螺杆41,螺杆41头部转动连接有滑块5,把手根部21位于滑块5与摆臂3之间,加强板1上设有第一微动开关6、第二微动开关7和用于摆臂3触碰实现开锁的位置开关8;第一微动开关6、第二微动开关7和位置开关8前方均具有弹片,当对应的弹片被下压后触碰到第一微动开关6、第二微动开关7或位置开关8时,对应的开关响应。
按压第一位置状态的把手头部22时,把手2触碰到第一微动开关6,第一微动开关6给出信号,执行器4通过滑块5推动把手2转动至第二位置;
按压第二位置状态的把手头部22时,把手根部21驱动滑块5转动使得滑块5触碰第二微动开关7,第二微动开关7给出信号,执行器4将螺杆41收回,弹性复位结构通过摆臂3驱动把手2回复到第一位置。
把手根部21与滑块5之间具有配合结构,把手根部21运动时通过配合结构驱动滑块5转动。
滑块5的转动中心线与螺杆41的轴向垂直。加强板1上还设有用于对滑块5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为设置在加强板1上的滑道,滑块5置于滑道中。这样滑块5转动幅度不会太大,同时,保证滑块5反推把手根部21时的稳定性。如图14,加强板1在第二微动开关7附近还具有用于对滑块进行限位的限位块11。限位块11能够对滑块5转动极限位置进行限制,防止把手在被强制按压时,滑块5对第二微动开关7施加的压力太大,导致第二微动开关7过压甚至损坏。
如图15,把手2转动中心位置设有平衡块23,加强板1上还转动设有惯性锁9,惯性锁9和加强板1之间设有扭簧。扭簧使得工作状态时的惯性锁9能避让摆臂3。把手2上的平衡块23能够防止汽车碰撞时把手2产生转动,汽车受到碰撞时,惯性锁9和摆臂3同时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因惯性锁9的加速度大于摆臂3产生的加速度,惯性锁9先转出来,挡住旋转的摆臂3,使得摆臂3停止运动,有效防止汽车受到撞击后车门解锁,提高安全性
位置开关8为三态开关,位置开关上8具有触点和弹片,当把手处于第一位置时,弹片不按压触点;当把手处于第二位置时,摆臂3驱动弹片按压触点至第一压缩状态,第一压缩状态的位置开关8不发送信号;当把手处于开锁位置时,摆臂3驱动弹片按压触点至第二压缩状态,第二压缩状态的位置开关8发出开锁信号。
配合结构包括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8~10,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把手根部21上的顶钩211,滑块5上具有与顶钩211配合的作用面51,顶钩211对作用面51的推力方向不经过滑块5的转动中心线。作用面51为平面。本身,采用顶钩的结构形式,作用力集中,响应快,实际操作时,顶钩作用点可以距离滑块的转动中心线稍远一些,这样推动过程更加省力。
滑块5在作用面51边缘设有圆倒角511,把手根部21的顶钩211上设有与圆角配合的弧形槽212。
实施例2:
如图11~13,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把手根部21的第一锲块213,滑块5上具有第二锲块52,第一锲块213与第二锲块52锲合,第一锲块213运动时将第二锲块52顶起从而滑块5转动。采用锲块的形式,传动过程平稳。
实施例3:
如图11~13,主体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第一锲块213上设有条形槽214,条形槽214沿滑块5运动方向,第二锲块52上设有与条形槽214匹配的凸筋53,条形槽214插入到凸筋53中。通过条形槽214与凸筋53配合,能够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传动过程更加稳定。
工作过程:
把手2刚开始处于第一位置,当按压把手头部22时,把手根部21触碰到第一微动开关6,第一微动开关6给出信号,执行器4通过滑块5推动把手2转动至第二位置,此时把手2位于转出位置,此时人手可以伸入到把手2下方进行拉把手2,把手2被拉到一定程度后到达开锁位置,摆臂3转动并触碰位置开关8,实现开锁;人手放开把手2后,弹性复位结构驱动摆臂3转动,摆臂3推动把手2回到第二位置,此时,按压把手头部22,把手根部21驱动滑块5转动使得滑块5触碰第二微动开关7,第二微动开关7给出信号,执行器4将螺杆41收回,弹性复位结构通过摆臂3驱动把手2回复到第一位置。
应当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