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关闭缓冲功能的铝合金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5499发布日期:2021-01-30 02:0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关闭缓冲功能的铝合金窗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合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关闭缓冲功能的铝合金窗。


背景技术:

[0002]
铝合金窗是由铝合金建筑型材制作框、扇结构的窗,分普通铝合金门窗和断桥铝合金门窗。铝合金窗具有美观、密封、强度高,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在家装中,常用铝合金门窗封装阳台,铝合金表面经过氧化光洁闪亮,窗扇框架大,可镶较大面积的玻璃,让室内光线充足明亮,增强了室内外之间立面虚实对比,让居室更富有层次。
[0003]
现有的铝合金窗不具备对开合扇在关闭时进行缓冲的机构,并且不具备对开合扇在开启时对开合扇进行支撑拉力的机构,而且不具备对铝合金窗进行防盗的机构,导致铝合金窗关闭效果差,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备关闭缓冲功能的铝合金窗,旨在解决铝合金窗关闭效果差、开合角度不固定、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备关闭缓冲功能的铝合金窗,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部安装有开合扇,且开合扇内部连接有玻璃,所述玻璃正端面安装有拉手,且拉手一侧连接有锁体,所述开合扇顶部安装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内部包括有合页,且合页外部安装有第一活动轴,所述第一活动轴一侧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顶端安装有减震棉,所述连接杆一侧连接有弹簧,所述连接杆通过弹簧与框体构成弹性结构,所述开合扇底部连接有拉力机构,且开合扇正端面安装有防盗机构。
[0006]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通过第一活动轴与框体构成活动结构,且连接杆的中轴线与减震棉的中轴线相重合。
[0007]
优选的,所述拉力机构内部包括有连接块,且连接块内部连接有第二活动轴,所述第二活动轴一侧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底部连接有滑轴,所述滑轴底端滑动安装有磁性滑槽。
[0008]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通过第二活动轴与连接块构成活动结构,且支撑杆通过滑轴、磁性滑槽与框体构成滑动结构。
[0009]
优选的,所述防盗机构内部包括有第一防盗杆,且第一防盗杆顶部嵌合安装有第一螺纹块,所述第一螺纹块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底部螺纹安装有第二螺纹块,所述第二螺纹块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防盗杆。
[0010]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盗杆通过第一螺纹块、螺纹杆与第二防盗杆构成可拆卸结构,且螺纹杆关于框体的中轴线相对称。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
1、本实用新型中,在缓冲机构的作用下,开合扇通过合页在框体一侧闭合,则使开合扇与减震棉接触时,在第一活动轴的作用下,则使连接杆通过弹簧的弹性向框体活动,从
而对开合扇的闭合速度进行缓冲,同时,在减震棉的作用下,可以有效避免开合扇在关闭时产生的噪音,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对开合扇在闭合时进行有效缓冲,避免开合扇撞击框体,影响铝合金窗的使用寿命,同时提升了开合扇与框体的密封度。
[0013]
2、本实用新型中,在拉力机构的作用下,用户通过合页将开合扇开启,则使滑轴通过磁性滑槽带动支撑杆活动,从而使支撑杆对开合扇与框体之间进行支撑,在磁性滑槽的作用下,则使滑轴在任意角度带动支撑杆固定,从而使开合扇角度固定,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开合扇在开启后有效固定,避免开合扇在开启时受外力晃动,提升铝合金窗的使用寿命,提高开合扇开启的稳定性。
[0014]
3、本实用新型中,在防盗机构的作用下,螺纹杆通过第一螺纹块、第二螺纹块与第一防盗杆、第二防盗杆连接,则使第一防盗杆与第二防盗杆在开合扇外部对开合扇进行限位固定,从而避免其他人对开合扇进行操作,可以使开合扇保持密闭,提高室内的安全,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开合扇与框体之间连接牢固,同时又拆装方便,便于用户随时根据使用情况进行调节,扩大铝合金窗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备关闭缓冲功能的铝合金窗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缓冲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拉力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防盗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1-框体;2-开合扇;3-玻璃;4-拉手;5-锁体;6-缓冲机构;601-合页;602-第一活动轴;603-连接杆;604-减震棉;605-弹簧;7-拉力机构;701-连接块;702-第二活动轴;703-支撑杆;704-滑轴;705-磁性滑槽;8-防盗机构;801-第一防盗杆;802-第一螺纹块;803-螺纹杆;804-第二螺纹块;805-第二防盗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备关闭缓冲功能的铝合金窗技术方案:包括框体1、开合扇2、玻璃3、拉手4、锁体5、缓冲机构6、合页601、第一活动轴602、连接杆603、减震棉604、弹簧605、拉力机构7、连接块701、第二活动轴702、支撑杆703、滑轴704、磁性滑槽705、防盗机构8、第一防盗杆801、第一螺纹块802、螺纹杆803、第二螺纹块804和第二防盗杆805,框体1内部安装有开合扇2,且开合扇2内部连接有玻璃3,玻璃3正端面安装有拉手4,且拉手4一侧连接有锁体5,开合扇2顶部安装有缓冲机构6,缓冲机构6内部包括有合页601,且合页601外部安装有第一活动轴602,第一活动轴602一侧连接有连接杆603,且连接杆603顶端安装有减震棉604,连接杆603一侧连接有弹簧605,连接杆603通过弹簧605与框体1构成弹性结构,开合扇2底部连接有拉力机构7,且开合扇2正端面安装有防盗机构8。
[0022]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合页601将开合扇2与框体1连接,则使开合扇2开启灵活方便,便于对铝合金窗进行操作。
[0023]
进一步,连接杆603通过第一活动轴602与框体1构成活动结构,且连接杆603的中轴线与减震棉604的中轴线相重合。
[0024]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减震棉604的作用下,则使开合扇2与减震棉604接触时,减震棉604通过连接杆603对开合扇2进行缓冲减震,并且减震棉604可以有效的避免了开合扇2在关闭时的噪音,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
[0025]
进一步,拉力机构7内部包括有连接块701,且连接块701内部连接有第二活动轴702,第二活动轴702一侧安装有支撑杆703,且支撑杆703底部连接有滑轴704,滑轴704底端滑动安装有磁性滑槽705。
[0026]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磁性滑槽705的作用下,则使滑轴704在任意角度带动支撑杆703固定,从而使开合扇2可以随用户的使用情况进行角度拉力。
[0027]
进一步,支撑杆703通过第二活动轴702与连接块701构成活动结构,且支撑杆703通过滑轴704、磁性滑槽705与框体1构成滑动结构。
[0028]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杆703通过滑轴704与磁性滑槽705的滑动连接,则使滑轴704可以带动支撑杆703根据用户的使用需要使开合扇2在任意角度固定,从而避免开合扇2在开启后晃动。
[0029]
进一步,防盗机构8内部包括有第一防盗杆801,且第一防盗杆801顶部嵌合安装有第一螺纹块802,第一螺纹块802内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杆803,且螺纹杆803底部螺纹安装有第二螺纹块804,第二螺纹块804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防盗杆805。
[0030]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防盗杆801与第二防盗杆805交错设置,则使防盗面积增大,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室内人员和财产安全。
[0031]
进一步,第一防盗杆801通过第一螺纹块802、螺纹杆803与第二防盗杆805构成可拆卸结构,且螺纹杆803关于框体1的中轴线相对称。
[0032]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防盗杆801与第二防盗杆805在开合扇2外部对开合扇2进行限位固定,从而避免其他人对开合扇2进行操作,可以使开合扇2保持密闭,提高室内的安全性。
[003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当用户需要在关闭开合扇2时进行缓冲,开合扇2通过合页601在框体1一侧闭合,则使开合扇2与减震棉604接触时,在第一活动轴602的作用下,则使连接杆603通过弹簧605的弹性向框体1活动,从而对开合扇2的闭合速度进行缓冲,同时,在减震棉604的作用下,可以有效避免开合扇2在关闭时产生的噪音,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对开合扇2在闭合时进行有效缓冲,避免开合扇2撞击框体1,影响铝合金窗的使用寿命,同时提升了开合扇2与框体1的密封度,当用户需要对开合扇2的角度进行固定时,用户通过合页601将开合扇2开启,则使滑轴704通过磁性滑槽705带动支撑杆703活动,从而使支撑杆703对开合扇2与框体1之间进行支撑,在磁性滑槽705的作用下,则使滑轴704在任意角度带动支撑杆703固定,从而使开合扇2角度固定,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开合扇2在开启后有效固定,避免开合扇2在开启时受外力晃动,提升铝合金窗的使用寿命,提高开合扇2开启的稳定性,当用户需要对室内进行防盗处理时,螺纹杆803通过第一螺纹块802、第二螺纹块804与第一防盗杆801、第二防盗杆805连接,则使第一防盗杆801与第二防盗杆805在开合扇2外部对开合扇2进行限位固定,从而避免其他人对开合扇2进行操作,可以使开合扇2保持密闭,提高室内的安全,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开合扇2与
框体1之间连接牢固,同时又拆装方便,便于用户随时根据使用情况进行调节,扩大铝合金窗的使用范围,就这样完成该结构的工作原理。
[003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