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角度调整滑台。
背景技术:[0002]
现有技术中的具有角度调整功能的滑台,其结构比较复杂,加工精度较高,因此成本较高,而对于使用要求不高的情况则比较浪费,因此,如何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角度调整滑台正是本发明人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角度调整滑台。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角度调整滑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轴座以及支撑台,所述轴座中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上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连接有推动轴,所述推动轴连接有设置在底板上且能够与活动板抵接的推板组件,所述活动板上设置有第一拉钩,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二拉钩,所述第一拉钩和第二拉钩之间设置有拉簧。
[0005]
优选的,所述推板组件包括与推动轴连接的u形轴夹,所述u形轴夹上设置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活动板抵接的滚珠轴承,所述u形轴夹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推动轴的端部设置有插设入固定孔中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端部设置有能够与u形轴夹抵接的挡圈。
[0006]
优选的,所述支撑台的两侧设置有能够与活动板接触的约束板。
[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拉钩、第二拉钩以及拉簧的数量均为两个。
[0008]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其特点在于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能够满足角度调整的需求,具体的,其中底板作为整体的支撑板,活动板与底板转动连接,活动板的角度改变即为整个滑台的角度改变,其中推动轴与支撑台之间螺纹连接,推动轴向外的一端设置有把手,操作者转动把手使得推动轴带动推板组件向内运动,推板组件能够推动活动板沿着第一转动轴转动,从而实现角度的调整,为了使得活动板比较稳定,设置有第一拉钩、第二拉钩以及拉簧来固定活动板。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角度调整滑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角度调整滑台省去一个约束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3为推动轴与推板组件的部分分解图。
[0012]
图中:1、底板;2、轴座;3、支撑台;4、第一连接轴;5、活动板;6、推动轴;7、第一拉钩;8、第二拉钩;9、拉簧;10、u形轴夹;11、第二连接轴;12、滚珠轴承;13、固定孔;14、连接段;15、挡圈;16、约束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4]
如图1所示,一种角度调整滑台,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轴座2以及支撑台3,所述轴座2中设置有第一连接轴4,所述第一连接轴4上设置有活动板5,所述支撑台3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连接有推动轴6,所述推动轴6连接有设置在底板1上且能够与活动板5抵接的推板组件,所述活动板5上设置有第一拉钩7,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第二拉钩8,所述第一拉钩7和第二拉钩8之间设置有拉簧9。
[0015]
本方案的一种角度调整滑台,其特点在于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能够满足角度调整的需求,具体的,其中底板1作为整体的支撑板,活动板5与底板1转动连接,活动板5的角度改变即为整个滑台的角度改变,其中推动轴6与支撑台3之间螺纹连接,推动轴6向外的一端设置有把手,操作者转动把手使得推动轴6带动推板组件向内运动,推板组件能够推动活动板5沿着第一转动轴转动,从而实现角度的调整,为了使得活动板5比较稳定,设置有第一拉钩7、第二拉钩8以及拉簧9来固定活动板5。
[0016]
优选的,所述推板组件包括与推动轴6连接的u形轴夹10,所述u形轴夹1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轴11,所述第二连接轴11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活动板5抵接的滚珠轴承12,所述u形轴夹10上设置有固定孔13,所述推动轴6的端部设置有插设入固定孔13中的连接段14,所述连接段14的端部设置有能够与u形轴夹10抵接的挡圈15。参照附图3,连接段14插入到固定孔13中,推动轴6在运动时,连接段14在固定孔13中旋转,并通过挡圈15实现u形轴夹10与连接段14的固定,其中滚珠轴承12的设置能够减小与活动板5的摩擦力。
[0017]
优选的,所述支撑台3的两侧设置有能够与活动板5接触的约束板16。约束板16的设置能够使得活动板5不受外界部件的干涉,也能够使得活动板5在转动时的方向固定。
[0018]
优选的,所述第一拉钩7、第二拉钩8以及拉簧9的数量均为两个。这样设置的好处是能够使得活动板5受到的力比较均衡。
[001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