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99094发布日期:2021-02-20 16:21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门锁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0002]
智能门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的,是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的锁具。智能门锁区别于传统机械锁,它是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和先进技术的复合型锁具。智能门锁常常会设置指纹、虹膜或二维码识别等识别功能,这类技术安全性高,不存在丢失损坏。目前的智能门锁价格一般较为昂贵,且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导致设备容易损坏且组装和维护检修均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门锁,其结构简单合理,方便生产组装和生产成本低,同时,其还具有不易损坏、性能可靠等优点。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智能门锁,包括有锁体;所述锁体包括有锁壳、锁舌机构、挡块和设置在所述锁壳内的开锁机构;所述锁舌机构包括有锁片和锁杆;所述锁片可上下运动地设置在所述锁壳内且在所述锁片上设有一锁孔,所述锁片的一端与一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锁杆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锁壳的一侧边、所述锁孔和所述锁壳的另一侧边后与所述挡块配合卡位,在所述锁杆上设有与所述锁片配合卡位的锁槽;所述开锁机构用于带动所述锁片向上运动实现开锁,所述弹簧用于所述锁片复位。
[0006]
对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附加结构,还包括以下方案:
[0007]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开锁机构包括有电子开锁机构;所述电子开锁机构包括有电机;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一传动轮,在所述传动轮上设有一偏心杆且所述偏心杆与所述锁片上的一活动孔相配合用于带动所述锁片向上运动。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开锁机构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锁片一端外的且与所述锁片配合的行程开关;所述锁片压住所述行程开关时,所述电机停止转动。
[0009]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开锁机构还包括有机械开锁机构,所述机械开锁机构包括有伸缩式锁芯;所述伸缩式锁芯设置在所述锁片的一端外,所述伸缩式锁芯的推杆抵住所述锁片;通过所述伸缩式锁芯的推杆向上运动带动所述锁片向上运动实现开锁。
[0010]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锁片设置所述锁壳左、右两侧之间的中间位置,以使所述锁杆的一端可由左向右方向插入所述锁壳或由右向左方向插入所述锁壳。
[0011]
进一步地,该智能门锁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锁杆上的第一磁铁,以及设置在所述锁壳内的且对应地与所述第一磁铁配合的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所述锁杆远离所述挡块的那一端上;当所述锁杆为由左向右方向插入所述锁壳时,所述第一磁铁可被所述第一感应器感应到;当所述锁杆为由右向左方向插入所述锁壳时,所述第一磁铁可被所述第二感应器感应到。
[0012]
进一步地,该智能门锁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挡块上的且呈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二磁铁和第三磁铁,以及设置在所述锁壳内的且对应地与第二磁铁和第三磁铁配合的第三感应器和第四感应器;当所述锁杆为由左向右方向插入所述锁壳时,所述第二磁铁可被所述第三感应器感应到;当所述锁杆为由右向左方向插入所述锁壳时,所述第三磁铁可被所述地第四感应器感应到。
[0013]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在所述锁杆上可拆卸地设有一位于所述锁壳内的且用于防止所述锁杆脱离所述锁壳的限位挡块。
[0014]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在所述锁壳内设有一保护盒,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保护盒内,且在所述保护盒上设有一用于穿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穿孔。
[0015]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在所述锁壳的正面的底部设有一向下且向外延伸的弧形板。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7]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方便生产组装和生产成本低,同时,其还具有不易损坏、性能可靠等优点。
[0018]
(2)本实用新型通过锁片与锁杆之间的配合可实现方便的开锁和关锁。
[0019]
(3)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开锁机构和机械开锁机构共用同一锁片,两者互不干扰,可实现电子开关锁和机械开关锁。
[0020]
(4)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锁片设置在锁壳左右两侧之间的中间位置可使锁杆调换方向使用,从而能够让人们可将该智能门锁安装在不同方向开门的门上。
[0021]
(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锁杆上设置第一磁铁,以及在锁壳内设置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可使第一磁铁即使调换方向后也能被感应器感应到,防止智能门锁的功能缺失。
[0022]
(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挡块上设置第二磁铁和第三磁铁,以及在锁壳内设置第三感应器和第四感应器,使得第二磁铁和第三磁铁即使调换方向使用后也能被感应器感应到,防止智能门锁的功能缺失。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0025]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图一;
[0026]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图二;
[0027]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锁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9]
附图标记:
[0030]
1、锁壳;2、锁舌机构;21、锁片;211、锁孔;212、活动孔;213、限位部;22、锁杆;221、锁槽;3、挡块;4、弹簧;5、电机;51、传动轮;6、行程开关;7、伸缩式锁芯;8、第一磁铁;9、第一感应器;10、第二感应器;11、第二磁铁;12、第三磁铁;13、第三感应器;14、第四感应器;15、限位挡块;16、保护盒;17、弧形板;18、电路板;19、锁杆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下述说明仅是示例性的,不限定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2]
如图1-图6所示,一种智能门锁,包括有锁体,锁体包括有锁壳1、锁舌机构2、挡块3和设置在锁壳1内的开锁机构;锁舌机构2包括有锁片21和锁杆22;锁片21可上下运动地设置在锁壳1内且在锁片21上设有一锁孔211,锁片21的一端与一弹簧4的一端连接,具体的,锁片21的下端与弹簧4的上端连接,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道,还可在锁片21的上方单独设置一弹片,这样也能达到与弹簧4一样的效果;锁杆22的一端依次穿过锁壳1的一侧边、锁孔211和锁壳1的另一侧边后与该挡块3配合卡位,从而起到锁门的效果,在锁杆22上设有与锁片21配合卡位的锁槽221;具体的,在锁壳1上设有用于供锁杆22穿设的通孔,在挡块3上也设有与锁杆22对应的插孔;开锁机构用于带动锁片21向上运动实现开锁,弹簧4用于锁片21复位。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锁片21向上运动后可实现开锁只是为了方便描述,并不是用于限定锁片21只能向上运动后来实现开锁,其也可以设置成向下运动后能实现开锁,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方向。
[0033]
开锁机构包括有电子开锁机构;电子开锁机构包括有电机5;在电机5的输出轴上设有一传动轮51,在传动轮51上设有一偏心杆且该偏心杆与锁片21上的一活动孔212相配合用于带动锁片21向上运动,该活动孔212的上下两侧之间的距离大于偏心杆的直径;在锁片2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分别凸出有一限位部212;在锁壳1内设有两条与限位部212配合的限位槽(图中未示),从而使得锁片21在运动时更稳定,不会偏离预设路线。具体的,两条限位槽分别设置在两块限位板上,两个限位部212对应地卡入两条限位槽中。用户通过二维码的身份识别后,控制系统控制电机5通过传动轮51带动锁片21向上移动,使得锁片21与锁杆22分离且弹簧4伸展,这样,锁杆22就可以顺利地被向外抽出并使得锁杆22也与挡块3分离,这样就完成了开锁;关锁时,将锁杆22插入至挡块3中,接着电机5复位,导致没有力推动锁片21,使弹簧4收缩并带动锁片21复位,锁片21复位完成后,锁片21也刚好卡置在锁槽221中,这样就完成了锁紧。
[0034]
如图4所示,电子开锁机构还包括有设置在锁片21一端外的且与锁片21配合的行程开关6;锁片21压住该行程开关6时,电机5停止转动。具体的,在锁片21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当锁片21压住行程开关6后,则电机5停止。
[0035]
如图3和图4所示,开锁机构还包括有设置在锁壳1内的机械开锁机构,机械开锁机构包括有伸缩式锁芯7;伸缩式锁芯7设置在锁片21的一端外,具体的,伸缩式锁芯7设置在锁片21的下方,伸缩式锁芯7的推杆抵住锁片21,且伸缩式锁芯7的钥匙孔位于锁壳1的底部;通过伸缩式锁芯7的推杆向上运动带动锁片21向上运动实现开锁,在推杆复位时,锁片21的复位也通过弹簧4进行复位,从而实现关锁。
[0036]
如图3和图4所示,锁片21设置在锁壳1左、右两侧之间的中间位置,以使锁杆22的一端可由左向右插入锁壳1或由右向左插入锁壳1。通过以上设置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门锁可适用于左方向开门或右方向开门的门,具体在更换门锁的位置时,将锁杆22拆出再往另一方向将锁杆22插入锁壳1和锁片21中即可,接着将挡块3拆出后对应锁杆22的方向进行调整。通过以上设计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面更广,一种智能门锁可用于两种不同方向开门的门上,实用性极强,让人们在更换不同方向开门的门时也能够重复使用,节约
了人们换门锁的成本。
[0037]
如图3所示,该智能门锁还包括有设置在锁杆22上的第一磁铁8,以及设置在锁壳1内的且对应地与第一磁铁8配合的第一感应器9和第二感应器10;当锁杆22为由左向右方向插入锁壳1时,第一磁铁8可被第一感应器9感应到;当锁杆22为由右向左方向插入锁壳1时,第一磁铁8可被第二感应器10感应到;具体的,第一磁铁8设置在锁杆22远离挡块3的那一端上;第一感应器9与第二感应器10沿左右方向对称设置。通过设置磁铁和感应器可用于感应锁杆22有没有准确地插入到挡块3中;具体的工作方式为,在关闭门锁过程中,当锁杆22为由左向右方向插入锁壳1的时候且在锁杆22的一端准确地插入挡块3内后,这时第一磁铁8刚好被第一感应器9感应到,接着电机5复位,使得弹簧4带动锁片21复位而与锁杆22卡合,从而完成关锁;当锁杆22为由右向左方向插入锁壳1的时候且在锁杆22的一端准确地插入挡块3内后,这时第一磁铁8刚好被第二感应器10感应到,电机5复位,使得弹簧4带动锁片21复位而与锁杆22卡合,从而完成关锁;当锁杆22与挡块3未卡合的情况达到一定时间,控制系统发送提示信息给用户的设备,提示用户将门锁锁好,这样也能够防止出现假锁(即锁杆22未与挡块3卡好)的情况。因此,通过设置第一磁铁8、第一感应器9和第二感应器10可以保证在让锁杆22调换方向使用后而不至于使智能门锁缺少部分功能,亦即以上设置保证了智能门锁的正常使用。
[0038]
如图3所示,该智能门锁还包括有设置在挡块3上的且呈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二磁铁11和第三磁铁12,以及设置在锁壳1内的且对应地与第二磁铁11和第三磁铁12配合的第三感应器13和第四感应器14;当锁杆22为由左向右方向插入锁壳1时,第二磁铁11可被第三感应器13感应到;当锁杆22为由右向左方向插入锁壳1时,第三磁铁12可被第四感应器14感应到;具体的,第三感应器13和第四感应器14左右对称设置。在使用时,将锁壳1安装在门扇上,而将挡块3安装在门框上;当锁杆22为由左向右方向插入锁壳1时,则挡块3位于锁壳1的右侧,这时第二磁铁11位于第三磁铁12的上方且第二磁铁11靠近第三感应器13,门扇往门框移动且在门扇准确地与门框对齐时,第二磁铁12刚好被第三感应器13感应到,接着即可插入锁杆22,当第三感应器13感应不到第二磁铁12且这种情况达到一定时间后,则控制系统发送提示信息给用户的设备,提示门扇并没有关好;当锁杆22为由右向左方向插入锁壳1时,则挡块3位于锁壳1的左侧,这时通过翻转180
°
设置挡块3使第三磁铁12位于第二磁铁11的上方且第三磁铁12靠近第四感应器14,门扇往门框移动且在门扇准确地与门框对齐时,第三磁铁12刚好被第四感应器14感应到,接着即可插入锁杆22当第四感应器14感应不到第三磁铁12且这种情况达到一定时候后,则控制系统发送提示信息给用户的设备,提示门扇并没有关好。因此,通过设置第二磁铁11、第三磁铁12、第三感应器13和第四感应器14可以保证在让锁杆22调换方向使用后而不至于使智能门锁缺少部分功能,亦即以上设置保证了智能门锁的正常使用。
[0039]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路板18来作为控制系统,电机5与电路板18电连接,且第一感应器9、第二感应器10、第三感应器13和第四感应器14设置在电路板18上且与电路板18电连接。具体的,在锁壳1内还设置有一用于为智能门锁供电的电池。
[0040]
优选的,第一感应器9、第二感应器10、第三感应器13和第四感应器14均为磁感应器。
[0041]
如图3和图4所示,在锁杆22上可拆卸地设有一位于锁壳1内的且用于防止锁杆22
脱离锁壳1的限位挡块15。优选的,限位挡块15呈c形,在锁杆22上设有与限位挡块15对应的c形槽,该限位挡块15嵌入至该c形槽中。在锁杆22的抽出过程中,限位挡块15与锁壳1的内壁贴合,从而使得锁杆22不能脱离锁壳1,免除了丢失锁杆22的风险,而在需要调换方向使用锁杆22时,只需将限位挡块15拆出然后再拆出锁杆22即可,锁杆22安装好之后再将限位挡块15安装好。
[0042]
在锁壳1内设有一保护盒16,电机5设置在该保护盒16内,在保护盒16内设有一用于穿出电机5的输出轴的穿孔。具体的,保护盒16包括有底座和盒盖且在底座与盒盖之间设置有一密封圈;具体的,电路板18和电池也设置在该保护盒16内。通过设置保护盒16能够防止雨水等侵蚀其内部的零部件,使保护盒16形成一层防护。
[0043]
如图1所示,在锁壳1的正面的底部设有一向下且向外延伸的弧形板17。通过设置弧形板17能够方便人们拉动锁壳1,免去了设置握把的麻烦,且该弧形板17也能够防止雨水等流至伸缩式锁芯7的钥匙孔处,起到保护伸缩式锁芯7的作用。同时,这种弧形的设置更符合手掌的结构,使得人们在拉动锁壳1时更顺手。
[0044]
在锁杆22上设有一沿锁杆22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固定孔,第一磁铁8固定在该固定孔内。
[0045]
如图3所示,在锁杆22远离挡块3的那一端上还设置有一锁杆头19,锁杆头19设置在锁壳1外。通过设置锁杆头19可以方便拉动锁杆22。
[0046]
如图4和图5所示,锁杆22的截面呈d形,而锁壳1上用于供锁杆22穿设的通孔也呈d形。通过以上设置能够方便固定锁杆22的方向,从而使得锁杆22运动时更稳定。
[0047]
锁壳1由两部分组成。
[0048]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以便了解本实用新型:
[0049]
在本实施例中,锁杆22为由左向右方向插入锁杆22的。在智能门锁为关闭状态时,锁片21卡合在锁槽221中且锁杆22的一端插入至挡块3中,当开门时,用户通过设备进行二维码扫描,身份确认后,电机5驱动锁片21向上运动使弹簧4伸展,当锁片21的上端压住行程开关6时,电机5停止转动,而在锁杆22与锁片21分离后即可将锁杆22抽出挡块3,从而达到开锁的目的。在关门时,门扇向门框移动,带动锁壳1等往门框移动,接着第三感应器13感应到第二磁铁11,这时,门扇与门框对齐;接着插入锁杆22将锁杆22的一端插入到挡块3中,这时第一磁铁8被第一感应器9感应到;紧接着电机5复位,使弹簧4收缩并带动锁片21复位,而锁片21复位后卡合在锁槽221中,从而完成了智能门锁的关锁。同理,当锁杆22为由右向左方向插入锁杆22时的工作原理也与上述原理相同。而在机械式开锁时,只需插入钥匙使伸缩式锁芯7的推杆上下运动,再配合弹簧4,这样就可以实现锁片21与锁杆22的卡合或相离。
[0050]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