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辅助工具相关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阀门扳手。
背景技术:
阀门扳手一般为f形扳手或人字形扳手,阀门为了方便开闭,均与阀门转轴上端配套安装转轮,通过在f形扳手或人字形扳手手柄施力,带动扳手卡在阀门转轮上的卡爪转动,从而使转轮转动,开启或关闭阀门。
由于很多阀门因为受管道走向和现场安装空间限制,安装在高空中,而现有技术中,阀门扳手手柄较短,无法直接进行操作。经常操作的高空阀门需安装操作平台,不经常操作的高空阀门需操作时要临时搭设脚手架或使用梯子进行操作。操作平台安装费用高,占地面积大,阻碍通道;临时搭设脚手架也需要较多费用,且需要等待搭设完成才能对阀门进行操作,不能及时处理,花费较多时间;而使用梯子时操作人员重心不稳定,不利于操作的人员施力,安全性比较差。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阀门扳手,让操作人员在地面即可对安装在高空的阀门进行操作,无需搭建工作台或者临时搭设脚手架等,节约大量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空间的成本,同时也避免了使用梯子等进行操作时,操作人员重心不稳,不便于施力等情况,更加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阀门扳手,包括卡盘、棘轮和手柄,所述的卡盘连接在棘轮的外周上,卡盘为沿棘轮的径向延伸一定长度的杆状结构,所述的卡盘包括多个,沿棘轮的周向分布,所述的卡盘与阀门卡接,棘轮与卡盘连接并调整所述卡盘方向,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棘轮连接,还包括加长杆,可拆卸地安装于手柄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的端部具有凹陷结构,加长杆一端具有与凹陷结构匹配的凸出结构,所述的凸出结构插入固定在凹陷结构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长杆包括加长杆本体,所述的凸出结构为固定连接在加长杆本体一端的连接柱,所述凹陷结构设置在手柄的端部且与连接柱相匹配的盲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连接加长杆本体的一端为圆柱状,远离加长杆本体的一端为半圆柱状。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的圆柱状端设置弹性橡胶圈,所述弹性橡胶圈的最大直径大于盲孔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的端部具有限位部,所述加长杆一端具有连接部;所述加长杆插入手柄内,连接部与限位部限位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的限位部为限位孔,所述加长杆的连接部为可缩入/伸出加长杆管壁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手柄的内壁之间设置弹性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的端部和加长杆上分别具有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加长杆插入手柄内,插杆贯穿插入手柄和加长杆上的通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长杆为可伸缩杆组;或者,所述加长杆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二加长杆。
进一步地:所述加长杆另一端套有橡皮套,所述橡皮套外表面设置有纹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可拆卸的加长杆对阀门扳手的手柄进行加长,使其达到适合高度,操作人员在地面就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阀门扳手对安装在高空阀的门进行操作,无需搭建工作台或者临时搭设脚手架等,节约大量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空间的成本,同时也避免了使用梯子等进行操作时,操作人员重心不稳,不便于施力等情况,更加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2)加长杆设置为伸缩加长杆或可拆卸的第二加长杆都可以使加长杆的高度得以增加,使用时可简单安装,不用时也方便携带便于存储运输。
(3)在加长杆另一端设有橡皮套,且外表面设有纹理,在使用时手可抓握于橡皮套部分,增加了摩擦力,使其不易滑脱,更加安全,还能够保护加长杆,使其防腐蚀、防磨损。
(4)采用连接柱与盲孔的插接方式,并增加弹性橡胶圈,使用时直接插入,拆卸时拔出,操作简单,连接稳定。
(5)采用限位部与限位孔结合的连接方式,限位块通过连接弹簧,可以按下/弹出,形成的连接结构简单有效,方便操作。
(6)采用穿孔插接的方式连接,简单易于实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连接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卡盘;2、棘轮;3、手柄;4、加长杆;401、连接柱;402、弹性橡胶圈。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阀门扳手,包括卡盘1、棘轮2和手柄3,所述的卡盘1连接在棘轮2的外周上,卡盘1为沿棘轮2的径向延伸一定长度的杆状结构,所述的卡盘1包括多个,沿棘轮2的周向分布,所述的卡盘1与阀门卡接,棘轮2与卡盘1连接并调整所述卡盘1方向,手柄3一端与棘轮2连接,还包括加长杆4,可拆卸地安装于手柄3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阀门扳手具有多个且绕棘轮周向均匀分布的杆状结构的卡盘1,通过卡盘末端的弯折结构卡住阀门,使阀门扳手在开阀门过程中不容易打滑,卡盘1和棘轮2连接,调整卡盘1的转动方向,可以在使用时阻止阀门扳手进行回转,提高了安全性能。手柄3上端与棘轮2连接,通过对手柄3施力控制手柄的运动,带动棘轮2转动,进而连接在棘轮2上的卡盘1运动,阀门随与其卡接的卡盘1转动,重复多次开启阀门。
由于很多阀门因为受管道走向和现场安装空间限制,安装在高空中,针对这类阀门,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可拆卸的加长杆4对阀门扳手的手柄进行加长,使其达到适合高度,操作人员在地面就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阀门扳手对安装在高空阀的门进行操作,无需搭建工作台或者临时搭设脚手架等,节约大量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空间的成本,同时也避免了使用梯子等进行操作时,操作人员重心不稳,不便于施力等情况,更加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长杆4设置为可伸缩加长杆;或者,所述加长杆4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二加长杆。
本实用新型的阀门扳手为了能够满足各种高度的阀门的使用,将加长杆4设置为可伸缩杆组。优选地,可伸缩杆组包括多节伸缩杆。
或者,通过在加长杆4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二加长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达到所需高度,便于使用,加长杆4另一端可以通过可拆卸连接来依次连接多个加长杆。
伸缩加长杆或可拆卸的第二加长杆都可以使加长杆的高度得以增加,使用时可简单安装,不用时也方便携带便于存储运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加长杆4另一端套有橡皮套,所述橡皮套外表面设置有纹理。
为了能够使操作人员使用时施力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在加长杆4另一端设有橡皮套,手掌可以抓握在橡皮套上,橡皮材质具有绝缘功能,还能够保护加长杆,使其防腐蚀、防磨损;且外表面设有纹理,在使用时手可抓握于橡皮套部分,增加了摩擦力,使其不易滑脱,更加安全。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本实施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所述手柄3的端部具有凹陷结构,加长杆4一端具有与凹陷结构匹配的凸出结构,所述的凸出结构插入固定在凹陷结构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凹陷结构和凸出结构可以为能够实现手柄3底端与加长杆4一端连接的各种形状,例如,凸出结构为圆台等。
本实施所述的加长杆包括加长杆本体,所述的凸出结构为固定连接在加长杆本体一端的连接柱401,所述的凹陷结构设置在手柄的端部且与连接柱401相匹配的盲孔。
本实施所述连接柱401连接加长杆本体的一端为圆柱状,远离加长杆本体的一端为半圆柱状。
本实施的连接柱的圆柱状端设置弹性橡胶圈402,所述弹性橡胶圈402的最大直径大于盲孔直径。
在加长杆4一端设置有连接柱401,连接柱401连接加长杆4一端设置为圆柱状,结构简单,易于将加长杆插入盲孔。通过将连接柱401远离加长杆4一端设置为半圆柱状,加长杆4与手柄3连接时,连接柱401插入盲孔,该半圆柱与盲孔内相同形状的配合下,限制了连接杆在盲孔内的转动,增强连接的稳定性。
连接柱的圆柱下部具有弹性橡胶圈402,其最大直径大于盲孔直径,这样在连接柱401插入盲孔时,弹性橡胶圈402受到压力发生弹性形变进入盲孔,进入盲孔后填满盲孔与连接柱之间的缝隙,弹性橡胶圈402表面可进行磨砂处理,增大与盲孔之间的摩擦力,使连接柱401不会在盲孔内发生晃动,连接更加稳固,使用更安全,且结构简单,拆卸加长杆4也方便,只需拔出连接柱401,易于操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所述手柄3的端部具有限位部,加长杆4一端具有连接部;所述加长杆4插入手柄3内,连接部与限位部限位配合。
优选地,加长杆4和手柄3均为空心管状结构。
本实施的手柄3的限位部为限位孔,加长杆4的连接部为可缩入/伸出加长杆管壁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手柄3的内壁之间设置弹性装置。优选地,弹性装置为压缩弹簧。
当需要将本实施例的加长杆4安装在手柄3上时,按下连接块,连接块压下弹性装置并缩入加长杆4管壁,将加长杆4插入手柄3中并下压,在下压过程中,手柄3始终压着连接块,当下压至限位孔处时,弹性装置将连接块弹出,从而实现加长杆4与手柄3连接。
当需要拆卸下加长杆4时,只需要按下连接块,并将加长杆4抽出即可,连接方式简单有效,方便操作。
实施例三
本实施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所述手柄3底端和加长杆4的上部具有相对应的通孔;所述加长杆4插入手柄3内,所述插杆贯穿插入手柄3和加长杆4上的通孔连接。
本实施例在手柄3底端和加长杆4的上部穿孔,插杆长度大于手柄最大直径,插杆可为圆柱形,直径略小于通孔直径。连接时,只需将插杆穿过手柄3和加长杆4的通孔,使加长杆4与手柄3进行连接。拆卸时,只需拔出插杆,即可取出加长杆4。
本实施例中,可在手柄3通孔设置橡胶套包在通孔上,橡胶套直径小于插杆直径,当插杆插入通孔时,橡胶套能够起到紧固作用,使插杆与手柄连接时不随意晃动,更稳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