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指纹锁防护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78707发布日期:2021-03-30 20:16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指纹锁防护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纹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指纹锁防护外壳。



背景技术:

指纹锁是智能锁具,它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和现代五金工艺的完美结晶,指纹的特性成为识别身份的最重要证据而被广泛应用于公安刑侦及司法领域,指纹锁外壳就是用于保护指纹锁内部结构的机构。

目前的指纹锁外壳在安装完成后,其指纹识别传感器会直接裸露于空气中,在人们触碰该传感器开锁后,可能会出现指纹印在该传感器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功能指纹锁防护外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指纹锁防护外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指纹锁防护外壳,包括外壳本体与设置在外壳本体上的把手,所述把手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圆形板,且第一圆形板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圆形板的圆心处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部贯穿有安装螺丝,所述第一圆形板靠近把手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圆形板,且第二圆形板的圆心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安装螺丝通过螺纹孔与第二圆形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圆形板远离第一圆形板的一侧通过粘胶粘贴有子魔术贴,且子魔术贴上粘贴有母魔术贴,所述母魔术贴的侧面缝合连接有棉布套,且棉布套的内部设置有海绵垫,所述把手的另一侧设置有两个光轴,所述光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且第一限位块固定安装在把手上,所述光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且第二限位块固定安装在把手上,所述光轴上套接有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且光轴上滑动安装有滑块。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均通过螺丝分别与两个滑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块与滑块相接触,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限位块与滑块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形板、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均为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第二圆形板为铝合金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形板的外表面为光滑面,且第一圆形板的边缘处设置有倒角。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形板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软垫片,且软垫片通过粘胶粘贴在第一圆形板上,所述软垫片为硅胶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圆形板、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通孔、安装螺丝、第二圆形板、螺纹孔、子魔术贴、母魔术贴、棉布套、海绵垫、光轴、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和滑块,通过棉布套对指纹传感器的遮挡以及摩擦,能够有效的避免指纹残留在该传感器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指纹锁的安全性能,满足了实际的使用需求。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软垫片,提高了人们推动第一圆形板时的舒适度,实用性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棉布套对指纹传感器的遮挡以及摩擦,能够有效的避免指纹残留在该传感器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指纹锁的安全性能,满足了实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指纹锁防护外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指纹锁防护外壳的把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指纹锁防护外壳的第一圆形板的侧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指纹锁防护外壳的实施例二中第一圆形板的结构图。

图中:1外壳本体、2把手、3第一圆形板、4第一连接块、5第二连接块、6通孔、7安装螺丝、8第二圆形板、9螺纹孔、10子魔术贴、11母魔术贴、12棉布套、13海绵垫、14光轴、15第一限位块、16第二限位块、17第一弹簧、18第二弹簧、19滑块、20软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3,一种多功能指纹锁防护外壳,包括外壳本体1与设置在外壳本体1上的把手2,把手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圆形板3,且第一圆形板3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连接块4,第一连接块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5,第一圆形板3的圆心处开设有通孔6,且通孔6的内部贯穿有安装螺丝7,第一圆形板3靠近把手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圆形板8,且第二圆形板8的圆心处开设有螺纹孔9,安装螺丝7通过螺纹孔9与第二圆形板8螺纹连接,第二圆形板8远离第一圆形板3的一侧通过粘胶粘贴有子魔术贴10,且子魔术贴10上粘贴有母魔术贴11,母魔术贴11的侧面缝合连接有棉布套12,且棉布套12的内部设置有海绵垫13,把手2的另一侧设置有两个光轴14,光轴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5,且第一限位块15固定安装在把手2上,光轴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6,且第二限位块16固定安装在把手2上,光轴14上套接有第一弹簧17与第二弹簧18,且光轴14上滑动安装有滑块19。

两个第二连接块5均通过螺丝分别与两个滑块19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块15与滑块19相接触,第二弹簧1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限位块16与滑块19相接触,第一圆形板3、第一连接块4与第二连接块5均为不锈钢材质制成,第二圆形板8为铝合金材质制成,第一圆形板3的外表面为光滑面,且第一圆形板3的边缘处设置有倒角。

实施例二:

参照图1-4,一种多功能指纹锁防护外壳,包括外壳本体1与设置在外壳本体1上的把手2,把手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圆形板3,且第一圆形板3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连接块4,第一连接块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5,第一圆形板3的圆心处开设有通孔6,且通孔6的内部贯穿有安装螺丝7,第一圆形板3靠近把手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圆形板8,且第二圆形板8的圆心处开设有螺纹孔9,安装螺丝7通过螺纹孔9与第二圆形板8螺纹连接,第二圆形板8远离第一圆形板3的一侧通过粘胶粘贴有子魔术贴10,且子魔术贴10上粘贴有母魔术贴11,母魔术贴11的侧面缝合连接有棉布套12,且棉布套12的内部设置有海绵垫13,把手2的另一侧设置有两个光轴14,光轴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5,且第一限位块15固定安装在把手2上,光轴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6,且第二限位块16固定安装在把手2上,光轴14上套接有第一弹簧17与第二弹簧18,且光轴14上滑动安装有滑块19。

两个第二连接块5均通过螺丝分别与两个滑块19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块15与滑块19相接触,第二弹簧1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限位块16与滑块19相接触,第一圆形板3、第一连接块4与第二连接块5均为不锈钢材质制成,第二圆形板8为铝合金材质制成,第一圆形板3的外表面为光滑面,且第一圆形板3的边缘处设置有倒角,第一圆形板3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软垫片20,且软垫片20通过粘胶粘贴在第一圆形板3上,软垫片20为硅胶材质制成。

工作原理:使用时,再将外壳本体1与把手2安装完成后,指纹传感器的指纹录入模块就会正好与棉布套12相接触,既实现了对指纹传感器的保护,也能够抹除其上残留的指纹印记,当人们需要利用指纹开锁时,首先握紧把手2,并利用手指推动第一圆形板3,使得滑块19在光轴14上发生滑动,直至露出指纹传感器,然后即可开锁,完成后,第一圆形板3会在第一弹簧17的作用下恢复至原位,从而就能够利用棉布套12抹除指纹录入模块上残留的指纹印记,安全性能显著提升,有效避免了不法分子利用残留指纹印记入室盗窃的情况发生,第一连接块4与第二连接块5用于将第一圆形板3与滑块19连接到一起,通孔6用于放置安装螺丝7,安装螺丝7用于将第二圆形板8安装到第一圆形板3上,子魔术贴10与母魔术贴11用于将棉布套12粘接到第二圆形板8上,以便棉布套12的拆装更换,海绵垫13用于支撑棉布套12,相较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通过设置的软垫片20,提高了人们在推动第一圆形板3时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通过棉布套12对指纹传感器的遮挡以及摩擦,能够有效的避免指纹残留在该传感器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指纹锁的安全性能,满足了实际的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