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接组件和个人护理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17469发布日期:2021-04-16 14:33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耦接组件和个人护理器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耦接组件,耦接组件被配置为在个人护理器具中用在个人护理器具的主体和头部之间的接合点处以将主体和头部可释放地耦接,其中所述耦接组件包括耦接元件和保持构件,保持构件具有接纳空间,该接纳空间被配置为接纳并且容纳耦接元件,其中耦接元件和保持构件中的其中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凸轮元件,至少一个凸轮元件在耦接组件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突出,并且耦接元件和保持构件的另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凹口,至少一个凹口被配置为接纳和容纳所述至少一个凸轮元件,以构成至少一个耦接组合,并且其中,在围绕中心轴线的外周方向上,所述至少一个凸轮元件具有两个相对倾斜表面,这两个相对倾斜表面在从所述至少一个凸轮元件的基部到最远突出端的方向上汇聚,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凹口具有两个相对倾斜表面,这两个相对倾斜表面在从所述至少一个凹口的开口侧到最深侧的方向上汇聚,从而允许以耦接元件和保持构件围绕中心轴线相对于彼此的旋转的方式释放耦接组件的耦接位置。
2.此外,本实用新型涉及个人护理器具(诸如剃刮器具),包括主体、头部和如上所述的耦接组件,其中耦接组件位于主体和头部之间的接合点处,用于可释放地耦接主体和头部。


背景技术:

3.ep2086729a1涉及一种包括基部结构和头部结构的剃刮器具,其中头部结构包括头部支撑结构,头部支撑结构被配置为支撑至少两个旋转剃刮头部,并且其中基部结构在头部结构的外边缘的区域中没有支撑元件,使得当头部结构与基部结构耦接时,头部结构在其外边缘的区域中未被支撑。
4.头部结构包括耦接元件,并且基部结构包括保持结构,保持结构被配置用于可释放地保持耦接元件以用于将头部结构耦接到基部结构,其中当耦接到基部结构时,头部结构基本上仅通过由保持结构施加在耦接元件上的保持力而被保持在基部结构上。耦接元件是从头部结构的中心区域突起的轴状元件,并且在其远端包括面向头部支撑结构的倾斜表面。所述保持结构包括用于接纳耦接元件的保持凹部;以及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保持凹部中的弹簧元件。特别地,弹簧元件布置成用于接合耦接元件的倾斜表面,使得耦接元件可保持在保持凹部中。
5.当外部负载施加在剃刮器具的头部结构上时,该负载将被传递到耦接元件。由于在耦接状态下头部结构不在其外边缘的区域中被支撑,所以外边缘的区域不能有助于将外部载荷传递到基部结构。结果,耦接元件必须传递很大一部分外部负载。另外,由于将耦接元件布置在头部结构的中心区域中,与外部负载相关的机械扭矩将导致耦接元件上的相对大的力。如果外部负载足够大,则耦接元件被从保持结构中释放,从而防止过载会损坏剃刮头部或头部结构。因此,在正常使用剃刮器具时,耦接元件和保持结构在头部结构和基部结构之间提供牢固的耦接,从而在正常使用期间施加在剃刮器具上的力不会导致耦接元件的释放。仅当负载超过临界值(例如由于意外的误用或跌落) 时,耦接元件才被从基部结构释
放。
6.wo2014/191265a1涉及类似于剃刮器具的个人护理器具,包括基部结构和头部结构,其中头部结构包括第一耦接元件和至少一个头部支撑结构,该头部支撑结构被配置为保持至少一个处理头部,并且其中基部结构包括第二耦接元件。所述耦接元件可以可释放地彼此耦接,用于将头部结构耦接至基部结构。通过使耦接的耦接元件绕中心轴线在第一旋转方向上相对于彼此旋转,第一和第二耦接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倾斜表面与第一和第二耦接元件中的另一个的第一配合表面配合,从而驱动第一和第二耦接元件在平行于中心轴线延伸的轴向方向上相互远离。同样地,通过使耦接的耦接元件绕着中心轴线在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上相对于彼此旋转,第一和第二耦接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二倾斜表面与第一和第二耦接元件中的另一个的第二配合表面配合,从而驱动第一和第二耦接元件在轴向方向上彼此远离。进一步地,第一和第二倾斜表面均包括钝角,该钝角的切线方向与中心轴线相切地延伸,其中第一和第二倾斜表面相对于切线方向沿相反的方向倾斜。
7.当围绕着中心轴线旋转耦接元件时,第一和第二倾斜表面将至少被沿切线方向移动,并且根据旋转方向,第一和第二倾斜表面的其中一个将在轴向方向上在第一和第二配合表面的相应一个上滑动。因为第一倾斜表面和第二倾斜表面的使用,耦接元件将容易地被沿轴向方向驱动远离彼此,由此在耦接元件之间的耦接将被释放。由于优选地在每个耦接元件上有在相对于切线方向沿相反的方向倾斜的至少两个倾斜表面,因此通过围绕中心轴线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旋转方向施加扭矩,耦接元件将被驱动而彼此分开并且从彼此释放。例如,如果用户想要释放耦接部件,这可以出于清洁动作的目的而完成,他/ 她可以故意施加扭矩以使第一和第二耦接元件彼此远离,并且引起耦接元件的相对轴向移动。由于轴向移动,用户将有触觉和视觉反馈,即扭矩足以用于释放耦接元件。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耦接组件,耦接组件适于在个人护理器具中使用,特别是在个人护理器具的主体与头部之间的接合点处用于可释放地耦接主体和头部。特别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对从 wo2014/191265a1获知的类型的耦接组件设计的改进,即如下类型的耦接组件:在该类型的耦接组件中,可通过在围绕中心轴线的旋转方向上相对于彼此旋转耦接元件,以在耦接组件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处的耦接元件中的其中一个的倾斜表面在耦接元件中的另一个的倾斜表面上滑动移动的方式,将耦接的耦接元件在沿平行于耦接组件的中心轴线延伸的轴向方向上驱动离开彼此。
9.鉴于前述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耦接组件,耦接组件被配置为在个人护理器具中用在个人护理器具的主体和头部之间的接合点处,以用于可释放地耦接主体和头部,其中耦接组件包括耦接元件和保持构件,保持构件具有接纳空间,接纳空间被配置为接纳并且容纳耦接元件,其中耦接元件和保持构件中的其中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凸轮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凸轮元件在耦接组件的中心轴线的方向突出,并且耦接元件和保持构件中的另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凹口,所述至少一个凹口被配置为接纳和容纳所述至少一个凸轮元件,以构成至少一个耦接组合,其中,在围绕中心轴线的外周方向上,所述至少一个凸轮元件具有两个相对倾斜表面,所述表面沿从所述至少一个凸轮元件的基部到最远突出端的方向汇聚,并
且所述至少一个凹口具有两个相对倾斜表面,这两个相对倾斜表面沿从所述至少一个凹口的开口侧到最深侧的方向汇聚,以允许以耦接元件和保持构件围绕中心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的方式释放耦接组件的耦接位置,以及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耦接组合中,在耦接组件的耦接位置中凸轮元件和凹口被配置为在凸轮元件的最远突出非接触部分和凹口的相关的最深非接触部分的位置处在凸轮元件和凹口之间留出空间,并且被配置为仅在两侧在凸轮元件的较少突出接触部分和凹口的相关的次深接触部分的位置处通过它们的倾斜表面彼此接触。
10.根据前述定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耦接组件,如从 wo2014/191265 a1获知的耦接组件,包括配置为相互配合的两个耦接元件,其中一个耦接元件被简单地表示为耦接元件,并且另一个耦接元件被表示为具有接纳空间的保持构件,接纳空间被配置为接纳和容纳该一个耦接元件。耦接元件和保持构件中的其中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凸轮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凸轮元件在耦接组件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突出,以及耦接元件和保持构件中的另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凹口,所述至少一个凹口被配置为接纳和容纳所述至少一个凸轮元件,以构成至少一个耦接组合。进一步地,在围绕中心轴线的外周方向上,所述至少一个凸轮元件具有两个相对倾斜表面,这两个相对倾斜表面沿从所述至少一个凸轮元件的基部到最远突出端的方向汇聚。同样地,所述至少一个凹口具有两个相对倾斜表面,这两个相对倾斜表面沿从所述至少一个凹口的开口侧到最深侧的方向汇聚。因此,耦接元件和保持构件都包括倾斜表面,据此,以耦接元件和保持构件围绕中心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的方式释放耦接组件的耦接位置成为可能。
11.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所述至少一个耦接组合中,在耦接组件的耦接位置中凸轮元件和凹口被配置为在凸轮元件的最远突出非接触部分和凹口的相关的最深非接触部分的位置处在凸轮元件和凹口之间留出空间,并且被配置为仅在两侧在凸轮元件的较少突出接触部分和凹口的相关的次深接触部分的位置处通过它们的倾斜表面彼此接触。例如,在包括两个凸轮元件和凹口的耦接组合的耦接组件中,在耦接组件的凸轮元件和凹口之间的接触是仅在四个区域的位置建立的,即每个耦接组合有两个区域。
12.作为不是沿着耦接组合的凸轮元件和凹口的倾斜表面的整个区域具有凸轮元件和凹口之间的接触,相反,是沿着它们的倾斜表面的有限区域具有凸轮元件和凹口之间的接触的一个有利结果,耦接稳定性得到了改善,至少在围绕中心轴线的外周方向上。事实是可以很好地限定并且容易地调节凸轮元件和凹口的接触部分。特别是当耦接组件被设计为在耦接位置中沿中心轴线的方向将凸轮元件和凹口向彼此按压时,在形状闭合措施和/或力闭合措施的影响下,可以实现完全固定。要注意的是,在所限定的配置中,在沿围绕中心轴线的外周方向上观察时,凸轮元件和凹口之间的接触区域是在凸轮元件和凹口的最大尺寸的位置处,这增加了在耦接位置中的耦接组件的稳定性。
13.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下,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设计耦接组合的凸轮元件和凹口的倾斜表面,以实现上述结果,即在耦接组件的耦接位置中,在凸轮元件和凹口的非接触部分的位置处在凸轮元件和凹口之间留有空间,以及凸轮元件和凹口仅在两侧在凸轮元件和凹口的接触部分的位置处通过倾斜表面接触。例如,实际可行的是,凸轮元件和凹口中的至少一个的倾斜表面中的每个倾斜表面包括至少两个部分,所述至少两个部分就它们的倾斜朝向而言是不同的。而且,实际还可行的是,至少在凸轮元件的非接触部分和凹口的相关的
非接触部分中,凸轮元件的两个相对倾斜表面比凹口的两个相对倾斜表面汇聚程度更大。
14.除了上述关于在围绕中心轴线的外周方向上设计凸轮元件和凹口的方面的措施,还可行的是,具有关于在中心轴线的方向上设计凸轮元件和凹口的方面的措施。例如,实际可行的是,在所述至少一个耦接组合中,凸轮元件的非接触部分在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凹口的相关的非接触部分在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的尺寸。
15.如前所述,所述至少一个耦接组合的凸轮元件和凹口之间仅沿凸轮元件和凹口的倾斜表面的有限区域接触是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方面,这包含耦接稳定性的改善。鉴于此,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耦接组件的实际实施例中,可以使得在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凸轮元件的接触部分的尺寸比凸轮元件的非接触部分的尺寸小,并且凹口的接触部分的尺寸比凹口的非接触部分的尺寸小。
16.进一步地,如前所述,如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耦接组件被设计为在形状闭合措施和/或力闭合措施的影响下,在耦接位置中在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将凸轮元件和凹口向彼此按压,这可以是有利的。鉴于此,耦接组件可以包括偏置机构,偏置机构被配置为施加作用在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的力,以在保持构件中向内偏置耦接元件。
17.根据实际的选择,耦接组件包括卡扣连接机构,卡扣连接机构被配置为在耦接组件的耦接位置中在耦接元件和保持构件的接合点处提供卡扣连接,以及卡扣连接机构包括至少一组卡扣连接区域和弹性卡扣连接元件,弹性卡扣连接元件被配置为与卡扣连接区域接合。例如,如其本身从wo 2014/191265a1可知的,可使得保持构件包括至少部分位于接纳空间中的弹簧元件,其中,实际可行的是,弹簧元件是大体为u形的,弹簧元件包括基部和从基部延伸的两个腿部,并且弹簧元件被布置以使腿部中的每个腿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接纳空间中。参照wo2014/191265a1,应注意的是,还可以进一步使得耦接元件设有至少两个凹进部,该至少两个凹进部被配置为接纳并且容纳该弹簧元件的至少两个部分,以允许弹簧元件在耦接组件的耦接位置中与耦接元件接合。例如,当这样的凹进部的形状类似于在横截面上具有凹陷地弯曲表面的槽时,可以得到鲁棒的卡扣连接。
18.假设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耦接组件包括两个由凸轮元件和凹口组成的耦接组合,不需要以相同的方式确定这些耦接组合的尺寸。因此,假设耦接组件包括两个凸轮元件和两个凹口,可以使得在围绕中心轴线的外周方向上,凸轮元件中的一个和凹口中的一个分别相对于凸轮元件中的另一个和凹口中的另一个是小的,以在耦接组件中实现尺寸相对较小的凸轮元件和凹口的耦接组合,以及尺寸相对较大的凸轮元件和凹口的耦接组合。具有不同尺寸的耦接组合有助于改善与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中的耦接稳定性。在这方面,具有其中两个凸轮元件和两个凹口分别围绕中心轴线沿直径彼此相对的配置可以是有利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当耦接组件被设计为在耦接位置中在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将凸轮元件和凹口向彼此按压时,可以在垂直于中心轴线的平面上产生朝向相对较小尺寸的耦接组合的合力。进一步地,基于具有不同大小的耦接组合,指导用户以预定的方式采取行动来建立耦接组件的耦接位置,其中相对较小的凸轮元件需要与相对较小的凹口相关联,并且其中相对较大的凸轮元件需要与相对较大的凹口相关联。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涉及个人护理器具,包括主体、头部和耦接组件,耦接组件具有上述限定和阐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其中耦接组件位于主体和头部之间的接合点处,用于可释放地耦接身体和头部。在这样的个人护理器具中,特别地,可以使得将耦接组件的耦接
元件包括在头部中,其中,在耦接组件的耦接位置中,头部仅由耦接元件支撑,因此不需要任何其他支撑机构。该个人护理器具的一个实际示例是剃刮器具,在剃刮器具中头部配置为支撑至少两个旋转剃刀单元。在头部中包括耦接元件的情况下,如果被配置为驱动所述至少两个旋转剃刮单元的驱动轴延伸穿过耦接元件,则可以得到实用且紧凑的配置。
20.参照下文对剃刮器具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文和其他方面将变得清楚明白并且将据此进行阐述,剃刮器具包括耦接组件,此类型的耦接组件包括两组凸轮元件和凹口/两个凸轮元件和凹口的耦接组合,凹口被配置为接纳和容纳凸轮元件。应当注意的是,剃刮器具仅仅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个人护理器具的众多实际示例中的一种,并且同样地,耦接组件仅仅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耦接组件的众多实际示例中的一种。
附图说明
21.现在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其中:
22.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剃刮器具的侧视图,该剃刮器具包括主体、头部以及在主体与头部之间的接合点处的耦接组件。
23.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剃刮器具的主体部件的透视图,该剃刮器具的主体部件包含有耦接组件的保持构件。
24.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主体部件的俯视图。
25.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剃刮器具的头部部件的透视图,该剃刮器具的头部部件包含有耦接组件的耦接元件。
26.图5是头部部件的仰视图。
27.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耦接组件的弹簧元件的透视图。
28.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主体部件、头部部件和弹簧元件的构造的分解图,其中主体部件在纵向截面中示出;和
29.图8示出了在耦接组件的耦接位置中、在耦接元件的凸轮元件以及保持构件的凹口的位置处的、在耦接元件和保持构件之间的接触的性质。
具体实施方式
30.图1示出了剃刮器具1,剃刮器具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个人护理器具的实际示例。剃刮器具1包括主体2和头部3,主体2旨在由剃刮器具1的用户握持,以及头部3旨在被按压抵着要经受剃刮作用的皮肤区域。在图1中,剃刮器具1以正常朝向示出,并且在下文中,应当在正常朝向的情况下理解诸如顶部和底部的指示。
31.在顶部侧,主体2包括主体部件4。在底部侧,头部3包括头部部件5,并且在顶部侧,头部3包括多个旋转剃刮单元6,在所示示例中为三个。剃刮器具1进一步包括耦接组件10,耦接组件10位于主体2和头部3之间的接合点处,用于可释放地耦接主体2和头部3。耦接组件10的中心轴线用图1中的点划线11表示。基于耦接组件10 的存在,使用户能够从主体2移除头部3,这可以出于各种原因而进行,诸如需要维修和/或清洁头部3,需要用其他类型的头部替换头部 3等。
32.主体部件4在图2和图3中分别示出,而头部部件5在图4和图 5中分别示出。头部部
件5包括头部板51和从头部板51向下延伸的耦接元件52,而主体部件4包括主体板41和从主体板41向上延伸的保持构件42,保持构件42具有接纳空间43,该接纳空间43被构造成接纳并且容纳耦接元件52。耦接元件52和保持构件42均是耦接组件10的一部分。因此,在所示的示例中,耦接组件10的一部分通过主体部件4被包含在主体2中,并且耦接组件10的另外一部分通过头部部件5被包含在头部3中。
33.耦接元件52包括具有基本上圆形的内边缘和外边缘的中空圆柱体53。除其他事项外,中空圆柱体53适于允许被配置为驱动旋转剃刮单元6的驱动轴(未示出)延伸穿过耦接元件52。在中空圆柱体 53的外边缘处布置了两个不同尺寸的凸轮元件54、55,即相对较小的凸轮元件54和相对较大的凸轮元件55。将凸轮元件54、55定位为从头部板51向下突出,并且在中空圆柱体53的外边缘上具有一定的厚度,同时在耦接组件10的中心轴线11的方向和围绕中心轴线11 的外周方向上都延伸,耦接组件10的中心轴线11与中空圆柱体53 的中心轴线重合。在下文中,为了清楚起见,将凸轮元件54、55在中心轴线11方向上的尺寸称为凸轮元件54、55的长度,而将凸轮元件54、55在围绕中心轴线11的外周方向中的尺寸称为凸轮元件54、 55的周向宽度。有利地,凸轮元件54、55之间的大小差异包括长度差异和周向宽度差异。
34.在所示的示例中,凸轮元件54、55围绕中心轴线11彼此沿直径相对。在围绕中心轴线11的外周方向上,凸轮元件54、55的每一个具有两个相对倾斜表面56、57,这两个相对倾斜表面56、57在从凸轮元件54、55的基部到最远突出端的方向上汇聚。因此,凸轮元件 54、55在头部板51附近的位置处具有最大的周向宽度,并且在最下方的位置具有最小的周向宽度。
35.保持构件42包括具有内直径的中空圆柱体44,内直径被选择成使得保持构件42的中空圆柱体44能够包围耦接元件52的中空圆柱体53。在中空圆柱体44的顶端布置了两个大小不同的凹口45、46,即相对较小的凹口45和相对较大的凹口46。凹口45、46在耦接组件 10的中心轴线11的方向和围绕中心轴线11的外周方向上都具有尺寸,耦接组件10的中心轴线11与中空圆柱体44的中心轴线重合。在下文中,为了清楚起见,凹口45、46在中心轴线11的方向上的尺寸将被称为凹口45、46的深度,而凹口45、46在围绕中心轴线11 的外周方向上的尺寸被称为凹口45、46的周向宽度。有利地,凹口 45、46之间的大小差异包含深度上的差异和周向宽度上的差异。
36.在所示的示例中,凹口45、46围绕中心轴线11彼此沿直径相对。在围绕中心轴线11的外周方向上,凹口45、46的每一个由两个相对倾斜表面47、48界定,表面47、48在从凹口45、46的开口侧到最深侧的方向上汇聚。因此,凹口45、46在最靠上位置处具有最大的周向宽度,并且在最靠下位置处具有最小的周向宽度。
37.在凹口45、46的位置处,保持构件42配备有弯曲条21、22,弯曲条21、22被布置成覆盖中空圆柱体44的包括凹口45、46的部分,比如具有与中空圆柱体44外直径大致相同的内直径的中空圆柱体部分。在该配置中,凹口45、46在外径向方向上被界定。保持构件42 的弯曲条21、22或类似部分可以与保持构件42的其他部分结合为一体。特别地,主体部件4可以被设置为单个整体,并且这同样适用于头部部件5。
38.除了耦接元件52和保持构件42之外,耦接组件10还包括弹簧元件15。弹簧元件15在图6中被单独示出。在所示的示例中,弹簧元件15大体呈u形,包括基部16和从基部16延伸
的两个腿部17。弹簧元件15旨在被布置在位于主体板41上的位置处的主体部件4上。中空圆柱体44设置有细长开口23、24,细长开口23、24在中空圆柱体44的部分中在中空圆柱体44的最低高度处延伸,该中空圆柱体44 的所述部分围绕中心轴线11沿直径彼此相对,并且未被弯曲条21、 22遮盖。进一步地,弯曲条21、22被布置成使得在弯曲条21、22 的底部侧与主体板41之间存在空间。在主体部件4和弹簧元件15的组装状态下,弹簧元件15的基部16位于界定相对较小的凹口45的弯曲条21和主体板41之间的空间中,并且弹簧元件15的腿部17在细长开口23、24的位置处部分地延伸穿过接纳空间43。
39.弹簧元件15具有紧固耦接组件10的耦接位置的功能。耦接元件 52在中空圆柱体53上的适当的位置处设置有两个细长凹进部31、32。在所示示例中,在图7中可以看到,细长凹进部31、32的形状是类似于在横截面上具有凹陷地弯曲表面的槽。在耦接组件10的耦接位置中,耦接元件52的细长凹进部31、32处于弹簧元件15的腿部17 部分地延伸穿过保持构件42的接纳空间43的位置。因此,实现了将弹簧元件15的腿部17的部分容纳在耦接元件52的细长凹进部31、 32中,由此使弹簧元件15作用在耦接元件52上,使得耦接元件52 受到沿向下方向即朝向主体2的方向作用的拉力。
40.当主体2和头部3彼此分离并且用户期望在主体2和头部3之间建立耦接时,用户以使耦接元件52最终插入保持构件42的接纳空间 43中的方式使主体2和头部3彼此相对移动。在此过程中,用户应该确保,当主体2和头部3朝向彼此移动时,相对较小的凸轮元件54 和相对较小的凹口45至少大致位于彼此接合的位置,并且相对较大的凸轮元件55和相对较大的凹口46至少大致位于彼此接合的位置。由于凸轮元件54、55具有倾斜表面56、57,并且凹口45、46也具有倾斜表面47、48,因此用户无需在围绕中心轴线11的外周方向上精确对准凸轮元件54、55以及凹口45、46。在围绕中心轴线的外周方向存在偏离的情况下,只要将主体2和头部3朝向彼此移动,适当的倾斜表面47,48;56、57就沿着彼此滑动,并且从而自动实现凸轮元件54、55精确地位于凹口45、46中的最终配置。例如,耦接元件52 和保持构件42的设计,特别是凸轮元件54、55和凹口45、46的形状和尺寸,可被选择为使得允许在围绕中心轴线11的外周方向上与对准位置最大偏离20
°
。如上所述,当凸轮元件54、55准确地位于凹口45、46中时,以及当弹簧元件15的腿部17卡扣在耦接元件52 的凹进部31、32中时,建立耦接的过程结束。
41.基于在耦接组件10中存在不同大小的凸轮元件54、55和凹口45、 46组成的两个组/耦接组合的事实,消除了主体2和头部3相对于彼此的错误放置的可能性。
42.当用户在后来阶段希望将头部3从主体2处解耦时,他/她应该通过在头部3和主体2上施加力以将头部3和主体2拉开来实现解耦。在此过程中,允许用户使头部3和主体2相对于彼此扭转,这实际上有助于将耦接元件52从保持构件42处解耦。
43.参考图8,解释了凸轮元件54、55和凹口45、46的设计的更多细节。图8涉及耦接组件10的耦接位置,并且示出了相对较大的凸轮元件55和相对较大的凹口46的轮廓,这没有改变相似的图适用于相对较小的凸轮元件54和相对较小的凹口45的耦接组合的事实。图 8特别地说明了如下事实:在耦接组件10的耦接位置中,凸轮元件 55和凹口46仅在凸轮元件55和凹口46的倾斜表面48;57的位置上彼此接触,以及接触未沿着倾斜表面48;57的整个区域而是沿着倾斜表面48;57的有限区域。除此之外,在凸轮元件55和凹口46之间还存在空间。因此,在凹口46和凸轮元件55中区分了接触部分46a;55a和非接触部分46b;55b。将分属
于凹口46和凸轮元件55的接触部分46a;55a和非接触部分46b;55b分开的虚线在图8中以点线示出。
44.在所示的示例中,凸轮元件55的接触部分55a的长度小于凸轮元件55的非接触部分55b的长度。同样地,凹口46的接触部分46a 的长度小于凹口46的非接触部分46b的长度。进一步地,凸轮元件 55的非接触部分55b的长度小于凹口46的非接触部分46b的长度。
45.凸轮元件55的接触部分55a位于凸轮元件55的基部侧,并且因此可以表示为凸轮元件55的较少突出部分,而凸轮元件55的非接触部分55b是凸轮元件55的较多突出部分。同样地,凹口46的非接触部分46b是凹口46的最深部分,而凹口46的接触部分46b是凹口46 的次深部分。在所示示例中,实现了在耦接组件10的耦接位置中,分别属于凹口46和凸轮元件55的倾斜表面48;57基于凹口46的倾斜表面48的多角度设计仅通过有限区域彼此接触,据此凹口46的倾斜表面48的每个倾斜表面包括两个具有不同倾斜朝向的部分48a、48b。分别属于凹口46和凸轮元件55的倾斜表面48;57的倾斜朝向在分别属于凹口46和凸轮元件55的接触部分46a、55a的位置处实际上是相同的,而分别属于凹口46和凸轮元件55的倾斜表面48;57的倾斜朝向在分别属于凹口46和凸轮元件55的非接触部分46b,55b 的位置处是不同的。换而言之,在分别属于凹口46和凸轮元件55的接触部分46a、55a中,分别属于凹口46和凸轮元件55的倾斜表面 48;57以相似的程度汇聚,而在分别属于凹口46和凸轮元件55的非接触部分46b、55b中,凸轮元件55的倾斜表面57比凹口46的倾斜表面48以更大程度汇聚。
46.基于上述的耦接组件10的配置取得了多个优点,包括耦接稳定性的改善的优点。特别地,基于具有接触部分46a和非接触部分55a 的凹口45、46和凸轮元件54、55的特殊设计,即使在围绕中心轴线 11的外周方向上的最轻微相互移动也不被允许。这一点在如前所述的情况下更加突出,在所述情况下例如通过在耦接元件52和保持构件 42中间建立卡扣连接而施加沿中心轴线11的方向作用的以在保持构件42中向内拉动耦接元件52的力。与中心轴线11垂直的平面中的耦接稳定性也被改善,即在该平面中沿左右线l1的方向,该方向与沿该平面中在中心位置处与凹口45、46和凸轮元件54、55相交的后前线l2的方向垂直,其中要注意的是左右线l1和后前线l2都能在图3和图5中看到。
47.当涉及到围绕在后前线l2的方向上延伸的轴线的耦接稳定性时,应注意的是,凹口45、46的每组倾斜表面47、48形成枢轴点,枢轴点由作用在凹口45、46的接触部分46a中的倾斜表面47、48上的法向力的交叉点限定。两个凹口45、46的两个枢轴点限定了沿后前线 l2方向延伸的枢轴轴线。头部部件5可以相对于主体部件4沿该枢轴轴线平移并且围绕该枢轴轴线旋转。为了具有围绕枢轴轴线的最佳稳定性,凹口45、46的尺寸发挥作用。凹口45、46越大,则前面提及的枢轴点越远,即由作用在凹口45、46的接触部分46a中的倾斜表面47、48上的法向力的交叉点限定的枢轴点。到枢轴轴线的大距离,导致在接触中涉及的摩擦力围绕枢轴轴线的势头更高。因此,特别是考虑到在耦接组件10中包括相对较大的凹口46这一事实,可以实现将头部部件5相对于主体部件4保持在稳定的位置。
48.基于在耦接组件10中应用了两个具有不同周向宽度的凹口45、 46的事实,消除了头部部件5相对于主体部件4沿枢轴轴线的平移。基于周向宽度的差别,得到了沿后前线l2方向的力的不对称分布,从而使合力沿朝向相对较小的凹口45的方向作用。
49.最后,基于耦接组件10的各种特征,可以实现得到在主体部件4 和头部部件5之间的耦接,该耦接一方面坚实而牢固,具有最大的耦接稳定性,而且另一方面可以轻松地将被
释放。进一步地,由于基于不同大小的凸轮元件54、55和凹口45、46的组/耦接组合,帮助用户正确地将主体部件4和头部部件5相对于彼此定位,并且用户不仅被允许在轴向方向上移动主体部件4和头部部件5,而且还被允许相对彼此扭转主体部件4和头部部件5,耦接组件10对于误用是鲁棒的。
5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楚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限于以上讨论的示例,而是在不背离如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若干修正和修改。旨在将本实用新型解释为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正和修改,只要这样的修正和修改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同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尽管已经在附图和说明书中详细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这种图示和描述应被认为仅是说明性或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附图是示意性的,其中可能已经省略了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需要的细节,并且不一定按比例绘制。
51.通过研究附图、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践所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时可以理解和实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变型。在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不排除其他步骤或元件,并且不定冠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都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52.除非另外明确说明,否则针对特定实施例讨论或与特定实施例相关的元件和方面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的元件和方面适当地组合。因此,在互不相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某些措施的事实本身并不意味着不能有利地使用这些措施的组合。
53.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含有”将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为覆盖术语“由...组成”。因此,就一个实施例而言,术语“包括”或“含有”可以表示“由...组成”,但是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表示“包含/具有/配备有至少所定义的品类以及可选地一个或多个其他品类”。
54.在所示示例中,耦接组件10的保持构件42被集成在主体部件4 中,而耦接组件10的耦接元件52被集成在头部部件5中。应当理解的是,这不是必须的且它可以是相反的方式,这是提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想到的许多替代方案中的一个。
55.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方面可以总结如下。为了可释放地耦接个人护理器具1的主体2和头部3,提供了耦接组件10,该耦接组件10包括耦接元件52和具有接纳空间43的保持构件42,该接纳空间43被配置为接纳和容纳耦接元件52。耦接元件52和保持构件42中的其中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凸轮元件54、55,并且耦接元件52和保持构件42 中的另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凹口45、46,该至少一个凹口45、46被构造成接纳并且容纳所述至少一个凸轮元件54、55,以构成至少一种耦接组合。至少一个凸轮元件54、55和至少一个凹口45、46两者都具有两个相对倾斜表面47、48;56、57。在至少一个耦接组合中,在耦接组件10的耦接位置中,凸轮元件54、55和凹口45、46仅在两侧在凸轮元件54、55的基部处的接触部分55a和凹口45、46的开口侧的凹口45、46的相关的接触部分46a的位置处通过它们的倾斜表面 47、48;56、57彼此接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