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PVC软质水晶板的磁吸式巡检机器人通行围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46087发布日期:2021-04-27 19:1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PVC软质水晶板的磁吸式巡检机器人通行围网的制作方法
一种采用pvc软质水晶板的磁吸式巡检机器人通行围网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一种采用pvc软质水晶板的磁吸式巡检机器人通行围网。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变电站内有检修工作时,检修工作围网穿越道路时将阻挡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机器人无法辨识围网,围网缠绕机器人车轮,巡检机器人无法进行整个片区的红外及可见光的工作任务,甚至导致机器人倾倒损坏。本技术在机器人巡检通道处采用软质水晶板材质的围网,避免了围网对机器人车轮的缠绕,提升巡检机器人的应用率,降低其故障率。电站内进行检修工作时,进行设置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屏蔽区域,对围网遮挡的部分取消巡检,存在部分巡检机器人巡检路线唯一,针对单一间隔屏蔽造成多个间隔无法执行巡检任务,影响巡检机器人的应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现有技术的检修围网主要采用布质的网状材料,巡检机器人无法通过超声停障功能识别,机器人继续前行,围网将阻挡机器人运行或被卷入机器人车轮,造成巡检任务中断或巡检机器人故障。
4.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采用pvc软质水晶板的磁吸式巡检机器人通行围网,包括一对插杠及铰接于一对插杠之间的能闭合的通行门,所述通行门相向端具有能相互吸合的磁体,所述插杠与通行门顶部之间固定有能够使通行门自动闭合的闭门装置,所述通行门材质为pvc。
5.进一步的,所述插杠与通行门经活页铰接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闭门装置为插杠与通行门之间连接的的扭簧。
7.进一步的,所述闭门装置为闭门器。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技术采用软质pvc材料作为巡检通道围网,巡检机器人通过时,软质的pvc材料与机器人接触有较好的缓冲作用,巡检机器人通行围网采用闭门器实现自动复位,通行围网两端使用插杠,可配合原有围网进行使用,巡检机器人围网使用双向开合,机器人可结合巡检任务自由进出。巡检机器人通行围网使用pvc材质,保护机器人运行工况。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布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1.一种采用pvc软质水晶板的磁吸式巡检机器人通行围网,包括一对插杠10及铰接
于一对插杠之间的能闭合的通行门20,所述通行门相向端具有能相互吸合的磁体30,所述通行门顶部具有能够使通行门闭合的闭门装置40,所述通行门材质为pvc。
12.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杠10与通行门20经活页铰接连接。
13.安装时,所述的插杠10下端固定于地面上,之后将两个通行门分别固定在插杠10的相向面,通行门20用于实现巡检机器人进出,相向的通行门中部具有能够吸合的磁体30用于实现关闭时的通行门闭合,巡检机器人可以碰撞通过通行门后,可以利用闭门装置所述的闭门装置还可以是立式闭门器,此外实际设计中插杠10与通行门20之间的的闭门装置还可以通过扭簧实现双向开合过程的自动复位。
14.本技术采用软质pvc材料作为巡检通道围网,巡检机器人通过时,软质的pvc材料与机器人接触有较好的缓冲作用,且取消了布质的网状材料,解决了围网卷入机器人车轮导致故障的问题,同时机器人通过可被动开合式的pvc软质水晶板,巡检机器人可以碰撞通过,大大降低单一间隔停电对全站选件任务的执行,实际设计中还可以在通行门写有“止步,高压危险!”等字样,以起警示作用。
15.本技术采用了被动开合式的磁吸式巡检机器人围网,机器人通过前进动力推开磁吸式的通行门20,巡检机器人通过后,通行门20靠闭门器复位并结合磁铁吸合进行固定,保证围网的密闭性。
16.本技术采用pvc软质水晶板的磁吸式巡检机器人通行围网与传统围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布置安全措施,在巡检机器人巡检通道处布置本技术围网,其余使用传统围网,机器人可正常通过本技术围网,无需专门避开巡检通道,减少传统围网的布置长度。
17.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 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18.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20.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