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置物架锥套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89050发布日期:2021-05-11 14:3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工位置物架锥套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置物架锥套固定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工位置物架锥套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置物架在使用时,通常需要锥套将多层置物台架连接从而形成置物架,但是目前对于锥套加工时对其的固定不太理想,其固定方式调节不便,并且对于锥套的固定也不紧固,使用起来还需人工多次进行调整,无形中增加了人工劳动成本,且降低了工作效率。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对现有的锥套加工工装加以改进,使其能够适应现在对锥套加工时固定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现有对锥套固定的不便,其对锥套固定不牢,还需人工对其进行调整,从而满足我们对锥套固定加工的需要,但是该种操作方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无形中降低了人工的效率,并且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锥套的加工通常是单工位,该种方式效率低,因此我们在现有技术缺陷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多工位置物架锥套加工工装,能够多工位进行固定,并且调整便捷,能够适应多种锥套尺寸,便于人们进行使用。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工位置物架锥套加工工装,包括支撑板、设置于支撑板两侧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呈竖直放置且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两侧的支撑柱之间且位于支撑板上方固定安装有纵向滑轨,位于纵向滑轨上方设有工装,所述工装下方设有滑板,所述滑板上方且位于工装下方固定安装有横向滑轨,所述工装滑动安装于横向滑轨上,所述滑板下方滑动安装于纵向滑轨上。

对本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工装下方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卡扣于横向滑轨上且与其滑动接触。

对本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连接板上两侧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固定安装于工装的下方。

对本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工装设有多个且均设置于横向滑轨上,左右两侧的纵向滑轨之间还设有加强柱,所述加强柱固定安装于支撑板的上表面。

对本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工装包括隔板、设置于隔板中心的定位装置、设置于定位装置一侧的下压装置、设置于定位装置另一侧的推紧装置、设置于推紧装置两侧的辅助装置;所述隔板与加强板固定连接。

对本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推紧装置、下压装置、定位装置三者共线。

对本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电机、与电机连接的转轴、设置于转轴上的锥套座、套设于转轴上的工件;所述锥套座套设于转轴上且一端固定安装于电机上,所述锥套座的另一端安装有工件,所述工件顶靠在锥套座上。

对本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下压装置包括第一气缸、与第一气缸连接的第一推杆、与第一推杆连接的压杆、与压杆连接的压板;所述压板呈y型,所述压杆与压板的连接部固定连接。

对本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推紧装置包括第二气缸、与第二气缸连接的第二推杆、与第二推杆连接的连接柱、与连接柱连接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中间设有凹槽。

对本方案的进一步补充,所述辅助装置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压板的两侧,所述辅助装置包括第三气缸、与第三气缸连接的第三推杆、与第三推杆连接的支撑块、设置于支撑块下方的连接座;所述支撑块与连接座连接。

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多工位对锥套进行固定安装,效率高,其中,锥套的固定尺寸适用范围大,通过改变转轴的尺寸进而调整锥套的尺寸,便于人们在多种场合下进行使用;

1、当工装设置有多个在滑板上时,设有加强柱能够加强滑板对工装的支撑作用;

2、工装包括定位装置、下压装置,能够有效将锥套放置于转轴内,并且能够使得锥套能够套设于转轴上,定位准确,使用方便;

3、推紧装置能够对锥套进行推紧,从而有效使得锥套紧紧顶靠于转轴上;

4、辅助装置的设计能够有效对推紧装置以及下压装置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推紧装置与下压装置工作时处于悬空状态,工作效果不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支撑板;2、支撑柱;3、纵向滑轨;4、工装;41、隔板;421、转轴;422、锥套座;431、第一推杆;432、压杆;433、压板;4331、连接部;441、第二推杆;442、连接柱;443、夹持板;4431、凹槽;451、第三推杆;452、支撑块;453、连接座;5、滑板;6、横向滑轨;7、连接板;8、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根据附图1-4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工作原理。

首先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板1、设置于支撑板1两侧的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呈竖直放置且与支撑板1固定连接,两侧的支撑柱2之间且位于支撑板1上方固定安装有纵向滑轨3,位于纵向滑轨3上方设有工装4,所述工装4下方设有滑板5,所述滑板5上方且位于工装4下方固定安装有横向滑轨6,所述工装4滑动安装于横向滑轨6上,所述滑板5的下方滑动安装于纵向滑轨3上,即工装4可以通过滑板5在纵向滑轨3上纵向滑动,其中滑板5滑动的动力源为纵向伺服电机,其通过丝杆驱动滑板5在纵向滑轨3上移动,使用便捷;其中,工装4在横向滑轨6上滑动的工作原理也为伺服电机驱动丝杆带动工装4在横向滑轨6上移动;进一步地,工装4能够在横向滑轨6上滑动,即所述工装4下方设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卡扣于横向滑轨6上且与其滑动接触,即能够在横向滑轨6上横向移动,从而带动工装4在横向滑轨6上横向移动,其中,工装4在横向滑轨6上横向移动的动力源为伺服电机,其通过丝杆与连接板7连接,能够控制连接板7在横向滑轨6上横向移动;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工装4更好地安装于连接板7上,所述连接板7上两侧设有加强板8,所述加强板8固定安装于工装4的下方,对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为了使得加工更好地进行,工装4设有多个且均设置于横向滑轨6上,当工装4过多时,为了对工装4更好地进行支撑防止滑板5断裂,左右两侧的纵向滑轨3之间还设有加强柱(未图示),所述加强柱固定安装于支撑板1的上表面,加强柱的设置便于滑板5在纵向滑轨3上更好地进行移动,对滑板5也能起到一定的支撑保护作用。

下面将对工装4的具体结构做详细地阐述,所述工装4包括隔板41、设置于隔板41中心的定位装置、设置于定位装置一侧的下压装置、设置于定位装置另一侧的推紧装置、设置于推紧装置两侧的辅助装置;所述隔板41与加强板8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电机、与电机连接的转轴421、设置于转轴421上的锥套座422、套设于转轴421上的工件;所述电机能够带动转轴421旋转,所述锥套座422套设于转轴421上且一端固定安装于电机上,所述锥套座422的另一端安装有工件,所述工件顶靠在锥套座422内,其中转轴421可根据工件的尺寸进行更换;所述下压装置包括第一气缸、与第一气缸连接的第一推杆431、与第一推杆431连接的压杆432、与压杆432连接的压板433;所述第一气缸能够带动第一推杆431上下移动,第一推杆431移动时能够带动压杆432移动,所述压板433呈y型,所述压杆432与压板433的连接部4331固定连接,能够更好地对锥套进行下压,从而使得锥套紧紧顶靠在锥套座422内,防止错位导致锥套加工表面不平齐;所述推紧装置、下压装置、定位装置三者共线,便于对工件全面的进行固定,所述推紧装置包括第二气缸、与第二气缸连接的第二推杆441、与第二推杆441连接的连接柱442、与连接柱442连接的夹持板443;所述第二气缸能够带动第二推杆441移动,连接柱442能够随着第二推杆441的移动而移动,夹持板443能够随着连接柱442的移动而移动,所述夹持板443中间设有凹槽4431,该凹槽4431能够对锥套进行卡紧,从而使得锥套整体能够被稳定的固定于转轴421上;在压板433、夹持板443工作时,其重心可能会处于悬空状态,进而可能会影响对锥套下压、推紧,为了对压板433、夹持板443更好地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辅助装置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压板433的两侧,所述辅助装置包括第三气缸、与第三气缸连接的第三推杆451、与第三推杆451连接的支撑块452、设置于支撑块452下方的连接座453;所述第三气缸能够带动第三推杆451移动,所述第三推杆451移动时能够带动支撑块452的移动,所述支撑块452与连接座453连接,支撑块452移动时也能带动连接座453移动,工作时,所述支撑块452一直处于压板433的下方,对压板433起到支撑的作用,并且夹持板443也能顶靠在连接座453上。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