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拆装的移动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43213发布日期:2021-06-01 23:19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拆装的移动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工作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拆装的移动工作台。



背景技术:

在从事社会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在仓储物流领域,会使用到移动工作台,移动工作台上可以设有电脑、扫描仪等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移动工作台需要经常移动,而其整体体积又比较大,当移动经过空间较小的位置时,经常需要将移动工作台拆除还原成多个子机构。但是,现有技术通常采用螺丝固定的方式将多个子机构连接组成移动工作台,使得移动工作台的拆装麻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拆装的移动工作台,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易拆装的移动工作台,包括:

固定管;

第一连接管;

第一快拆结构,用于连接所述固定管和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快拆结构包括:

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所述第一管体内设有用于安装第一电子连接器的第一腔体;

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管的一端,所述第二管体内设有用于安装第二电子连接器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电子连接器和所述第二电子连接器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卡扣,所述卡扣固定在所述第一管体或所述第二管体上,所述第一管体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二管体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卡扣包括:

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壁上,所述卡块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凸起;所述第一管体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凸起通过所述限位孔沉入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管体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配合的限位凹槽;所述第二管体插入所述第一腔体时,所述限位凸起卡入所述限位凹槽。

可选地,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电子连接器的分管体,所述分管体内设有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三腔体,所述限位凹槽开设在所述分管体的外壁上。

可选地,所述分管体的外壁表面和所述第一管体的内壁表面均呈锥面形状。

可选地,所述卡块上设有用于安装紧固件的固定孔,所述卡块通过所述紧固件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第一管体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壁还设有辅助固定块,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壁还设有与所述辅助固定块配合的辅助固定槽,所述第二管体插入所述第一腔体时,所述辅助固定块插入所述辅助固定槽。

可选地,所述辅助固定块的表面和所述辅助固定槽的内壁表面均呈锥面形状。

可选地,所述固定管上设有用于刹住车轮的刹车机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还设有工作台面、控制主机、显示屏和若干串行接口。

可选地,易拆装的移动工作台还包括:

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有led灯和摄像头;

第二快拆结构,所述第二快拆结构与所述第一快拆结构相同,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一连接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易拆装的移动工作台,通过快拆结构连接第一连接管和固定管,实现移动工作台的快速拆装。具体的,第一电子连接器和第二电子连接器能够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组成的腔体通道内相互连接,从而实现固定管上的设备和第一连接管上的设备之间的电连接;又通过在第一管体或第二管体上设置的卡扣,实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的快速拆除和装配,从而实现第一连接管和固定管之间的快速拆除和装配,并且能够防止第一电子连接器和第二电子连接器损坏及相互分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易拆装的移动工作台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拆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拆结构的结构图;

图4为图3中的a-a剖面图;

图5为图4的爆炸图。

图示说明:

固定管170、车轮130、刹车手柄140、外罩201、电源线202;

第一连接管300、控制主机301、显示屏302、工作台面303、固定支撑架304、串行接口305;

第二连接管400、led灯401、摄像头402;

快拆结构500;

第一管体10、第一腔体11、限位孔12;

第二管体20、第二腔体21;

分管体30、第三腔体31、限位凹槽32;

卡扣40、卡块41、固定孔42、限位凸起43、紧固件44;

第一电子连接器50、第二电子连接器60、辅助固定块70、辅助固定槽8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易拆装的移动工作台,包括固定管170、第一连接管300和第二连接管400,固定管170和第一连接管300之间、第一连接管300和第二连接管400之间均通过快拆结构500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使移动工作台形成三段式结构,以便能够快速装配及拆除还原成三段。

具体的,在固定管170的底部设有车轮130,用于实现移动工作台的可移动。在固定管170上还设有刹车机构,用于对车轮130进行刹车,可以通过操作刹车手柄140实现刹车和不刹车。在固定管170的外围还设有外罩201,用于保护外罩201内的零部件及美化外观。因此,固定管170上配置的设备,主要包括用于实现移动的车轮130和对车轮130进行刹车的刹车机构。

在第一连接管300上通过固定支撑架304固定有工作台面303。并且,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第一连接管300上还设有显示屏302、控制主机301和若干串行接口305。作为该移动工作台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可以使用扫描枪在工作台面303上对仓储物件进行扫描,然后将物件扫描信息存储在控制主机301内,显示屏302用于显示物件信息。作为一种可选方式,外罩201内部还设有电源,通过电源线202连接取电,以供给显示屏302、控制主机301等。

在第二连接管400上设有led灯401和摄像头402,led灯401可以给工作台面303照明,提供工作所需灯光。作为一种可选方式,摄像头402可以实现人脸识别,用于解锁控制主机301。

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具体公开了一种上述快拆结构500。

该快拆结构500包括第一管体10和第二管体20,第一管体10内设有第一腔体11,第二管体20内设有第二腔体21,第一管体10和第二管体20之间通过卡扣40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管170和第一连接管300之间的快拆结构500,其第一管体10可以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管300或者与第一连接管300一体成型,第二管体20可以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固定管170或者与固定管170一体成型。

在第一腔体11内可以设置至少一个第一电子连接器50,在第二腔体21内可以设置至少一个第二电子连接器60。

第一管体10和第二管体20相互连接时,第一电子连接器50和第二电子连接器60之间相互连接。因此,固定管170上的设备和第一连接管300上的设备之间,可以通过对应的第一电子连接器50和第二电子连接器60实现电连接。

同理,第一连接管300上的设备和第二连接管400上的设备之间,可以通过对应的第一电子连接器50和第二电子连接器60实现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方式,固定管170和第一连接管300之间的快拆结构500中,第一电子连接器50可以是插头,第二电子连接器60可以是插座,插头和插座配合,用于连接外罩201内的电源取电。

作为一种可选方式,第一连接管300和第二连接管400之间的快拆结构500中,第一电子连接器50可以是usb母口,第二电子连接器60可以是usb公口,usb公口的一端连接控制主机301,led灯401和摄像头402分别通过对应的usb母口连接对应的usb公口取电。

上述设置的第一管体10和第二管体20还具有如下优点:

可以将第一电子连接器50和第二电子连接器60设置在腔体内,以防止第一电子连接器50和第二电子连接器60损坏及相互分离。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易拆装的移动工作台,第一电子连接器50和第二电子连接器60能够在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21组成的腔体通道内相互连接,并且通过在第一管体10上设置的卡扣40,实现第一管体10和第二管体20之间的快速拆除和装配,从而提高移动工作台的拆装效率。

可选地,上述卡扣40可以设置在第一管体10的外壁上或第一腔体11内。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公开了卡扣40的一种具体结构。该卡扣40包括有卡块41,卡块4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管体10的外壁上,卡块41的另一端设有限位凸起43。

在第一管体10上还设有限位孔12,该限位凸起43能够通过该限位孔12沉入第一腔体11内。

第二管体20上设有与限位凸起43配合的限位凹槽32。因此,第一管体10作为母端口,第二管体20作为公端口,当第二管体20插入第一腔体11内时,限位凸起43通过限位孔12后嵌入限位凹槽32,从而使第一管体10和第二管体20之间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由于第一电子连接器50和第二电子连接器60安装在腔体内,为了对工件进行进一步固定,因此,第二管体20的一端设有分管体30,分管体30用于固定第二电子连接器50,从而间接固定第一电子连接器50,以防止第一电子连接器50和第二电子连接器60分离。

具体的,在分管体30内设有与第二腔体21连通的第三腔体31,第二电子连接器60穿过第三腔体31与第一电子连接器50可拆卸地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方式,上述限位凹槽32可以开设在分管体30的外壁上,从而使分管体30被卡扣40限位,使整个快拆结构500更加紧凑。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第二管体20顺畅的滑入第一腔体11,并且保证第二管体20和第一管体10之间连接稳固,分管体30的外壁表面和第一管体10的内壁表面均呈锥面形状。也即,离第二管体20越远的分管体30的外壁,其直径越小。因此,第一管体10的内壁直径与分管体30的外壁直径相匹配,使得第二管体20的外壁和第一管体10的第一腔体11能够紧密结合。

由于卡扣40存在使用寿命限制,即在多次使用卡扣40后,卡扣40容易损坏。因此,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卡块41上设有用于安装紧固件44的固定孔42,卡块41通过紧固件44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一管体10上,使得该快拆结构500能够更换新的卡扣40,延长使用寿命。可选地,紧固件44为螺丝。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管体10的外壁还设有辅助固定块70,第二管体20的外壁还设有与辅助固定块70配合的辅助固定槽80,第二管体20插入第一腔体11时,辅助固定块70插入辅助固定槽80。通过辅助固定块70和辅助固定槽80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第一管体10和第二管体20之间紧密结合,防止第一管体10和第二管体20之间的晃动。进一步地,为了增强防晃动效果,辅助固定块70的表面和辅助固定槽80的内壁表面均呈锥面形状,即辅助固定块70可以是带有锥度的锥形块,辅助固定槽80可以是带有锥度的锥形槽。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可选方式,第一管体10的形状可以设置为圆柱体或方体,第二管体20的形状可以设置为圆柱体或方体。

综上所述,上述提供的一种易拆装的移动工作台,通过快拆结构500连接固定管170、第一连接管300和第二连接管400,实现了移动工作台的快速拆装。第一电子连接器50和第二电子连接器60在腔体内连接,并被分管体30固定,第一管体10和第二管体20之间通过卡扣40实现快拆,并通过辅助固定块70和辅助固定槽80减小晃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