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差调整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05099发布日期:2021-08-03 12:44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断差调整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断差调整工装。



背景技术:

电子行业中常见到两外观件的组装,在组装的时候,将两外观件利用胶水粘结在一起,同时保证两平面组装公差,以保证产品外观质量。

在组装过程中,需保证外观件一与外观件二的位置相对尺寸,保证组装后尺寸断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如0.00~0.03mm。目前,断差的调整主要依靠作业人员的手工调整,操作繁琐,成功率低,导致产品生产效率低,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断差调整工装,该工装可以精确且高效率的调整零部件之间的断差,保障装配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断差调整工装,包括:基板和连接于所述基板的调整工装、定位工装和水平的载台板,所述定位工装设于所述载台板,所述定位工装设有仿形结构,所述调整工装包括上压头和下压头,所述上压头连接于上升降机构,所述下压头连接于下升降机构,所述上压头位于所述载台板的上部,所述下压头位于所述载台板的下部,所述载台板设有与所述下压头位置对应的载台板通孔,所述定位工装设有与所述上压头和所述下压头位置相对应的工装通孔。

优选地,所述上升降机构包括立柱结构、拉杆、上压头固定块和弹性复位件,所述拉杆滑动于所述立柱结构内,所述拉杆的上端与所述上压头固定块固定,所述上压头固定于所述上压头固定块,所述上压头固定块和所述立柱结构之间设有导向结构,所述拉杆的下端固定设有径向凸环,所述弹性复位件位于所述拉杆结构和所述径向凸环之间。

优选地,所述立柱结构包括立柱、顶部固定块和衬套,所述立柱固定于所述基板,所述顶部固定块固定于所述立柱时上端,所述立柱和所述顶部固定块中空设置,所述衬套固定于所述顶部固定块内,所述拉杆滑动于所述衬套内。

优选地,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顶部固定块的滑槽,所述上压头固定块竖向滑动于所述滑槽内。

优选地,所述下升降机构包括滑台、导轨和驱动装置,所述下压头固定于所述滑台,所述导轨竖向固定于所述基板,所述滑台滑动于所述导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滑台沿所述导轨运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齿轮、齿条、螺杆和旋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条与所述导轨平行且固定于所述滑台,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于所述导轨且与所述导轨垂直,所述齿轮固定于所述螺杆的内端,所述旋钮固定于所述螺杆的外端。

优选地,所述定位工装设有镜头观察孔。

优选地,所述定位工装包括流通底板、底座和盖板,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流通底板,所述盖板固定可拆式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仿形结构设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盖板,所述镜头观察孔设于所述底座,所述工装通孔包括设于所述流通底板的底板通孔、设于所述底座的底座通孔和设于所述盖板的盖板通孔。

优选地,所述底座和所述盖板之间通过定位销定位,所述底座和所述盖板通过磁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流通底板与所述底座的接触面为斜面。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基板和连接于基板的调整工装、定位工装和水平的载台板,定位工装设于载台板,定位工装设有仿形结构,调整工装包括上压头和下压头,上压头连接于上升降机构,下压头连接于下升降机构,上压头位于载台板的上部,下压头位于载台板的下部,载台板设有与下压头位置对应的载台板通孔,定位工装设有与上压头和下压头位置相对应的工装通孔。调整两个外观件的断差时,两个外观件放置于定位工装,一个外观件固定,上压头和下压头抵靠于另一个外观件,然后调整上压头和下压头的位置,以调节两个外观件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两个外观件的断差,直至断差满足要求,具有断差调整方便快捷,操作方便,调整精确高的好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断差调整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调整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定位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定位工装中底座与盖板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板;2-调整工装;21-上压头;22-下压头;23-上升降机构;231-立柱;232-顶部固定块;233-衬套;234-上压头固定块;235-拉杆;236-螺旋弹簧;237-径向凸环;24-下升降机构;241-滑台;242-导轨;243-旋钮;3-定位工装;31-底座;32-盖板;33-镜头观察孔;34-底座通孔;35-盖板通孔;36-定位销;37-磁铁;38-流通底板;4-载台板;41-载台板通孔;42-定位销;5-外观件;6-外观件;7-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且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一种断差调整工装,包括:基板1和连接于基板1的调整工装2、定位工装3和水平的载台板4。定位工装3设于载台板4,调整工装2包括相对的上压头21和下压头22,上压头21连接于上升降机构23,下压头22连接于下升降机构24,上压头21位于载台板4的上部,下压头22载台板4的下部,载台板4设有与下压头22位置对应的载台板通孔41,定位工装3设有与上压头21和下压头22位置相对应的工装通孔。

如图2和图3共同所示,上升降机构23包括立柱231、顶部固定块232、衬套233、上压头固定块234、拉杆235和弹性复位件,立柱231固定于基板1,顶部固定块232固定于立柱231的上部,顶部固定块232和立柱231中空,衬套233固定于顶部固定块232,拉杆235滑动于衬套233内,拉杆235的上端与上压头固定块23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压头21固定于上压头固定块234,拉杆235的下端固定设有径向凸环237,弹性复位件优选为螺旋弹簧236,螺旋弹簧236套设于拉杆235,螺旋弹簧236位于径向凸环237和衬套233之间,其中,螺旋弹簧236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当上压头21上下运动时,螺旋弹簧236始终有推动拉杆235向下运动的趋势,使得上压头21能够始终压在外观件6上。

顶部固定块232设于滑槽,上压头固定块234竖向滑动于滑槽内,滑槽对上压头固定块234起到竖向导向作用,防止上压头固定块234水平转动,使得上压头21只能上下运动,保持与下压头22正对设置。

如图2和图3共同所示,下升降机构24包括滑台241、导轨242和驱动装置,下压头22固定于滑台241,导轨242竖向固定于基板1,滑台241滑动于导轨242,驱动装置驱动滑台241沿导轨242上下运动。

驱动装置包括齿轮、齿条、螺杆和旋钮243,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与导轨242平行且固定于滑台241,水平的螺杆螺纹连接于导轨242且与导轨242垂直,齿轮固定于螺杆的内端,旋钮243固定于螺杆的外端。

如图2、图4和图5共同所示,定位工装3包括流通底板38、底座31和盖板32,底座31固定于流通底板38,盖板32固定连接于底座31,底座31和盖板32分别设有与外观件形状匹配的仿形结构,底座31一侧设有镜头观察孔33,镜头观察孔33位置与上压头21和下压头22位置对应,工装通孔包括设于流通底板38的底板通孔、设于底座31的底座通孔34和设于盖板32的盖板通孔35,底板通孔和底座通孔34与下压头22位置相对应,盖板通孔35与上压头21位置相对应。

底座31和盖板32通过定位销36定位,底座31和盖板32通过磁铁37固定连接,定位销36和磁铁37固定于盖板32。

载台板4与流通底板38通过定位销42连接,定位销42固定于载台板4。载台板4固定于立板7,立板7固定于基板1。

流通底板38与底座31的接触面为斜面,倾斜角度取决于外观件的形状,以使外观件放置于工装上时水平。

如图6所示,使用时,取下盖板32,将外观件5放置于底座31中,再将外观件6放置于外观件5上,盖上盖板32,将外观件5固定住,将视频显微镜头放置于镜头观察孔33中;

向上提拉上压头固定块234,将定位工装3放置于载台板4,降下上压头固定块234,此时,上压头21压在外观件6上,下压头22顶在外观件6的下表面,通过视频显微镜头观察外观件5和外观件6之间的间隙,得出断差值,再旋转旋钮243,调节滑台241的高度,调节外观件5和外观件6的断差,直至两者的断差满足要求。

本申请通过调整工装2调整外观件6的上下位置,以调节外观件5和外观件6的断差,并通过视频显微镜头观察外观件5和外观件6之间的装配间隙,不仅调整方便快捷,操作简单,而且调整精确高,确保了外观件之间的组装断差满足要求。

如果两个外观件之间采用黏胶固定在一起,则上压头21和下压头22还起到保压作用。

上述仅用外观件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中,本申请可广泛应用于对断差有较高装配要求的零部件。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