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移动机器人底盘

文档序号:25960329发布日期:2021-07-23 14:0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移动机器人底盘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底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移动机器人底盘。



背景技术:

机器人(robot)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历史上最早的机器人见于隋炀帝命工匠按照柳抃形象所营造的木偶机器人,施有机关,有坐、起、拜、伏等能力。

机器人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基本特征,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复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服务人类生活,扩大或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

当前市面上机器人种类众多,例如送餐机器人、安防巡检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等,但是每种机器人独立设计开发价格昂贵,无法将通用的机器人底盘进行快速安装和更换,也不便于进行定期拆卸维护,降低了实用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移动机器人底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移动机器人底盘,解决了当前市面上机器人种类众多,例如送餐机器人、安防巡检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等,但是每种机器人独立设计开发价格昂贵,无法将通用的机器人底盘进行快速安装和更换,也不便于进行定期拆卸维护,降低了实用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移动机器人底盘,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底端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端安装有底盘本体,所述安装板的底端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之间开设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的两侧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相互远离的一侧侧壁固定有垂直设置的限位板,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下方安装有与移动板侧壁固定的弧形板,且弧形板与移动板之间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通道的一侧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有对称设置的凸轮,所述凸轮与第一连接轴之间垂直设置,所述凸轮的顶端侧壁与弧形板顶端侧壁平齐设置,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通道内部固定有蜗轮,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外侧壁紧配合套接有蜗杆,且蜗杆与蜗轮之间啮合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轴远离蜗轮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板外部固定有旋转板,旋转板与第二连接轴之间垂直设置,所述旋转板远离第二连接轴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导向孔。

优选的,所述导向孔的内部滑动套装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一端延伸至导向孔外部共同固定有拉板,且拉板与导向杆之间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拉板与旋转板之间平行设置,所述拉板与旋转板之间固定有挤压弹簧。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外壁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对称设置的导向槽,且导向杆与导向槽之间卡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底盘本体的顶端侧壁固定有对称设置的安装块,安装块与第一凹槽之间卡接设置,所述安装块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与限位板之间卡接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安装板能够快速将通用底盘与机器人进行连接,通过限位板与安装块侧壁开设的限位槽进行卡接设置,能够有效对底盘与机器人上半身进行安装固定和拆卸,提高了便捷性。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导向杆与导向槽的进一步卡接固定,能够对底盘与机器人上半身的固定进行进一步加固,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同时能够便于对底盘与机器人上半身进行拆卸维护,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移动机器人底盘的结构主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移动机器人底盘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移动机器人底盘的安装板结构俯视图。

图中:1机器人本体、2底盘本体、3安装板、4第一凹槽、5第一通道、6移动板、7限位板、8安装块、9限位槽、10复位弹簧、11弧形板、12第一连接轴、13凸轮、14第二连接轴、15蜗轮、16蜗杆、17旋转板、18导向杆、19拉板、20挤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新型移动机器人底盘,包括机器人本体1,机器人本体1的底端固定有安装板3,安装板3的底端安装有底盘本体2,安装板3的底端侧壁开设有第一凹槽4,第一凹槽4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之间开设有第一通道5,第一通道5的两侧侧壁之间滑动连接有移动板6,移动板6相互远离的一侧侧壁固定有垂直设置的限位板7,移动板6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10,复位弹簧10的下方安装有与移动板6侧壁固定的弧形板11,且弧形板11与移动板6之间垂直设置,第一通道5的一侧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12,第一连接轴12的另一端固定有对称设置的凸轮13,凸轮13与第一连接轴12之间垂直设置,凸轮13的顶端侧壁与弧形板11顶端侧壁平齐设置,安装板3的一侧外壁开设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14,第二连接轴14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通道5内部固定有蜗轮15,第一连接轴12的外侧壁紧配合套接有蜗杆16,且蜗杆16与蜗轮15之间啮合传动连接。

第二连接轴14远离蜗轮15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板3外部固定有旋转板17,旋转板17与第二连接轴14之间垂直设置,旋转板17远离第二连接轴14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导向孔,导向孔的内部滑动套装有导向杆18,导向杆18的一端延伸至导向孔外部共同固定有拉板19,且拉板19与导向杆18之间垂直设置。

拉板19与旋转板17之间平行设置,拉板19与旋转板17之间固定有挤压弹簧20,安装板3的一侧外壁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对称设置的导向槽21,且导向杆18与导向槽21之间卡接设置,底盘本体2的顶端侧壁固定有对称设置的安装块8,安装块8与第一凹槽4之间卡接设置,安装块8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开设有限位槽9,且限位槽9与限位板7之间卡接设置。

工作原理:当对底盘本体2与机器人本体1进行连接安装时,通过移动底盘本体2,底盘本体2带动安装块8进入第一凹槽4内部,然后拉动拉板19,拉板19带动导向杆18进行移动,导向杆18与导向槽21分离,然后转动旋转板17,旋转板17带动第二连接轴14进行旋转,第二连接轴14带动蜗轮15进行旋转,蜗轮15与蜗杆16之间啮合传动带动第一连接轴12进行旋转,第一连接轴12带动凸轮13进行旋转,使凸轮13对弧形板11进行挤压,弧形板11带动移动板6进行移动,移动板6带动限位板7移出第一通道5,使限位板7与安装块8侧壁开设的限位槽9进行卡接设置,完成对底盘本体2与机器人本体1的安装固定,然后松开拉板19,在挤压弹簧20的弹力作用下,导向杆18与导向槽21卡接设置,当对底盘本体2进行拆卸维护时,只需要继续转动旋转板17,旋转板17带动第二连接轴14进行旋转,第二连接轴14带动凸轮13进行旋转,使凸轮13不在挤压弧形板11,在复位弹簧10的弹力作用下,限位板7与安装块8侧壁开设的限位槽9进行分离,然后移动底盘本体2,使底盘本体2带动安装块8移出第一凹槽4,完成拆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