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钉机附件和打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18683发布日期:2021-09-11 00:46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打钉机附件和打钉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装订工具领域,尤其涉及打钉机。


背景技术:

2.打钉机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装订工具。以熟知的订书机为例,一般包括具有弯钉槽的底板和枢接于所述底板的长形钉匣,所述订书机包括设置于所述长形钉匣一侧的压钉部以及相对于所述压钉部设置于所述长形钉匣另一侧的出钉口。当需要装订的纸张放置于所述底板和长形钉匣之间后,压钉部将钉匣末端的钉子从出钉口压出并刺穿纸张,最后经弯钉对钉子进行折弯,完成订书作业。此外,还有许多打钉作业并不需要最后的折弯,比如将画钉在墙上等等,可以通过将底板向后枢转至与长形钉匣平齐来解决。但是,由于缺少相对于出钉口的定位结构,打出来的钉子参差不齐、装订质量差。
3.因此,有必要改进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是打钉机插钉功能差、打出来的钉子参差不齐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打钉机附件,包括底座、安装座以及弹性地连接所述底座和安装座的连接部,所述底座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具有前端部,所述安装座可组装于打钉机的两个不同位置以分别作为使所述前端部挡置于打钉机出钉口的弯钉座以及使所述前端部向后让位所述打钉机出钉口的插钉座。
6.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安装座和连接部为一体成型的塑胶件。
7.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打钉机,包括具有长形钉匣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设置于所述长形钉匣相对两侧的压钉部和出钉口,所述打钉机包括打钉机附件,所述打钉机附件包括底座、安装座以及弹性地连接所述底座和安装座的连接部,所述底座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具有前端部,所述主体部具有平行于所述长形钉匣的长度方向分布的两个附件装配位,所述安装座组装于所述打钉机的两个附件装配位以分别作为使所述前端部挡置于打钉机出钉口的弯钉座和使所述前端部向后让位所述打钉机出钉口的插钉座。
8.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具有使所述前端部向后让位所述出钉口形成具有第一参考边距的第一插钉位以及具有第二参考边距的第二插钉位。
9.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或底座具有指示所述第一参考边距和/或第二参考边距的标识。
10.进一步地,所述两个附件装配位包括弯钉位和插钉位,所述底座向安装座一侧延伸有锁定件,所述主体部于所述插钉位置具有保持所述锁定件以约束其弹性的收容部,所述安装座具有让位所述锁定件的缺口。
11.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具有平行于所述长形钉匣的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开孔组,所述安装座具有与所述开孔组组配的卡头。
12.进一步地,所述开孔组包括设置于所述长形钉匣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开孔,所
述安装座具有相对设置以与所述若干开孔组配的两个卡头。
13.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具有限定所述附件装配位的若干开孔组,至少一个所述开孔组显露所述长形钉匣的钉容量。
14.进一步地,所述前端部具有面朝所述出钉口的上配合面以及位于所述底座自由末端的前配合面,所述上配合面设有与出钉口配合的弯钉槽。
15.本技术所述前端部安装过程中可与出钉口形成的多个相对位置,不仅兼具了弯钉和插钉功能,而且可以在插钉时为用户提供统一的参考边距,方便用户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16.结合附图参阅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将更加充分地理解本技术。其中:
17.图1显示本技术打钉机及其附件组装于弯钉位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显示图1打钉机及其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显示本技术打钉机在主视角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显示本技术打钉机及其附件组装于弯钉位置且锁定件被约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显示本技术打钉机附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5,详细描述本技术一种打钉机及其打钉机附件。本实施例所述打钉机具体为电池包供电的电动打钉机,当然本技术与工具的供电方式无关,不影响保护范围。所述打钉机附件包括底座10、安装座20以及弹性地连接所述底座10和安装座20的连接部30,所述底座10远离连接部30的一端具有前端部101,所述安装座20可组装于打钉机的两个不同位置以分别作为使所述前端部101挡置于打钉机出钉口的弯钉座以及使所述前端部101向后让位所述打钉机出钉口的插钉座。所述前端部101安装过程中与出钉口形成的多个相对位置,对应着出钉口与前端部101不同的位置关系,因而在使用中不仅兼具了弯钉和插钉功能,而且所述前端部101可以在插钉时为用户提供统一的参考边距,方便用户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0、安装座 20和连接部30为一体成型的塑胶件。这是一个比较便捷的方案,连接部30直接利用塑胶件自身的属性提供弹性,当然,并不排除通过其他途径实现弹性的情形,例如,通过组装扭簧等等。
23.请继续参阅附图,所述打钉机包括具有长形钉匣401的主体部40,所述主体部40包括设置于所述长形钉匣401相对两侧的压钉部402和出钉口403,所述打钉机包括所述打钉机附件,所述主体部40具有平行于所述长形钉匣401的长度方向分布的两个附件装配位(具体包括弯钉位p0和插钉位p1,本实施例中通过后面所述若干开孔组404实现),所述安装座20组装于所述打钉机的两个附件装配位p0、p1以分别作为使所述前端部101挡置于打钉机出钉口403的弯钉座和使所述前端部 101向后让位所述打钉机出钉口403的插钉座。所述主体部40具有使所述前端部101向后让位所述出钉口403形成具有第一参考边距d1的第一插钉位p11以及具有第二参考边距(图未示)的第二插钉位p12。不难看出,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40的多个附件装配位中,除了最靠近出钉口403的一个为弯钉位p0外,其余的均为插钉
位p1。此外,所述主体部40或底座10具有指示所述第一参考边距d1和/或第二参考边距的标识(图未示),用以更加精确地指示边距。
24.所述底座10向安装座20一侧延伸有锁定件103,所述主体部40 于所述插钉位p1具有保持所述锁定件103以约束其弹性的收容部(图未示),以降低弹性晃动对参考边距的影响。所述安装座20具有让位所述锁定件103穿设的缺口203。所述主体部40具有平行于所述长形钉匣401的长度方向分布并限定所述附件装配位的若干开孔组404,所述安装座20具有与所述若干开孔组404组配的卡头206。所述一个开孔组 404包括设置于所述长形钉匣401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开孔404a(所述两个开孔对称设置于打钉机的两侧,附图仅呈现一面的开孔),所述安装座20具有相对设置以与所述两个开孔404a组配的两个卡头206。所述一个开孔组404包括位于宽度方向两侧的两个开孔404a的设计,可以使安装座20更加稳定地保持于所述打钉机。此外,本发明还利用开孔组404位置特点,设计成至少一个所述开孔组404显露所述长形钉匣401的钉容量,及所述开孔组404不仅可以作为安装座20的保持结构,还作为长形钉匣401内钉容量的观察窗。所述前端部101具有面朝所述出钉口403的上配合面1011以及位于所述底座10自由末端的前配合面1013,所述上配合面1011设有与出钉口403配合的弯钉槽1012。当打钉机附件安装于弯钉位p0时,钉子被压钉部402从出钉口403压出并通过弯钉槽1012折弯,完成弯钉动作;当打钉机附件安装于第一插钉位p11时,待插钉物体端缘抵靠于所述前配合面1013,钉子以距离所述端缘第一参考边距d1的距离从出钉口403射出,并可在间隔定义距离再次插钉时,依旧可以保持第一参考边距d1。
25.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综上,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