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锁门的平开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91064发布日期:2022-08-27 03:17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用于锁门的平开锁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锁门的平开锁,具有平开锁壳体,具有可旋转地安装在平开锁壳体上的致动元件,以及具有锁定元件,该锁定元件与致动元件耦合,可在致动元件的第一角度范围内以平移方式和在致动元件的第二角度范围内以旋转方式移动。


背景技术:

2.所述类型的平开锁在许多技术领域用于锁门,其中,与本技术相关的术语“门”不仅包括严格意义上的门,还包括所有类型的可锁定的关闭元件,例如特别是窗户、舱口、挡板、盖板等。
3.已知的平开锁具有固定的平开锁壳体,平开锁可以通过该壳体固定在门上。可旋转地安装在平开锁壳体上的致动元件与同样可旋转地安装的锁定元件耦合,通过致动元件在其打开和关闭位置之间的旋转,使得门可以相应地打开或锁定。
4.在结构简单设计的平开锁中,致动元件与锁定元件的耦合是刚性的,因此锁定元件始终跟随致动元件的运动。
5.除了上述结构简单设计、具有刚性耦合的平开锁外,还已知这样的平开锁,其中锁定元件除了旋转运动外,还可以沿其旋转轴线平移的方式移动。上述类型的平开锁特别用于通过压缩由橡胶弹性材料组成的门封来实现关闭的门的可靠密封的应用中。在上述平开锁的情况下,锁定元件的平移运动用于以规定的方式压缩门封。因此,这种类型的平开锁通常也被称为“转动支撑锁”。
6.为了打开被这种平开锁锁定的门,致动元件沿打开方向旋转。在该致动过程中,锁定元件在致动元件的第一个角度范围内首先以平移的方式移动,从而消除或至少减少对夹在门框和门叶之间的密封件的压缩。在下一个步骤中,当致动元件在第二角度范围内进一步致动致动时,锁定元件以旋转方式移动到其开放位置,从而相应地释放门,门叶可以相对于门框枢转。
7.虽然这种类型的平开锁以良好的关闭性能而著称,但其结构部分复杂,也不适合所有的应用。
8.例如,de 10 2019 102 411涉及一种平开锁,该锁在结构方面具有复杂的构造,其中,为了实现所需的转动和支撑功能,致动元件、平开锁壳体和锁定元件通过多条螺纹相互连接。
9.然而,通过相应的螺纹连接,不仅实现了理想的转动和支撑功能。还可以通过螺纹的自锁作用实现部件在每个位置的轴向固定,这些部件布置成相对于平开锁的固定的平开锁壳体可移动,使得例如平开锁内侧和外侧的不同压力条件不会导致锁定元件发生意外的轴向移动,从而不会至少可以部分打开门。为了向用户反馈门的关闭状态,致动元件和平开锁壳体之间的螺纹连接还用作开启指示器,由于该螺纹连接,致动元件在致动过程中相对于平开锁壳体进行轴向移动。为此,致动元件与平开锁壳体的间距通过信号色的指示环来指示,该间距根据平开锁的打开或关闭位置而改变。
10.即使用户通过致动元件的轴向运动接收到关于平开锁关闭状态的良好反馈,但相对于平开锁壳体的轴向运动在某些应用中已被证明是有问题的。这是因为,由于上述运动,存在着杂质、灰尘、污垢或类似物从外部进入平开锁壳体的风险,这尤其是在卫生领域(例如在医疗领域或食品领域)的应用中是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11.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卫生领域应用的平开锁,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
12.在介绍中所述的平开锁的情况下,上述目标得以实现,因为相对于平开锁壳体,致动元件在第一角度范围内通过固定装置处于轴向固定状态,在第二角度范围内通过固定装置处于轴向释放状态。
13.这种配置使得平开锁具有转动和支撑功能,其结构简单,甚至可以很容易地用于卫生领域。由于致动元件相对于平开锁壳体的固定,致动元件不能在第一角度范围内相对于平开锁壳体进行轴向移动。因此,致动元件的旋转可以转换为锁定元件的平移运动,而无需致动元件相对于平开锁壳体进行轴向移动,也不会伴随着相关的卫生问题。在第二角度范围内,无需将致动元件相对于平开锁壳体进行轴向固定,因为在该角度范围内,可以通过锁定元件的旋转运动来间接实现轴向固定。此外,在第二角度范围内致动元件的轴向释放,与致动元件在其整个致动角度内被轴向固定的设计相比,可以大大简化结构并改善组装性能。
14.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是,致动元件通过耦合轴与锁定元件耦合。耦合轴以这样的方式将致动元件与锁定元件耦合,使得致动元件的运动可以以结构简单的方式传递到锁定元件上。
15.在这方面,已经证明,耦合轴与锁定件刚性连接是有利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确保以结构简单的方式将耦合轴的运动传递给锁定元件。在这种刚性连接的情况下,锁定元件与耦合轴一起移动。在这种连接结构中,为了产生平移运动,耦合轴与锁定元件可以相对于致动元件移动。在这种情况下,耦合轴和锁定元件之间的耦合可以是力配合的、形状配合的和/或材料粘合的形式。特别是,如果锁定元件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布置在耦合轴上,然后固定,则可能是有利的。例如,可以想到的是,锁定元件以形状配合的方式插在耦合轴上,然后用螺丝固定。这种配置尤其使锁定元件有可能快速安装到耦合轴上并从耦合轴上拆下。
16.本发明的特别有利的改进进一步规定,为了产生锁定元件的平移和旋转运动,致动元件通过机构与耦合轴耦合。通过这种方式,致动元件的旋转运动可以转换为锁定元件的平移运动和旋转运动。此外,该机构可以这样配置,即致动元件的运动可以以增强或减小的方式进行转换。在这方面,可以想到的是,致动元件在第二角度范围内的致动以一对一的方式转换为锁定元件的旋转运动。例如,如果致动元件旋转驱动90
°
,则锁定元件也相应地枢转90
°

17.关于该机构,已经证明,如果该机构具有致动元件侧的第一机构部分和耦合轴侧的第二机构部分,则是有利的。这使得在致动元件和耦合轴之间实现结构上简单的运动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机构部分有可能执行致动元件的旋转运动,第二机构部分有可能执行锁定元件的平移和旋转运动。
18.此外,如果第一机构部分采用导向槽的形式,而第二机构部分采用可通过导向槽移动的驱动器的形式,则是有利的。导向槽相对于致动元件的旋转轴的斜向布置使得驱动器可以轴向移动,该致动元件在这个角度范围内通过固定装置处于轴向固定的状态。在致动元件的旋转运动过程中,相对于致动元件的旋转轴斜向运行的导向槽可以相应地在可轴向移动的驱动器上以旋转方式移动。特别有利的是,导向槽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驱动器和导向槽在第一角度范围内彼此相对移动,并在第二角度范围内彼此共同移动。此外,驱动装置与耦合轴连接是有利的,使得耦合轴可以由驱动器相应地驱动,并随着驱动器相应地移动。驱动器尤其可以采用插入式螺栓的形式。导向槽尤其可以是螺旋形的。
19.在这方面,进一步证明了将第一机构部分形成为致动元件的整体特征,并且将第二机构部分布置在耦合轴上是有利的。这可以使平开锁的组装变得特别简单,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平开锁的部件数量,同时降低组装成本。在组装过程中,当第二机构部分被布置在耦合轴上时,可能同时连接到第二机构部分,从而可以省去额外的工作步骤。
20.对于平开锁的卫生设计来说,已经证明,如果机构完全布置在平开锁的壳体内,则是有利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护机构免受外部影响,特别是灰尘和湿气。在这方面,特别是在实现了锁定元件的平移和旋转运动之后,该机构也有可能布置在平开锁的壳体内。
21.此外,已经证明,如果耦合轴通过弹簧,特别是压缩弹簧,相对于致动元件进行预加载,则是有利的。预加载可以使致动元件的运动无间隙地传递到耦合轴上。弹簧尤其可以采用压缩弹簧的形式,因为这样可以以结构简单的方式实现耦合轴和致动元件之间的预加载。弹簧的预加载可特别有利地作用于平开锁的轴向,特别是作用于致动元件和耦合轴的轴向。
22.本发明的另一个有利的改进是,平开锁具有用于在致动元件的第一角度范围内对锁定元件进行平移导向的导向销。通过导向销,可以以结构简单的方式实现锁定元件在第一角度范围内以平移的方式导向,防止旋转运动
23.关于销导向器的配置,已经证明,如果销导向器具有布置在耦合轴上并横向朝向其轴线的导向销,则该销导向器是有效的。耦合轴的作用是将致动元件的运动传递给锁定元件。布置在耦合轴上的导向销允许在第一角度范围内以平移方式引导锁定元件,因为连接到锁定元件的耦合轴以平移方式引导。在这种情况下,横向于轴线的导向销可以例如形成为耦合轴的一部分。
24.在这方面,如果导向销在第一角度范围内与平开锁壳体的销槽相啮合,则更为有利。通过在销槽中引导的导向销,导向销可以在制造方面几乎无需额外的设计支出,就可以在致动元件的第一角度范围内对锁定元件进行平移导向。在这方面,可以想象的是,例如,销槽形成为平行于平开锁壳体轴线的槽,以使平移导向成为可能。
25.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有利的改进是,固定装置具有至少两个形成为彼此对应的固定轮廓。固定轮廓允许以结构上节省空间的方式实现致动元件的轴向固定和轴向释放。特别有利的是,固定轮廓可以形成为彼此对应。
26.在这方面,如果一个固定轮廓布置在在致动元件上,而另一个固定轮廓布置在平开锁壳体上,则是特别有利的。通过致动元件的旋转驱动,固定轮廓可以啮合和/或不啮合,从而以相应的形状配合方式在轴向上固定并释放致动元件。在这方面,例如,有可能以非闭锁卡口紧固件的方式形成固定轮廓。对于致动元件和平开锁壳体上的固定轮廓的布置,还
可以将第一固定轮廓形成为致动元件的整体特征,将第二固定轮廓形成为平开锁壳体的整体特征。
27.在这方面,已经证明,如果固定轮廓相互之间的布置方式使得固定轮廓在致动元件的第一角度范围内相互啮合,而在致动元件的第二角度范围内不啮合,则特别有利。这使得平开锁的组装特别简单,因为致动元件可以在平开锁壳体中进行轴向定位,而固定轮廓不会相互啮合。如果在组装过程中进行轴向定位后,致动元件通过旋转在平开锁壳体内对齐,则固定轮廓啮合,并且致动元件相对于平开锁壳体固定,从而可以以简化方式进行平开锁的进一步组装。
28.此外,就固定轮廓而言,如果固定轮廓在圆周方向上在每种情况下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在轴向方向上将致动元件安装到平开锁壳体上的装配开口,则是有利的。这使得能够以结构简单的方式使得固定轮廓在第一角度范围内啮合,而在第二角度范围内不啮合。
29.此外,已经证明,将一个固定轮廓布置在致动元件的朝向锁定元件的面侧,和/或将一个固定轮廓布置在平开锁壳体的内侧表面上,则尤其有利。通过这种方式,致动元件的固定轮廓和平开锁壳体的固定轮廓可以以结构简单的方式进行啮合和/或脱离啮合。此外,在致动元件的面侧和平开锁壳体的内侧表面上布置固定轮廓,会导致结构紧凑。
30.此外,已经证明,如果固定轮廓是凹槽的形式,该凹槽布置在内侧表面上并延伸到内侧表面的部分圆周上,并且固定轮廓是固定元件的形式,该固定元件与凹槽相啮合,特别是一种固定钩的形式,则是有利的。
31.已经证明在实践中有效的本发明的有利构造提供了具有平开锁舌的锁定元件。
32.关于锁定元件的构造,如果锁定元件具有用于限制锁定元件旋转运动的支承鼻,则更为有利。该支承鼻使限制锁定元件的旋转运动成为可能,因为在锁定元件的枢转之后,所述支承鼻与平开锁壳体相抵。因此,在这方面,已经证明,如果平开锁壳体具有与支承鼻相抵的基座,则是很有利的。这样,旋转运动,特别是其角度就可以被固定。关于锁定元件的旋转运动,如果所述旋转运动与致动元件的第二角度范围相对应,特别是90
°
,则证明是特别有效的。
33.此外,对于在卫生领域使用的平开锁来说,已经证明,平开锁具有用于密封相对于门的致动元件的密封装置,特别是密封圈,是非常有效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防止例如灰尘或湿气的污染物进入平开锁壳体的内部。环形平面密封件尤其可以作为密封装置。特别有利的是,在装配过程中,致动元件轻微挤压密封装置,从而可以增加密封作用。
34.特别有利的是,致动元件具有承载区域,用于致动元件与密封装置的区域相抵。承载区域提供了致动元件对密封装置的均匀的区域支承,从而可以实现密封作用。从结构上看,承载区形成为致动元件的整体特征是特别有利的。
35.为了将平开锁壳体固定在门上,如果平开锁壳体具有外螺纹,则特别有利。通过所述外螺纹,平开锁壳体可以拧到门上。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是可以通过门上的开口将平开锁壳体插入,然后借助于螺母通过外螺纹固定。
36.另一个有利的、可直观操作的配置的区别在于,致动元件的第一角度范围和第二角度范围的大小相等。致动元件可以在第一角度范围和第二角度范围内的一次运动中连续旋转。在第一角度范围内,锁定元件的平移轴向运动可以通过致动元件的旋转驱动来实现。在第二角度范围内,锁定元件的旋转运动可以通过致动元件的旋转驱动来实现,这也是用
户在其他转动支撑锁中已经了解的。
附图说明
37.下面将在示例性实施例的基础上,借助于附图讨论根据本发明的平开锁的进一步细节和优点。在附图中:
38.图1a,1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平开锁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分解图和组装状态的透视图。
39.图2a,2b,2c示出了不同位置的平开锁的平面图。
40.图3a,3b,3c示出了根据图2a,2b,2c中a-a表示的部分的平开锁的剖面图。
41.图4a,4b,4c示出了根据图2a,2b,2c中c-c表示的截面的平开锁的剖面图。
42.图5a、5b示出了致动元件的透视图。
43.图6a、6b示出了平开锁壳体的正视图和根据图6a中d-d表示的截面的剖视图,以及
44.图7示出了平开锁壳体的剖面图,其中布置有致动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45.图中所示的平开锁1可用于各种技术领域,尤其适用于锁定门100,门100的密封件在锁定过程中被压缩。
46.为了锁定门100,致动元件3通过旋转被致动。因此,首先,以锁舌方式设计的锁定元件4以旋转方式移动,此时,门的门叶不能再被打开。随后,锁定元件4以平移的方式移动,由此门叶支撑在门框上,布置在门叶和门框之间的门封被压缩。在这方面,这种类型的平开锁也被称为“转动支撑锁”。
47.平开锁1由用户手动进行致动。为此,用户可以从门100的一侧接触到的致动元件3以旋转的方式被致动。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适当的工具或钥匙等方式进行旋转致动。然而,也可以考虑使用固定安装的把手、枢转的把手或类似的元件。
48.致动元件3可以在总共180
°
的致动角度上致动。致动角度被细分为第一角度范围α和第二角度范围β。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角度范围α、β的大小各为90
°
,其中不同的角度范围α、β也是可能的。也可以想到的是,致动角配置为大于或小于180
°

49.在门100的锁定状态下,锁定元件4首先通过致动元件3的致动在第一角度范围α内以平移的方式移动(也参见图3a和3b以及4a和4b)。在致动元件3进一步致动时,锁定元件4以旋转的方式在第二角度范围β内移动(也参见图3b和3c以及4b和4c)。因此,对于平开锁1的打开或解锁过程,锁定元件3首先轴向移动,然后枢转。对于带有平开锁1的门100的锁定过程,其运动顺序与开锁过程相反。
50.为了使致动元件3在锁定过程中不会过度旋转,锁定元件4具有可以相应地与平开锁壳体2的基座11相抵的支承鼻10。在另一个方向,也提供了限制启动角度的基座。
51.致动元件3和锁定元件4通过机构8和耦合轴6相互连接。
52.在其锁定元件侧的端部,耦合轴6与锁定元件4固定连接。该连接是形状配合。该连接通过螺钉20固定。在致动元件侧的端部,耦合轴6通过机构8与致动元件3耦合。
53.机构8将致动元件3的旋转运动传递给耦合轴6,从而传递给锁定元件4。机构8在致动元件3上具有以导向槽形式存在的第一机构部分8.1,在耦合轴6上具有以驱动器形式存
在的第二机构部分8.2。驱动器和机构8的导向槽是啮合的,这样,致动元件3的运动可以转化为锁定元件4的运动。
54.为此,导向槽8.1相对于致动元件3的旋转轴呈斜向,并布置成可与致动元件3一起旋转,但轴向固定。在第一角度范围α,驱动器8.2布置成不可旋转,但可与耦合轴6一起轴向移动。在致动元件3的旋转过程中,导向槽8.1在旋转固定布置的驱动器8.2上旋转,从而其轴向分量为驱动器8.2提供了相应的轴向运动。
55.为了使驱动器8.2在致动元件3的第一角度范围α内以旋转固定的方式保持,耦合轴6具有导向销7.1。导向销7.1横向延伸到耦合轴6的轴线上,即在径向上。导向销7.1与相应形成的销槽7.2一起形成直线导轨,其形式为销导向器7。销导向器7用于耦合轴6的平移引导,因此也用于锁定元件4在第一角度范围内的平移引导。销槽7.2形成为平开锁壳体2的特征,并平行于后者的轴线延伸(参见图6a、6b)。
56.销槽7.2的长度对应于斜导向槽8.1的轴向分量,即导向槽8.1的轴向范围。通过这种方式,在第一角度范围α内,阻止锁定件4旋转运动,并完全以平移的方式移动,直到导向销7.1在达到第二角度范围β时退出销槽7.2并启用旋转运动。在该位置,驱动器8.2已经到达至导向槽8.1的端部,因此,耦合轴6跟随致动元件3的旋转运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旋转锁定元件4,直到达到其打开位置。
57.平开锁壳体2布置在致动元件3和锁定元件4之间,并保护接收在其内部的耦合轴6和机构8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无论致动元件3的旋转位置如何,即无论后者是在第一角度范围α还是在第二角度范围β,机构8都完全被平开锁壳体2所包围(也参见图3a、3b、3c和4a、4b、4c)。耦合轴6仅部分地被平开锁壳体2接收,并且在第一角度范围α内,相对于平开锁壳体2像伸缩杆一样移动。
58.致动元件3以可旋转和轴向固定的方式安装在平开锁壳体2上。
59.提供了用于轴向固定致动元件3的固定装置5。固定装置5的作用是在第一角度范围α内轴向固定致动元件3,并在第二角度范围β内轴向释放致动元件3。在第一角度范围α内,锁定元件4通过机构8以平移的方式移动,为此,致动元件3必须轴向固定。固定装置5用于此目的。在第二角度范围β中,转动锁定元件4,致动元件3同样处于被轴向固定的状态,但不是通过固定装置5。在第二角度范围β中,通过耦合轴6间接地轴向固定致动元件3,因为可与耦合轴6一起旋转的元件在布置在平开锁壳体2上的元件后面枢转。
60.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致动元件3在第二角度范围β的轴向固定是通过导向销7.1实现的。一旦所述导向销离开销槽7.2,它就会与耦合轴6和锁定元件4一起枢转。在这个过程中,导向销7.1最终抵靠在平开锁壳体3的轴向面表面后方,并以这种方式提供轴向固定。
61.结果是对致动元件3进行无间断的交错固定,该致动元件在第一角度范围α内通过固定装置5固定,在第二角度范围β内通过导向销7.1固定。
62.致动元件3在第二角度范围内的释放,使得平开锁1的结构简单,易于组装,这将在下文对平开锁1的组装过程的描述中会更加清晰。
63.固定装置5具有两个固定轮廓5.1、5.2。第一固定轮廓5.1布置在致动元件3的锁定元件侧的面侧18上,并形成为其整体特征(也参见图5a、5b)。第二固定轮廓5.2布置在平开锁壳体2的内侧表面16上,同样形成为其整体特征(参见图6a、6b)。
64.在平开锁1的组装阶段,首先可以将密封装置13推到致动元件3上(参见图1a)。在
门100处,密封装置13用于在平开锁1的组装状态下,在门100和致动元件3之间进行密封。特别是如果平开锁1被用于卫生领域,污染物、细菌、灰尘、湿气等可以以简单可靠的方式远离具有高卫生要求的区域。
65.耦合轴6通过机构8与致动元件3连接。将耦合轴6推入致动元件3,在随后的第二机构部分8.2与耦合轴6的连接过程中,通过插入导向槽8.1的方式与致动元件3连接。
66.为了使致动元件3的运动能够无间隙地传递给耦合轴6,从而也通过机构8传递给锁定元件4,致动元件3通过弹簧15相对于耦合轴6预加载。为此,弹簧15布置在致动元件3和耦合轴6之间。弹簧15是压缩弹簧的形式,因此,在轴向上,致动元件3相对于连接轴6预加载,从而使第二机构部分8.2与第一机构部分8.1啮合。
67.然后将安装在耦合轴6上的致动元件3推入平开锁壳体2。为此,致动元件3相对于平开锁壳体2定向成使得当致动元件3被轴向推入平开锁壳体2时,固定轮廓5.1、5.2不啮合,因此所述固定轮廓可以相互推开。如果致动元件3随后在平开锁壳体2中旋转,那么固定轮廓5.1、5.2啮合,致动元件3相对于平开锁壳体2轴向固定。由于轴向固定,即使在进一步安装锁定元件4之前,致动元件3仍然在平开锁壳体2中,因此,在安装过程中,包括耦合轴6的致动元件3在安装锁定元件4之前不必保持在平开锁壳体2中。在这方面,结果是大大简化了平开锁1的组装。
68.为了将平开锁安装到门上,平开锁壳体2通过门100上的开口插入,并通过螺母19经由平开锁壳体2的外螺纹12紧固到门100上。最后,锁定元件4以形状配合的方式连接到耦合轴6上,即锁定元件4插在耦合轴6上,并通过螺钉20固定。然后,平开锁1就处于完全安装在门100上的状态。
69.现在将在解锁过程的基础上再次详细讨论平开锁1的确切工作原理。在锁定过程的情况下,各个步骤以相反的顺序类似地进行。
70.图2a、2b和2c中的图示示出了正视图中各情况下处于不同位置的平开锁1。
71.图2a示出了平开锁1的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门100被锁定并支撑。致动元件3相应地处于起始位置。下面结合后续附图,平开锁1的所述第一位置将被称为“锁定位置”。
72.图2b示出了平开锁1的第二位置。在该位置,致动元件3已经在第一角度范围α内被致动,从而使锁定元件4以平移的方式移动,即伸缩。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致动元件3的第一角度范围α对应于90
°
,其中,在此,第一角度范围α的不同大小也是可能的。在这方面,致动元件3已经从锁定位置旋转致动90
°
。在平开锁1的所述第二位置,门100仍然被锁定元件4啮合在后面,但不再被支撑。平开锁1的第二位置将在下文中被称为“伸缩位置”。
73.图2c示出了平开锁1的第三个位置,在该位置,在第二角度范围β中,再次将致动元件致动90
°
,使得锁定元件4相应地枢转90
°
。在平开锁1中,致动元件3在第二角度范围β的旋转运动通过机构8以一对一的方式转换为锁定元件4的旋转运动。因此,在平开锁1的这一示例性实施例中,锁定元件4的枢转角度正好对应于致动元件3的第二角度范围β。在平开锁1的第三位置,门100处于解锁状态,可以相应地打开。这个位置将在下文被称为“打开位置”。
74.现在将根据图3a、3b和3c以及图4a、4b和4c来讨论机构8和固定装置5的工作原理。
75.图3a和4a分别示出了相应地沿截面线a-a和c-c处于锁定状态的平开锁1。在该状态下,锁定元件4已经通过机构8经由耦合轴6最大程度地被拉到了致动元件3,使得致动元件3和锁定元件4之间的间距a最小。
76.在锁定位置,支承鼻10与平开锁壳体2的基座11相抵(参见图3a)。此外,导向销7.1与销槽7.2啮合,并相应地由销槽7.2导向。
77.在锁定位置,固定装置5在轴向上固定致动元件3,因为固定轮廓5.1、5.2相互啮合。在这种情况下,致动元件3的固定轮廓5.1以非闭锁卡口紧固件的方式啮合在平开锁壳体2的固定轮廓5.2后面,从而使紧固装置3相对于平开锁壳体2在轴向方向上固定,并相应地不可移动。
78.如果从图3a、4a所示的锁定位置开始,致动元件3在第一角度范围内被旋转致动,则锁定元件4以平移的方式沿着平开锁1的轴线移动。在这种情况下,致动元件3和锁定元件4之间的间距增大(参见图3b、4b)。
79.通过机构8与销导向器7的相互作用,可以将致动元件3的旋转运动转换为锁定元件4的平移运动。当致动元件3被致动时,第一机构部分8.1共同旋转。在所述第一机构部分8.1中被引导的第二机构部分8.2相应地沿着导向槽被驱动和导向。由于形状配合,第二机构部分8.2的导向运动相应地传递到耦合轴6和与耦合轴6耦合的锁定元件4上。为了实现使导向槽(即第一机构部分8.1)的旋转运动转变为驱动器(第二机构部分8.2)的平移运动,即,必须通过销导向器7防止驱动器在第一角度范围α内的“共同旋转”。
80.因此,导向销7.1在第一角度范围α内被引导至销槽7.2中(参见图4a和4b)。布置在平开锁壳体2中的销槽7.2在本文中形成为使得导向销7.1被轴向引导,从而耦合轴6和锁定元件4一起以平移的方式相应地移动。一旦平开锁1处于图3b和图4b所示的伸缩位置,锁定元件4的平移运动就完成了,导向销7.1不再与销槽7.2啮合(参见图4b)。
81.在锁定元件4的平移过程中,间距a增大。由于致动元件3仅是可旋转地安装在平开锁壳体2中,因此有必要在锁定元件4的平移运动过程中防止致动元件3的轴向移动。为了防止致动元件3以及与之相连的锁定元件4能够在第一角度范围α内来回移动,固定装置5将致动元件3相对于平开锁壳体2轴向固定。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固定是通过致动元件3的固定轮廓5.1与平开锁壳体2的固定轮廓5.2的啮合来实现的(参见图4b)。
82.如果从伸缩位置开始,致动元件3在第二角度范围β内被进一步旋转致动,则所述锁定元件4被枢转(参见图3c)。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锁定元件4的枢转角度对应于90
°
,因此与致动元件的第二角度范围β的大小完全相同(参见图2c)。在锁定元件4的旋转运动过程中,致动元件3和锁定元件4之间的间距a保持不变。
83.在第二角度范围β中,致动元件3处于通过固定装置5轴向释放的状态,从而使得固定轮廓5.1、5.2不啮合。然而,在第二角度范围β的致动过程中,因为导向销7.1由于枢转而在平开锁壳体2的后面啮合,所以相对于平开锁壳体2来说,致动元件3仍然是轴向不可移动的(参见图3b至3c和4b至4c)。致动元件3相对于平开锁壳体2的轴向释放,特别是允许简化平开锁1的组装,这将基于随后的图5a、5b和6a、6b进行讨论。
84.图5a和5b示出了致动元件3和固定轮廓5.1的详细视图,该固定轮廓布置在面侧18上。
85.固定轮廓5.1形成在致动元件3的面侧18上,作为所述面侧的整体特征。由于面侧的固定轮廓5.1的布置,可以以结构简单的方式,在平开锁1的组装状态下,通过在平开锁壳体2中旋转致动元件3与相应的固定轮廓5.2啮合或脱离啮合。
86.为了安装致动元件3,固定轮廓5.1具有两个在圆周方向上彼此相对的装配开口
5.3。在这种情况下,装配开口5.3各自延伸大约90
°
的角度,以便将固定轮廓5.1细分为四个大小大致相同的部分。在这里,装配开口5.3也可能不同于90
°

87.图6a和6b示出了平开锁壳3的平面图和沿剖面线d-d的剖面图。
88.固定轮廓5.2布置在平开锁壳体2的内侧表面16的外围。与致动元件3的固定轮廓5.1一样,固定轮廓5.2也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凹槽5.4。然而,凹槽5.4在每种情况下都延伸出大约135
°
的较宽的角度,其中,此处也可以是不同的角度。
89.固定轮廓5.1和5.2的设计使得致动元件3插入平开锁壳体2,通过随后的旋转,使固定轮廓5.1、5.2以简单的方式啮合,从而将致动元件3轴向固定在平开锁壳体2中。
90.由于致动元件3相对于平开锁壳体2,在第一角度范围内通过固定装置5处于相应的轴向固定状态,在第二角度范围内通过固定装置5处于轴向释放状态,固定装置5使得实现结构简单和易于组装的平开锁1成为可能。由于致动元件3以轴向不可移动的方式布置在平开锁壳体2上,因此平开锁1也特别适用于卫生领域的应用。
91.参考标记
92.1 平开锁
93.2 平开锁壳体
94.3.致动元件
95.4 锁定元件
96.5 固定装置
97.5.1 固定轮廓
98.5.2 固定轮廓
99.5.3 装配开口
100.5.4 装配开口
101.6 耦合轴
102.7 销导向器
103.7.1 导向销
104.7.2 销槽
105.8 机构
106.8.1 机构部分
107.8.2 机构部分
108.9 平开锁舌
109.10 支承鼻
110.11 基座
111.12 外螺纹
112.13 密封装置
113.14 承载区域
114.15 弹簧
115.16 内侧表面
116.17 固定装置
117.18 面侧
118.19 螺母
119.20 螺钉
120.100 门
121.α 第一角度范围
122.β 第二角度范围
123.a 间距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