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手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70777发布日期:2022-05-11 11:24阅读:60来源:国知局
执手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执手组件。


背景技术:

2.门锁的执手通常与锁具内部的方芯直接连接,通过转动执手即可转动方芯使锁具的锁舌缩回实现开锁。但是不同用户的开锁习惯不同,例如顺时针旋转执手、逆时针旋转执手、向内推动执手、向外拉动执手等等。而现有门锁的执手往往仅支持上述一种开锁方式,对于应用在公共场所的门锁,会带给用户较差的体验。此外,门锁会在门的内外两侧设置执手,在旋转/推拉其中一侧的执手时,另一侧的执手会同时运转,致使门锁需要较大外力才可实现开锁。
3.另外,门扇包括左开和右开两种结构形式,相应地,为了适应该两种门扇结构,部分锁具厂家会制作可安装在左开门和右开门上的两种结构形式的门锁,该两种门锁的执手的方向相反,或者将门锁的执手设为方向可调的结构。门锁的执手与门锁内的连动结构相连,连动结构再与锁舌连接,通过转动/推动/拉动执手,可以使连动结构带动锁舌收回,从而实现开锁。通常连动结构的一端穿设在执手内,另一端与门锁的方芯连接,在调整执手的方向时,需要将执手与连动结构分开,在旋转所需角度后,在将执手与连动结构连接。整个过程需要将执手从门锁的壳体上拆下,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该操作方法较为复杂,且需要借助专业工具,才可实现执手的换向。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执手组件,以解决至少一个的上述技术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执手组件,包括:固定座,一端设有圆筒状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设在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外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端部外周设有外凸的限位卡台,所述第二限位部上沿轴向设有第二滑动槽;第一连接部,绕轴向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一端设有方芯孔,另一端穿设在所述第二限位部内,外周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的一侧槽壁为斜面,且所述第一连接槽的靠近所述方芯孔的一端的宽度小于远离所述方芯孔的一端的宽度;执手,为一壳体,一侧设有套设在所述第一限位部上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设有向孔中心延伸且侧面抵接在所述限位卡台上的限位挡板,以限制所述执手向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移动,所述壳体的侧面还设有换向孔;第二连接部,一端为筒状结构,套设在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执手上;导向销,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槽和第一连接槽内,侧面抵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斜面上;换向块,一端设有处在所述安装孔内的拨块,另一端设有处在所述换向孔内的按压部,中部铰接在所述壳体内。
6.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周沿周向角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限位部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滑动槽;所述导向销沿径向贯穿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
7.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设有v形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槽抵接在所述导向销的侧面;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卡设在所述安装孔内。
8.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内壁设有t形限位槽,所述t形限位槽的头部沿周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面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设在所述t形限位槽的头部,一端朝向所述t形限位槽的尾部。
9.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为多边形或椭圆形;所述安装孔内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形状相同的装配槽。
10.优选地,所述安装孔内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设有多边形或椭圆形的连接凸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连接凸台形状相同的凹槽。
11.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角对称设有两个以上的容置所述拨块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面中心设有向内凹陷的避空槽。
12.优选地,还包括:复位扭簧,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一端扭臂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另一端扭臂固定设置;其中当所述第一连接部转动后,所述复位扭簧受压并驱动所述第一连接部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13.优选地,还包括: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二限位部上,一端固定设置,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导向销上,向所述导向销施加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作用力。
14.优选地,所述拨块与所述按压部之间呈钝角。
15.根据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发明所述的执手组件,在推拉执手时第二连接部均向内侧移动,并推动导向销向内端移动,因导向销的侧面抵接在第一连接槽的斜面上,且导向销不可绕轴向转动,所以第一连接部会在导向销的推动下产生转动,因此第一连接部的内端可带动锁具的方芯一同转动,从而实现开锁。该执手组件应用在门锁上后,可使执手与方芯间接相连,在推拉门锁一侧的执手,使第二连接部向内端移动进行开锁时,门锁另一侧的执手不会同时运动,能够降低开锁所需的力度。此外,在执手内设置了换向块,可以在不拆卸执手的情况下,对执手进行换向操作。另外,在第二连接部的内端设置抵接在导向销侧面的v形的第二连接槽后,通过执手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第二连接部,均可推动导向销沿滑动槽向内端移动,进而实现开锁,给用户带来较佳的开锁体验。
附图说明
16.图1a和图1b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执手组件的两个剖面示意图,该两个剖面相互垂直。
17.图2a和图2b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执手组件在两个不同视角下的分解示意图。
18.图3a和图3b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固定座在两个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a和图4b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一连接部在两个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a和图5b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二连接部在两个不同视角下的结
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换向块、第一壳体和第二连接部的装配示意图。
22.图7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涉及的换向块与执手的装配示意图。
23.图中的附图标记为:
24.1、执手
ꢀꢀꢀꢀꢀꢀꢀꢀꢀꢀꢀꢀꢀꢀꢀ
11、第一壳体
ꢀꢀꢀꢀꢀꢀꢀꢀꢀꢀꢀ
12、第二壳体
25.13、安装孔
ꢀꢀꢀꢀꢀꢀꢀꢀꢀꢀꢀꢀ
14、限位挡板
ꢀꢀꢀꢀꢀꢀꢀꢀꢀꢀꢀ
15、第二限位槽
26.16、换向孔
ꢀꢀꢀꢀꢀꢀꢀꢀꢀꢀꢀꢀ
17、装配槽
ꢀꢀꢀꢀꢀꢀꢀꢀꢀꢀꢀꢀꢀ
2、固定座
27.21、第一限位部
ꢀꢀꢀꢀꢀꢀꢀꢀ
22、安装部
ꢀꢀꢀꢀꢀꢀꢀꢀꢀꢀꢀꢀꢀ
23、第一滑动槽
28.24、t形限位槽
ꢀꢀꢀꢀꢀꢀꢀꢀꢀ
25、第二限位部
ꢀꢀꢀꢀꢀꢀꢀꢀꢀ
26、第二滑动槽
29.27、卡座
ꢀꢀꢀꢀꢀꢀꢀꢀꢀꢀꢀꢀꢀꢀ
28、孔用弹性挡圈
ꢀꢀꢀꢀꢀꢀꢀ
29、限位卡台
30.3、第一连接部
ꢀꢀꢀꢀꢀꢀꢀꢀꢀ
31、方芯孔
ꢀꢀꢀꢀꢀꢀꢀꢀꢀꢀꢀꢀꢀ
32、第一连接槽
31.33、环形卡台
ꢀꢀꢀꢀꢀꢀꢀꢀꢀꢀ
34、方芯连接部
ꢀꢀꢀꢀꢀꢀꢀꢀꢀ
4、第二连接部
32.41、第二连接槽
ꢀꢀꢀꢀꢀꢀꢀꢀ
42、限位凸台
ꢀꢀꢀꢀꢀꢀꢀꢀꢀꢀꢀ
43、第一限位槽
33.44、避空槽
ꢀꢀꢀꢀꢀꢀꢀꢀꢀꢀꢀꢀ
5、导向销
ꢀꢀꢀꢀꢀꢀꢀꢀꢀꢀꢀꢀꢀꢀ
6、封板
34.7、换向块
ꢀꢀꢀꢀꢀꢀꢀꢀꢀꢀꢀꢀꢀ
71、拨块
ꢀꢀꢀꢀꢀꢀꢀꢀꢀꢀꢀꢀꢀꢀꢀ
72、按压部
35.73、铰接轴
ꢀꢀꢀꢀꢀꢀꢀꢀꢀꢀꢀꢀ
8、复位扭簧
ꢀꢀꢀꢀꢀꢀꢀꢀꢀꢀꢀꢀ
9、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6.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示例性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37.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用语“包括”、“配置有”、“设置于”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数量或次序的限制;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8.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9.在该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执手组件,其中,图1a和图1b示出了该执手组件的两个剖面的结构,该两个剖面沿执手组件的中心设置且相互垂直;图2a和图2b示出了该执手组件在两个不同视角下的分解结构;图3a和图3b示出了该执手组件中的固定座在两个不同视角下的结构;图4a和图4b示出了该执手组件中的第一连接部在两个不同视角下的结构;图
5a和图5b示出了该执手组件中的第二连接部在两个不同视角下的结构;图6示出了该执手组件中的换向块、第一壳体和第二连接部的装配结构;图7示出了该执手组件中的换向块与执手的装配结构。
40.请参考图1a至图7,该执手组件包括:执手1、固定座2、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4、导向销5和换向块7。下文中为描述各个构件间的连接关系,引入了“内端”、“外端”、“前端”和“后端”,其中“内端”指该执手组件靠近方芯的一端,“外端”指该执手组件靠近执手的一端,“前端”是指执手靠近固定座的一端,“后端”是指执手远离固定座的一端。
41.执手1为一中空的壳体,该壳体由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组成,二者卡接或者栓接,中间形成容置换向块7的空腔。第一壳体11处于内侧,作为执手主体,用于与换向块7以及该侧的第二连接部4连接;第二壳体12处于外侧,作为装饰外壳,用于隐藏壳体内的执手结构。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设为一体式结构。在第一壳体11的内侧还设有安装孔13,用于将该执手1与第二连接部4和固定座2连接。第一壳体11的一端为半圆形,第二壳体12上设有与其相对的半圆形结构,形成该安装孔13。
42.固定座2的外端设有圆筒状的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5,用于对执手1、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4和导向销5进行限位。第一限位部21的直径大于第二限位部25,第一限位部21设在第二限位部25的外周。固定座2的内端为圆筒状的安装部22,安装部22的直径大于第一限位部21的直径,可用于将该执手组件固定安装在门锁上。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5的内端与安装部22固定相连,在该实施例中,三者为一体式结构,便于制作。在第二限位部25的内壁对称设有两个沿轴向的第二滑动槽26,导向销5穿设在该第二滑动槽26内,可沿轴向滑动。
43.在第一限位部21的右端设有向外周凸出的限位卡台29,执手1套设在该限位卡台29上。具体的,在安装孔13的内壁设有向孔中心延伸且侧面抵接在限位卡台29的内侧壁上的限位挡板14,用以限制执手1向限位卡台29的外侧(即图1中的右侧)移动。
44.第一连接部3绕轴向转动设置在第二限位部25内,其内端一侧设有方芯孔31,外端为圆筒状且设有两个第一连接槽32。其中,第一连接部3的方芯孔31一端设在固定座2外部,在使用时可与方芯相连;第一连接部3的第一连接槽32一端设在第二限位部25内,用于与第二连接部4和导向销5配合。在第一连接部3的中部设有抵接在第二限位部25端面上的环形卡台33,能够阻止第一连接部3向远端的移动。
45.第一连接槽32的一侧槽壁为斜面,由于该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的外端为圆筒状,因此第一连接槽32该侧的槽壁为设在筒壁上的绕轴向的螺旋斜面;第一连接槽32的另一侧槽壁为平行于轴向的平面。两个第一连接槽32沿第一连接部3的周向角对称设置,因此沿径向穿设在其中的导向销5的侧壁能够同时抵接在两个螺旋斜面上。第一连接槽32的靠近方芯孔31的一端的宽度小于远离方芯孔31的一端的宽度。
46.第二连接部4的内端为筒状结构,套设在第二限位部25的外端,使得第二连接部4和第一连接部3可相对转动。第二连接部4的外端穿过安装孔13抵接在执手1的内壁上。
47.导向销5为一圆柱体,其沿径向贯穿第一连接部3、第二限位部25并位于两个第一连接槽32和两个第二滑动槽26内,侧面抵接在两个第一连接槽32的螺旋斜面上和第二连接部4的内端。
48.该执手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向左侧推动执手1的上部时,限位卡台29可作为支点,
执手1以下侧的限位挡板14与限位卡台29的交点为中心向左侧摆动,同时第二连接部4的上部被执手1向左侧推动;向右侧拉动执手1的上部时,限位卡台29可作为支点,执手1以上侧的限位挡板14与限位卡台29的交点为中心向右侧摆动,同时第二连接部4的下部被执手1向左侧推动。第二连接部4向左侧移动时,使导向销5沿第二滑动槽26向内端移动,因导向销5的侧面抵接在第一连接槽32的螺旋斜面上,且导向销5不可绕轴向转动,所以第一连接部3会在导向销5的推动下产生转动,与此同时第一连接部3的内端可带动锁具的方芯一同转动。通过调整上述螺旋斜面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可以调整第一连接部3的转动方向与转动角度,便于控制方芯转动预设的方向和角度,实现缩回锁舌的功能。换言之,推动或拉动执手1均能够实现开锁,同时由于该执手组件采用了杠杆原理,因此以较小的外力推动或拉动执手1即可实现开锁,方便用户使用。另外,由于执手1与第一限位部21未滑动相连,推拉执手1的过程中,二者接触面较小,能够减少二者的磨损,从而提高了该执手组件的使用寿命。
49.在推动或拉动执手1的过程中,为了避免限位挡板14触碰第一限位部21的外侧壁,将限位挡板14的高度设置为小于限位卡台29的高度,能够进一步提高该执手组件的使用寿命。
50.在初始状态下,即开锁前,导向销5被设置在第一连接槽32的远端,在门锁的两侧设置该执手组件后,操作门锁一侧的执手1进行开锁时时,该侧的执手组件运动并带动方芯转动,另一侧的第一连接部3虽同时转动,但由于第一连接槽32的远端宽度大于导向销5的直径,导向销5在第一连接槽32内不会移动,也不会带动另一侧的第二连接部4和执手1同时运动,能够降低开锁所需的力度,方便用户开锁。
51.上述第一连接槽32的一侧槽壁为斜面,另一侧槽壁为平行于轴向的平面,在能够实现开锁的同时,还能降低开锁所需的力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连接槽32的两侧槽壁均设为两个斜面,但需确保第一连接槽32的靠近所述方芯孔31的一端的宽度不大于远离方芯孔31的一端的宽度,也即槽口的宽度不小于槽底的宽度。此时在开锁时,推动第二连接部4能够带动第一连接部3转动,门锁另一侧的第一连接部3转动时,导向销5不动或者向靠近方芯的一侧移动,不会带动该侧的第二连接部4和执手1同时运动,相比于传统门锁,同样能够降低开锁所需的力度。
52.此外,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将第一连接部3的远端设为圆柱状,相应地,第二连接部4的近端则可设为圆筒状,并套设在第一连接部3或第二限位部25的外周,同样能够实现第一连接部3和第二连接部4的相对转动。
53.另外,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滑动槽26和第一连接槽32的数量也可设为一个,同时将第一连接部3的远端设为圆柱状,相应地,第一连接槽32仅具有一个侧端开口和一个顶端开口。此时,导向销5的一端设在第二滑动槽26内,另一端抵接在第一连接槽32的靠近轴心的侧端壁上,导向销5的侧壁同样抵接在第一连接槽32的斜面槽壁上。该种结构下,在向内推动第二连接部4时,导向销5同样能够带动第一连接部3转动。
54.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向内端推动或向外拉动执手1以实现开锁,在又一个实施例中,还可实现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执手1进行开锁。具体的,在第二连接部4的内端沿周向对称设置了两个v形的第二连接槽41,第二连接槽41的槽口朝向第一连接部3,同时第一连接槽32的槽壁抵接在导向销5的侧面。第二连接部4的右端与安装孔13卡接。初始状态下,导向销
5处于第二连接槽41的底部,当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执手1时可同时转动第二连接部4,由于导向销5绕轴向的转动被限制,因此第二连接槽41斜面状的槽壁可推动导向销5向内端移动并实现开锁。毋庸置疑的是,当上述第二滑动槽26和第一连接槽32的数量也设为一个时,第二连接槽41同样可设为一个,此时亦可实现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第一连接部3进行开锁。
55.具体地说,在该实施例中,将第二连接部4的右侧一端设为矩形,同时在安装孔13内设置了条形的装配槽17,第二连接部4的右侧一端插设在该装配槽17内,因此执手1与第二连接部4能够同时转动。在实现旋转执手开锁的功能的同时,还不影响上述推动或拉动执手开锁的功能。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将第二连接部4的右侧一端设为其它多边形或椭圆形,同时将装配槽17的形状变更为与其相同,同样能够实现执手1与第二连接部4同时转动。
56.在又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在安装孔13内固定设置一连接块,来间接地将执手1与第二连接部4卡接在一起。具体地说,在连接块的左侧设有多边形或椭圆形的连接凸台,同时在第二连接部4的右端设置与连接凸台形状相同的凹槽,连接凸台卡设在该凹槽内,因此执手1与第二连接部4能够同时转动。在实现旋转执手开锁的功能的同时,还不影响上述推动或拉动执手开锁的功能。
57.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21的内壁还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动槽23,第一滑动槽23与第二滑动槽26相向设置,用于容置导向销5的端部,使导向销5在固定座2内的移动更加稳定。
58.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21的内壁还对称设有两个t形限位槽24,该t形限位槽24的头部沿周向设置,尾部平行于轴向,t形限位槽24为向第一限位部21内壁凹陷的槽体。同时,在第二连接部4的侧面对称设有两个限位凸台42。初始状态下,限位凸台42处于t形限位槽24的头部且内端朝向t形限位槽24的尾部,此时向内端推动第二连接部4,限位凸台42即可进入t形限位槽24的尾部,之后第二连接部4绕轴向的转动即被t形限位槽24的尾部所限制;在初始状态下,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第二连接部4,此时,第二连接部4向内端的移动即被t形限位槽24的头部所限制。换言之,采用该执手组件的门锁,在推动或执手进行开锁时,执手不可再进行旋转;在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执手进行开锁时,执手不可再进行推拉,确保开锁的过程更加稳定。
59.此外,还可在第二限位部25上套设一复位弹簧9,复位弹簧9的外端抵接在导向销5的侧面,复位弹簧9的内端固定设置,例如可抵接在第二限位部25的内端面上。当旋转或向内端推动第二连接部4进行开锁时,导向销5向内端移动,在开锁的同时还压缩复位弹簧9,在完成开锁且第二连接部4失去外力后,复位弹簧9回弹可使导向销5推动第二连接部4恢复至初始位置。
60.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2的内端一侧还设有封板6,封板6的中部设有圆形安装孔,用于限制第一连接部3向内端的移动。在安装部22内设有一环形卡座27,卡座27上设有容置封板6两个端部的卡槽,在卡座27的内壁还设有环形卡槽,该环形卡槽内设有一孔用弹性挡圈28。封板6的一侧抵接在环形卡台33上,封板6的另一侧抵接在孔用弹性挡圈28上,从而限制第一连接部3向内端的移动。第一连接部3的内端一侧设有穿设在圆形安装孔内的方芯连接部34,方芯连接部34为圆柱形,其内端一侧设有上述方芯孔31。
61.在环形卡台33上还套设有一复位扭簧8,在环形卡台33上设置有限位槽或者限位孔,用于固定复位扭簧8的一个扭臂;在固定座2上同样设有限位槽或者限位孔,用于固定复
位扭簧8的另一个扭臂。当第一连接部3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后,复位扭簧8受压并驱动第一连接部3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换言之,在第一连接部3转动完成开锁后,复位扭簧8可驱动第一连接部3恢复至初始状态,方便进行后续的开锁。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取消该复位扭簧8,而是采用锁具内可使方芯复位的机构,来间接地使第一连接部3恢复至初始状态。
62.此外,当第一连接槽32的两侧槽壁为平行的斜面时,复位弹簧9在推动导向销5向外端移动时,也可带动第一连接部3恢复至初始状态。因此,当第一连接槽32的两侧槽壁为平行的斜面时,复位弹簧9和复位扭簧8可以仅设置一个,或者仅选用锁具内可使方芯复位的机构,来间接地使第一连接部3和第二连接部4恢复至初始状态。
63.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了换向块7,用于对执手1进行换向操作。具体地说,换向块7设置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之间,一端设有与安装孔13相向的拨块71,另一端设有按压部72,中部设有铰接轴73并铰接在执手1上。第一壳体11的远离安装孔13的一端为开口状,在与第二壳体12扣合之后形成换向孔16。按压部72为一矩形框,设在该换向孔16内,用户可从执手1的外部按动该按压部72。拨块71为一条状板体,前端设在安装孔13内。在第二壳体12内设有容置铰接轴73的轴孔。向执手1内按动按压部72时,拨块71则向安装孔13的外侧移动,从而使安装孔13内的第二连接部4向远离执手1的一侧移动,解除其与执手1的连接,方便转动执手1进行换向。
64.由于铰接轴73转动连接在第二壳体12上的轴孔内,且换向块7的一侧靠近第一壳体11,为了确保换向块7在转动时不受第一壳体11的影响,在第一壳体11上还设有供换向块7穿过的第二限位槽15。
6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4的处于安装孔13内的端面角对称设有四个第一限位槽43,第一限位槽43为条槽,拨块71设置在该第一限位槽43内。在第一限位槽43的靠近第二连接部4端面中心处设有向内凹陷的避空槽44,如图5b和图6所示,避空槽44的侧壁为设在第一限位槽43一侧的向第二连接部4内部倾斜的斜面,在进行执手换向操作时,能够防止第一限位槽43与拨块71接触。在其它实施例中,该避空槽44也可设为向第二连接部4内部凹陷的圆形凹槽,同样能够起到上述作用。具体地说,该执手组件正常工作时,转动执手1,拨块71与第一限位槽43接触,因此可带动第二连接部4同时转动;当进行执手换向操作时,拨块71的前端向第二连接部4的中心移动,在推动第二连接部4移动的同时,由于避空槽44的存在,拨块71不再处于第一限位槽43内,此时转动执手1,第二连接部4不会同时转动,从而实现执手的换向。
66.在本实施例中,角对称设有四个第一限位槽43,因此在执手换向过程中,每转动执手90
°
后,拨块71可再次与第一限位槽43相对,此时停止按压换向块7,复位弹簧9可将第二连接部4推至安装孔13内,再次实现第二连接部4与执手1的连接,便于对执手进行定向。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变更第一限位槽43的数量,从而调整执手换向时的最小转动角度,但应确保第一限位槽43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67.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拨块71与按压部72呈钝角设置,拨块71在初始状态贴靠在第二壳体12的内壁,按压部72贴靠在第一壳体11内的斜面上,且一端处于换向孔16的外侧。在执手进行换向操作时,按压部72离开第一壳体11向执手1内部移动,拨块71则离开第二壳体12的内壁向第二连接部4一侧移动。该种结构下,换向块7转动较小的角度,即可完成执手换向操作,能够降低执手1的厚度。
6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