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移动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03562发布日期:2021-11-03 13: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块化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模块(1)和感知控制模块(2),所述感知控制模块(2)呈直立的板状,所述感知控制模块(2)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底盘模块(1)的上方的前端部位;所述底盘模块(1)包括底盘框架(11),所述底盘框架(11)的上表面的前端部位设有第一电气接口(111);所述感知控制模块(2)包括模块框架(21)及安装在所述模块框架(21)上的感知系统和控制器(27),所述模块框架(21)的底部设有第二电气接口(211),所述第二电气接口(211)与所述第一电气接口(111)匹配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框架(11)的上表面的前端部位设有第一导向定位结构,所述模块框架(21)的底部设有第二导向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导向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导向定位结构匹配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框架(21)包括上部框架和下部箱体,所述下部箱体的内部用于安装所述控制器(27),所述感知系统包括多个感知传感器,所述下部箱体的外侧及所述上部框架上用于安装所述感知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系统包括多线激光雷达(22)、前视摄像头(23)和后视摄像头(24),所述多线激光雷达(22)设于所述模块框架(21)的顶端,所述前视摄像头(23)设于所述模块框架(21)的前端的上部,所述后视摄像头(24)设于所述模块框架(21)的后端的上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系统还包括固态激光雷达(25),所述固态激光雷达(25)设于所述模块框架(21)的前端的下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模块框架(21)上的两个gps天线(26),两个所述gps天线(26)对称设置于所述多线激光雷达(22)的两侧,且所述gps天线(26)的安装高度低于所述多线激光雷达(22)的安装高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框架(21)的顶部设有第一安装台座(29),所述模块框架(21)的顶部的两端分别形成向下倾斜的斜面,每个所述斜面上设有第二安装台座(30),所述多线激光雷达(22)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台座(29)上,所述gps天线(26)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台座(30)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框架(21)的下部设有安装腔室(213),所述安装腔室(213)具有形成于所述模块框架(21)的后端的开口,所述控制器(27)设于所述安装腔室(213)内,所述安装腔室(213)的开口处设有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挡板(214)。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框架(21)的中部具有中空区域,所述中空区域处安装有具有提示作用的显示屏(28)。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移动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模块(1)的上方形成有位于所述感知控制模块(2)的后方的安装区域,所述安装区域用于安装功能模块(3)。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移动机器人。该模块化移动机器人包括:底盘模块和感知控制模块,感知控制模块呈直立的板状,感知控制模块可拆卸地安装在底盘模块的上方的前端部位;底盘模块包括底盘框架,底盘框架的上表面的前端部位设有第一电气接口;感知控制模块包括模块框架及安装在模块框架上的感知系统和控制器,模块框架的底部设有第二电气接口,第二电气接口与第一电气接口匹配设置。通过将移动机器人进行模块化划分,便于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需要的底盘模块,从而提高感知控制模块的通用性,降低移动机器人的开发成本;当移动机器人出现系统异常时,便于将感知控制模块整体拆下进行替换,维修更方便。便。便。


技术研发人员:陈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4
技术公布日:2021/1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