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土豆片消肿装置的土豆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59519发布日期:2021-11-10 09:35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土豆片消肿装置的土豆固定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土豆片消肿装置的土豆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2.土豆又叫马铃薯,主要药用成分为维生素b族、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茄定、茄碱、块茎葛素等,新鲜土豆切片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消炎止痛、消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皮肤新陈代谢等功效。很多病人肌肉注射后局部出现硬结“肿胀”,采用土豆片外敷可消肿。目前一般的操作方式是将土豆切片后直接放置到皮肤上进行外敷,一段时间后取下,换上新的土豆片外敷,每日2

3次,一般经历1

2天即可见效。这种操作方式繁琐,手持土豆进行切片过程中容易污染土豆片,每次切完还需要洗手且无法调节土豆片的厚度,因此,需要一种用于固定土豆的固定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对土豆进行切片、能够便调节土豆片厚度且能够防止土豆片受污染的用于土豆片消肿装置的土豆固定机构。
4.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土豆片消肿装置的土豆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器、与固定器外圆周壁螺纹连接的卡环以及与卡环卡接配合的套筒,所述固定器底端设有插设于土豆内的插针,所述卡环顶端的端面上设有相对应的刻度线,所述固定器顶端的端面上设有指示箭头。
5.上述结构中,将洗净的土豆插设在插针上后,将套筒卡接于卡环上,将超出套筒底端端面的一部分土豆进行切除,转动固定器,使得固定器带动土豆朝向套筒底端位移,通过固定器上的指示箭头与刻度线相对应,控制土豆超出套筒底端的距离到达预想的土豆片厚度后,将本实用新型装入土豆片消肿装置内进行切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让使用者在后续对土豆切片后,不需要洗手,且通过设置套筒能够对土豆进行固定限位,还能够防止土豆受污染,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通过固定器与卡环螺纹连接能够使得固定器带动土豆向下位移,便于切片机构将土豆切片,且配合刻度线与指示箭头能够便于控制土豆片厚度,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器的底端相对插针的周向方向上设有若干个固定针,所述固定针的轴向方向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设有限位组件,所述固定针的外圆周壁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位于定位孔内的定位针、套设在定位针上的第一弹簧以及设在固定针外壁的挡环,所述定位孔朝向限位孔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弹簧一端抵于凹槽,另一端与挡环相抵,所述限位组件相对固定针中心轴线对称设有两组,所述固定器上开设有与限位孔相对应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内插设有驱动固定针相对定位孔轴向移动的驱动轴,所述固定器上方设有与驱动轴相连的固定盘,所述驱动轴上位于固定盘以及固定器顶面之间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固定盘上插设有与固定器呈螺纹连接
的调节杆。
7.上述结构中,拧动调节杆使得固定盘带动驱动轴朝向土豆位移,驱动轴底端抵于限位孔底端,第一弹簧通过挡环与凹槽配合,进行压缩,定位针从定位孔内伸出,插入土豆内,停止拧动调节杆;当土豆无法进行切片后,通过转动调节杆,固定盘通过第二弹簧的弹性力带动驱动轴向上位移,使得定位针复位至定位孔内,从而能够通过定位针提高固定针与土豆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土豆的稳定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切片的可靠性。通过设置固定盘能够对多个驱动轴同时进行联动,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轴底端呈锥形,所述定位针位于限位孔内的一端开设有与驱动轴底端相适配的斜口。
9.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驱动轴与固定针内端相配合,从而提高了驱动轴驱动定位针位移的稳定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环朝向固定孔的一侧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与斜口同向且同斜度设置的斜面。
11.采用上述结构,在驱动轴未与定位针相抵时,定位板末端与驱动轴相抵,从而能够避免定位针从定位孔中脱出,提高了定位针的稳定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顶端设有阶梯槽,所述卡环底端设有与阶梯槽相适配的卡接部。
13.上述结构中,通过卡接部与阶梯槽相适配能够提高卡环与套筒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牢固性及稳定性。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阶梯槽的内壁上开设有l型槽,所述卡接部上设有与l型槽相配合的卡块。
15.上述结构中,卡环通过卡块与l型槽转动卡合,能够提高卡环与套筒之间的连接强度,且能够对卡环周向方向进行限位,使得固定器转动的更便捷,不需要使用者用手按住卡环进行转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2中w处的结构放大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器与卡环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标号含义:31

固定器;32

卡环;33

插针;34

固定针;341

限位孔;342

限位组件;343

定位孔;3421

定位针;3422

第一弹簧;3423

挡环;3431

凹槽;311

驱动轴;312

固定盘;313

第二弹簧;35

调节杆;3424

定位板;36

套筒;321

卡接部;361

阶梯槽;322

卡块;362

l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3.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用于土豆片消肿装置的土豆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器31、与固定器31外圆周壁螺纹连接的卡环32以及与卡环32卡接配合的套筒36,所述固定器31底端设有插设于土豆内的插针33,所述卡环32顶端的端面上设有相对应的刻度线,所述固定器31顶端的端面上设有指示箭头。
24.上述结构中,将洗净的土豆插设在插针33上后,将套筒36卡接于卡环32上,将超出套筒36底端端面的一部分土豆进行切除,转动固定器31,使得固定器31带动土豆朝向套筒36底端位移,通过固定器31上的指示箭头与刻度线相对应,控制土豆超出套筒36底端的距离到达预想的土豆片厚度后,将本实用新型装入土豆片消肿装置内进行切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让使用者在后续对土豆切片后,不需要洗手,且通过设置套筒36能够对土豆进行固定限位,还能够防止土豆受污染,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通过固定器31与卡环32螺纹连接能够使得固定器31带动土豆向下位移,便于切片机构将土豆切片,且配合刻度线与指示箭头能够便于控制土豆片厚度,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
25.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器31的底端相对插针33的周向方向上设有若干个固定针34,所述固定针34的轴向方向开设有限位孔341,所述限位孔341内设有限位组件342,所述固定针34的外圆周壁上开设有定位孔343,所述限位组件342包括位于定位孔343内的定位针3421、套设在定位针3421上的第一弹簧3422以及设在固定针34外壁的挡环3423,所述定位孔343朝向限位孔341的一端开设有凹槽3431,所述第一弹簧3422一端抵于凹槽3431,另一端与挡环3423相抵,所述限位组件342相对固定针34中心轴线对称设有两组,所述固定器31上开设有与限位孔341相对应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内插设有驱动固定针34相对定位孔343轴向移动的驱动轴311,所述固定器31上方设有与驱动轴311相连的固定盘312,所述驱动轴311上位于固定盘312以及固定器31顶面之间套设有第二弹簧313,所述固定盘312上插设有与固定器31呈螺纹连接的调节杆35。
26.上述结构中,拧动调节杆35使得固定盘312带动驱动轴311朝向土豆位移,驱动轴311底端抵于限位孔341底端,第一弹簧3422通过挡环3423与凹槽3431配合,进行压缩,定位针3421从定位孔343内伸出,插入土豆内,停止拧动调节杆35;当土豆无法进行切片后,通过转动调节杆35,固定盘312通过第二弹簧313的弹性力带动驱动轴311向上位移,使得定位针3421复位至定位孔343内,从而能够通过定位针3421提高固定针34与土豆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土豆的稳定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切片的可靠性。通过设置固定盘312能够对多个驱动轴311同时进行联动,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27.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轴311底端呈锥形,所述定位针3421位于限位孔341内的一端开设有与驱动轴311底端相适配的斜口。
28.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驱动轴311与固定针34内端相配合,从而提高了驱动轴311驱动定位针3421位移的稳定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29.本实施例中,所述挡环3423朝向固定孔的一侧设有定位板3424,所述定位板3424上开设有与斜口同向且同斜度设置的斜面。
30.采用上述结构,在驱动轴311未与定位针3421相抵时,定位板3424末端与驱动轴311相抵,从而能够避免定位针3421从定位孔343中脱出,提高了定位针3421的稳定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31.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36顶端设有阶梯槽361,所述卡环32底端设有与阶梯槽361
相适配的卡接部321。
32.上述结构中,通过卡接部321与阶梯槽361相适配能够提高卡环32与套筒36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牢固性及稳定性。
33.本实施例中,所述阶梯槽361的内壁上开设有l型槽362,所述卡接部321上设有与l型槽362相配合的卡块322。
34.上述结构中,卡环32通过卡块322与l型槽362转动卡合,能够提高卡环32与套筒36之间的连接强度,且能够对卡环32周向方向进行限位,使得固定器31转动的更便捷,不需要使用者用手按住卡环32进行转动,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便捷性及可靠性。
3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