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杆锁的锁座。
背景技术:2.目前,货车或者卡车的车厢门板与车厢侧板之间一般通过杆锁来锁定,杆锁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锁体、锁头、锁杆、锁板以及锁座,锁体固定于车厢门板门框上,锁杆与锁头固定连接,且在锁杆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锁头与锁体咬合,在锁头与锁体咬合之后,锁板与锁座扣合,从而将锁杆锁定,进而实现整个杆锁的锁定目的。但是,现有杆锁的锁定操作繁锁,且锁定的结构不够稳固,导致杆锁在行车的途中容易松脱而导致车厢门打开,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杆锁的锁座,其能够实现杆锁的快速锁定效果,且锁定的结构稳固。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杆锁的锁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锁体和锁定装置,所述锁体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以使所述锁体能够正向转动至与所述安装座扣合,所述锁定装置包括:
6.锁定件,所述锁定件转动设于安装座上并具有勾接部;
7.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锁定件与安装座之间;
8.设于所述锁体上的锁定部,所述锁体上还具有导引面;
9.其中,在所述锁体正向转动至与所述安装座扣合的过程中,所述导引面能够与所述勾接部抵压以推动所述锁定件转动至与所述锁定部错开,所述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锁定件反向转动,致使所述勾接部与所述锁定部扣合,以锁定所述锁体与所述安装座之间的相对转动。
10.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限制锁定件反向转动的角度。
11.进一步地,所述锁定件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限制锁定件正向转动的角度。
12.进一步地,所述勾接部的顶部设置有弧形顶压部,所述弧形顶压部用于在所述锁体正向转动至与所述安装座扣合的过程中与所述导引面抵触。
13.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锁座还包括有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锁体正向转动至与安装座扣合,或者用于驱动所述锁体反向转动。
14.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装置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装置的第二端与所述锁体固定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装置包括第一弹簧体、第二弹簧体和u形连接部,所述第一弹簧体与所述第二弹簧体之间通过所述u形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体远离u形连接部的一
端固定在安装座的第一侧,所述第二弹簧体远离u形连接部的一端固定在安装座的第二侧,所述u形连接部远离各弹簧体的一端固定在锁体的内底壁上。
16.进一步地,所述锁体的内底壁上设置有抵压部,所述抵压部用于抵压所述u形连接部远离各弹簧体的一端。
17.进一步地,所述锁定件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通槽的顶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固定于第一连接部上,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固定于第二连接部上。
18.进一步地,所述锁体上还开设有斜凹部,所述斜凹部用于限制所述勾接部凸出在锁体的上表面。
19.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0.本实用新型的锁座用于锁定锁杆时,先将锁杆放置在安装座上,使锁体绕其与安装座转动连接的转动轴线转动形成锁定空间时,导引面与锁定件抵压,在抵压过程中,锁定件在弹性件提供的弹性应力作用下顺利穿接至锁定部内,而此时锁定件上的勾接部勾接在锁定部上,以锁定锁体与安装座之间的相对转动,从而完成锁体与安装座的快速扣合,而此时杆锁的锁杆则被锁定在锁定空间内,进而实现杆锁的快速锁定效果。另外,锁杆在锁定状态下,锁定件上的勾接部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始终勾接在锁定部上,使其锁定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解锁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解锁状态下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扣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涉及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涉及锁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涉及弹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涉及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安装座;10、锁定空间;11、第二凹口;12、第二连接部;13、第一穿孔;14、第一限位部;2、锁体;20、锁定部;21、导引面;22、抵压部;23、第一凹口;24、斜凹部;25、第二穿孔;3、锁定件;30、勾接部;300、弧形顶压部;31、通槽;310、第一连接部;32、弹性件;33、第二限位部;4、弹性装置;40、第一弹簧体;41、第二弹簧体;42、u形连接部;5、第一转动轴;6、第二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优先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竖直”、“顶”、“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
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1.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实施方式:
33.请参见图1-7,本实用新型示出了一种杆锁的锁座,包括安装座1、锁体2和锁定装置,锁体2与安装座1转动连接,以使锁体2能够正向转动至与安装座1扣合,形成用于锁定杆锁的锁定空间10,而锁定装置用于锁定锁体2相对于安装座1的转动。也即可以理解,锁体2与安装座1处于扣合锁定的状态下,杆锁的锁杆是被锁定在锁定空间10内。具体地,锁定装置包括锁定件3、弹性件32和设于锁体2上的锁定部20,锁定件3转动设于安装座1上并具有勾接部30;弹性件32设于锁定件3与安装座1之间;锁定部20在本实施例中为锁定孔,锁体2上还具有导引面21,导引面21用于导引锁定部20与勾接部30扣合,在锁体2正向转动至与安装座1扣合的过程中,导引面21能够与勾接部30抵压以推动锁定件3转动至与锁定部20错开,弹性件用于驱动锁定件3反向转动,致使勾接部30与锁定部20扣合,勾接部30与锁定部20扣合的过程中也即可以理解是引面用于使锁定件3在弹性件32的弹性应力作用下穿接至锁定孔,锁定件3穿接在锁定孔的状态下,勾接部30勾接在锁定孔的一侧边缘上,以锁定锁体2与安装座1之间的相对转动,完成锁体2与安装座1的快速扣合,实现杆锁的快速锁定效果。
34.作为一种应用场景,可将安装座1固定在卡车的其中一个门板上,在外部锁杆转动至安装座1上时,可使锁体2绕其与安装座1的转动轴线转动形成锁定空间10,在形成锁定空间10时,导引面21与锁定件3抵压,在抵压过程中,锁定件3在弹性件32提供的弹性应力作用下顺利穿接至锁定部20内,而此时锁定件3上的勾接部30勾接在锁定部20上,以锁定锁体2与安装座1之间的相对转动,从而完成锁体2与安装座1的快速扣合,而此时杆锁的锁杆则被锁定在锁定空间10内,进而实现杆锁的快速锁定效果。另外,锁杆在锁定状态下,锁定件3上的勾接部30在弹性件32的弹力作用下始终勾接在锁定部20上,使其锁定结构稳定,无需借助其他的锁具。
35.值得说明的是,为了使锁定件3更加顺畅地穿接至锁定部20内,勾接部30的顶部设置有弧形顶压部300,弧形顶压部300用于锁体2正向转动至与安装座1扣合的过程中与导引面21抵触。也即可以理解,导引面21与弧形顶压部300抵压的面是弧形面,当导引面21与锁定件3抵压时,通过该弧形顶压部300可使锁定件3在弹性件32提供的弹性应力作用下更加顺畅地穿接至锁定部20内,以锁定锁体2与安装座1之间的相对转动。
36.需要说明的是,锁体2与安装座1转动连接的一端定义为连接端,锁定件3与锁体2连接的一端定义为扣合端,而上述的锁定空间10位于连接端与扣合端之间,用于锁杆进行锁定时,锁杆位于锁定空间10内。当需要将锁体2与安装座1解锁时,可通过手动推动锁定件3上的勾接部30,此时勾接部30在弹性件32的弹性应力作用下朝向连接端的方向运动,以使锁定件3上的勾接部30脱离其与锁定部20勾接的一端,此时再将锁体2朝向连接端的方向转动即可解锁,操作简单方便。
37.本实施例中,可在锁体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凹口23,各第一凹口23位于连接端与扣合端之间,第一凹口23的开口朝向安装座1;对应的在安装座1的两侧边开设有与第一凹口23对应的第二凹口11,第二凹口11分别向着锁体2的内部凹陷,在锁体2与安装座1扣合时,第一凹口23和第二凹口11可配合形成上述的锁定空间10;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第一凹口23的设置可限定锁杆朝向远离安装座1的方向运动,第二凹口11可限定锁杆在锁定空间10内朝向扣合端方向运动,如此可使锁杆的锁定结构更加稳定。当然,为了增加锁杆锁定结构的稳固性,还可在安装座1的两侧开设有第一穿孔13,各第一穿孔13位于扣合端,相应的,在锁体2靠近扣合端的端部两侧开设第二穿孔25,当锁体2与安装座1扣合连接时,第一穿孔13可与第二穿孔25一一对应,此时在第一穿孔13与第二穿孔25内穿设其他锁具即可实现锁体2与安装座1之间的进一步锁定,从而增加锁杆锁定结构的稳固性。
38.本实施例中,锁体2与安装座1之间通过第一转动轴5转动连接,从而实现锁体2与安装座1之间的转动连接的目的。当然,本实用新型的锁座还包括有弹性装置4,弹性装置4用于驱动锁体正向转动至与安装座扣合,也即是弹性装置4用于为锁体2转动至与安装座1扣合连接的过程中提供弹性应力;或者弹性装置4用于驱动锁体2反向转动,也即是锁体2与安装座1解锁时,该弹性装置4用于为锁体2提供反向转动的弹性应力。可以理解的是,弹性装置4的第一端与安装座1固定连接,弹性装置4的第二端与锁体2固定连接,从而使其能够为锁体2在绕着第一转动轴5转动的过程提供弹性应力。以使锁体2绕着第一转动轴5转动至与安装座1扣合连接的过程一直保持朝向靠近扣合端转动的趋势,从而使得便于锁体2与安装座1之间的扣合,使之锁定结构更加稳定。
39.具体地,弹性装置4包括第一弹簧体40、第二弹簧体41和u形连接部42,第一弹簧体40与第二弹簧体41之间通过u形连接部42连接,第一弹簧体40远离u形连接部42的一端固定在安装座1的第一侧,第二弹簧体41远离u形连接部42的一端固定在安装座1的第二侧,u形连接部42远离各弹簧体的一端固定在锁体2的内底壁上。当锁体2绕着第一转动轴5朝向扣合端转动的过程中,由于u形连接部42的一端固定在锁体2上,而第一弹簧体40远离u形连接部42的一端固定在安装座1的第一侧,第二弹簧体41远离u形连接部42的一端固定在安装座1的第二侧,从而使得该弹性装置4为锁体2在转动的过程中提供的弹性应力均匀,便于锁体2朝向扣合端转动。进一步地,锁体2的内底壁上设置有抵压部22,抵压部22用于抵压u形连接部42远离各弹簧体的一端,也即是锁体2朝向扣合端转动的过程中,由于u形连接部42远离各弹簧体的一端始终抵压在抵压部22上,从而便于该弹性装置4为锁体2提供弹性应力。
40.本实施例中,锁定件3与安装座1之间通过第二转动轴6转动连接,从而实现锁定件3与安装座1之间转动连接的目的。为了限制锁定件3的转动角度,在安装座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4,该第一限位部14位于第二转动轴6的底部,通过该第一限位部14限制锁定件3朝着靠近锁定空间10方向转动的角度;当然,锁定件3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33,第二限位部33用于限制锁定件3正向转动的角度,也即是锁体2与安装座1解锁之后,锁定件3正向转动复位,在锁定件3正向转动的过程中,通过该第二限位部33限制其正向转动的角度。另外,锁定件3上还开设有通槽31,通槽31沿着竖直方向设置,通槽31的顶端设有第一连接部310,安装座1上设有第二连接部12,弹性件32的第一端固定于第一连接部310上,弹性件32的第二端固定于第二连接部12上。由此可知,当通过手动推动锁定件3的勾接部30时,锁定件3只能朝反向方向转动也即是向靠近锁定空间10的方向转动,当朝向锁定方向转动至设定的角度之
后,第一限位部14将限制锁定件3继续转动,从而便于锁定件3穿接至上述的锁定部20内。
41.本实施例中,锁体2上还开设有斜凹部24,斜凹部24用于限制勾接部30凸出在锁体2的上表面。也即是,斜凹部24自锁体2的上表面至勾接部30的方向倾斜凹陷,防止勾接部30的最顶端延伸出锁体2的上表面之外,从而防止勾接部30对人体造成刮伤。
42.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