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嘴拆装装置。
背景技术:2.吸嘴是smt贴片机设备上的一种备件,吸嘴包括头部、遮光板和夹持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电脑主板上的元器件均通过吸嘴吸附后,再由机械手臂移到指定的位置并贴付在主板上。但因机型不同,配置的吸嘴也会不同,在切换机型时,需要更换相应的吸嘴,通常,通过人工将设备上的吸嘴一个一个的拆卸下,然后选择合适的吸嘴,再一个一个手动的安装于设备上,使得安装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嘴拆装装置,便于吸嘴的拆装,提供工作效率。
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嘴拆装装置,包括:
5.基座;
6.限位板,其设置于基座上;
7.移动板,其设置于基座和限位板之间,并可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
8.其中,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吸嘴的安装位,所述限位板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有通孔部和第一限位部,当所述安装位移动至正对通孔部的位置时,吸嘴穿过通孔部可拆装的设置于安装位上,当所述安装位移动至正对第一限位部的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将吸嘴限位于安装位内。
9.可选地,所述限位板与基座之间设置有沿第一方向的滑槽,所述滑槽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平行设置,所述移动板设置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之间,所述移动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所述第一移动部、第二移动部分别设置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内,并可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
10.或者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分别设置于移动板的两端,所述限位板和/或基座上设置有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所述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分别与第一移动部、第二移动部相配合,并可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
11.可选地,所述基座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分别设置于限位板的两端,所述第一滑槽设置于第一基座和限位板之间,所述第二滑槽设置于第二基座和限位板之间;
12.其中,所述第一移动部为第一凸台,所述第二移动部为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第二凸台分别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形成滑动配合。
13.可选地,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沿第一方向被压缩的分别设置于第一滑槽的第一端部与第一凸台之间、第二滑槽的第一端部与第二凸台之间,在弹性件弹力的作用下,使所述安装与第一限位部对
正。
14.可选地,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可移动的设置于滑槽内,在弹性件弹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滑槽的第二端部相配合,从而对移动板的移动进行限位。
15.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部为至少一个第一滚轮,各所述第一滚轮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于移动板上,并可绕其自身轴线转动,各所述第一滚轮可在滑槽内滚动的设置于滑槽内,并通过沿第一方向远离弹性件的第一滚轮与滑槽的第二端部接触限位。
16.可选地,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分别与第一基座的内侧面和第二基座的内侧面相配合,从而对移动板的移动进行导向。
17.可选地,所述导向部包括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所述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设置于移动板上,并分别与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形成滚动配合。
18.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吸嘴拆装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通过采用该装置拆装喷嘴,不仅能避免损坏喷嘴,从而提高了喷嘴拆装的可靠性,还便于喷嘴的装配拆卸,缩短了拆装时间,提高了喷嘴拆装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位与第一限位部对正的轴测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位与第一限位部对正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位与通孔部对正的轴测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位与通孔部对正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移动板的轴侧图。
26.零件标号说明:
[0027]1‑
基座;11
‑
第一基座;11a
‑
第一弹簧安装位;111
‑
第一支柱ⅰ;112
‑
第一基座本体;113
‑
第支柱ⅱ;12
‑
第二基座;12a
‑
第一滑槽;12b
‑
第二滑槽;121
‑
第二支柱ⅰ;122
‑
第二基座本体;123
‑
第二支柱ⅱ;
[0028]2‑
限位板;21
‑
通孔部;22
‑
第一限位部;
[0029]3‑
移动板;31
‑
安装位;31a
‑
沉孔槽;31b
‑
通孔槽;32
‑
第一移动部;33
‑
第二移动部;34
‑
第二限位部;351
‑
第一滚轮组;352
‑
第二滚轮组;
[0030]4‑
吸嘴;41
‑
夹持部;42
‑
挡光板;43
‑
嘴部;
[0031]
51
‑
第一弹性件,52
‑
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33]
如图1
‑
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嘴拆装装置,包括:
[0034]
基座1;
[0035]
限位板2,其固定设置于基座1上;
[0036]
移动板3,其设置于基座1和限位板2之间,并且该移动板3可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这里所说的第一方向为附图1中的k向;
[0037]
其中,该移动板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吸嘴4的安装位31,该限位板2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有通孔部21和第一限位部22,沿图1中k向的相反方向移动移动板3,当移动板3上的安装位31移动至正对通孔部21的位置时,吸嘴4穿过通孔部21可拆装的设置于安装位31上,即吸嘴4可穿过通孔部21安装于安装位31上,也可将吸嘴4从安装位31上拆卸并从通孔部21取出;沿图1中k向移动移动板3时,当移动板3上的安装位31移动至正对第一限位部22的位置时,该第一限位部22将安装于安装位31内的吸嘴4限位于安装位31内,使得该吸嘴4不得脱离安装位31。
[0038]
具体的,该安装位31为沿图1中的m向依次设置的沉孔槽31a和通孔槽31b,并且该沉孔槽31a和通孔槽31b连通,在安装吸嘴4时,将吸嘴的挡光板42安装于沉孔槽31a内,同时,吸嘴的头部43设置于通孔槽31b内;该移动板的通孔部21为沿附图1中的m向贯穿移动板3,并且该通孔部21的轮廓大于等于安装位的沉孔槽31a的轮廓,便于吸嘴的挡光板42穿过;在该通孔部21的沿k向方向设置有用于避让夹持部41的避让孔,该避让孔的轮廓大于等于吸嘴夹持部41的轮廓,并且小于吸嘴的挡光板42的轮廓,该第一限位部22为该避让孔两侧的凸台,在吸嘴的挡光板42安装于沉孔槽31a后,沿k向移动移动板,该吸嘴的夹持部41进入避让孔内,并通过避让孔两侧的凸台将挡光板限位于沉孔槽31a内。
[0039]
在需要装配该吸嘴4时,首先将该吸嘴4安装于该装置的安装位31上,并通过限位部22限位,然后一次性将该装置上的吸嘴4全部安装于设备上,移动移动板3,使移动板的安装位31与限位板的通孔部21对正后,取下该装置(此时各喷嘴脱离安装位);在需要拆卸设备上的喷嘴4时,移动移动板3,使移动板3上的安装位31与限位板上的通孔部21对正,将各安装位31外套于设备上的各喷嘴4上,移动移动板3,使移动板的安装位31与限位板的限位部22对正,通过限位部22将喷嘴的挡光板42限位于安装位31内,从而一次性将各喷嘴4从设备上取下。
[0040]
通过采用该装置拆装喷嘴4,不仅能避免损坏喷嘴4,从而提高了喷嘴拆装的可靠性,还便于喷嘴的装配拆卸,缩短了拆装时间,提高了喷嘴拆装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0041]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6所示,该安装位31有八个,沿附图1中的k向依次设置有两个,并沿l向依次设置有四个,即形成2
×
4的阵列,相应的,该限位板上的通孔部21、限位部22与安装位的数量及位置相同布置,当然,该安装位31的数量还可为其它数量的个数,其布置方式可为n
×
m的阵列。
[004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
‑
4所示,该限位板2与基座1之间设置有沿第一方向(附图1中的k向)的滑槽,该滑槽包括第一滑槽12a和第二滑槽12b,该第一滑槽12a和第二滑槽12b平行设置,该移动板3设置于第一滑槽12a和第二滑槽12b之间,该移动板3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移动部32和第二移动部33,该第一移动部32、第二移动部33分别设置于第一滑槽12a、第二滑槽12b内,并可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
[0043]
具体的,该基座1可为一个或多个,可根据具体需求设置;该第一移动部32与第一滑槽12a、第二移动部33与第二滑槽12b之间可采用滑动配合或滚动配合的方式,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
[0044]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分别设置于移动板的两端,该限位板和/或基座上设置有第一移动部和第二移动部,该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分别与第一移动部、第二移动部相配合,并可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该第一移动部与第一滑槽、第二移动部与第二滑槽之间可采用滑动配合或滚动配合的方式,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
[0045]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
‑
5所示,该基座1包括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2,该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2分别设置于限位板3的两端,并位于限位板3的下侧,该第一滑槽12a设置于第一基座11和限位板3之间,该第二滑槽12b设置于第二基座12和限位板3之间;
[0046]
其中,该第一移动部11为第一凸台,该第二移动部12为第二凸台,该第一凸台、第二凸台分别与第一滑槽12a、第二滑槽12b形成滑动配合,采用滑动配合,不仅能增加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应力集中。
[0047]
具体的,该第一基座11包括第一基座本体112、第一支柱ⅰ111和第一支柱ⅱ113,该第一基座本体112沿图1中k向设置,该第一支柱ⅰ111和第一支柱ⅱ113分别位于第一基座本体112的两端,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第一基座本体112和限位板3之间,从而形成第一滑槽12a;当然,该第一基座本体112、第一支柱ⅰ111和第一支柱ⅱ113还可一体成型制造,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
[0048]
该第二基座12包括第二基座本体122、第二支柱ⅰ121和第二支柱ⅱ123,该第二基座本体122与第一基座本体112平行设置,该第二支柱ⅰ121和第二支柱ⅱ123分别位于第二基座本体122的两端,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第二基座本体122和限位板3之间,从而形成第二滑槽12b;当然,该第二基座本体122、第二支柱ⅰ121和第二支柱ⅱ123还可一体成型制造,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
[0049]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
‑
5所示,该吸嘴拆装装置还包括弹性件,该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件51和第二弹性件52,该第一弹性件51、第二弹性件52沿第一方向(附图1中k向)被压缩的分别设置于第一滑槽12a的第一端部与第一凸台之间、第二滑槽12b的第一端部与第二凸台之间,即第一弹性件51沿第一方向被压缩的设置于第一滑槽12a的第一端部与第一凸台之间,第二弹性件52沿第一方向被压缩的设置于第二滑槽12b的第一端部与第二凸台之间,在第一弹性件51、第二弹性件52共同的弹力作用下,沿附图1中k向抵紧于移动板3,并推动移动板3移动,使该移动板3上的安装位31与第一限位部22对正,从而对安装于安装位31的吸嘴4限位,通过沿k向反方向推动移动板3,该第一凸台、第二凸台分别压缩第一弹性件51、第二弹性件52,使移动板上的安装位31与限位板上的通孔部21对正,从而可从安装位31上拆装吸嘴4。该第一弹性件51、第二弹性件52可为弹簧、橡胶或其它具有弹力的构件,可根据具体选择。
[0050]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第一弹性件51、第二弹性件52均为弹簧,选用弹簧,不仅能提供足够的弹力,还具有便于装配、成本低廉的优点。该第一滑槽12a的第一端部、第一凸台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弹簧的第一弹簧安装位11a和第二弹簧安装位(图中未标注),该第一弹簧安装位11a和第二弹簧安装位为沉孔结构,当然,还可为凸台结构,该第一弹性件51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弹簧安装位11a和第二弹簧安装位内,相应的,第二滑槽12b的第一端部和第二凸台上也设置有该弹簧安装位;通过设置弹簧安装位,使得弹簧安装稳固,提高弹簧的工作可靠性,通过将弹簧安装位设置为沉孔结构,增加了结构紧凑性。
[005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
‑
5所示,该移动板3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34,该第二限位部
34可移动的设置于滑槽内,即该第二限位部34有两组,分别设置于移动板3的两端,并可移动的分别设置于第一滑槽12a和第二滑槽12b内,在第一弹性件51和第二弹性件52的弹力的作用下,其中一组第二限位部34与第一滑槽12a的第二端部相接触配合,另一组第二限位部34与第二滑槽12b的第二端部相接触配合,从而形成限位结构,该第二限位部34在起到限位的作用下,还具有对移动板3辅助支撑的作用。该第二限位部34在滑槽内的移动可采用滑动配合或滚动配合的方式,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
[005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
‑
5所示,该第二限位部34为至少一个第一滚轮,各第一滚轮沿第一方向(附图1中k向)依次设置于移动板34上,并可绕其自身轴线转动,各第一滚轮可在滑槽(第一滑槽或第二滑槽)内滚动的设置于滑槽(第一滑槽或第二滑槽)内,从而与滑槽(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形成滚动配合的形式,并通过沿第一方向(图1中的k向)远离弹性件5的第一滚轮与滑槽(第一滑槽或第二滑槽)的第二端部接触限位;采用滚动配合的形式,在起到限位和辅助支撑的作用下,还降低了摩擦阻力,便于移动板3的移动。
[0053]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该第一滚轮有两个,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在起到限位作用下,还增强了对移动板的辅助支撑,提高了移动板3的移动的可靠性。
[0054]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
‑
5所示,该移动板3上设置有导向部,该导向部分别与第一基座11的内侧面和第二基座12的内侧面相配合,并可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在移动板3移动时,该导向部通过第一基座11的内侧面和第二基座12的内侧面导向,沿着图1中k向移动。该第一基座11的内侧面为沿l向靠第二基座12的侧面,该第二基座12的内侧面为沿l向靠第一基座11的侧面。该导向部与第一基座11的内侧面和第二基座12的内侧面之间的配合可为滚动配合或滑动配合的形式,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
[0055]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
‑
5所示,该导向部包括第一滚轮组351和第二滚轮组352,各第一滚轮组351和第二滚轮组352设置于移动板3上,并分别与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2形成滚动配合,通过设置为滚动配合,在起到导向的作用下,还降低了摩擦力。
[0056]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该第一滚轮组351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滚轮ⅰ,各第二滚轮ⅰ351沿k向依次设置于移动板3的下侧,并可绕其自身轴线转动与第一基座11的内侧面接触配合;该第二滚轮组352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滚轮ⅱ,各第二滚轮ⅱ沿k向依次设置于移动板3的下侧,并可绕其自身轴线转动的与第二基座12的内侧面接触配合;即在移动板沿k向移动过程中,各第二滚轮ⅰ在第一基座11的内侧面上滚动,各第二滚轮ⅱ在第二基座12的内侧面上滚动,从而起到对移动板3的移动进行导向,避免移动板3沿l向偏斜。
[0057]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