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式工业锅炉物料进仓门锁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15232发布日期:2022-12-20 21:13阅读:71来源:国知局
自锁式工业锅炉物料进仓门锁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自锁式工业锅炉物料进仓门锁紧机构。


背景技术:

2.工业锅炉产品分两种,一是蒸汽,用于发电,或是供气,比如化肥厂可用蒸汽汽化,以煤为原料,合成化肥,这就是典型的工业锅炉,工业锅炉还是以燃煤占大多数,燃气的一般是余热锅炉用于回收废热。
3.目前工业锅炉物料进仓门锁紧机构应用较为广泛。
4.但是现有的工业锅炉物料进仓门锁紧机构还存在着锅炉燃烧中产生气体任意开启时容易发生溅气危险,自锁锁紧效果差和不具备工作提示功能的问题。
5.因此,发明自锁式工业锅炉物料进仓门锁紧机构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自锁式工业锅炉物料进仓门锁紧机构,其中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自锁式工业锅炉物料进仓门锁紧机构,包括锅炉本体,控制面板,投料口,侧护板,仓门本体,限位开关,把手,自锁式自动锁紧杆结构,防溅气释放保护管结构和抽拉式工作提示板结构,所述的锅炉本体正表面下部中间部位螺钉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的锅炉本体右下侧设置有投料口;所述的锅炉本体右下角前后两部均螺栓连接有侧护板;所述的侧护板之间的内部右端轴接有仓门本体;所述的仓门本体右上侧螺栓连接有限位开关;所述的仓门本体右侧中间部位螺栓连接有把手;所述的自锁式自动锁紧杆结构与锅炉本体相连接;所述的防溅气释放保护管结构和仓门本体相连接;所述的抽拉式工作提示板结构和锅炉本体相连接;所述的自锁式自动锁紧杆结构包括直线滑轨,自锁锁紧电机,旋转螺杆,移动螺母,锁紧档杆和u型滑块,所述的直线滑轨右上侧螺栓连接有自锁锁紧电机;所述的自锁锁紧电机的输出轴下端联轴器连接旋转螺杆的上端;所述的旋转螺杆下部外壁螺纹连接有移动螺母;所述的移动螺母与锁紧档杆右上侧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锁紧档杆左上侧螺栓连接u型滑块右侧。
8.优选的,所述的防溅气释放保护管结构包括释气管,机械阀门,防护管,吸附芯,防溅气护帽和排气管,所述的释气管通过机械阀门安装在防护管左端;所述的防护管内部螺钉连接有吸附芯;所述的防护管右端螺纹连接有防溅气护帽;所述的防溅气护帽下端出口处螺纹连接有排气管。
9.优选的,所述的抽拉式工作提示板结构包括u型卡座,抽拉板,提示板本体和分区条,所述的u型卡座之间的内侧插接有抽拉板;所述的抽拉板前部中间部位螺钉连接有提示板本体;所述的提示板本体正表面中上部和中下部均刻画有分区条。
10.优选的,所述的u型滑块滑动卡接在直线滑轨右侧外壁。
11.优选的,所述的直线滑轨纵向螺栓连接在锅炉本体右上侧中间部位。
12.优选的,所述的锁紧档杆下端与限位开关触碰设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直线滑轨,自锁锁紧电机,旋转螺杆,移动螺母,锁紧档杆和u型滑块的设置,有利于自锁锁紧固定,保证仓门稳定性。
15.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释气管,机械阀门,防护管,吸附芯,防溅气护帽和排气管的设置,有利于解决锅炉燃烧中产生气体任意开启时容易发生溅气危险的问题,保证启闭安全性。
16.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u型卡座,抽拉板,提示板本体和分区条的设置,有利于工作提示,保证操作安全性。
17.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控制面板的设置,有利于操控,方便操作。
18.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投料口的设置,有利于投料,便于操作。
19.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侧护板和仓门本体的设置,有利于启闭仓门,便于投料。
20.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限位开关的设置,有利于限位,保证锁紧稳定性。
21.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把手的设置,有利于手持启闭,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式自动锁紧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溅气释放保护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抽拉式工作提示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
27.1、锅炉本体;2、控制面板;3、投料口;4、侧护板;5、仓门本体;6、限位开关;7、把手;8、自锁式自动锁紧杆结构;81、直线滑轨;82、自锁锁紧电机;83、旋转螺杆;84、移动螺母;85、锁紧档杆;86、u型滑块;9、防溅气释放保护管结构;91、释气管;92、机械阀门;93、防护管;94、吸附芯;95、防溅气护帽;96、排气管;10、抽拉式工作提示板结构;101、u型卡座;102、抽拉板;103、提示板本体;104、分区条。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自锁式工业锅炉物料进仓门锁紧机构,包括锅炉本体1,控制面板2,投料口3,侧护板4,仓门本体5,限位开关6和把手7,所述的锅炉本体1正表面下部中间部位螺钉连接有控制面板2;所述的锅炉本体1右下侧设置有投料口3;所述的锅炉本体1右下角前后两部均螺栓连接有侧护板4;所述的侧护板4之间的内部右端轴接有仓门本体5;所述的仓门本体5右上侧螺栓连接有限位开关6;所述的仓门本体5右侧中间部位螺栓连接有把手7,可便于启闭,方便投料。
29.其中自锁式工业锅炉物料进仓门锁紧机构,还包括自锁式自动锁紧杆结构8,防溅气释放保护管结构9和抽拉式工作提示板结构10,所述的自锁式自动锁紧杆结构8与锅炉本体1相连接;所述的防溅气释放保护管结构9和仓门本体5相连接;所述的抽拉式工作提示板结构10和锅炉本体1相连接,可充分解决工业锅炉物料进仓门锁紧机构锅炉燃烧中产生气
体任意开启时容易发生溅气危险,自锁锁紧效果差和不具备工作提示功能的问题。
30.并且所述的自锁式自动锁紧杆结构8包括直线滑轨81,自锁锁紧电机82,旋转螺杆83,移动螺母84,锁紧档杆85和u型滑块86,所述的直线滑轨81右上侧螺栓连接有自锁锁紧电机82;所述的自锁锁紧电机82的输出轴下端联轴器连接旋转螺杆83的上端;所述的旋转螺杆83下部外壁螺纹连接有移动螺母84;所述的移动螺母84与锁紧档杆85右上侧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锁紧档杆85左上侧螺栓连接u型滑块86右侧,当仓门本体5处于关闭状态时,可通过控制面板2控制自锁锁紧电机82带动旋转螺杆83旋转,使得移动螺母84带动锁紧档杆85下移,并使得u型滑块86在直线滑轨81外壁移动,即可使得锁紧档杆85下移,直至触碰限位开关6,即可锁紧仓门本体5,以保证自锁锁紧效果。
31.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防溅气释放保护管结构9包括释气管91,机械阀门92,防护管93,吸附芯94,防溅气护帽95和排气管96,所述的释气管91通过机械阀门92安装在防护管93左端;所述的防护管93内部螺钉连接有吸附芯94;所述的防护管93右端螺纹连接有防溅气护帽95;所述的防溅气护帽95下端出口处螺纹连接有排气管96,为了保证开启安全性,可先将机械阀门92打开,使得锅炉本体1内部的多余气体通过释气管91和机械阀门92排出,再通过防护管93内部的吸附芯94进行吸附处理,直至经过防溅气护帽95和排气管96排出,以保证排气效果,避免开启出现溅气危险。
32.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抽拉式工作提示板结构10包括u型卡座101,抽拉板102,提示板本体103和分区条104,所述的u型卡座101之间的内侧插接有抽拉板102;所述的抽拉板102前部中间部位螺钉连接有提示板本体103;所述的提示板本体103正表面中上部和中下部均刻画有分区条104,通过提示板本体103和分区条104的区分设置,可进行书写工作纪要,提示内容和操作规范内容,以保证操作安全性。
33.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仓门本体5扣接在投料口3右端时,通过锁紧档杆85阻挡锁紧设置。
34.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锁紧档杆85采用下部为扁状不锈钢杆。
35.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释气管91左端螺纹连接在仓门本体5内部下侧出口处。
36.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吸附芯94采用圆柱状活性炭芯。
37.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溅气护帽95采用铝合金帽。
38.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u型卡座101均纵向螺栓连接在锅炉本体1前部上侧左右两部。
39.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提示板本体103采用可书写白色pvc塑料板。
40.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分区条104采用黄色树脂胶漆线条。
41.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限位开关6和自锁锁紧电机82均与控制面板2导线连接设置。
42.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限位开关6采用单个sv-16型行程开关。
43.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自锁锁紧电机82采用jm-08型蜗轮蜗杆减速电机。
44.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控制面板2采用内置stm32f103型单片机的数显面板。
45.工作原理
46.本实用新型中,当仓门本体5处于关闭状态时,可通过控制面板2控制自锁锁紧电机82带动旋转螺杆83旋转,使得移动螺母84带动锁紧档杆85下移,并使得u型滑块86在直线滑轨81外壁移动,即可使得锁紧档杆85下移,直至触碰限位开关6,即可锁紧仓门本体5,以保证自锁锁紧效果,为了保证开启安全性,可先将机械阀门92打开,使得锅炉本体1内部的多余气体通过释气管91和机械阀门92排出,再通过防护管93内部的吸附芯94进行吸附处理,直至经过防溅气护帽95和排气管96排出,以保证排气效果,避免开启出现溅气危险,通过提示板本体103和分区条104的区分设置,可进行书写工作纪要,提示内容和操作规范内容,以保证操作安全性。
47.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