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窗五金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通风装置的拉杆复位机构及其微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2.现有的某款门窗的微通风装置中,采用拉杆组件和滑槽组件进行连接窗扇和窗框,拉杆组件安装在窗扇型材上,滑槽组件安装在窗框型材上,拉杆组件的拉杆可以穿到滑槽组件的滑槽内,通过滑槽对拉杆进行限位,使得窗扇能够相对于窗框打开一小道缝隙,实现微通风,或者滑槽打开,将拉杆与滑槽组件分离,从而使窗扇可以大角度打开。在现有的微通风装置中,拉杆与滑槽分离后,由于失去了滑槽的限制,为了方便窗扇的开关,拉杆都需要转动回到型材内,避免拉杆凸出。现有的需要手动拉回复位,不够方便。
3.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拉杆组件复位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通风装置的拉杆复位机构及其微通风装置,其可自动进行拉杆的复位,十分方便。
5.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微通风装置的拉杆复位机构,包括:
7.拉杆座,用于与转动扇体固定连接,所述拉杆座上设有拉杆槽位,所述拉杆槽位内设有凸起的轴接部;
8.拉杆,包括杆体、固定在所述杆体一端的转动连接部和固定在所述杆体另一端的滑槽连接部,所述转动连接部与所述轴接部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杆体嵌入或伸出所述拉杆槽位;以及
9.弹性牵拉复位件,一端与所述拉杆座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轴接部与所述拉杆连接以将所述拉杆维持在所述拉杆槽位内;
10.其中,当所述杆体伸出所述拉杆槽位时,所述弹性牵拉复位件被拉长。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杆槽位内设有扣钩,所述杆体上设有卡固凸起,所述弹性牵拉复位件的一端钩挂在所述扣钩上,另一端钩挂在所述卡固凸起上;当所述杆体嵌入所述拉杆槽位时,所述卡固凸起分别位于所述轴接部的两侧。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接部设有轴孔,所述转动连接部设有与所述轴孔对应的通孔,一转轴穿过所述通孔插入所述轴孔。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转轮,所述轴接部呈圆柱状,所述转轮设有与所述轴接部匹配的转孔,所述转轮通过所述转孔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轴接部上,所述弹性牵拉复位件绕过所述转轮并与所述转轮的外周抵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轮的外周设有一圈与自身轴线同轴的凹槽,所述弹性牵拉复位件部分嵌入所述凹槽。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的截面呈半圆弧形或劣弧形。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杆座上在所述拉杆槽位的侧壁上设有用于供所述杆体靠近转动连接部的一端转动的避让缺口。
17.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避让缺口为劣弧形。
18.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牵拉复位件为弹性绳或拉簧。
19.一种微通风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微通风装置的拉杆复位机构。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1.本实用新型的微通风装置的拉杆复位机构中,设置了弹性牵拉复位件,弹性牵拉复位件绕过轴接部与杆体连接,这样使得弹性牵拉复位件能够随着杆体的转动而一起拉长或缩短,并且随着转动其弹力的作用都是保持将杆体转动拉回拉杆槽位的方向,从而拉杆不需要锁定时能够将拉杆自动复位拉回到拉杆槽位中,避免影响转动扇体(例如窗扇)的使用,而需要与微通风装置的滑槽组件配合以实现微通风时,则可以通过转动拉出拉杆,将拉杆与滑槽组件配合连接,此时弹性牵拉复位件对应拉长,不影响微通风装置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23.图1是本微通风装置的拉杆复位机构的爆炸视图;
24.图2是本微通风装置的拉杆复位机构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25.图3是微通风装置的拉杆复位机构的局部俯视剖视图;
26.图4是微通风装置的拉杆复位机构的局部侧视剖视图;
27.图5是本微通风装置使用时的俯视图;
28.图6是本微通风装置在微通风时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
30.1-拉杆座;11-拉杆槽位;12-轴接部;121-轴孔;13-扣钩;14-避让缺口;
31.2-拉杆;21-杆体;22-转动连接部;221-通孔;23-滑槽连接部;24-卡固凸起;25-转轴;3-弹性牵拉复位件;4-转轮;41-凹槽;5-滑槽组件;6-窗扇;7-窗框;10-微通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附图中各处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33.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34.参照图1至图6,一种微通风装置的拉杆复位机构,包括拉杆座1、拉杆2和弹性牵拉复位件3。
35.其中,拉杆座1用于与转动扇体(例如窗扇6)固定连接,可通过螺钉或夹块的方式
进行固定。所述拉杆座1上设有拉杆槽位11,拉杆槽位11用于在窗扇6大角度打开时容纳拉杆2,所述拉杆槽位11内设有凸起的轴接部12,用于与拉杆2进行连接,使拉杆2能够在拉杆槽位11内进行转动。
36.拉杆2包括杆体21、固定在所述杆体21一端的转动连接部22和固定在所述杆体21另一端的滑槽连接部23,滑槽连接部23用于与微通风装置10的滑槽组件5进行配合以实现微通风,在一个实施例中,滑槽连接部23是一个凸起在杆体21表面的限位钉。所述转动连接部22与所述轴接部12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杆体21嵌入或伸出所述拉杆槽位11,杆体21通过该转动连接部22可以在拉杆座1上转动,可以转动至与拉杆座1平行以嵌入到拉杆槽位11中,或者往与拉杆座1垂直的方向转动,以使滑槽连接部23能够伸出与窗框7上的滑槽组件5连接。
37.弹性牵拉复位件3的一端与所述拉杆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轴接部12与所述拉杆2连接以将所述拉杆2维持在所述拉杆槽位11内;其中,当所述杆体21伸出所述拉杆槽位11时,所述弹性牵拉复位件3被拉长。弹性牵拉复位件3绕过轴接部12与杆体21连接,这样使得弹性牵拉复位件3能够随着杆体21的转动而一起拉长或缩短,并且随着转动其弹力的作用都是保持将杆体21转动拉回拉杆槽位11的方向,从而拉杆2不需要锁定时能够将拉杆2自动复位拉回到拉杆槽位11中,避免影响转动扇体(例如窗扇6)的使用,而需要与微通风装置10的滑槽组件5配合以实现微通风时,则可以通过转动拉出拉杆2,将拉杆2与滑槽组件5配合连接,此时弹性牵拉复位件3对应拉长,不影响微通风装置10的正常使用。其中,所述弹性牵拉复位件3可以是弹性绳或拉簧,优选地,所述弹性牵拉复位件3为拉簧。
38.具体地,所述拉杆槽位11内设有扣钩13,所述杆体21上设有卡固凸起24,所述弹性牵拉复位件3的一端钩挂在所述扣钩13上,另一端钩挂在所述卡固凸起24上;当所述杆体21嵌入所述拉杆槽位11时,所述卡固凸起24分别位于所述轴接部12的两侧。通过扣钩13和卡固凸起24,将弹性牵拉复位件3的两端分别与拉杆座1和杆体21实现连接,从而对杆体21施加弹力,以将杆体21能够拉回到拉杆槽位11中。其中,卡固凸起24是铆接在杆体21上的一个铆钉。弹性牵拉复位件3为拉簧,两端设有钩子。
39.具体地,所述轴接部12设有轴孔121,所述转动连接部22设有与所述轴孔121对应的通孔221,一转轴25穿过所述通孔221插入所述轴孔121,即通过转轴25将轴接部12与杆体21转动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转轴25为长铆钉。
40.优选地,本微通风装置的拉杆复位机构还包括转轮4,所述轴接部12呈圆柱状,所述转轮4设有与所述轴接部12匹配的转孔,所述转轮4通过所述转孔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轴接部12上,所述弹性牵拉复位件3绕过所述转轮4并与所述转轮4的外周抵接。转轮4是可以转动的,在弹性牵拉复位件3绕过所述转轮4后,弹性牵拉复位件3伸长或缩短时,转轮4能够随之一起转动,减少轴接部12和弹性牵拉复位之间的阻力,方便弹性牵拉复位件3伸长或缩短。
41.更优选地,所述转轮4的外周设有一圈与自身轴线同轴的凹槽41,所述弹性牵拉复位件3部分嵌入所述凹槽41,凹槽41的设置可以对弹性牵拉复位件3进行限位,避免弹性牵拉复位件3从侧面脱离转轮4,导致其对于拉杆2的拉回复位的作用失效。其中,所述凹槽41的截面呈半圆弧形或劣弧形。
42.此外,为了方便拉杆2转动,避免拉杆2转动时拉杆座1阻挡杆体21,所述拉杆座1上
在所述拉杆槽位11的侧壁上设有用于供所述杆体21靠近转动连接部22的一端转动的避让缺口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避让缺口14为劣弧形。
43.一种微通风装置10,包括如上所述的微通风装置的拉杆复位机构,在拉杆2与滑槽组件5分开后,可以自动将拉杆2复位,隐藏在窗扇6的型材槽内,不影响窗扇6的正常使用。
4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通风装置的拉杆复位机构及其微通风装置的其它内容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4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