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教育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进行拆分搬运的教育机器人。
背景技术:2.现行使用的教育机器人在进行教育工作时,一般有可移动的教育机器人以及不可移动的教育机器人,而不可移动的教育机器人一般是静止放置在教育台处,并通过教育机器人进行语音播放及视频播放来对人员进行教育或教学。
3.而现有的不可移动教育机器人在进行使用过程中,一般需要在教育机器人的周围设置护栏,以避免人员与机器人相碰撞,进而导致人员伤害以及机器人损坏的情况发生,而现在所使用的护栏一般与机器人稳固连接在一起,以提高机器人放置的稳固性,导致了在对机器人进行搬运时,需要共同对护栏进行搬运,不仅占用了较多的空间,同时也加大了搬运的工作量,搬运的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方便进行拆分搬运的教育机器人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以解决现有的教育机器人搬运难度大的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方便进行拆分搬运的教育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设置在底座板上侧,所述底座板四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设置有转杆,且转杆上缠绕有透明防护膜一端,所述透明防护膜另一端套接在连接管上,所述连接管两端均插接在连接块上,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机器人本体四周,且连接块均固定在多节伸缩杆顶端,所述多节伸缩杆底端与底座板上表面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座上套接有护壳,且护壳顶端开设有缺口,所述透明防护膜从护壳上的缺口处伸出,便于对透明防护膜进行防护以及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护壳与连接座之间的缝隙内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粘接固定在护壳内壁上,将橡胶垫填充设置在护壳与连接座之间,实现了通过橡胶垫的自身弹力对护壳进行顶紧,而且也方便对护壳进行拆卸。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透明防护膜顶端一体连接有护套,所述护套套接在连接管上,通过将护套套接在连接管上,不仅便于将透明防护膜与连接管进行连接,也方便将透明防护膜与连接管进行分离。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块两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管两端均伸入连接块上的凹槽内,且连接块顶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插接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底面与连接管相接触,且锁紧螺栓通过螺纹与连接块啮合连接,通过对锁紧螺栓进行正向转动,实现了锁紧螺栓转动并沿着螺纹孔向下移动,实现了通过锁紧螺栓对连接管进行顶紧,而对锁紧螺栓进行反向转动,则实现了锁紧螺栓转动并沿着螺纹孔向上
移动,实现了锁紧螺栓与连接管相分离。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板上侧面中部开设有限位槽口,所述机器人本体底部匹配设置在限位槽口内,通过将机器人本体放置在限位槽口上,实现了将底座板与机器人本体简易拼接在一起。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杆横向贯穿连接座,且转杆通过轴承与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转杆上缠绕的透明防护膜设置在连接座与护壳之间组成的空间内,通过对转杆进行正向转动,便于对透明防护膜进行缠绕,通过对转杆进行反向转动,则便于对透明防护膜进行松开。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进行拆分搬运的教育机器人,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机器人设置在底座板上,并在底座板上连接透明防护膜以及连接管,实现了对机器人进行防护的目的,同时通过简易拼接的方式,实现了方便分离的目的,也方便对机器人以及底座板进行分开搬运,降低了搬运的工作量以及空间占用面积,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器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节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座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透明防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机器人本体;2、连接块;3、多节伸缩杆;4、底座板;5、护壳;6、透明防护膜;7、连接座;8、转杆;9、连接管;10、锁紧螺栓;21、螺纹孔;41、限位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6.参见图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方便进行拆分搬运的教育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所述机器人本体1设置在底座板4上侧,所述底座板4四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7,所述连接座7内设置有转杆8,且转杆8上缠绕有透明防护膜6一端,所述透明防护膜6另一端套接在连接管9上,所述连接管9两端均插接在连接块2上,所述连接块2设置在机器人
本体1四周,且连接块2均固定在多节伸缩杆3顶端,所述多节伸缩杆3底端与底座板4上表面固定连接。
27.所述连接座7上套接有护壳5,且护壳5顶端开设有缺口,所述透明防护膜6从护壳5上的缺口处伸出。
28.所述护壳5与连接座7之间的缝隙内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粘接固定在护壳5内壁上。
29.所述透明防护膜6顶端一体连接有护套,所述护套套接在连接管9上。
30.所述连接块2两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管9两端均伸入连接块2上的凹槽内,且连接块2顶端开设有螺纹孔21,所述螺纹孔21上插接有锁紧螺栓10,所述锁紧螺栓10底面与连接管9相接触,且锁紧螺栓10通过螺纹与连接块2啮合连接。
31.所述底座板4上侧面中部开设有限位槽口41,所述机器人本体1底部匹配设置在限位槽口41内。
32.所述转杆8横向贯穿连接座7,且转杆8通过轴承与连接座7转动连接,所述转杆8上缠绕的透明防护膜6设置在连接座7与护壳5之间组成的空间内。
3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将机器人本体1放置在底座板4上,并通过限位槽口41对机器人本体1进行限位,提高了机器人本体1放置的稳定性,随后将透明防护膜6一端缠绕在转杆8上,并将另一端套接在连接管9上,随后将连接管9插接在连接块2上,且通过透明防护膜6设置在机器人本体1四周,实现了对机器人本体1进行防护的目的,而且通过简易拼接的方式,也实现了方便拆分的目的,进而便于对机器人本体1以及底座板4进行分开搬运,降低了搬运的难度以及空间占用面积,而且通过对多节伸缩杆3进行伸长以及缩短,实现了带动透明防护膜6进行伸长以及收回,从而便于对机器人本体1的防护面积进行调节,而通过对多节伸缩杆3进行收缩,则实现了对透明防护膜6进行收缩,而且通过对锁紧螺栓10进行旋松,也方便对连接块2、连接管9以及透明防护膜6进行拆装更换,降低了人员的工作量,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34.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