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快速对齐定位的冲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53388发布日期:2022-04-07 08:45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快速对齐定位的冲孔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孔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便于快速对齐定位的冲孔机。


背景技术:

2.冲孔机为薄片加工,冲压,模压,压纹等强迫金属进入模具的活动部分数控装置,适用于皮革、牛羊皮、人造皮革、塑料、pu、eva、pvc,各种布类、纸类、皮饰品、鞋面、饰片、 窗帘、汽车皮椅等的冲孔加工,广泛应用于汽车配件、箱包手袋、文具、鞋、透气 材料、广告纸品等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市面上涌现的冲孔机种类越来越多,但是现有的还具有一定的缺陷,就比如:
3.现有的装置在使用时,不方便使用者将工件与冲头之间快速对齐,从而影响了使用者在工作效率,且现有的装置在使用时,不方便根据工件的大小进行调节,从而不方便使用者对不同大小的工件进行固定夹持,继而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现有的装置在使用时,不方便调节冲头的位置,从而不方便对工件的不同位置进行冲孔加工,继而导致装置的实用性较低。
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便于快速对齐定位的冲孔机。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现有的装置不方便快速对齐,且不方便根据工件的大小进行调节,并且不方便调节冲头位置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快速对齐定位的冲孔机,包括:
7.优选的,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电机,且电机为双轴型结构,并且电机右端连接有第一螺纹杆,同时第一螺纹杆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块;
8.固定板,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且固定板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并且第二螺纹杆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导向块,同时导向块末端与固定板内部之间为滑动连接;
9.转动轴,其安装在所述底座内部,且转动轴末端与电机左侧相连接,并且转动轴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锥齿轮,同时第一锥齿轮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
10.连接轴,其设置在所述底座内部,且连接轴上端与第二螺纹杆下端相连接,并且第二螺纹杆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锥齿轮。
11.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下端与底座为滑动连接,且连接块上端设置有支撑板,并且支撑板设置为现有的伸缩型结构。
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端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内部等间距安装有第一弹簧,并且第一弹簧末端连接有夹板。
13.优选的,所述夹板前后两侧从固定架内部贯穿至外界,且夹板前后两侧下端设置有支撑杆,并且支撑杆设置在固定架的外表面。
14.优选的,所述导向块右侧设置有限位杆,且限位杆为伸缩型结构,并且限位杆末端连接有安装套。
15.优选的,所述安装套通过限位杆与导向块构成伸缩结构,且安装套内部安装有第二弹簧。
16.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末端连接有冲头,且冲头通过第二弹簧与安装套构成弹性结构。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由于电机为双轴型结构,电机工作时可同时带动第一螺纹杆和转动轴进行转动,第一螺纹杆转动时可通过连接块带动支撑板进行移动,转动轴转动时可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时可通过连接轴带动第二螺纹杆进行转动,使得导向块带动限位杆沿着其外表面向下移动,从而方便使用者将工件与冲头之间快速定位,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19.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支撑板为现有的伸缩型结构,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支撑板的长度,且使用者可根据工件的宽度调节夹板的高度,且夹板下表面由海绵材质构成,避免对工件的外表面造成刮花的现象,方便使用者根据工件的大小进行调节,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20.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导向块与限位杆之间的间距,从而方便使用者对工件的不同位置进行冲孔加工,其次当不使用时,使用者可将冲头整体收纳到安装套内部,不但可提高冲头的使用寿命,而且可避免冲头暴露在外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夹板与支撑杆安装侧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限位杆与导向块安装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二弹簧与钻头安装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连接块与第一螺纹杆安装俯视结构示意图。
26.零件名称
27.1、底座;2、电机;3、连接块;4、支撑板;5、固定板;6、第二螺纹杆;7、转动轴;8、第一锥齿轮;9、第二锥齿轮;10、连接轴;11、固定架;12、第一弹簧;13、夹板;14、支撑杆;15、导向块;16、限位杆;17、安装套;18、第二弹簧;19、冲头;20、第一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9.底座1内部设置有电机2,且电机2为双轴型结构,并且电机2右端连接有第一螺纹杆20,同时第一螺纹杆20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块3;
30.固定板5,其设置在底座1上方,且固定板5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6,并且第二螺纹杆6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导向块15,同时导向块15末端与固定板5内部之间为滑动连接;
31.转动轴7,其安装在底座1内部,且转动轴7末端与电机2左侧相连接,并且转动轴7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锥齿轮8,同时第一锥齿轮8外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9;
32.连接轴10,其设置在底座1内部,且连接轴10上端与第二螺纹杆6下端相连接,并且第二螺纹杆6外表面设置有第二锥齿轮9;
33.螺纹连接有一个自锁功能,可提高第一螺纹杆20和连接块3以及第二螺纹杆6与导向块15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底座1和固定板5内部预设有导轨,对连接块3和导向块15的移动起到导向限位作用,使得其始终保持在这一平面内进行移动,其次电机2上侧设置有散热板,其工作时产生的热能可通过其排向外界。
34.连接块3下端与底座1为滑动连接,且连接块3上端设置有支撑板4,并且支撑板4设置为现有的伸缩型结构;
35.支撑板4的设计可对待加工的工件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且伸缩型结构的支撑板4方便使用者对不同大小的工件进行固定夹持。
36.支撑板4上端设置有固定架11,且固定架11内部等间距安装有第一弹簧12,并且第一弹簧12末端连接有夹板13;
37.夹板13可通过第一弹簧12的弹性与固定架11构成弹性结构,且夹板13下端由海绵材质构成,避免在对工件进行固定夹持时对其造成损坏。
38.夹板13前后两侧从固定架11内部贯穿至外界,且夹板13前后两侧下端设置有支撑杆14,并且支撑杆14设置在固定架11的外表面;
39.支撑杆14为现有的电推杆型结构,方便使用者根据工件的厚度调节夹板13与固定架11之间的间距,从而方便使用者根据工件的大小进行调节。
40.导向块15右侧设置有限位杆16,且限位杆16为伸缩型结构,并且限位杆16末端连接有安装套17;
41.导向块15与限位杆16之间为滑动连接,方便使用者通过限位杆16调节安装套17的位置,且导向块15与限位杆16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从而保障其连接的稳定性。
42.安装套17通过限位杆16与导向块15构成伸缩结构,且安装套17内部安装有第二弹簧18;
43.安装套17可通过限位杆16调节其与导向块15之间的间距,从而方便使用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调节冲头19的安装位置,从而方便使用者对工件的不同位置进行冲孔加工。
44.第二弹簧18末端连接有冲头19,且冲头19通过第二弹簧18与安装套17构成弹性结构;
45.冲头19通过螺栓与安装套17进行固定,当不使用时,使用者可拧松安装套17外表面的螺栓,使得冲头19通过第二弹簧18的弹性与安装套17进行伸缩,从而将其整体收纳至安装套17内部。
46.工作原理:
47.首先,根据工件的大小调节支撑板4的长度,调节完成时将其放置到支撑板4上端,其次使用者可将支撑杆14通电,使得支撑杆14带动夹板13向下移动,直至夹板13下端与工件相贴合,使得夹板13对工件起到固定夹持的作用,夹板13向下移动的同时可通过第一弹
簧12的弹性与固定架11进行伸缩,从而对夹板13的移动起到缓冲作用;
48.接下来,使用者可通过限位杆16调节安装套17与导向块15之间的间距,其次推动限位杆16,使得限位杆16沿着导向块15的外表面进行移动,从而方便使用者将冲头19移动至适宜的位置,调节完成时,使用者可通过螺栓将其固定,从而保障其连接的稳定性;
49.当调整完成时,使用者可将电机2通电,使得电机2带动第一螺纹杆20进行转动,第一螺纹杆20转动时可使得连接块3沿着其外表面的螺纹带动支撑板4沿着底座1上端向左移动,电机2工作的同时可通过转动轴7带动第一锥齿轮8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8转动时可通过第二锥齿轮9带动连接轴10进行转动,连接轴10转动时可带动第二螺纹杆6在固定板5内部进行转动,第二螺纹杆6转动时可带动导向块15沿着其外表面的螺纹向下移动,导向块15移动时可通过限位杆16带动安装套17向下移动,安装套17向下移动时可带动冲头19向下移动,使得工件与其快速对应,对工件进行冲孔加工,当不使用时,使用者可拧松安装套17外表面的螺栓,使得冲头19通过第二弹簧18的弹性与安装套17进行伸缩,从而将其整体收纳至安装套17内部,避免其暴露至外界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50.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