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式自动补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13559发布日期:2022-11-25 16:15阅读:31来源:国知局
夹持式自动补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尤指一种自动定位且校正电路板的夹持式自动补正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几年来科技技术不断的提升,且科技产业不断的进步,许多科技电子化的产品也相应而生,带给人们在生活上、工作上、娱乐休闲上的方便,更是迈向二十一世纪的进步指标,因此,各式电子产品充斥在人们的生活环境周遭,而各种电子产品中都需要使用到电路板。电路板可作为电子元件的支撑体,其利用设计好的金属导体线路即可使复数个电子元件通过插设的方式相互连接,可减少实体电路的设置以节省空间。一般来说,电路板在制作加工作业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移动,在考量到电路板内部电路日益精密、以及电路板都是薄片状的结构体,因此利用真空吸附方式乃系较简易且目前较常见执行电路板移送动作的机制。然而,电路板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准确的校正对位,但现有的吸取装置在对电路板执行真空吸附前,并无让电路板定位至精确的位置,导致电路板被移置加工区时容易因输送位置不够精准而产生加工位移偏差,进而造成电路板生产品质不良的问题。
3.是以,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与缺失,即为相关业者所亟欲研发的课题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夹持式自动补正装置,能够自动校准且补正电路板的位置。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夹持式自动补正装置,尤用以校准且补正待加工的至少一电路板的位置。夹持式自动补正装置包括底层工作台、中层工作台、x轴步进马达、第一顶层工作台、第一y轴步进马达、第二顶层工作台、第二y轴步进马达、第一夹持装置、第二夹持装置、一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摄像镜头与控制处理器。底层工作台的顶部设有两平行x轴轨道。中层工作台的底部具有两个第一滑动件且分别枢接于两平行x轴轨道,中层工作台的顶部设有四个平行y轴轨道。x轴步进马达连接至中层工作台。第一顶层工作台的底部具有两个第二滑动件且分别枢接于两个平行y轴轨道。第一y轴步进马达连接至第一顶层工作台。第二顶层工作台的底部具有两个第三滑动件且分别枢接于两个平行y轴轨道。第二y轴步进马达连接至第二顶层工作台。第一夹持装置通过多个第一连接柱设置连接于第一顶层工作台的顶部,其中第一夹持装置连接至第一汽缸且通过第一汽缸来进行第一夹持动作。第二夹持装置通过多个第二连接柱设置连接于第二顶层工作台的顶部,其中第二夹持装置连接至第二汽缸且通过第二汽缸来进行第二夹持动作。一ccd摄像镜头设置于第一夹持装置或第二夹持装置的上方。控制处理器连接至ccd摄像镜头、x轴步进马达、第一y轴步进马达、第二y轴步进马达、第一汽缸与第二汽缸。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汽缸设置于第一夹持装置与第一顶层工作台之间,并且第二汽缸设置于第二夹持装置与第二顶层工作台之间。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ccd摄像镜头用以取得初始影像并且传送到控制处理器予以分析且处理,并且与预设值进行比对而得到分析比对结果。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控制处理器根据分析比对结果来控制x轴步进马达来调整中层工作台的位置以自动校正。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控制处理器根据分析比对结果来控制第一y轴步进马达来调整第一顶层工作台的位置以自动校正。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控制处理器根据分析比对结果来控制第二y轴步进马达来调整第二顶层工作台的位置以自动校正。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夹持动作为利用开合动作来夹持,且第二夹持动作为利用凸块来推紧夹持。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夹持式自动补正装置能够达到以下的功效:
13.1.提高生产效率;
14.2.节省成本;
15.3.自动校准且补正以解决人工或手动方式失误。
16.底下凭借具体实施例详加说明,当更容易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式自动补正装置的侧视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式自动补正装置的上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式自动补正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式自动补正装置的第二夹持装置的部分放大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式自动补正装置的第一夹持装置的部分放大图。
22.附图标记说明:100-夹持式自动补正装置;101-底层工作台;1011-x轴轨道;102-中层工作台;1021-y轴轨道;1022-第一滑动件;1023-x轴步进马达;103-第一顶层工作台;1031-第二滑动件;104-第一y轴步进马达;105-第二顶层工作台;1051-第三滑动件;106-第二y轴步进马达;107-第一夹持装置;1071-第一连接柱;1072-第一汽缸;108-第二夹持装置;1081-第二连接柱;1082-第二汽缸;1083-凸块;109-ccd摄像镜头;110-印刷电路板;120-控制处理器;130-第一插销;140-第二插销;a-局部放大区域;b-局部放大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能解决现有电路板加工机台利用人工或手动方式来校准定位的问题,实用新型设计人经过多年的研究及开发,据以改善现有产品的诟病,后续将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如何以一种夹持式自动补正装置来达到最有效率的功能诉求。
24.请参阅图1至图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式自动补正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式自动补正装置的上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式自动补正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式自动补正装置的第二夹持装置的部分放大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式自动补正装置的第一夹持装置的部分放大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持式自动补正装置100用以校准且补正待加工的至少一电路板110的位置。夹
持式自动补正装置100包括底层工作台101、中层工作台102、x轴步进马达1023、第一顶层工作台103、第一y轴步进马达104、第二顶层工作台105、第二y轴步进马达106、第一夹持装置107、第二夹持装置108、一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摄像镜头109与控制处理器120,其中x轴与y轴为互相垂直的方向。
25.进一步来说,底层工作台101的顶部设有两平行x轴轨道1011。中层工作台102的底部具有两个第一滑动件1022且分别枢接于两平行x轴轨道1011,中层工作台102的顶部设有四个平行y轴轨道1021。x轴步进马达1023连接至中层工作台102。第一顶层工作台103的底部具有两个第二滑动件1031且分别枢接于两个平行y轴轨道1021。第一y轴步进马达104连接至第一顶层工作台103。第二顶层工作台105的底部具有两个第三滑动件1051且分别枢接于两个平行y轴轨道1021,其中第二滑动件1031与第三滑动件1051都分别枢接至不同的y轴轨道1021。第二y轴步进马达106连接至第二顶层工作台105。第一夹持装置107通过多个第一连接柱1071设置连接于第一顶层工作台103的顶部,其中第一夹持装置107连接至第一汽缸1072且通过第一汽缸1072来进行第一夹持动作。第二夹持装置108通过多个第二连接柱1081设置连接于第二顶层工作台105的顶部,其中第二夹持装置108连接至第二汽缸1082且通过第二汽缸1082来进行第二夹持动作。第一夹持动作为利用开合动作来夹持,且第二夹持动作为利用凸块1083来推紧夹持(如图4与图5所示的局部放大区域a与b)。
26.此外,一ccd摄像镜头109分别设置于第一夹持装置107或第二夹持装置108的上方,并且依序对准第一插销130与第二插销140为中心的区域来进行取像。控制处理器120连接至一ccd摄像镜头109、x轴步进马达1023、第一y轴步进马达104、第二y轴步进马达106、第一汽缸1072与第二汽缸1082。第一汽缸1072设置于第一夹持装置107与第一顶层工作台103之间,并且第二汽缸1082设置于第二夹持装置108与第二顶层工作台105之间。
27.详细来说,在实务上会用一组插销分别穿通过多个叠加的电路板110的两侧且将多个叠加的电路板110固定在一起,之后再拿到加工机台(钻孔机台)来准备进行钻孔加工,背景技术都是通过人工手动的方式来进行,所以会产生诸多的缺点。然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套加工机台具有自动定位且校正的夹持式自动补正装置100,其工作机制如下。当将已用第一插销130与第二插销140所固定的多个叠加的电路板110放在夹持式自动补正装置100时,通过控制处理器120来驱动第一汽缸1072与第二汽缸1082来使第一夹持装置107与第二夹持装置10进行动作以先将第一插销130与第二插销140夹持固定住。
28.之后,控制处理器120会驱动一ccd摄像镜头109来取得初始影像并且传送到控制处理器120予以分析且处理,并且与预设值进行比对而得到分析比对结果。接下来,控制处理器120会根据分析比对结果来控制x轴步进马达1023来调整或移动中层工作台102的x轴位置以自动校正。控制处理器120会根据分析比对结果来控制第一y轴步进马达104来调整或移动第一顶层工作台103的y轴位置以自动校正,并且控制处理器120会根据分析比对结果来控制第二y轴步进马达106来调整或移动第二顶层工作台105的y轴位置以自动校正,其中控制处理器120会同时调整且协调好第一顶层工作台103的y轴位置与第二顶层工作台105的y轴位置。通过上述工作机制来调整整个电路板100的x轴与y轴位置,进而达到自动定位且补正的效果。
2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夹持式自动补正装置能够达到以下下功效:
30.1.提高生产效率;
31.2.节省成本;
32.3.自动校准且补正以解决人工或手动方式失误。
33.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